分享

罗氏正骨秘诀50节,跟骨骨折、趾骨骨折、跖骨骨忻接骨技巧

 恬庐居士sktw7b 2020-06-04

足骨由附骨、跖骨和趾骨三部分共二十六块骨组成。

附骨包括距骨、跟骨、舟骨、骰骨、内侧楔骨、中间楔骨、 外侧楔骨等,它们的形状短而粗。

跟骨在全足的后下方,其后端向下方着地,叫眼结节 部,前端上面和距骨相连接部分有距骨沟和跟骨沟。后缘关 节面和距骨关节面相对。

跖骨是长骨,共五块,从内侧向外侧依次叫1〜5跖骨。 跖骨的底部分别与楔骨或骰骨前面粗关节,跖骨的头部与 相应的趾骨相关节。

趾骨共十四块,相当于手的指骨。足拇趾骨较粗,其余 趾骨较细,由长到短,由粗到细而排列。

整个足形成了足弓、足底、足背。足弓是足部骨关节韧 带连结起来形成足背隆突,足底凹陷的纵横方向形成弓状 因而称足弓。足弓由足底的韧带、肌肉和强肌腱来维持。在 行走和站立时,由足底部的足前、足掌和后足跟着地,这样 可缓冲振荡,有利于人体做直立、行走、跳跃等动作。若足弓 塌陷,则称为扁平足,平足与健足之间的差异是走路、跑步 迟缓,缓冲振荡力差。若跟骨压缩骨折,跟骨上缩,足底变 平,同样也是走路无力,跳、跑都和有足弓的不一样重立线。

罗氏正骨秘诀50节,跟骨骨折、趾骨骨折、跖骨骨忻接骨技巧

(1)跟骨骨折

多因从高处坠落或从高处跳下,足跟结节着地而致伤。 常造成压缩性骨折和纵裂或粉碎性骨折.

临床上常见的症状:足跟部肿痛,不能着地,足弓稍微变平,内外踝下丰满, 足跟变宽。若是上错位则足底变平·

罗氏接骨手法示意方式说明:患者仰卧,助手双手握住脚腕部上端,配合医者做稳拉 伸拨之力动作·医者一手托握足跟,手指捏在跟骨上两侧, 另··手握住足背部,用拉力左右旋动两次,随后按足脚角度 作!E方向拉力调整,用托握足跟部的手归挤,把骨折捏正对 位。在治疗中可听到骨的对位声音。对位后整复肌筋,顺正 足底筋脉。做完这些工作后,上述症状消失,说明已复位,加以固定,手法完毕。

罗氏特有的固定方式:剪一适宜形状的硬纸壳经水浸后包扎。

罗氏正骨秘诀50节,跟骨骨折、趾骨骨折、跖骨骨忻接骨技巧
罗氏正骨秘诀50节,跟骨骨折、趾骨骨折、跖骨骨忻接骨技巧

罗氏接骨之后处理方式:每五天检查一次。可用醋热浴2次。第二次复査外敷1 号接骨丹。第三次复査可用1号外洗药四付洗患处。跟骨2〜3周不能着地,可活动锻炼脚关节。四周后需照X片检查,若骨痂已形成,则可下地定路锻炼。

罗氏正骨秘诀50节,跟骨骨折、趾骨骨折、跖骨骨忻接骨技巧

(2) 跖骨骨忻

跖骨骨折多因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致伤。多见于青壮 年人。

临床上常见的表现症状:局部肿痛,足背青紫、瘀血,前脚掌不能着地,被动活动 可听到骨擦音。

罗氏接骨手法示意方式说明:患者坐在椅子上,双足着地。医者坐在小板凳上面对患 者一手拇指食指共同捏住指端·用轻柔之力向远端缓缓牵 引,另一手拇指在上,其余四指在下扶拿足跖部,拇、食二指 相对拿住跖骨两断端,随同另一手牵引之力,用顶托和按压 法将断端对合,听到响声即复位。若斜形骨折,牵引之手按 错位的相反方向内旋或外旋使断端对位。

罗氏正骨独有的固定方式:用硬纸壳经水浸后放于足底部和足背部各一·块。在足 背部的硬纸壳下面,在相邻两跖骨间放两个稳骨垫用胶布 贴好,硬纸壳的外面用绷带包扎。

罗氏接骨之后处理:用热醋浴二次,每日一次。五至六天检查一次。第一次 复查时若对位良好可外敷1号接骨丹。三周后解除面定。

罗氏正骨秘诀50节,跟骨骨折、趾骨骨折、跖骨骨忻接骨技巧

(3) 趾骨骨折

临床常见病因与症状:趾骨骨折多因重物压砸受伤或由高跳下致伤,常伴有 错位。斜形和横断骨折多见,也有的有粉碎性骨折。患者伤 后多用足跟部着地走路,足趾肿胀,疼痛,可触及明显的错位,有骨擦音。

罗氏接骨手法示意方式说明:患者坐在椅子上,双足着地。医者蹲在或坐在患者对 面,-,手拇、食二指拿住趾端两侧左右摇晃作牵引拉动,另 一手拇、食二指拿住趾骨底,作对抗性拉动的同时手捏合对 位。

罗氏接骨特有的固定方式:在伤趾两侧和趾背各放一块小硬纸板(经水浸),在足 底部放一硬纸壳(经水浸)底托,足背放~硬纸壳(经水浸) 盖片,绷带包扎。

罗氏接骨之后处理方式:肿胀明显者可用醋热浴两次,每周复查一次,四周痊愈,服接骨散十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