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855年,乙卯岁,咸丰五年,51岁

 藜阁文集 2020-06-05


  (吴敏树语)壬子冬,贼陷郡,近里有晏姓者聚众应之,旋以败散,而匪党自此滋矣。甲寅春,贼复自下路上犯,则数十辈持械行劫,遍于县中。其冬,贼退。官令乡士各立团保,余不得避,乃与同里十余人设局洞天道观,稍清理二三两都之为匪者。先后录二十人,付官行法,余皆惩责教戒而释之。今年正月,武汉复被贼闯陷,分据崇阳通城郡。警日至,余遂欲里人户操御贼,而人犹疑之。作诗二章示同事诸君,乙卯二月初五日。作诗二章《握图扼其吭》、《粤寇入我境》,作乱的蠢人和飞蛾赴火一样,到晚年了却生逢乱世,乡民跟着造反,政府要处置,“我”又不得违抗命令,教化乡民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强盗来了,乡民组织起来抵抗就势强,要有视死如归的决心,这就是组织中信团的宗旨。

  (吴敏树语)今年正月,下路的贼寇,又从旁边出来进攻武汉,又从旁直闯崇阳通城,用来鼓动当地的叛乱者。我岳州郡天天用来戒备危险情况,而崇阳通城的叛乱者就直接攻入我岳阳县各乡中,杀掠数千人,官军仅仅就将他们赶走。不久塔军门因为久攻九江不下,愤恨呕血而死于九江府,而湖北巡抚胡林翼中丞的湘军,又因为喧哗鼓动而溃败。忽然有人传从江西义宁驱贼出境的消息,大家奔走相告说,罗泽南大人来了,贼寇都走了!一时间我们岳州郡狂跑的老百姓,停止挑担而回家去,如入无贼之境,这样先生您的威名所能改变人们处境的,难道它的威力还小吗?(见文录卷六《与罗罗山方伯书》)

  春,(吴敏树语)贼氛益警,因与近里荷塘合六里为局于荷塘寺,此寺余幼随先伯石林先生读书其中,为嘉庆乙亥岁,距今四十一年矣,夜坐僧窗感怀而作《昔我龄十一》,想起四十年前在此读书的岁月,再比比今天,不免悲怆起来。

  春,在荷塘寺,作诗《寺门观插田者》,湖水在上涨,插秧的季节推迟,也不知道太平军到了哪里。

  四月八日为先太孺人见背之辰,非惟逢忌之戚,兼融遭乱之痛,为四言四章,章四句,母亲离开十年了,她爱我和我的一家,流徙的日子没完没了,还不知去哪儿筑窝。

  又作诗《崇阳四十韵》,崇阳原本就有暴乱的根源,1841年,此地发生暴乱,登高一呼,万民响应,哄抢钱粮,残杀县官。如今太平军来了,乡民几乎全跟着造反,祸害湖北和我们岳阳,毛田的李氏组织乡民抵抗,太平军杀了一个百岁老人,还杀尽了她的一家,教训是什么呢,军队缺少训练,民众一团散沙。

  作诗《群鼠二首》,老鼠很猖狂,它们却很怕猫,猫又不捉老鼠,它来了,也就是逛一逛了事,猫为什么不捉老鼠呢,全是主人惯的啊,捉鱼给它吃,还用被子做它的卧具。

  四月,为孙芝房诗集写序言,作文《孙芝房侍读苍莨集诗序》。吴敏树说:今有翰林侍读善化人孙芝房,从幼童起就以才子发声,到他在词馆供职,就名声极大,大考时登上台阶,有做宰相的希望。孙芝房他想学杜甫写忧国忧民的诗,比如《奉先》、《北征》各篇,我虽然身份卑贱缺乏才能,还能跟着应和,使天下都知道我们楚人忠义之风淳厚,茶陵李文正公这样的人确实不够多。

  湖南因为太平天国之祸,本年停止乡试。

  多次往访湘阴黄特轩,(吴敏树说)特轩黄君名森例,贡生,湘阴人。居长乐乡,善治生,致富,性颇异,人人呼为黄古董。甲寅春余避地湘阴平江间,过黄君与语,爱其有意度。已而贼千余据岑川,去长乐五十里,闻长乐倡团练以四百人往犯,尽为所杀。少脱者,贼还聚巴陵之新墙,追至遂破散。今夏六月贼复大躏巴陵,声言必攻长乐,雪前憾。未至三十里,闻炮发,炊熟矣,不及食而走。余家寓平江之寺洞,实倚长乐为外蔽,亦数与黄君家往来,因歌以赠之。作诗《黄君歌赠黄特轩(序)》。

  六月,太平军由何某领队,带了数千人从湖北通城进入岳阳,沿途杀了几百人,准备途径长乐进攻长沙,途径吴敏树友人李皋门家乡,李皋门住在筻口平原地带,李氏族人组织乡团抵御太平军,战死多人,庐室保存完好,李皋门书楼也得以幸存。黄特轩的乡勇集中了二万人马,太平军走到关王桥,闻听到炮声,就退了回去。(见文录卷三《李氏族谱序》)

  (吴敏树语)七月十六日往平江寺洞省视家寓,夜分始达,作《入山才几里》、《赁舍逢宽屋》二首并示主人江渊泉秀才。

  七月,作诗《净居寺》,闻听洞名就知道净居寺古老,秋天的意趣踩着洁净的苔原来了。

  八月《寓舍夜坐二首》,在客舍里就着灯光读书,凉气渐渐上来,时节到了中秋。捷报从湖口那里传来,成功的围困就发生在鄂州。

  八月,(吴敏树语)欧阳功甫秀才以大轴篆书四律见赠,并附示所为古文诗,答之二首《新诗洒珠玉》、《干戈惊乱日》,即呈晓琴老友。

  秋,作诗《小圃示煊侄二首》,坏劫时所发生的大火灾留下了书屋,老天悲悯的意思即是非。空了二十年的听雨楼,还有三生有幸对饮的酒杯。

  (吴敏树语)西垣之亡逾二年矣,盖少有一日不思及之,以兵乱之忧亦未觉死者之可哀也,诗成苦诵独叹弥禁,作诗《狼狈烽烟地》、《翻覆人间事》。

  作诗《将帅五首》,一旦战略重城(金陵)丢失,三年时间百股皆空。南康城里一名孤帅,须发倒竖,使尽一身谋略。武昌城还在,黄鹤迎着秋风而哭泣。义旗上写了一个“湘”字,一直以来朝廷都有饱学之士操劳。四方战火终于停止,即使贫穷破败也安全了。

  作诗《虽忧二首》,官税和军须催逼得很急迫,农家只恨自己的钱少了。总是为丰年高兴,屋场里的嫁娶喜事也多。

  作诗《寺洞莲花庵》,什么事情废了寺庵弄得和尚归不得。

  (吴敏树语)八月十二日自寺洞别家人雨中独归,作诗《细雨凉秋正豆花》。

  回到老家,来到荷塘寺,作诗《船头钓鱼》,荷塘寺的门前系着小船,坐在船头垂钓在船中睡卧,惬意啊。

  作诗《九月十日》,这天弟媳妇带着孙儿福保回到吴伏一。重阳节过了都忘记了。

  作诗《山僧》,寺庙里和尚都自己耕种田地了。

  还在春天时,吴士迈就邀集族人为始祖伏一公坟山问题和文姓、易姓人达成协议,并根据吴昌节提供的字纸用罗盘找到了伏一公坟墓,十一月冬至日后,作文《始祖公墓道记》。吴敏树说:我吴姓先祖伏一公,明朝初年自江西南昌迁到了现在居住的地方,到今年快有五百年,子孙传了十九代。而伏一公的坟墓,谱牒称与他的夫人杨氏合葬于中嘴山,又叫双冲口,在我吴家稍南三里,那里挨着文姓易姓两个屋场。

  致信罗泽南(《与罗罗山方伯书》),谈论二人在长沙旅馆的旧事和太平军蹂躏岳阳城乡事,也谈到了罗泽南在军中的威望和在民间的作用。

  致信李次青(《与李次青》),赞扬李次青军事才能,谈论湘军,兼说自己避乱隐居在平江岑川寺庙的事。

  腊月底,杨性农寄给吴敏树诗文,征求意见,吴敏树回信杨性农,谈目前战事,也说到了杨性农诗文,作文《答杨性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