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彩推送——辽宁作者任福斌作品《太子河——我一生永远的河》欣赏

 心香文艺入驻 2020-06-05

点击上方蓝字“心香文艺”再点击“关注”即可免费订阅!


心   香   文   艺




     





心 香 文 艺

任福斌 作 品 欣 赏

作者:任福斌

主播:自由如风

太子河——我一生永远的河


2016年金秋时节,我和老伴回到了家乡辽阳参加45年同学会。

同窗们相聚在辽阳化纤城,当年的好多知青同学返城在这里工作、居住、生活。虽然他们没有像富人一样,大富大贵,但确活得幸福快乐!

聚会当日,大家冒着秋雨,纷纷登顶秀美的龙鼎山。于山顶瞭望虽无一览众山小的壮观,但细雨霏霏中远眺太子河,却别有一番滋味。

关于家乡,我心中的家乡一年四季都是美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街一景,还有家乡的人......让我心动,让我心醉,但让我把挂牵黏贴在心头,最无法挥去的记忆却是流淌在辽阳山川平原的那一条河,辽阳人的母亲河——太子河。

太子河古称衍水,汉称大梁河,辽代称东梁河,金时称无鲁必喇沙,明称太子河,清称太资河,今称太子河。辽阳座落在太子河畔与辽河平原之间,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城市,是一座已有24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它孕育出了“关东才子”王尔烈、《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等文学家、史学家、军事家、水利家……同样也孕育了普普通通、名不经传的我。

关于太子河的记忆是60年代,那时我已经上小学五年级了,父亲带着我去太子河岸边玩。记忆中,那次是骑自行车去的,人还没车高,费了挺大劲,从辽纺新家出发,途经西关、大什街、中华路、金银库、踏过太子河十孔桥。骑车到桥面上时,特意停下看一看。当时没有那种欣赏情致,只是乏力了歇一歇。那时候看到的景象是:破烂的桥礅、残破的栏杆、静静流淌的河水。太子河水很清澈,但那时看不出它有什么美,更无法想象现如今的太子河河东新区的这副现代化模样……太子河那不缓不急的水流,见证了辽阳2400年的变迁。如今的太子河岸,一座座高楼耸立,园林式的街区,柔美的街灯,人人洋溢着笑脸……家乡焕然一新的景象,让身在异乡工作、生活的我,深感自豪和骄傲。

人的一生中总会有刻骨铭心的记忆,而我也是一样的。1971年11月19日,我中学毕业,响应毛主席上山下乡的号召,下乡插队。

记得那年天气不是很冷,下乡的同学在工人师傅和老师的陪同下,乘坐敞篷解放牌汽车,汽车驶向郊区。在车辆驶进首山时,我回望生活了19年、渐渐在眼帘中消失得无影无踪的辽阳城区,后悔和失望的泪水瞬间一起涌出,心里有着说不清楚的滋味......

到了农村的第一个夜晚,脑子里不断重复的只是那句“哪一天才能够回城去呢?”记得当时,在知青同学中流传一个顺口溜:“眼望白塔尖,眼泪在眼圈,要想回辽阳,不知哪一天!”

当年农村的生活条件非常差,对于我们这些刚离开学校的孩子来说,实在太为难了。粗粮为主食,白菜为主菜,下锅没有油。有的知青队全年无收入,没工分,国家倒贴费用,买到的口粮也不能饱腹,条件非常艰苦。而居住的条件就更差了,尤其是在冬季。

在知青点做饭、取暖主要是靠烧坑,冬季夜晚温度高了,屋里棚顶上冰霜溶化,淋如雨。早上屋内温度低了,溶化的冰霜水气在被子上面结一层薄薄的冰。睡觉头朝着墙那边,怕冷,戴棉帽子睡。起床时,人先起来再拽下被霜粘冻在墙上面的帽子。

困顿无望的生活并没有阻挡住年轻学生的渴望和追求。可以自豪地说,生活的艰难,磨练和锤练了我们的意志,也给我们留下了人生中最大的资本。下乡是我人生中一次大转折。我十分留恋那块土地,更不会忘记那里的乡亲,45年间我两次返乡探望乡亲们...... 

我下乡插队的公社是辽阳县柳壕公社转轴大队。生产队部很简陋,位于太子河下游的一段河堤内,是太子河入辽的河口,因此被叫做下口子大队。河的对岸是辽阳县唐马寨公社老背河大队,河面较宽,河水深而急,时常有渔船通过。水里有一种鱼,白色,20公分长,类似海带鱼,当地乡亲叫太子河刀鱼,味道很鲜,肉薄,但那时很少有人吃。在河岸上也有很多人工和自然生成的鱼塘,塘内长满了水草。野生鱼类主要有黑鱼,它吃鱼草,大队允许捕捞。每当夏季农活不忙时或麦收季节,我们几个男生就到鱼塘推堆水草,围攻鱼,捞上来改善伙食,一来打发艰苦无聊的生活,二来舒缓想家的情怀。

在知青点生活的时日,我们感受了艰苦,也看到了当地百姓受水灾的苦难。这里,隔年就会发生洪水,每逢夏季的时候水灾隐患十分严竣。当地百姓的房子都盖在近5米高高的土埂上,当地百姓流传一个顺口溜叫“盖起房子,垫不起房埂”。1974年,辽阳政府解民之疾苦,进行农村改造,国家投资,将坝内三个生产队都迁出坝外,从此百姓不再为“垫不起房埂”而发愁……

今天这一刻,我们站在龙鼎山顶,感受秋雨微寒,瞧太子河水缓缓流趟,看着同学们依依相逢,畅谈离别之情,眼睛里溢出泪花......人生苦短,去日苦多,转眼间毕业45年了,人生能有几个45年啊?

面对眼前的太子河,感慨良多,感叹这人生何尝不是一条河?一条一直流淌的河,一条一直流淌的太子河!45年,这河水见证了多少人间悲欢离合、世事沧桑。

看如今的太子河,这还是梦中的太子河吗?这还是几十年前的太子河吗?答案是肯定的,河还是那条河,只不过物是人非!太子河是不会变的,梦中的太子河更不会变,我们都是太子河的儿女,不论是在家乡,还是在异乡,太子河恰是一缕甘泉流进我们的心田,融入我们的血脉,浇灌着我们对家乡的祝愿。

相遇这条河,是我今生的宿命;相识这条河,是我前世的因缘;相知这条河,是我生命的渴望;相恋这条河,魂牵梦萦望故乡。

太子河——我一生永远的河!

任福斌

【作者简介】

任福斌   男,辽宁辽阳人,50年代初出生在纺织工人家庭。当过知青下过乡,就读过解放军装甲兵学院,军旅生涯二十二载,团职转业到地方从事银行工作,曾经写过新闻报道,在几家报刊上发表过文章作品。喜欢用文字表达情感,喜欢摄影、旅行,善于运动。追梦,让我的退休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本文荐稿编委:佑   子

本文编辑排版:梁秋静


【佑子简介】

佑  子    本名黄幼中,男,1962年12月生。从198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曾在国内刊物公开发表诗歌、散文诗、小说共100余篇(首)。1991年由西南交大出版社出版发行诗歌专著《记忆的长河》,2017年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散文诗集《木棉花开》、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长篇小说《如烟情愁》。现供职于广西师范大学。

【主播简介】

自由如风  本名赵俊峰,《心香文艺》首席金牌男主播,陕西大荔人。曾工作于学校,行政部门,广播电视台。喜欢唱歌,诵读,喜欢用声音表情述事。

以文会友,推广交流、相互促进,我在这里等您

主       编佑子

副  主  编:彭琳、黎冬益

编委成员:烟染眉、恬静、诗敬、张女贞、蒋宁辉

导读编辑:白雨

◆首席金牌主播◆
丁一(女声)、自由如风(男声)
◆主播(男声)◆
金辉、潮起潮落
◆主播(女声)◆
美丽一生、夏天、望星空、
芳香怡人、云朵

投稿指南:

        1、投稿体裁:小说、现代诗、古体诗、散文诗、散文、随笔、杂文、时评、书法、绘画、雕刻、剪纸、艺术设计、服装等均可。请投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原创首发文稿(即未在其它微信公众平台发表过的作品)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