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休日10月26-27去山西北部·领略辽金风骨

 酸秀才d3w0wg08 2020-06-06

辽代和金代是被很多人忽略或不受重视的朝代

其实辽代和金代为我们留下非常丰厚的遗产

让我们看到了辽的气势和金的辉煌

这次游学将为您展现真实的辽金风采

10.19一早太原集合出发

第一天

1、灵丘觉山寺

     觉山寺始建于北魏,现存一座辽代砖塔,为密檐塔。塔中有辽代精美壁画。其余为明代建筑。灵丘觉山寺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与它邻近的四周县区,有待开发的文化与自然风景旅游资源还非常丰富。其中如北岳恒山南麓的汤头温泉(北魏文成帝拓跋曾在此建温泉宫)、曲寺石像冢群和太白维山等等。在山西省的名山系列中,觉山海拔确实并不算高,但其具备三个明显的特色:一是具有鲜明北国韵律的右河侵蚀下切类地貌风光,二是拥有相对集中的一批北魏文化的历史遗存文物,第三则是,以"太行八陉"中的第六陉蒲阴陉为标志,觉山正处于这条著名古道的要冲位置,它足可使身临其境者充分领略到古人行路之难的情形。

此外觉山寺里还保存有一块北魏时期珍贵的石碑——北魏文成帝《南巡碑》。北魏诸帝经常为安定四方处外巡视,也常就出巡立碑纪念诸帝在出巡途中,或在宫廷内,常有竞射之举,这在史书中屡见记载。御射之旨,在于倡导习武,崇尚武功,这与拓跋族凭弓马得天下有关,更与骑射民族的传统习俗有关。碑阴残存二百八十余位从臣的官爵姓名,是研究北魏前期政治制度史的珍贵资料。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后,职官制度也随之汉化,早期官制因被废弃,多被后人遗忘。即使在史书金石中,也仅有零星记载。这批官爵资料的出土,恰好补此缺憾,使研究者对北魏前期官制中华夷杂糅的认识更加深化和具体。碑阴内保留着多种史乘及金石碑碼中从未刊载过的职官’如内行三郎、折统真、斛洛真、斛洛真将军、雅乐真幢将、贺浑吐略渥、内小幢将、三郎幢将等,皆有鲜明的游牧民族特色。此外,碑文中大量出现的内阿干、羽真、内行令、内行内小、内三郎等拓跋官号对进一步探研其职掌及相互关系也很有意义。

2、明代平型关口

平型关是内长城的一个关口,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修筑内长城时经过平型岭,并在关岭上修建关楼。平型关城虎踞于平型岭南麓(现在叫繁峙县横涧乡平型关村),呈正方型,周围九百余丈,南北东各置一门,门额镌刻"平型岭"三个大字,真谓峻岭雄关。平型关在雁门关之东,古称瓶形寨,以周围地形如瓶而得名。金时为瓶形镇,明、清称平型岭关,后改今名。历史上很早就是戍守之地。明时为内长城重要关口。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修筑内长城时经过平型岭,在岭上修建了关城,名曰平型关。做为明代内长城防线上的重要关口,平型关东连紫荆关,西接雁门关,成为防御蒙古骑兵的重要屏障之一。

3、明代平型关古堡

明代,蒙古骑兵频繁侵边,抢掠财物,尤其嘉靖年间为烈。最严重的一次是嘉靖三十二年(1553),蒙古鞑靼部俺答又率兵大举南侵,从大同深入浑源攻平型关,乘虚而入,遂陷平型关。接着由此直趋灵丘、广昌(今河北涞源),进逼紫荆关。途中遇明将陈凤率军抵抗,蒙古兵便分头掠繁峙,侵略蔚县并屠掠延庆诸城,后因受到明军与百姓阻击又遇连日下雨便猖狂北逃。于是在此建军事古堡保障一方平安。古堡内还有碑刻为证。

繁峙三圣寺或岩山寺(国保 备选)

晚上住朔州

第二天广武城

     广武城分为新旧两个广武城,视频中是旧广武城。所谓旧指的是它初建年代更老。旧广武,位于朔州县城南40公里、雁门关外勾注山下,城外就是汉墓群,是山西省现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旧广武雄踞关口,南接长城,对峙敌楼,想望烽火台,进可攻退可守,是中国历史上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发生战争的重要据点。据《辽史》记载,旧广武始建于辽、金时期,为雁门关前的防御据点。今存完整城墙系明、清加修。古城城墙周长1652米,城墙高8米,下宽5米,上宽3米多,外表全部砖砌,石条做基。最上沿矮墙置垛口、望洞和射孔。整个城墙共施马面16座,马面紧贴墙体,雄伟稳健。城墙东、南、西设城门,不置北门。原城门上有门楼,已遭破坏。城内街道建筑布局基本保留原制,为四街八巷。

朔州 崇福寺(金代大殿彩塑壁画  国保)

占地面积23400多平方米,五进院落,十座殿宇,布局严整,构造壮观,殿内塑像、壁画、琉璃脊饰、雕花门窗荟萃一堂,是一座不可多得的古建艺术殿堂。崇福寺创建于唐代麟德二年(公元665年),由唐代大将军、朔州人、鄂国公尉迟敬德奉旨建造。到辽代,寺被改为林太师府衙,后又改为寺庙,取名林衙寺。金代熙宗年间,寺庙扩建,大兴土木。金代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金朝海陵王完颜亮题额"崇福禅伟"一直保存至今。

 忻州金洞寺

金洞寺是山西省忻州市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儒释道三合一寺院,金洞寺历史悠久,有宋、明、清三个时代的建筑,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宝库之一,又是一处风景优美的旅游名胜。

北宋元佑八年(1093)以前修建的转角殿,是忻州市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单檐歇山顶式建筑,和文殊大殿形成鲜明的对照:文殊大殿房屋陡峭,斗拱俊俏华丽;转角殿瓦顶举折平缓,斗拱肥大古朴。转角殿进深、面阔均为9.5米,呈正方形。殿内梁架全部明露,砍削规整,完全是宋代建筑结构风格。殿内依两个后金柱支持的神龛,系金代制作,是按实物比例制作的二层楼式的建筑模型,为其他庙宇所少见,实属珍品。本殿供奉的是神农和伏羲,木雕像栩栩如生,神龛上牌匾书:“先师佑民之阁。”


以下是往次游学群友的留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