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暖消逝》

 东山高山图书馆 2020-06-06
“死亡教育” 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死亡观,消除死亡焦虑与恐惧。
弗洛伊德认为,人会以遗忘的形式来否定死亡的存在。但不管你如何否认,生老病死都是生命必经的阶段。
当生活无法自理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当亲人遭受死亡的折磨时,你会怎么做?当生命临近终点时该怎么与人相处?我们该如何排遣心中的悲痛,走出丧亲的阴影?又该如何坦然地跨越生命的终点?面对这些问题,如果你对死亡怀有恐惧心理和未知心理,很可能最终会把掌控权交给冰冷的医疗器械和陌生的医护人员。
本期音频介绍了迈克尔 · 雷明和乔治 · 迪金森两位教授的研究成果。他们都是社会学、人类学教授,拥有 40 多年的死亡学授课经验,有感于当时在临终、死亡及丧亲关怀方面可参考学习的资料太少,于是联手创作出版了这本书。该书深受学校、医护行业、培训机构及普通读者的欢迎,问世 30 多年后仍然一版再版。书中的内容跨越社会学、心理学、护理学、健康学、社会工作、公共医疗等多个学科或领域,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案例,带你接触西方从幼儿就开始抓起的死亡教育,教你正确看待临终、死亡、丧亲等各个阶段,树立科学的死亡观,掌控自己的人生。
你将听到:
1. 为什么人们不愿意谈论死亡?
2. 怎样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死亡教育?
3. 什么是临终关怀?
4. 如何开展临终关怀?
5. 怎样走出丧亲的悲痛?
6. 如何通过接受死亡的存在而提高生命质量?
书籍信息:
书名:《温暖消逝:关于临终、死亡与丧亲关怀》
原作名:Understanding dying, death & bereavement
作者:[美] 迈克尔 ·R. 雷明、乔治 ·E. 迪金森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译者:庞洋、周艳
出版年:2016-8
页数:320
定价:68.00
装帧:精装
ISBN:9787121284625


关于作者



本书作者是迈克尔 · 雷明和乔治 · 迪金森,两位作者都研究死亡学长达 40 多年。雷明是美国圣奥拉夫学院社会学与人类学教授,圣奥拉夫学院社会研究中心创始人;迪金森则是南卡罗来纳查尔斯顿学院社会学教授,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老人学博士后、肯塔基医学院死亡学博士后、康涅狄格大学医学社会学博士后。

关于本书



这是一本全方位讲解临终关怀与死亡的书,书中不只详细介绍了死亡教育和临终、丧亲关怀,还从社会、文化、名人等方面收录了诸多关于死亡的智慧箴言,提醒人们应该掌控自己的生命,活得更有质量并且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很好地体现了作者 “思考死亡是为了活得更好” 的创作理念。

核心内容



本书看似讨论的是临终、死亡和丧亲关怀,实则阐述的是如何生活与提升生命质量,帮助对死亡怀有恐惧和未知心理的普通人更好地度过一生,没有遗憾地跨越生命的终点。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我要为你解读的是《温暖消逝》,这是一本与 “死亡教育” 有关的书。这本书的中文版有 300 多页,我会用大约 27 分钟的时间,跟你说说其中的精髓:如何科学而理性地对待死亡,让生命变得更有质量。
我们先来讲一个小故事。多多还在上二年级,姥姥生病去世了,妈妈安慰他说,别怕,姥姥只是睡着了。过了一段时间,多多养的宠物鼠死了,妈妈还是随口一句话说,老鼠睡着了。这之后,多多开始拒绝睡觉,就算赶着他上了床也不肯闭上眼睛,问他原因又不肯说。最后,妈妈只好带着多多去医院咨询,多多这才说,他不敢睡觉,害怕像姥姥和宠物鼠一样永远也醒不过来。
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因为在孩子刚刚接触死亡这个话题时,这可能是国内大部分成年人都会采用的处理方式。你也许会说,让孩子过早知道死亡的真相有些残忍,问题是,我们不仅不愿意与孩子认真谈论死亡,甚至成年人之间也对死亡话题讳莫如深。
相比我们对死亡的回避,西方国家却是另一番景象。英国从幼儿园就开始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美国、德国也从小学普及死亡教育,学生甚至会轮流扮演角色,模拟诸如父母死亡时该如何应对的场景。而在我国,可能只有部分高校开设了生死学课程,死亡教育还没有引起太多关注。有人调查了 100 多位丧亲人士后发现,超过七成的人都面临着失眠、健康变差等问题,八成的人常因思念去世的亲人感到孤独寂寞,更有三分一的人透露曾有自杀的念头。在自我疗愈能力不足的同时,又缺乏科学死亡观的支撑,很容易导致面对死亡的无所适从。
那么,在西方普及的死亡教育到底是什么东西呢?这本《温暖消逝》就是一本不错的死亡教育普及手册。
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说说我们为什么不敢谈论死亡。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 “世界人口时钟” 显示,全球每秒死亡 1.8 人,每天平均死亡 15 万人以上。尽管死亡无处不在,但大多数人不但不会主动谈论死亡,而且在遇到死亡话题时都会下意识回避。为什么发生这种现象呢?我们来看看书中提出的三个原因。
首先,社会在排斥死亡,也就是弗洛伊德提出的 “死亡否定” 概念。弗洛伊德认为,人们是以遗忘的形式对死亡进行否定。作者也在书中指出,因为恐惧而否认死亡是每个人的本能。
“死亡否定” 表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就拿美国来说,虽然买保险和立遗嘱的接受程度相当高,但这实际上就是通过采取应对不测的措施而达到否定死亡的一种方式。再如,穷尽医疗手段来延迟死亡的到来,其实也是在否定死亡。还有些否定死亡的方式是逃避,采取人体冷冻法等待永生技术的春天的到来。简而言之,所有对抗死亡这种自然规律的手段,都可以看作是 “死亡否定”。
即使处理死亡事务,也充满了 “死亡否定” 的痕迹。比如,有人离世时会有专人修饰死者遗体,这样看起来音容犹存,其实就是在淡化死亡的存在。在美国很多地方,死者入土下葬时,必须要等亲友全部离开才能进行,这样就可以避免让人想到死亡已经成为定局的事实。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也忌讳直接使用 “死亡” 这个词。就拿中国来说,有身故、作古、往生、百岁、千秋甚至是羽化、仙逝等各种各样的委婉表达方式。由于社会发展和生活观念的变化,如今几代人生活在一起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少。当生老病死都转移到了医院及殡仪馆时,孩子也更难真正接触到死亡,死亡对他们来说成了一个遥远而模糊的概念,这也体现出否认死亡已经变成了一大自然趋势。
其次,流行文化过度放大了死亡的恐惧效应。比如,恐怖电影为了追求惊吓的效果,一般会通过离奇的情节和恐怖的音效营造各种死亡气氛。像《死神来了》《恐怖蜡像馆》《咒怨》《午夜凶铃》等电影,大多都在渲染死亡的恐怖,在全世界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类似的流行文化不断强调死亡的恐怖含义,加固了死亡在人们心中的负面印象,比如墓地、太平间、殡仪馆、废弃的房屋等都是非常可怕的地方,没事最好别去自己作死。
这种负面的死亡文化渗透,其实从儿童时期就开始了。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在美国的 200 首传统童谣中,有一半充满了恐怖的血腥情节,其中有 7 个切割肢体的故事、4 个屠杀家畜的故事、2 个窒息而死的故事,还有一些被吞食、被挤死、烫死、绞死的故事。
关于对死亡的恐惧,在 1986 年诞生了一种恐惧管理学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为了缓解对死亡的恐惧,人们创立了文化世界观,可以让人象征性地超越死亡。但流行文化却更符合 “模因理论”,模是模仿的模,因是基因的因,是指文化领域内能够被高度模仿、迅速传播的思想或主意,并且可以代代相传。这种对死亡恐惧的片面放大,迎合了人类猎奇和喜欢刺激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出了 “否认死亡的文化信仰体系”。
最后,我们对死亡的恐惧也跟死的方式有关。书中提到,德国社会学家诺伯特 · 伊莱亚斯在 80 多岁时写了一本《临终者的孤寂》,说他对死亡最大的担心,是被隔离在病房里、被各种各样的医疗器械折磨,最后在没有人情味的病床上独自死去。他恐惧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死前的糟糕体验。
据一项针对 1000 多人的调查显示,有 65% 的调查对象对死前依赖他人和忍受痛苦产生了高度焦虑。作者雷明教授在他的另外一本死亡学著作中也提到八种典型的焦虑,包括依附他人、死亡过程中的痛苦、死亡过程中的屈辱、死亡过程中可能遭受的孤立、隔离与抛弃、亲人的离去、对来世的担忧、死亡的结局、身体的命运。这些焦虑和担忧都会加深对死亡的恐惧并产生消极的回避态度。
到这里,我们讲完了人们为什么不敢谈论死亡。简单来说,社会采取的 “死亡否定” 态度会让我们刻意忽视死亡的存在;电影、书籍等流行文化对死亡的过度渲染又会加深我们对死亡的恐惧;对死亡过程所经受的折磨和由此导致的自尊的丧失,也会让我们对死亡讳莫如深。
第二部分
接下来,我们从死亡教育、临终关怀和丧亲者的心理调整这三个方面,来说说怎样科学而理性地对待死亡?
第一个方面,我们来说说怎样开展死亡教育。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艾里克 · 艾瑞克森将人从出生到死亡划分为婴儿期、幼儿期、玩耍期、学龄期、青春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八个阶段。而这八个阶段随时都有可能遭遇死亡,这里,我们就重点谈谈如何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死亡教育。
在很多欧美文学或影视作品里,只要涉及死亡情节,大部分父母都会为孩子编一个美丽的谎言,比如说去了天堂。其实这些情节才是最大的谎言,西方真实的死亡教育并不是这样的。尤其我们在开头提到的例子,就更加不会出现,因为孩子的想象力要比大人丰富,模棱两可的说法会导致他们产生更多的恐惧和疑虑。
西方对孩子死亡教育的宗旨是尽量诚实、坦率,既不会用 “过世”“生命停止运转” 这些抽象概念,也不会用 “睡着了”“去了另外一个世界” 等词混淆事实。比如有人就使用 “心脏坏了停止工作了” 这种孩子既能理解又比较容易接受的说法。这样如果孩子碰到喜欢的人或动物死亡的时候,就不会感到难以适应。并且,他们还会明确指出,逝者自己并不愿意离开,不会让孩子产生被抛弃的感觉。他们也会随时观察孩子的反应,鼓励孩子发泄悲伤的情绪,告诉他们哭泣是很正常的事情。帮助孩子清楚地认识到某人已经去世后,他们还会解释下一步将要发生的事情,告诉孩子死者会被送到殡仪馆,随后会安排葬礼,并且告诉他们葬礼的一些注意事项。
这种处理方式,其实就是尽量避免死亡在孩子心中留下神秘而恐怖的印象,让孩子明白死亡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作者在书中还提了个小建议,可以在家里养宠物帮助孩子认识死亡。根据一项调查显示,28% 的美国大学生的第一次死亡经历都与宠物有关。宠物的生命周期一般都比较短,孩子可以经历它们从生到死的过程,这是帮助孩子上好死亡教育第一课的好机会。
有一些文学作品也可以当成死亡教育的教材,比如说经典童话故事《夏洛特的网》中,蜘蛛夏洛特在救了小猪后也会死去。但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故事里告诉孩子死亡不是结束,生活会继续,生命也会延续。另外还有一本《天蓝色的彼岸》,小男孩哈里因为车祸死去,可是他放不下亲人和朋友,又偷偷溜回人间向他们表达歉意和爱。这本书很温暖,会让孩子明白死亡没有那么可怕,同时更懂得珍惜生命和身边的人。死亡教育其实也是一种观念的传承,只有家长能够正确面对死亡,才能够让孩子也正确面对死亡。
相对儿童时期来说,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不稳定时期,接受了大量暴力、色情、死亡等信息,往往充满焦虑和叛逆,开展死亡教育相对来说要困难得多。书中提到,美国每位长到 18 岁的青少年平均会在电视上看到约 20 万次暴力行为。当他们对自我价值、身份和能力产生怀疑时,很容易采取激进的行为,自身反而成了比较危险的一类人。有资料显示,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青少年的暴力犯罪行为一直呈上升趋势,事故和他杀是夺走青少年生命的两大因素。可是在这个时期,他们与父母的关系往往是疏远甚至是对立的。
遇到这种情况,进行积极的尝试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尽量在家庭内部建立一种相互信任和尊重的氛围。其次增加家庭成员之间讨论死亡的频次,真实地传递对死亡的理解和看法。最后要学会倾听和观察,对他们的情绪变化作出及时的反应,让他们知道你不会干涉他们的想法,但可以从你这里得到有用的帮助。
说完死亡教育,我们接着说第二个方面,如何开展临终关怀。
如果死亡已经不可避免,身为亲属的你又该怎么办呢?著名作家巴金去世前在医院躺了 6 年,甚至被切开气管,只能靠喂食管和呼吸机维持生命。巨大的痛苦让巴金多次提到安乐死,甚至说长寿是对他的折磨。这种延长寿命与争取死亡权利之间产生的矛盾,早在 20 纪 70 年代就引发过哲学、法学、医学领域的大讨论,但直到现在仍然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
生命的尊严和死亡的尊严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当然不能无限夸大现代医疗带来的痛苦,但也需要尊重患者自己的选择。作者提到了生死学大师伊丽莎白 · 库伯勒 · 罗斯在《论死亡和濒临死亡》一书中总结的 5 个死前心理变化阶段:从否认与隔绝,到愤怒,到交涉,到抑郁,再到最终的接受。这一剧烈起伏的心理过程对多数人都是难以承受的,而专业的临终关怀则能帮助他们和亲属一起度过这个阶段,最终坦然面对死亡。
英国是现代意义上的临终关怀发源地,于 1967 年最先建立比较健全的临终关怀组织。而美国则后来居上,于 1983 年将 “临终关怀” 列入医疗保险项目,到 2011 年已经建立了 5300 多个临终关怀机构,覆盖全美 50 个州,有近 44.6% 的人在临终关怀项目中去世,接受临终关怀的人达 165 万。中国 1988 年在天津成立了第一家“临终关怀研究中心”,目前大概也有 200 余家临终关怀机构。据统计,世界上需要临终关怀的人超过 1 亿,但因为观念、政策、现实条件等限制,能得到服务的仅占 8%。
临终关怀并不是让患者消极等死,也不是安乐死,而是把临终当成一种特殊的生活状态,给予当事人尊严、舒适感、控制感和有质量的生命。你可以试着想一想,如果一个人一生都很幸福,但离去的最后一段时间却过着痛苦不堪的日子,你能说他真的幸福吗?
书中展示了一份临终关怀病人的权利清单,首当其冲的一项就是 “我有权利被当做一个活着的人对待”。而在这方面,医疗机构始终都是治病的功能大于人性关怀。据一份对美国各地养老院 7000 位老人的调查显示,这些老人在生命最后阶段接受的治疗其实是毫无意义的。
你可能会问,如果医疗没有意义,那又怎么判断临终关怀的效果呢?我们常说善始善终,书中给了一个说法,善终就是病人、家人以及护理人员都没有经历不必要的痛苦和折磨。根据研究总结,得以善终的病人一般都有以下特征:他们往往有控制感和幽默感;注重仪容仪表;不回避痛苦,能够平静地讨论死亡及死后的事情;在亲人陪伴下非常开心,并且会用神态、动作表达关心。善终还表现出四种死亡形态,那就是在熟睡中死去、没有痛苦地死去、平和安详地死去、快速地死去。
说了这么多,临终关怀到底是怎么做的呢?书中特别提到了一种姑息治疗,1974 年由加拿大外科医生巴尔弗 · 芒特首次提出,是一种在物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等多个领域中探索满足病人及其家人需要的治疗方法。1975 年第一家姑息日托中心在英国成立,其管理特点就是在不限制病人外出参与活动及与他人保持联系的同时,享受专业的护理服务。如果有病人提出想在临死前坐直升飞机去兜个风,临终关怀机构也会想办法满足他的愿望。在对 40 个国家的 “死亡质量” 进行排名时,英国一直处于领导地位,很可能与其最早开始研究这一领域有关。
当逝者走后,一切都结束了吗?不,还有留下来的人要收拾残局。书中把这些人统称为丧亲者。接下来,我们就说说第三个方面,丧亲者如何进行心理调整。
丧亲的真正痛苦通常会在死者去世后的第二周达到巅峰。一般来说,丧亲者的悲痛,会经历震惊和否认、无序、情绪不稳、罪恶感、失落和孤寂、解脱、自我恢复等七个阶段。而要想真正走出丧亲的阴影,每一位丧亲者都需要完成四项任务:首先是接受失去亲人的现实,其次是接受悲伤带来的痛苦,然后是适应死者已经无法出现的新环境,最后是重新投入一段新的关系。
虽然走出悲痛的时间比较漫长,但书中也提供了一些快速走出阴影的方法,比如丧亲者可以诚实地回答三个问题:我失去了什么?我剩下什么?对我而言还有哪些可能?书中还收集了一些有过丧亲经历的人的经验,开出一份如何走出伤痛的自助指南清单,这份清单可以分成求助、宣泄、行动这几个方面。
先来说说怎样求助。可以定期找朋友聊天,一起散步,也可以加入有类似经历的团体辅导组织。然后,怎样宣泄情绪?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大喊大叫或者摔东西都可以。最后的关键还是要让自己忙碌起来,比如每天按计划完成一件小事,提前规划一些特殊节日的活动,也可以养只宠物或种点花花草草寄托情感。
到这里,我们说完了在死亡教育、临终关怀、丧亲者心理调整等不同阶段科学对待死亡的态度。要学着把死亡当成生活的一部分,从儿童和青少年开始进行死亡教育。当治疗已经没有意义时,最好选择临终关怀,享受生命的质量而不是痛苦地延长时间。丧亲者要通过人际交往、疏导情绪、分散注意力等方式,尽快走出伤痛,开启新的社会生活。
第三部分
作家史铁生说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他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情, 是一个终将到来的节日”。确实,人终有一死,既然终有一死,我们接下来就说说如何才能 “向死而生,活在当下” 吧。
首先,从现在开始,把精力专注于自我实现,尽量减少人生的遗憾。
哲学家蒙田说过,预先思考死亡等于提前谋划自由。书中提到一项调查,认为当死之将至时,老人对于死亡的恐惧程度和自我满足有关。换句话说,当一个人认为自己已经实现了人生目标,生活质量也比较高的时候,对于即将到来的死亡会更容易接受。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玛格丽特 · 米德被誉为 “全世界最受欢迎的人类学家”,一生致力于在发展中国家传播公共文化和传统知识,死后被美国总统授予最高荣誉公民的称号。她在死前几个月公开接受了电视访谈,一点也不忌讳谈论自己即将离开人世。节目最后,她站起身慢慢地走进舞台的阴影深处,即将消失在黑暗中的那一刻,她挥了一下手杖,脸上露出动人的微笑。这份从容和优雅,成了她留在世人心中最后的印象。
你是不是也想像她一样给世界留下最后一份美好回忆呢?欧文 · 亚隆是一位心理治疗大师,长达十年的时间里都在近距离接触着一些癌症患者,他对死亡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你这辈子活的不像你想象的那样,不是按照你自己的愿景来活,你接下来在临终之前的死亡焦虑就会越来越大。”
那要怎么弄清楚你这辈子最想从事的事业、最在乎什么事情呢?建议你尝试一下书中提到的一个小技巧——给自己写一份讣告,也就是死亡通知。你可以试着想一下,当你死后,希望别人怎么评价你?希望为最爱的人做些什么?希望在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
那么,写讣告到底有没有用呢?得到 APP 里有一本《提问的艺术》,这本书的作者安德鲁 · 索贝尔上大学时学的是医学专业,有一次机缘巧合听了一堂课,内容就是要求听课者为自己写一份讣告。就是这一次小小的经历,让索贝尔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过的人生。今天的索贝尔,已经成为美国著名的商业战略家、客户关系领域的超级顾问和畅销书作家。
其次,努力提升心智成熟度,做一个不会害怕变老的人。
在崇尚年轻的文化里,衰老似乎是一种失败和痛苦。但美国著名的心灵导师拉姆 · 达斯却写了一本《学习做一个会老的人》的书,告诉我们变老的最大好处是不在乎别人如何看自己。也就是说,当你老了,你反而更容易抛开世俗的看法,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事实也确实如此。美国全国民意研究中心曾经发布过一项调查结果,70 岁以上老人中有高达 66% 的人对自己变老感到乐观。
《相约星期二》是一本销量超过 1000 万册的现象级畅销书,同时也是一本自传式长篇纪实小说,书中也体现了类似观点。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每周二都会向作者米奇 · 阿尔博姆传授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命的领悟,他说:“当我应该是个孩子时,我乐于做个孩子;当我应该是个聪明的老头时,我也乐于做个聪明的老头。我乐于接受自然赋予我的一切权力。” 从这里可以看出,变老其实代表着思想和智慧的成熟。心理学大师荣格也认为,真正理解生命意义的人会更加个性化。不害怕变老,接受变老,就意味着我们可以从外在的世界中接管自己,成为自我世界的真正主宰者。
最后,坦然接受死亡的存在,并把它当成生命质量的一部分。
英国经济学人智库于 2015 年发表过一份死亡质量指数,中国在报告所列出的 80 个国家中排名第 71,说明中国的临终关怀服务还处于相当落后的位置。与此相对应的是,根据一位从医几十年的老医生测算,中国人一生的医疗费用的 70% 用在最后 3 个月,其中又有 70% 是花在了最后的 28 天。很多没有必要倾家荡产去救治的病患,医生和家属却被 “见死不救就是犯罪” 的道德观念捆绑着,导致很多患者一辈子经受的痛苦都不如躺在病床上的最后几个月。
其实死亡本身并没有意义,只是人们的回避、抗拒、恐惧才赋予了它更多的负面意义。古人就对此充满超前的认知。比如,两千多年前,庄子就曾要求弟子把自己弃尸荒野,供乌鸦、老鹰、老鼠、蝼蚁享用。这种坦然面对死亡的态度也体现在一位传播行为修正的心理学家身上,他在临死前还大笑着说,我一直知道我会死。而活到 100 多岁的宋美龄却发出这样的感慨:上帝为什么对我如此糟糕,还让我继续活下去,我已经没有认识的人了。这也正好说明,如果没有死亡的到来,生命体验很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差。
中国在 2000 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 2025 年,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到 3 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预示着庞大的老年潮加上死亡潮即将到来。美国加州在 1976 年就通过了《自然死亡法案》,允许患者依照自己的意愿,不使用生命支持系统延长临终过程,而生前预嘱在中国还没有普及,大多数情况下还是由家属来做关乎手术、治疗和生命的决定。其实接受死亡并没有那么可怕,反而有助于提前做好更有质量的生命规划。生死学大师伊丽莎白 · 库伯勒 · 罗斯就认为,死亡是开启生命之门的钥匙,借着接受我们个体存在的有限性,我们才能获得力量与勇气,激发实现自我的一切潜能。应该说,具备 “向死而生” 的大智慧,将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最大保障。
总结
说到这儿,今天的内容就聊得差不多了。
首先,我们说到了我们为什么害怕谈论死亡。社会采取的 “死亡否定” 态度会让我们刻意忽视死亡的存在,电影、书籍等流行文化对死亡的过度渲染又会加深我们对死亡的恐惧,对死亡过程所经受的折磨和由此导致的自尊的丧失,也会让我们对死亡讳莫如深。
其次,我们说到了什么是对待死亡的科学态度。学会把死亡当成生活的一部分,最好从儿童开始就进行死亡教育;当治疗没有意义时,最好选择临终关怀,享受生命的质量而不是痛苦地延长时间;丧亲者可以通过人际交往、疏导情绪、分散注意力等方式,尽快走出悲伤,开启新的社会生活。
最后,我们总结了如何才能 “向死而生,活在当下”。当我们度过了有质量的一生,死亡临近时就不会充满遗憾;当我们在心理上不抗拒变老,就能体会真正的自由;当我们坦然接受死亡的存在,就能够更加从容地享受当下,成为一个掌控自己、充满力量的人。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书中提到的临终关怀医疗保障体系和社区服务支持网络是美国社会的产物,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体制和国家。而且,作者的研究案例更多来自英、美等国,忽略了其它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对待死亡的习俗和态度,有些内容或观点也就不具备普遍性。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学习和使用时斟酌鉴别的。但无论如何,当我们能够更加科学而理性地对待死亡,学会 “向死而生”,生命就会有更大的机会变得更有质量。这点是毫无疑问的。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