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华子,他几年前查出了颈动脉斑块,但在最近检查时,斑块却消失了。不是说动脉斑块不能逆转吗,那他的斑块哪去了?华子说,要恭喜他的幸运了,斑块逆转消失的例子非常的少见。因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原理所决定,动脉中的粥样硬化斑块一旦出现,就只能减缓或是中止其增长,几乎无法逆转。但是在文献资料中,属实也有颈动脉斑块消失的病例,只是非常罕见。 一、颈动脉斑块的形成1、颈动脉内皮的损伤:人体心脏射出的血液有很高的压力,需要一条“结实”的管道才能安全输送。人的动脉就是这样的一条“高压”管道,为了安全输送血液,动脉内皮十分致密、光滑,血液中的成分通常情况下无法穿透动脉内皮。 人体的颈动脉有一个“Y”形的岔路口,奔涌而来的血液被分成两股。此处的动脉就如同“分水岭”,要承受血液不停地冲刷。日积月累,颈动脉内皮会产生机械损伤,血液中的胆固醇就会借机从损伤的地方侵入到动脉内皮中。 2、巨噬细胞变成了“死胖子”:胆固醇在血液中,是人体的正常营养成分,但进入到动管内皮中,就会产生氧化、炎性刺激等反应,变成了“捣乱分子”,人体就会派出巨噬细胞来对付它们。巨噬细胞对付胆固醇的方法,非常简单粗暴,就是“吃”。 巨噬细胞把胆固醇吃到自己的肚子里,少量的胆固醇会被细胞中的生物酶所“消化”。但是,如果巨噬细胞吃掉的胆固醇太多了,就没法全部消化了。结果巨噬细胞越吃越胖,直至最后把自己撑死,变成了一个“死胖子”,也就是转化成了泡沫细胞。很多的泡沫细胞沉积在一起,就成为了粥样硬化斑块的脂质核心,颈动脉斑块也就形成了。 3、请神容易送神难:巨噬细胞可以自由在组织间移动,消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但是当人体把它请过来对付胆固醇,就可能没法再把它送走了。因为当它转化为泡沫细胞之后,就失去了移动的能力,只能在原地安家,做一个霸占一方的“死胖子”了。 “死胖子”们居住在血管内皮中,会刺激血管组织增生,把它们包裹起来。如果损伤血管内皮的因素不能去除,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死胖子”住进来,血管内皮也就增生得越来越厚,于是血管就变得狭窄了,人体器官就会缺氧缺血了。 二、怎样逆转动脉斑块1、及时止损:如果动脉内皮没有损伤,胆固醇也就不会趁虚而入形成斑块了。所以逆转动脉斑块的第一步,要及时止损,停止损伤动脉内皮的因素。主要的损伤动脉内皮的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尿酸还有吸烟。 前四种因素都属于慢性病,虽然不能根治,但都可以用药控制。而对于吸烟,则需要强大的自控能力。只要能戒烟,并保持规律用药,把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那么动脉内皮损伤就不会发生了。 2、降低胆固醇:人类一直在寻找使动脉斑块逆转的方法,既然进入血管内皮的胆固醇是造成斑块的直接原因,那么就干脆直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是不是就能让血管内皮中的胆固醇“逆流”出来呢?人类做了相关的试验,结果证明了这一点。 进入血管内皮的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当把LDL-C降低至2.0mmol/L时,胆固醇就停止向血管内皮中流动。当把LDL-C降低至1.8mmol/L时,血管内皮中的胆固醇就会逆流回血液。所以医生才会建议心脑血管疾病极高危的人群,一定要把LDL-C控制在1.8mmol/L以下。 3、把“死胖子”压缩:但是降低LDL-C,只会让动脉内皮中的胆固醇逆流出来。那些已经被巨噬细胞吃掉,变成“死胖子”的胆固醇没法再出来了。人类现有的科技手段,也没法把“死胖子”再复活,只能想其他的方法。 在降低LDL-C的时候,需要使用他汀类药物。但是在用药过程中,人类发现他汀类药物除了调节血脂之外,还可以改善动脉内皮的代谢,减少氧化、炎性反应,还能把“死胖子”的体积压缩,变成一个浓缩版的“死胖子”。这样虽然没把斑块核心中的胆固醇弄出来,但却把斑块核心变小了,同样也实现了缩小斑块的逆转作用。 三、颈动脉斑块的危险性1、机体老化的生理现象:大多数人发现颈动脉斑块之后,就会非常担心,生怕斑块引起脑部的血管疾病。但实际上,大多数人的颈动脉斑块并不危险。正如前文所说,颈动脉承受的血液冲刷的压力较大,本身就是一个特别容易出现斑块的部位。 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颈动脉出现斑块是一种很常见的情况。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颈动脉出现斑块的人差不多会达到半数。在70~80岁的人群中,颈动脉没有斑块才是罕见的情况。也就是说,其实颈动脉的斑块与其说是疾病,不如说是一种年龄老化的生理现象。 2、斑块的风险性:斑块的危险性在于不稳定的斑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软斑块”,这种斑块“皮薄馅大”,在血压的剧烈波动以及血管痉挛的时候容易破裂。就会激活血小板的凝血功能,造成血管内血栓的形成了。而斑块中的稳定斑块,即“硬斑块”,破裂的可能性并不大。 “软斑块”主要见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尿酸、吸烟等因素导致的斑块,而单纯的血液冲刷形成斑块通常质地较“硬”,成长的速度也不快,并不容易破溃,危险程度并不高。 四、消失的颈动脉斑块1、斑块的诊断依据:对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主要通过彩超对颈动脉内膜的厚度测量判断。彩超并不能把颈动脉内膜与其下几十层的肌肉组织分别辨认出来,但是可以测量内膜的厚度。 正常的内膜厚度在0.5~0.9毫米,当厚度超过1.0毫米时诊断为颈动脉内膜增厚,当厚度超过1.2毫米时诊断为颈动脉斑块,当厚度超过1.5毫米时,一般会直接诊断为颈动脉狭窄。 2、斑块为什么会消失:颈动脉斑块的形成,源自动脉内皮的损伤。人体随着年龄老化,损伤因素会越来越多,所以医学上通常认为,动脉中一旦出现了斑块,就很难完全消失了,但是通过一些手段可以进行一定的逆转。 比如说在生活中戒了烟,注意了健康饮食,同时又增加了运动量,或是服用了药物,把血脂降低了,使斑块中的脂质核心浓缩,斑块的体积就会缩小。斑块的体积缩小了,颈动脉内膜的厚度也会变薄。这样当复查彩超的时候,颈动脉内膜的厚度达不到斑块的诊断标准时,斑块自然就“消失”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