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难求论》 天生一世才,必足一世用,夫发人才难求之论者, 盖因伯乐难求也。 世上之人,才力相近,此暗则彼明,此长则彼短,盖在用人者审量其宜而已。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夫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此谓审量不当也!金可发光,仍须脱其氧化之皮:玉价连城,还得琢其瑕疵之处。若埋土中,岂见其光?若濯污泥,怎显其价?故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盖因伯乐稀少也。 人才若审量不当,小者财失,大者国亡。南唐李煜多才,仅可衡文校字吟花弄月之用,用之治国,则身死国亡:北宋微宗多艺,乃是涂鸦品酒不务正业之辈,用之安邦,则地失人俘,此皆其皇父用人之不当也!百里奚臣虞而虞亡,輔秦则秦成五霸之一;张元北宋殿试被黜,相西夏则成北宋劲敌,此皆历史使用人才之反思也!故《论语》半部治天下,《资鉴》熟读可安国。 就以明末为论,满族侵边,李闯起义,明廷文武双全之士者,帅有袁崇焕、熊廷弼、孙承宗之名士制其兵;将有祖大寿、赵率教、满桂之徒勇武守其域; 廷有傅宗龙、钱龙锡、罗万爵之辈握中枢。然崇祯多疑,非伯乐也。宦官专政,清谈误国,士人大受屠戮。在位17年间,一、二品大臣,忠诚志士被屠八十六人,将济世之才,安国之士,杀屠戮尽,追逼反戈,国能不亡乎?将见风使舵,贪婪之徒,提拔重用,充塞要位,国能长治乎?其用人不当,自毁长城,终致亡国。故李闯和满清皆承认,明廷非亡于朝无人才,而亡于不会用人才也! 故韩愈《马说》能流传千古,精辟之言论跃然于纸上:“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现实有时确实如此。 然而人才成长为动态者,其不可能会一成不变,关健要有良师指引,益友相承。 清朝名臣曾国藩总结其近三十年的用人育人经验: “有中等之资,悉心 培育,亦可成其大器;若上等之才,沉沦淹没,也会一事无成。”与其共事者中,一时天下督抚,半数湘淮。″故虽有良药,苟不当于病,不逮下品;虽有贤才,苟不适于用,不逮庸流。藏獒不可以捕鼠,骐骥不可以守闾。千金之剑用于析薪,则不如斧;三代之鼎用之垦田,则不如耜。当其时,当其事,则凡才亦可奏神奇之效,否则锟铻而终无所成。 故世不患无才,患用人者不能区使而适宜也。 山不能为大匠别生奇木,天亦不能为贤主更生异人,惟其培养使用得当而已。是故人才不难求,惟大匠贤主难求也。 黄裕健 丙戍(2006)年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