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艾瑞克·伯恩在生前的最后一本著作《人生脚本:说完“你好”,说什么?》中,做了这样的定义:“人生脚本是童年时针对一生的计划,被父母所强化,从生活的经验得到证明,经过选择而达到高潮。”其实,伯恩的“人生脚本”的概念,强调了三点: 每个人的人生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既定的东西,这些既定的东西,也就是我们的人生脚本,影响着我们的未来走向。 每个人在童年时期的家庭教养与生活经历也都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脚本。 每个人通过自己的“选择”实现对人生脚本的最终创作。 这么看来,人生脚本似乎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 Part.1 气质性格,是你人生脚本的一部分 气质性格(Temperament),被认为是人的天生秉性,是人格中先天的基础趋势,因而也被认为是人的“精神胚胎”。 它是人们在出生的几天之内就会表现出来的特质。我们所熟知的,责任心、宜人性、外向性、开放性及情绪稳定性,即“大五人格”,就是最常被用以描述人格的这种基础趋势的五个维度。 之所以说,气质性格是天生的,是因为人的某些气质性格: 1. 与某些生物特性存在直接关联。比如那些糖皮质激素受体更活跃的人,天生抗压能力更强。 2. 并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比如心理学家Blatny, Jelinek和Osecka(2007)的一项长达40年的跟踪研究发现,那些在婴儿时期就表现得更不内敛、活跃度更高的人,在40岁的时候也更“外向”(在大五人格的外向性得分更高)。 3. 也不会随着环境改变而改变。对同卵双生子的研究也发现,即使这些双胞胎出生之后不久便被不同的家庭抚养长大,他们成年之后的人格仍然有很大的相似性。 那么,气质性格是如何作为脚本影响一个人的人生的呢? 1. 它决定了每个人人格特质的总体趋势和相对位置——“我还是原来的我”。比如,一个人责任心水平低于平均值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变得比过去的自己更加有责任心,不过,当ta在与群体中的其他人相比时,仍然是那个相对缺乏责任心的人(因为其他人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比过去的他们更加有责任心)。 2. 它也会影响我们所处的环境——是的,先天条件也会影响后天环境。一方面,就像孩子天生的脾气性格会对家长的教养方式造成影响(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另一方面,人们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主动寻找与自己个性更契合的环境,就这样人们的天性又在自己所选择的环境中被不断强化。 Part.2 家庭教养与童年经历,编辑着你的人生脚本 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早在我们的记忆产生之前就开始了。所以,我们有时候无法理解自己性格中的某些部分,是和人生最初的记忆的缺失是有关的。 那么,我们的家庭教养与童年经历究竟是怎么影响我们人生的呢? 1. 生命初期的亲子关系影响着日后的人际关系。 对于尚在襁褓中的我们,当父母能够及时回应自己的需求时,我们便更有可能认为外在世界是安全的,长大之后也更容易表现得不拘谨、善于与他人交往。尽管大多数幼年的记忆早已被我们遗忘,但这些关于爱与安全的感受早就被写入人生的脚本,影响着我们之后的人际关系,包括亲密关系。 2. 家庭教养塑造了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父母在家庭中养育、保护、照顾孩子的同时,也教育他们如何行走和说话,培养他们形成自己对世间的好恶、价值态度,为他们提供社会交往、情绪管理等一系列社会化行为的模型(McCrae & Costa, 1994)。 Anna Freud(弗洛伊德的女儿)在“儿童发展”理论中也提到了人生最早期的家庭教养对我们人格的影响: 例如,进入肛欲期(analstage,1-3岁)的幼儿,原始冲动的满足主要依靠大小便的排泄得以满足。若此时,家长对于孩子排泄训练失败,如过早地强迫孩子保持自身的洁净,就有可能激发孩子通过自我防御来捍卫自己自由排泄的权力,孩子也会因此更有可能形成所谓的“肛欲性格”,即个性上更为顽固、吝啬和冷酷。 相反,如果家长对孩子逐步地进行排泄训练,则能够帮助ta更好地接受家长和“社会”对于个人清洁的要求。他们得意逐步将这种标准整合到自己的超我(即道德感)之中,对自己日后的行为进行自觉的约束。而个体守时、责任心等宝贵的人格特质也会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 最后,相信很多人看到这里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如果人生脚本真的存在,那么,人还有多大程度的自由能掌控自己的人生呢? Part.3 人生脚本是存在的,而我们自己也可以是这份人生脚本的书写者 每个人可以通过对自己人生经历的重新叙述,来获得对这些经历的全新理解。而我们如何讲述过去的经历,不仅会影响我们对过去的看法,当下的经历,还会影响我们的未来。 你是否曾想过,你所认识的自己和世界,其实都并不仅仅是中立的、无人称的、客观的。其实,当你开始观察、记忆、感受、总结你的人生经历的时候,你都为客观的世界戴上了一层主观的滤镜。这个过程,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叙述/叙事”(narrative)。 没有一种正在发生的“此时此刻”,能够在此时此刻被讲述。我们只有在“此刻”发生之后,才能去讲述它。我们可以说,“叙述”这个动作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在作为生命主角的“我”和作为叙述者的“我”之间,有一个虽然短暂但始终存在的时间差。 正是这个时间差在两个“我”之间拉开了一点距离,从而使作为叙述者的“我”能够观察作为生命主角的“我”,让分析、反思、乃至修正自我的过程能够发生。 换言之,当我们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脚本”时,也是我们对自己过去或当下的人生进行叙述的时刻。这就意味着,它会不可避免的被我们的主观所加工。 试想一下,人的一生中会发生不计其数的事件,但我们只会记住/选择一些经历,成为我们思考与叙述时候的素材。 在这个思考与叙述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形成了”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的一种自我认知,而这种认知又进一步影响着我们当下和未来的举动。 比如,当我们更多地把自己的经历,讲述成自己的选择、自己的意志与行为的结果,或者“自己的行为影响了整件事情的发展的”,这种讲述方式,就会让我们从中获得对自己具有“自主性”的自我感知——觉得自己是比较独立的、对生活有掌控力的。我们也会不自觉地将这种“独立自主”贯穿到接下来的人生中。 所以,人生脚本是存在的,但它的存在并不是我们获得自由的阻碍。正如牛津大学的Brian Little教授所说,人们并非基因或环境的受害者,即使人生存在着一些既定的东西,人们依然可以自由地选择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他还认为,我们“每个人都至少有三个自我(three selves),一个是由基因决定的自我,一个是在环境与文化影响下的自我,还有一个是由我们自己所追求的人生目标与价值所定义的自我,而最后这一个,才是最重要的、完全属于自己的自我。” 虽然人生脚本是存在的,但我们仍然可以自由地选择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 /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