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防止沉溺“学习”1.1

 艾先强 2020-06-09

升级文章

信息时代

知识爆炸

学习的焦虑

想抓住每个学习的机会

这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

面对洞察人心和人性的内容制造商

很多人根本没有办法抵抗,直接沉溺于“学习”无法自拔

针对我和大家的这个问题

我自己做了一些思考

顺便也咨询过一些专家

防止沉溺于“学习”

我们需要利用一个系统

需要烧脑、耗神、专注的思维和行为系统

防止沉溺于“学习”

我们需要依托两个反问

信息源头是哪里?

信息传播的目的何在?

防止沉溺于“学习”

我们需要七个字

1.断 舍 离

一个系统,烧脑、耗神、专注的思维和行为系统,意味着我们进行了思考,而不是依赖我们习惯的懒惰的近乎条件反射的系统,独立深刻思考会带来不一样的选择和行为。

两个反问,信息的源头是哪里?信息传播的目的何在?意味着我们对信息的接受有着判断的立足点而非盲目从众、放弃判断和思考,反问式的判断能屏蔽很多以讹传讹和不怀好意的信息。

三个字,断舍离,意味着我们有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我们会明白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人和事,断舍离一些“学习”,我们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美好的人和事物上。

2.持续行动

对于我们重要的能力,对于我们必须要攻下的山头,短期的“学习”往往是搞不定的,那就多给时间和精力,多尝试,持续思考和行动,为行动系统打上漏洞补丁,升级行动的操作系统。在持续思考和行动中,我们能够产生深度的能容,会为他人提供不可替代的价值,我想这也许就是我们当中的很大一部分人能够持久而愉快地地做着看似乏味枯燥的工作的原因吧。

但是我们成人以后却会花许多时间在思考,类似于我到底有没有可能学会这个,我要不要学习一个新的技能,我要不要做一些事情上,这是为什么呢?

“成熟”的成年人的内心往往难以如此单纯,往往会搞出一堆的理论分析,来论证某件事情的不可能性,而真正的目的并非是为了证明此事的不可行,而是想通过自我合理化让自己的未曾深度且持续思考和行动带来的不安全感得到缓解。我们“成熟”,我们“精明”,我们对挫折和困难特别敏感,我们对即时反馈特别的期待。的确在某一些领域会有一些问题,从理论上是证伪的,从而可以节省大把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我相信,面对有着无尽可能的成长领域,决定我们自己走到哪里的,不是其他人,只有我们自己。

“成熟且精明的我们”一起想象一下:如果婴儿会说话,一群婴儿在一起研讨今天我摔了多少跤超过了国内百分之多少的婴儿于是我是不是没有可能走路了,你是不是会觉得有点奇怪?

婴儿在出生的时候,大概不会有人会搞一堆理论分析,去推测孩子具体在什么时候可以学会走路。稍稍大一些的时候,婴儿会开始反复地尝试站立行走,在这期间会摔倒许多次数。而直到一个孩子最终站起来不再扶着墙最终走出独立的步伐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婴儿花了多长时间学会了走路。

我们的生命本身就有持续的基因,心脏持续跳动,大脑持续运转,血液持续流动,一刻都不能停止,否则我们的生命也随之结束。在持续的生命体基础上,我们能不能在为自己的成长进步,用持续的视角,再持续思考和行动去改变一些事情?这些就不是普通意义上学习多少天就收工的含义,而是我们用一种长期、稳定、持续的视角,来对待我们应该和想要做的事情。

从这一角度来看,做好持续思考和行动的长期准备,要比“学习”一段时间熬结果,具有更长远的意义,这也许就是我不惜文字谈“持续思考”的最初用意,在告诫自己,也告诫为人师者和有志于与时代同行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