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返璞归真的古雅器物——初识曲靖潦浒【泰爱】柴烧

 巍巍昆仑skw 2020-06-09

美好邂逅

新式美学和传统审美的完美组合

【泰爱】柴烧古陶

返璞归真的古雅器物

——初识曲靖潦浒【泰爱】柴烧

本报记者/岩温香 陈艳阳

【泰爱】柴烧

发现,总是在不经意间与你撞个满怀。比如,潦浒柴烧。

在告庄西双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茶叶店里,来自曲靖的阿汤哥把玩着他的爱壶侃侃而谈。关于柴烧、关于潦浒、关于曲靖的陶瓷文化的历史、典故在他的嘴里生动有色地复现着。

对他来说,潦浒柴烧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和迷人的主题,是一个令人难以预测的各种各样的惊喜和憧憬的综合体。

的确,潦浒柴烧的茶器从它器型到韵味,从光泽到手感,从胎体上走火的痕迹到自然落灰形成的变化,它每一次产生的光影,每一次透出的氤氲似乎都在告诉你一个时间的故事,一个尘封的传奇。

【泰爱】柴烧

跟随阿汤哥的讲述、我们趟过历史的河流看到了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潦浒村。

这是一座因陶瓷而兴的千年古镇,一个有着“土陶之乡”的美誉的小镇。早在明朝永乐年间,当地就用瓷土制作土陶器。春秋早期陶器在潦浒南盘江东岸的贝丘遗址发现了青铜时代的夹砂灰陶。距今约2700多年。也是目前中国现存龙窑数量最多的地方。通过对横大路古墓群中出土的“三足陶鼎”的研究,不难看出曲靖潦浒陶曾经拥有过的辉煌与荣光。

潦浒柴烧......

【泰爱】柴烧

得天独厚的陶资源造就了潦浒柴烧陶。潦浒陶原矿中含氧化矿物质丰富,氧化铁含量适中,并且砂土以石碤沙为主,粘土和沙土配合而成的陶泥耐火温度可高达1300摄氏度左右,且不含高岭土,不石化玻化,属铁系纯正土陶。经柴火高温烧制,让陶土产生一种温润、沉稳、内敛之美,烧制后,矿化结构稳定,物理强度极高。而潦浒陶的柴烧技法是古老的传统工艺加上了现代技术,在1300度高温下追求着木灰烬与土的自然的结合;追求着一壶一式、变化万千的色彩斑斓;追求着温暖质地、粗犷有力且层次丰富,却又不失人间的烟火之气;追求着在自然中变换、质朴、浑厚、古拙的美感。

潦浒柴烧分为无釉柴烧与有釉柴烧,阿汤哥推崇的是无釉柴烧。

柴烧选用的木材云南松一般需静置约三至六个月以上,忌太潮湿,以利燃烧。以松木最佳,烧窑时,窑主通常将木头靠在窑壁上,利用窑温帮助其干燥。烧窑一般需三到五天,期间需不眠不休轮班投柴。投柴的速度和方式、天候的状况、空气的进流量等细微因素,都会影响窑内作品的色泽变化。

入碳,封窑,1300度。火焰在窑里不断流动,从不同方向经过器皿。窑内,浓烟滚滚,氧气急速下降,窑温逐渐降至常温。

这种窑烧气氛将给作品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柴烧独特的风格和韵味尽显出来。由于陶土含铁在与火接触的过程中,火焰流窜的火痕与还原作用产生的奇异变化,气氛产生了微妙变化,会引发器体表面呈现更加多样的色彩。而这种颜色的变化,就是火曾驻足过的痕迹。金属色泽的呈现也是柴烧非常有代表性的效果之一。经过火气的淬炼,焕发各自的味道和风韵,也是对万物无常的生动诠释。每一件柴烧都是独一无二的天然孤品,珍贵稀有,可遇而不可求。留住情怀,才呈现精美之器,这便是潦浒陶的魅力。

无釉柴烧的艺术魅力在于烧制过程中熔化或未熔化的木灰在窑内根据热气流的不规则运动,在坯体表面形成不可捉摸的窑变效果、千变万化的釉色和自然天成的质感。通过坯体表面的效果可以感受到火焰的流动。木柴燃烧后的灰烬和火焰在坯体上所烙下的痕迹在坯体上形成不可捉摸的纹理,自然天成却毫无粉饰之感。

【泰爱】柴烧

经过有条不紊、不慌不忙地在旋转、揉捏、阴干、晾坯,再到素烧、火焰中诞生、修整……制作的过程是让人期待、忐忑不安却充满惊喜,犹如等待一位远方的恋人。

无釉柴烧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它的烧成效果不可重复,不可预期。无釉柴烧的视觉风格整体呈现的是一种粗犷自然的质感,朴拙敦厚的色泽,深沉内敛的古雅。出窑的一瞬间带给艺术家的是惊喜和享受,这是电窑或液化气窑所不能比拟的。

走过古窑、

走过尘烟、

走过历史、

走过小镇,

那闪烁着金属光泽的茶器

仿佛不停地拉着你往返于时光和空间的交错,

似童年最纯真的梦。

是的,

即便历史睡着了,

这变换的金属质感、层次丰富的自然灰釉,

平滑或粗糙的质感尤物,依然绝世独立的在彩云之南,用朴素和沧桑还原着一个诗和远方。

【泰爱】柴烧古陶


一种粗犷自然、返璞归真的古雅器物。【泰爱】潦浒柴烧——我感受到了,为什么不停把玩着潦浒柴烧茶器的阿汤哥骨子里总带着那么一种与众不同的云淡风轻,典雅淡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