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生和我分床睡有一段时间了,倒不是因为感情出现问题,而是最近开始他的睡眠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 先是辗转反侧怎么都睡不着,后来即使好不容易睡着了,也会凌晨两三点就惊醒,再无睡意……这样到了白天就非常疲惫,进而影响精神状态和工作效率。 我们也尝试了一些方法,比如睡前服用褪黑素、比如强迫自己早点上床……结果都以失败告终,今天早上不到3点,我先生又爬起来睁眼到了天亮。 在朋友的推荐下,读到了一本治疗失眠的书《失眠疗愈》,看到书中案例与我先生极其相似,作者的指导方法又非常详细,简直如获至宝,打算给我先生介绍一下这些方法帮他一一践行起来。 《失眠疗愈》这本书的作者孙伟先生,是北京大学医学博士, 2009年8月起就职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现为副主任医师。 研究专业方向:睡眠障碍、抑郁症、酒精和药物依赖、心理治疗。自2004年开始诊治失眠患者,已有14年失眠治疗临床经验。 看到自己指导下的失眠患者一一康复,获得了完美的睡眠和轻松的生活,孙医生决定将自己辅导失眠患者的方法和原理倾囊相授,出版了《失眠疗愈》一书。 今天跟随孙医生治疗失眠的思路:从原因分析,到行动改善,再到心理根治,带领大家解读本书: 一、 你为什么会失眠?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心理学的亚瑟·斯皮尔曼提出了“失眠的3P模型”:人失眠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因素,素质因素、诱发因素和维持因素。 所谓素质因素,就是家族遗传的因素;诱发因素主要是生活中的一些突发时间,比如吵架、换工作等;另外一个维持因素,是指失眠以后患者采取的不良应对策略导致,具有个人特色。 最后一个,是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改变和控制的,是我们重点探讨的对象。 孙伟博士说,我们之所以会持续失眠,主要有这9个原因: 1、 作息不规律 作息的不规律会导致生物钟的紊乱,难以养成规律的睡眠节奏。 2、 过早上床睡觉 我先生有段时间为了防止失眠,就早早爬上床,反而加重了失眠。因为在还没有困意的时候上床,犹如给心里多了一层的压力。 3、 过晚起床 研究表明,赖床会加重第二天的失眠。 4、 补觉或者午睡时间过长 我自己也有过类似感受,如果哪天午睡时间太久,当天晚上往往精神很好难以按时入睡。 5、 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情 现在的人很喜欢在床上玩手机,无一例外,他们大部分人都熬夜到很晚才睡着。 6、 睡前使用电子产品过长时间 我们之所以有困意,是体内的一种叫做褪黑素的神经递质在发挥作用,而手机和电脑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从而赶走困意,带来失眠。 7、 饮酒助眠 很多失眠的人希望借助睡前饮酒来助眠,但是往往却带来了事与愿违的效果,不仅没能帮助睡眠,还带来了酒精依赖。 8、 过分担心失眠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费斯廷法则:生活中10%的事情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决定的,另外90%是由你对这件事情的反应决定的。 过分担心失眠,反而加重了失眠对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9、 卧床后思路过度 还记得你睡前兴奋得睡不着,往事如过电影般历历在目吗?还有担心明天要发生的事情,想好了种种行动计划。 其实这些都不适合在床上思考,因为会带来入睡困难等。 常言道,“知道为什么,比知道怎么做更重要。”知道为什么失眠,是我们做出改进的第一步。 以上常见的9种失眠原因,可能就是你正在经历的,下一步,我们来探讨下具体该怎么做? 二、 了解睡眠3要素,5步打造好睡眠关于失眠的治疗,目前国内外医学界一致推选的首选治疗方法——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 “失眠的认知疗法”,主要是通过调整“睡眠的3要素”来治疗睡眠:睡眠节奏、睡眠动力和身心放松这3个要素。 1、 睡眠节奏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殊和迈克尔·杨三位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我们每个人身体内存在一个“睡眠的生物钟”,也就是睡着和睡醒的固定时间。 同时,在睡眠的过程,分为“快速眼动睡眠期”和“非快速眼动睡眠期”,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是90分钟作用。 所以总的睡眠时长,最好是90分钟的整数倍。一个成年人大概需要4-5个睡眠周期。 2、 睡眠动力 睡眠动力,也称为睡眠压力。 连续清醒的时间越长,睡眠动力越大,越容易入睡,睡眠也越深。 3、 身心放松 睡前越放松,越容易入睡。 根据以上睡眠3要素,孙伟先生提出了帮助改善睡眠的“五步疗法”: 第一步,上:晚上固定时间上床; 第二步,下:早晨定点下床; 第三步,不:不补觉、不午睡、不赖床; 第四步,动:白天有氧运动1个小时; 第五步,静:每天精心练习1个小时,比如身体扫描,正念练习。 总之,一个好的睡眠,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睡眠作息、充足的睡眠动力,还有身心的放松状态,任何一个条件的缺失,都会造成我们的失眠。想要改善失眠,就要从这3方面着手,改变我们日常生活习惯。 爱因斯坦曾说,“人之所以疯狂,就在于我们每天做着同样的事情,却期待不一样的结果。”知道了优质睡眠的重点要素还远远不够,只有采取行动才能带来更优质的睡眠。 三、 从“心”出发,根治失眠很多人失眠,其实不是因为生活习惯的原因,而是有更深层次的心理因素:未被觉察的情绪。 至于如何清理自己的情绪,孙伟先生提出要从以下五步来展开: 第一步,觉知情绪 “觉察是改变的第一步。”只有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负面情绪,才能有机会去清理他们。 孙伟医生推荐我们平时进行正念练习,当内心比较安静的时候,就比较容易听到内心的声音,感受到被掩盖的情绪。一旦感受到情绪,可以尝试给他们命名,比如我给自己的“愤怒”情绪命名为“小红狗”。 第二步,表达情绪 倾诉和表达的过程,其实就是释放的过程。 但是要注意,表达自己的感受为主,而不要采用攻击性的语言。因为凡事被指责的一方,一定会采取防备性措施,阻碍沟通的顺利进行。 比如,你可以对家人说,“我今天特别生气。”而不要说,“你怎么这样啊?” 第三步,不执著情绪 要知道,这个世界的规律就是万事万物来来去去,没有规律,或者万物无常。 情绪来了,也必定会走。我们只需要看着他们从自己身心流淌而过,再把他们送走即可,不必过于执着情绪的来去。 第四步,破除执念 认知心理学有一个“ABC原理”:我们对一件事情(A)的想法和信念(B),造成了反应的结果(C)。 所以我们很多的情绪,很有可能我们一些固有的思维定式导致的。比如,我们会对自己说:今天一定要睡着!睡不着明天就糟糕了! 正是这些思维规则的限制,增加了我们睡眠的心理压力。 第五步,自我接纳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曾提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意思就是人心的本体没有善恶,也就是没有分别心。也就是要自我接纳,不要有评判心。 能睡着就睡,睡不着就醒着;有负面情绪也正常,只需要自我接纳。这样就能做到正念、不纠结了。 朱熹理学的创始人之一蔡元定先生说,“先睡心,再睡眼。”当一个人心清净了,没有杂念,身心放松,自然就可以入睡了。 觉察情绪,破解情绪,接纳自我,身心合一,练就一颗平常心,就能帮助从根本上破除失眠障碍,获得深度好睡眠。 四、 写在最后睡眠,和吃饭、呼吸一样,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一个人的一生,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 拥有良好的睡眠,是每个人的渴求,特别是对于失眠的你,一定非常的羡慕能像婴儿般酣然入睡的人吧? 孙伟医生的这本《失眠疗愈》中的方法不妨试试,谢谢理论和方法都是经过了大量的实践和有效验证,对于任何一个失眠的人,都极具帮助性。 最后,送你泰戈尔的小诗一首:
愿你,晚晚好梦!早安、午安或者晚安。 |
|
来自: 成靖 > 《免疫/自愈力/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