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地域广阔,各地的方言各异。不止各省、各县有所不同,一县之内也有差异。我是湖南人。我所在的村子,属于耒阳市,就是庞统做过县令的那个地方,也是发明造纸的蔡伦的故乡。我们的方言和长沙话也不大相同。我们对一些事物和人的称谓就大大的不同,而且饶有趣味。 一、有趣的称呼 妈妈和姐姐的称呼发音相同,但妈妈是一个字,姐姐是两个字。妈妈喊成“jià”,姐姐叫成“jià jià”。父亲喊做“yá”(应是爷的乡音)。叔叔叫成“椒椒”。伯伯叫成“bá bá”。祖父变成“jiā jiā”(可能是爹爹的转音)。奶奶变成“冷冷”。娘喊做“羊”,女读成“雨”的音。他说成“jì”。 二、一些事物的称谓口语和读书的音,有些二者也不同。略举数例: (以下的事物名称口语音放在前面,括号内为读书音。) 岭—liàng(岭) 吃—qiá(七) 粥—diú(diú) 竹-- diú(diú) 猪—jǖ(居) 鸭-- nga (鸭) 学--xiÓ(xiÓ)粘--liā(间) 国--guéi(guéi) 下--hà(夏) 人--yín(yín)口语也说成如同英语的音标【n】的第二声。 上--xiáng(像) 鸟--diè(要)木--mÓ(莫) 水--sǜ(睡) 天--tēn(tēn) 地--剃(剃) 车--tiā(tiē) 家--gā(diā) 三、方言中无卷舌音,有时就出现有趣的误会,比如: 人缘读成了银元 是了变成了死了 池塘会听成祠堂 初心变成了粗心) 钟表读成diŌng表 小说成了小雪 小山变为小三 四、有趣的是读古诗词,用普通话读有时感到不押韵,用我们的方言读来却顺口。 比如: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其中的“青山郭外斜”,斜,普通话读作xié这和其它几句的“家”、“麻”及“花”显然不像一个韵,而我们的方言读作qiá,顺口多了。 又如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其中的“鸣”和“横”两个韵脚用普通话是读成“míng”和“héng”,感到不押韵。用我们的方言是读作“mín”和“hún”,有点押韵的味道。 五、有些方音比较特别,甚至汉语拼音都无法拼注,比如 额、俄、鸭,兀、 牙 、爱、哀、解、街······等字的声母,汉语拼音在历史上曾经用ng表示。参见上面第二点的鸭的口语。 有些字用汉语拼音注音可以近似标注。如“烛”标为“diú”。“旧” 可标为“tiú”。“甲”可标注为 “diá”。我们的方言口语把一个说成为一“diá”。“中”可以标注为“diŌ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