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美朵云 |朵云轩120周年藏品特展020蓝瑛《松石灵芝图轴》

 昵称40044036 2020-06-10

这是一幅典型的祝嘏中堂画,苍松、湖石、灵芝、仙草,都有长寿的祝福寓意,画家更在落款中点明了题意。巨幅的泥金笺,也可以想见当年寿堂上的辉煌景象。

朵云轩珍藏

蓝瑛松石灵芝图


大美朵云


蓝瑛  松石灵芝图  朵云轩藏

纵160厘米 横92厘米 金笺本设色


蓝瑛(1585-1666),字田叔,号蜨叟、西湖外史、石头陀、东郭老农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末清初画家。关于蓝瑛生平的资料很少,其遗闻轶事也比较模糊,如今皆知其一生以绘画为业,曾广泛游历广东、福建以及北方各省,眼界自宽,于其绘山水、花卉、兰石,助益颇丰。韩昴在《图绘宝鉴续纂》中说他“画从黄子久(即黄公望),入门而醒悟”,中年自立门庭,上窥晋唐两宋,取法郭熙、李唐及马远、夏圭,且对二米之云山也悉心揣摩,后遍摹元诸家笔法,集取优长,落笔纵横气骨,臻极变化之能。蓝瑛绘画对明末清初的画坛影响很大,被后人称之为“武林派”,亦有“后浙派”之说,明季如陈洪绶以及金陵八家等著名画家,也极受蓝瑛绘画影响。

 
蓝瑛早年画风,扎根于宋人山水,后期又发展出在画面生动性与仿古美学之间渐趋平衡的个人风格。这幅苍树山石金笺立轴应作于明崇祯三年(1630),为蓝瑛中晚期所绘树石作品,其画法工细,色调浓丽,笔力之间,可以看出他虽力追古法,却能融会贯通、自成风范,几能达到“分别宋元家数,某人皴梁法脉,某人蹊径勾点,好不差谬”的水准,他以对各家山水画法的领悟,以中锋、侧锋交替运笔,以各种皴法娴熟老练地描绘山石、树木。特别是苍树的画法尤显屈曲谲奇,构图上棱角分明的山石,于另一侧留出空间突出苍树,平衡之间,足见蓝瑛试图在融汇前人技法前提下,进行创新的笔墨企图,整体画面或简或繁,呈现出一种笔墨苍劲、气势雄浑的视觉效果。

 
高居翰在《山外山》曾引蓝瑛早年传闻轶事,据说他八岁时,便已展现出极大才华,跟随大人进入一厅堂,随手以醮坛上的香灰,就地画了一幅山水,而画中的山川、云林皆备。另一件轶事则引用了一幅蓝瑛仿黄公望风格的手卷及其题识,其中陈继儒写道,展卷之际,此画令他觉得如黄公望翻身出世。而苏州文评家范允临则坦承,当蓝瑛将此卷向他展示时,他以为是新近发现的黄公望真迹,当他惊讶地询问蓝瑛时,后者笑而不语。随着范允临展卷向后阅览,看到了陈继儒的题识,方才如梦初醒。晚年蓝瑛在江浙一带游历时,曾邂逅受命在扬州治水的文学家孔尚任。后者治水淮扬,结识众多明代遗民,获取了大量素材后写成《桃花扇》,相传其中的扇画即为蓝瑛所画。在《桃花扇·题画》一折戏中,重访媚香楼的侯朝宗巧遇寄居此地的画家蓝瑛,为蓝瑛的山水画题诗一首,借绘画抒发乱离之叹:“原是看花洞里人,重来那得便迷津。渔郎诳指空山路,留取桃源自避秦。“值得一提的是,《桃花扇》中还有一句蓝瑛的台词:“我乃武林蓝瑛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