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强大脑》蒋昌建新打造的高冷综艺,让马思纯哭了

 外滩TheBund 2020-06-10

在唱歌、选秀节目霸屏时,蒋昌建带着“秀智商”的《最强大脑》杀出一条路,做到第六季。

在综艺日趋娱乐化的今天,54岁的蒋昌建,依然走了条并不大众化的路,做科技节目。

没有唱歌、没有跳舞、没有PK的《智造将来》,做的是能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暖科技普及。

对我一个文科生来说,科技是难懂的、冰冷的。我很好奇,蒋昌建怎么打破这种壁垒。

目前豆瓣还没有评分,网友的评价是这样的。

首先登场的,是一款叫“铠”的喷雾。这项发明能让所有物体变得坚硬无比,让纸杯比石头还硬,连爆炸都没事。

《智造将来》用了几个有趣味性的小实验去呈现。本来纸杯很脆弱,一捏就碎。喷了铠之后,孙杨背着一个成年男人直接踩上去都没问题。

装了水的气球,汽车一压就爆。而喷了铠之后,气球像镶钻似的,连汽车都压不碎。

在“科技难懂”这个难题上,《智造将来》还是做得比较直观的。

由支付宝冠名的《智造将来》的主题是“暖科技”,提倡让科技温暖你的生活。

节目最大的泪点,是一对残障夫妇的故事。

从小患有先天小脑共济性失调的丹丹,无法行走,只能与轮椅为伴。乐观的她坚信,“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丹丹在报纸上偶然看到一个热衷公益的男生张伟,两人相爱了。

张伟是帕金森综合症患者,丹丹很纠结,“两个人都这样怎么生活?”

她被妈妈的一番话打消了顾虑,“你被疾病折磨了十多年,好不容易遇到自己的幸福,就放手去爱吧。我最多也只是辛苦一点,多照顾一个,你快乐就好。”

结婚后,张伟的腿恶化了,无法像婚前一样推着丹丹出门。

张伟心底里的愿望恐怕再也无法实现,“推着丹丹,一起上街逛逛。”

牛津大学的生物医疗工程学博士研究生禤彦勋设计了一款步行辅助器,能指挥张伟行走。

原本走几步就要摔跤的张伟,穿上步行辅助器后,慢慢起身,走向了偶像孙杨。

张伟随后立即转头奔向自己的爱人。丹丹哭了,“已经好久没有过这样的待遇。”

很多人看到这一幕直接泪崩,马思纯也哭了,“爱情的伟大足以抵挡一切。”

大部分人看到这款设计没有直观概念,但当看到他们紧紧相拥的那一刻,真的会由衷地感慨,这就是科技带来的福音。

走路对于普通人而言,没什么。对他们来说,是奇迹。

其实,科技精英禤彦勋本人,从小也患有阅读障碍,如今专注研究帕金森病症的治疗,就是希望能造福更多人。

目前这款产品还在研发实验阶段,如果未来投入生产,预计售价最低能压缩到几百元。几百块是什么概念?

嘉宾王孟秋身边就有一个帕金森病症的朋友,做一台手术需要20万,期间换电池要10万。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是巨额负担。

而禤彦勋带来的低成本辅助器,如果真的有机会普及,对于患者来说就是重生。

时代的进步,有时候并不是GDP的增长,而是能看到任何人都有活得更好更舒适的权利。如果科技能帮人获得幸福,所有投入都是值得的。

这就是我看这个科技节目,感受到的最大温暖。

蒋昌建Q&A:

外滩:你为什么要做《智造将来》

蒋:我有很多朋友在做科技创新项目,他们希望能够改变老百姓的生活,这可能是他们一辈子的事业。但你发现,老百姓不知道他们在忙什么,我想搭一个桥梁把这两头嫁接起来。

举个例子,中国老龄化问题很严重,很多人年纪大了患上帕金森或阿茨海默症,行动不便,但科学技术有很多解决方案,通过这个舞台上电视语言的表达,他们发现,这东西我们家里那位老人可以用。

外滩:想通过《智造将来》传递什么价值观?

蒋:在舞台上,我从来不问这些科技精英和项目到了第几轮融资,重要的是这些科技创新的项目能不能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改变。

我一般不会提黑科技,提的是暖科技,就是温暖的暖。这些科学技术能够让弱者变强,让强者更有爱的力量。

外滩:做节目时接触到的理工男是什么样的?

蒋:有的程序员太实在了。有一个项目应用到女性首饰,我当时暗示他,马思纯很喜欢这个戒指。这个程序员说,“这个东西有点贵,她如果真喜欢的话她可以买。”

有的情商就很高。马思纯在一个场景里当道具,程序员有跟她肢体接触的机会,他就真的接触了很久,跟前面的呆萌码农完全两码事。

“好不容易有这个机会,我为什么不接触时间长一点。”

外滩:你保持年轻的秘诀是什么?

蒋:呆在学校里,我可以变老,但是学生永远18岁进来22岁出去。我用3年前的教案教现在的学生,笑点和尿点完全不一样,逼着你年轻。他们抖音,你比他抖音还抖音,你要去搞快手,你要征服他。

有人警告我,如果你对科技新项目或app应用陌生,那代表你有老的可能。比如微信,我喜欢老的功能,但告诉自己升级。

文/编 _ C

以上内容来自「外滩TheBund」(微信号:the-bu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