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底层逻辑:一切思维和行为的隐藏密码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20-06-10

彼得·德鲁克说,一个企业的成长只能在企业家的思维空间之内。其实一个人也一样,他能走到什么地方,取得什么成就,也取决于他的思维空间。

但思维空间与我们平时看到的物理意义上的空间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就在于它不是一种事实上的可大可小空间,而是一种要么很大,要么一点缝隙都没有的空间。

思维空间的大小不是由思维的长短决定的,而是由思想的对错决定的。对错只有二分法,没有三分法、四分法,要么是对,要么是错,不可能既对又不对。因此,所以对思维空间而言,要么很大,要么一点空间都没有。

思维对错由谁决定的呢?这就是本文今天要讲的一个核心关键词:底层逻辑。

人的许多错误都源于底层逻辑出现了错误

底层逻辑并不神秘。通俗地讲它是影响和决定事物本质和结构的根本逻辑。但它又不是事物的逻辑,而是人思考问题的逻辑。

因为如果是事物逻辑的话,根本就不是逻辑,它本身就是那样的,根本就不需要逻辑。只有我们的思维才需要逻辑。逻辑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它有助于推理和验证我们的思维是否正确,是否符合事物本身的特点和规律。

也就是说,底层逻辑是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模式和方式。但由于它不仅是一种思维逻辑,而且还是一种底层逻辑,所以对我们的思维模式和方式起着根本性决定性作用。

底层逻辑思维其实就是一种本质思维,或者是一种前提思维。正因为它是一种本质思维,前提思维,所以我们一旦在底层逻辑上犯了错误,接下来我们所有的思想和行为都有可能犯错误。

人与人之间的区别表面上是从行动或者行为上看出来的,但根本的差距还是思维上的,特别底层逻辑思维上的。

为什么有的人夸夸其谈,有的人埋头苦干,差别不在于行动力的强弱上,而在于思维和认识上是以表演,还是以行动作为思维底层逻辑的区别。

人在底层逻辑上的错误往往都是致命的,不可挽回的。比如说才华的底层逻辑,传统的思维认为就是做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不过是才华的表现形式,却不是才华的本质意义和价值。

才华的本质意义和价值不在于才华表现,而在于才华的发挥,只有发挥才华作用,才华才能有用。基于发挥作用的角度,所以才华的底层逻辑应该是平台,而不是表现,只有找到一个把你才华发挥出来的平台,你的才华才能称之为才华。否则纵使你有再大的才华也不过是自我认知、自我欣赏罢了:要么清高不屑一顾;要么抱怨怀才不遇。

从这个意义上讲,有才华的人不仅要有干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有宣传和推销自我的能力,而且千万要克服清高、面子和自我膨胀的虚荣心,错误地认为是金子总会发光,毕竟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太过理想,千年才那么一两回,而如果找不到有效平台的话,你再有才也不过是一句空话。

因此,人可以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但在底层逻辑的问题,最好不犯,或者少犯错误。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人生行稳致远。

强化前提批判是确保底层逻辑不犯错的核心和关键

底层逻辑在人的思维和行动的过程中更具根本性、方向性和关键性,更需要我们从根本上、方向上、关键上进行分析和把握。

从根本上讲,人的行为都是某种选择的结果,是思维作选择,行为来负责,结果要担责。所以,选择性错误往往都是根本性错误。

选择为什么会出错。绝大部分原因都是我们在选择的条件,或者前提性分析上出现了错误,从而导致选择作为人行动的底层逻辑出现了不可原谅的偏差和错误。因此,强化前提批判,或者说前提反思,是确保我们底层逻辑不出错的核心和关键。

著名策划人叶茂中在他的《冲突》一书中曾举过一个童车的例子,在对家长的市场调研中,绝大多数家长认为童车的核心和关键是确保安全。如果以确保安全作为童车的底层逻辑,那制造出来童车绝对是复杂和极不便捷的。

但叶茂中认为,孩子作为童车的主要使用者,童车的安全其实不是由孩子来负责的,而且孩子也无法负责。那童车的安全应由谁来负责呢,只能由由家长来负责。对孩子而言,童车是否舒适才是他们想表达又无法表达的诉求。所以,我们不能错误地将家长对童车的安全诉求当作孩子的诉求,否则,就会脱离童车应该改进和坚持的对孩子的最大价值

即使是家长,安全也未必真的就是童车最大需求。因为再安全的童车,如果缺少人的控制其实也是不安全的。孩子是无法保证自身安全的,关键还是取决于我们家长能不能时刻看住孩子。因此。安全也可能是家长对童车的一种伪需求。家长们对童车真正的需求应该是便捷,遛娃时随时随地都能将童车收起来说走就走才是家长们对童车的真冲突,而折叠式童车则很好地解决了这方面的冲突。

从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我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前提立在哪里,我们的底层逻辑就在哪里,我们能够选择或只能选择的行为就在哪里,选择的结果也在哪里。所以,在形成选择行为的底层逻辑之前,我们一定要加强选择行为的前提分析和批判,以确保自己在正确思维的前提引导下作出正确的选择和行为。

底层逻辑思维属于理论思维的范畴。而理论思维一般包括两种:一种是科学思维,一种是哲学思维。

科学思维寻求的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即是什么的问题;哲学思维则是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反思,即为什么的问题。打个形象的比喻,科学思想是“我想这是什么”,哲学思维是“你为什么这么想”,它所分析的是“你这么想”的原因是什么,前提在哪里。而底层逻辑思维反映的则是一种哲学思维和科学思维的统一,或者递进。

在叶茂中的童车案例中,当家长们认为童车的核心冲突是安全时,叶茂中反思的是为什么家长认为安全是童车的核心冲突,通过反思发现原来这是基于家长的需求,而不是基于孩子的需求。

才华的问题也一样,如果从才华本身来看,就是要增强干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种能力如果不能发挥出来,则不过是一种理论上的能力。通过反思,才发现才华的底层逻辑应该是平台,因为必须拥有平台你才能将自己的才华发挥出来。

由此可以看出,凡底层逻辑都需要反思和批判,底层逻辑正确的人都是善于进行反思和批判的人。反思和批判,才是底层逻辑思维的更底层的逻辑思维。

行动才是底层逻辑最核心最根本的逻辑

古人讲,知易行难。为什么道理都懂,你却是过不好你的一生。关键问题就在于你缺乏行动的能力。很多时候,我们的底层逻辑都是知道的逻辑,而不是行动的逻辑。

父母问你明白了没有,你说知道了;老师问你,你懂了没有,你说知道了;上司问你干得怎么样,你还说知道了。但你到底知道了没有,其实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有时候即使你的思维知道了,未必就能转化为你行为上的知道。

行动是对选择的验证,只有在行动中你才可以看出自己的选择对不对,行动的逻辑对不对,在这种对与不对的验证中,你才可能对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进行反思和批判,对自己选择和行为的底层逻辑进行反思和批判,也才会对自己的选择和行为作出调整,对自己的行为和选择的底层逻辑作出调整。

你认为你很有才华,底层逻辑不过是你认为。只有真刀真枪的干过,是驴子是马拉出来试过之后,大家才能知道你是不是真的很有才华,你的才华也才能真正成为你人生的底层逻辑。

底层逻辑错误本身不是最大的错误,底层逻辑的最大错误是你不敢或不能用行动验证的错误。因此,行动才是底层逻辑最核心最根本的逻辑。

看清世界,读懂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