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秉持文化自信,书法热蔚然兴起的今天,关心怎样学习书法,怎样写出一手漂亮字的人越来越多。谈到学习书法,不只是怎样掌握技法,如何勤学苦练的事,重要的是“照猫画虎”临摹的过程中,要懂得怎样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要认识到这一点不容易,要做到这一点更不容易。因为学习书法本身就有方法,有规律,自然也有存在解释各种疑惑的道理。“书以载道”中国书法经过几千年的文字、文化传承,所以里面还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从看似简单的习字格谈起,以帮助大家认识书法和学习书法。 习字格里有故事 习字格是初学写字和练习书法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最常见的有田字格和米字格,你也可能见过其他种类的习字格。自然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怎样挑选习字格?什么样的习字格科学好用?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还是先看古人使用什么样的习字格,以便向古人吸取智慧。 九宫格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个习字格,相传是在楷书鼎盛时期的唐代欧阳询(557—641年)发明的,可能与“九成宫醴泉铭”有一定渊源,从宋代开始广泛流行,成为临帖写仿的一种界格。九宫格是由九个小方格组成,又叫“九方格”(见图1)。实际上它是将一个正方形的横向和纵向三等分的结果,所以又将其称作“三分格”。九宫格改变了人们练字时四周无边界、中间无格式界定、无规矩的盲目状况,开创了汉字书写教学借助于格式的先河,对后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时至今日,很多人不论练字还是著书编字帖,都习惯沿用九宫格。 九宫格的基本功能是笔画定位线,类似坐标纸,在临摹习字时借助九宫格中的九个小方格对字的笔画起笔、行笔、收笔做参考定位。古人利用九宫格习字时,对九宫格空间做进一步划分,分成中宫、中停和四角(见图1)实际上是在对字内空间的一种“计量”,不但便于临摹,更重要的是蕴含着九宫格的空间结构与汉字空间结构的一种联系,从九宫格后来发展成黄金格,这种结构联系更加明显,(见图2、图4),再此基础上扩展成上停、下停、左停和右停,以分析上下、左右比例。 九宫格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临帖写仿提供了一种辅助工具,而且推动了书法理论的发展。元代陈绎曾率先在《翰林要诀》中提出“九宫八面点画”的概念,继后明代李淳、清代包世臣、刘熙载等书法家一直倡导笔画“四方八面,俱拱中心”的中宫说,可见九宫格对后人学习书法影响深远。它的突出特征在于紧紧扣住汉字结体中必有其心脏的这一重要环节,创立了八个宫格环抱的“中宫”,方框内设置的横竖四条线,对于界定和指示汉字笔画和偏旁以及重心区起到了重要作用,推动了汉字书写教学,促进了人们对汉字结构规律的探索,在某种意义上说九宫格是自元、明、清以来倡导的八面拱心“中宫”说的文化源头,也是当代启功先生发明的黄金律习字格的雏形。 黄金格里有科学 从“八面拱心”的故事说明两件事情,一是体现古人对楷书结体认识上的进步,二是反映古人对字的重心的探索。 古往今来,凡是学书的人都知道重心的重要性,它是汉字正确结体的根基。许多书家、学者提出过多种分析汉字重心的方法,但一直停留在凭感观、经验的定性分析阶段。到底汉字的重心在哪里?众说纷纭,却无人能解。一直到1986年启功先生发现结字黄金律揭示了这个秘密:字的重心“不在中心一点或一处,而是在距离中心不远的四角处”,笔者用科学方法证明了启功先生的这一重大发现(见图2、图3)。通过A、B、C、D四个点构成的重心边界线,成为临摹的重要参考线。 黄金分割率(Golden Section)源于古希腊欧几里得几何学,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比例之一,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和广泛的应用价值(比如建筑、绘画、美术、工程技术等许多行业),启功先生率先用黄金分割线来揭示汉字结体中的比例和谐之美,开创了将黄金律应用于书法艺术的先河,堪称数学之美与艺术之美相互融合的典范(见图2、图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