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林弟 近阶段正值毕业季,不少学子告别了校园,怀抱着自己的简历准备开启一段新的旅程,不少人把新旅程的源头定在人才市场。 前不久,苏州市人才市场现场招聘鸣锣开市。虽然疫情期间严格控制规模,但仍然吸引了不少求职者。 现在人们找工作很便捷,网上可以投简历和人力资源市场现场也可以应聘。 那你知道古代人是怎么找工作的吗?今天小编带你一起看看我国早期的劳动力市场是什么样的呢。 ▲泰安桥(摄于1985年) 在吴江盛泽的黄家溪,有一座梁式石板古桥泰安桥,四百多年前,黄家溪一带的人们找工作,雇主招工就是在这里进行的。 黄家溪地处盛泽东北,靠近苏嘉运河,历史上是有名的绸市,道光《黄溪志》记载:“至明熙宣(洪熙、宣德年间,即公元1424年至1435年)时,户口日增,渐逐机丝线纬之利,凡织绸者名曰机户……入国朝,机户益多。”到了康熙年间,黄家溪因为丝绸贸易繁荣,居民有两千多家,由村升格成为黄溪市。这里所产的绸缎更是“衣被中原到九氐”,远销五湖四海。 ▲泰安桥(现在) 黄家溪家家织绸,户户机杼,有诗为证:“烟云开五屿,机杼足千家。”。清代史在柱的《黄家溪竹枝词》中描述“阿蛮小小已多姿,十岁能牵机上丝”,说的是十岁的小姑娘已经会织绸提花了。而同样在这首诗中,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相互配合的织绸场面:“郎起金梭妾起花,丝丝朵朵著人夸。”明朝吴江人俞南史在《过黄溪》中描写了织绸的艰辛:“日日远劳行旅客,家家夜苦络丝娘。” ▲黄家溪文化墙 那么黄家溪人为啥乐意织绸呢?明朝时期,绸绫的售价每两值银八九分,而丝的价格每两只值二三分,可见织绸的利润远远高于卖丝的,一批从事丝织业的农户由此快速致富。村民相互效仿,于是机杼织绸也便成了黄家溪的特色产业和规模优势。黄家溪、新杭和盛泽并称为当地有名的三大绸市。 有了机户,就需要熟练工人。普通机户用的是自家的劳力织绸,家中的孩子作辅助。大户人家因为织机多,人手不够,需要雇佣人来织绸挽花。去哪里雇佣人呢?就在村里的长春、泰安桥上!《黄溪志》记载:“为人佣织者,立长春、泰安二桥待人雇织,名曰走桥,又曰找做。” ▲泰安桥 泰安桥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清同治十一年(1873)重建。泰安桥在长春桥的西侧,同样横跨市河,现存的泰安桥梁式三孔,全长 20 米,宽2.4米,主孔高 4 米,跨径5米。一式花岗岩长条石,简朴而大方。据村中的年长者介绍,黄家溪村中的这条市河东通运河,西接北角荡,市河上曾有五六座桥,还有一座木桥,泰安桥横跨市河的中心段,也是目前唯一保存下来的桥梁。 ▲泰安桥(摄于1985年) 那些家中没有织机或者有空闲的熟练工每天早晨站在长春、泰安桥上,等待有需要的机户雇佣。双方谈好工钱后,雇工马上到雇主家进入工作状态。他们用娴熟的织绸技术帮助机户织绸增加盈利,自己也获得了相应的劳务报酬。雇主为了提高雇工的积极性,好鱼好肉招待,“供给必得鲜味”。雇主一大早就到集市上买鱼虾,晚了就买不到了,这说明黄家溪的雇工现象已经很普遍了。由于劳资关系比较融洽,有的雇工就固定为同一家雇主打工。 ▲黄家溪自然村 这种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表明劳动力市场已真正形成,长春桥和泰安桥也是名副其实的劳动力市场所在地。正是有了劳动力市场,丝绸作为商品得以规模化生产,而劳动力成为商品,不仅创造自身价值,而且能创造比自身价值大的使用价值。那些机户扩大生产规模,成为作坊主,可以说是早期资本家,而靠出卖自己的劳力和丝织技术的雇工也就成了工人。泰安桥也成了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实证。 ▲泰安桥 这种闲散劳力聚集于桥上等待活干的现象一直延续到现在。上世纪末,同里乡间的农民往往聚集在古镇入口的平桥上,名叫“碰白皮”。 一座桥不仅连接两岸,方便交通,还是求职、评理、闲聊和纳凉的场所,桥的功能已经远远超乎建桥之初的意愿。 清咸丰十年(1860),清军与太平军沿运河激战,毗邻运河的黄家溪和毁于战火,延续三百多年的黄溪绸市就此消失。只有这重建后的泰安桥依然静静地横跨在市河,诉说这曾经的辉煌。 ▲黄家溪自然村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2020-06-12《苏州地情》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