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着“为水保,做贡献”的想法,和大家说说水土保持的故事,欢迎交流,欢迎讨论! 今天说一说:浅沟侵蚀、切沟侵蚀与冲沟侵蚀 01 浅沟侵蚀 浅沟侵蚀(shallow gully erosion) 坡面开始形成的薄层地表径流在流动过程中不断汇集成为较大股流,向下冲刷切入心土或底土,形成宽度大于深度的沟蚀过程,浅沟纵断面与斜坡坡面大致平行,横断面多呈V形,有时底部呈浅槽形。当浅沟侵蚀发生在坡耕地上时,仅凭耕作措施已不能使其消失。在地表径流冲刷下,沟道逐渐扩宽,导致坡面径流向浅沟大量集中,使其规模迅速扩大。 在中国黄土地区,初期浅沟侵蚀深度一般为0.5m~1.0m,中期浅沟沟底已切入犁底层或母质层,沟壁与坡面之间无明显界限。由于地表径流在浅沟中的下切作用加强,沟坡的坍塌现象增强,致使沟道宽度不断加大。中期以后的浅沟侵蚀,由于地表径流继续下切使浅沟侵蚀逐渐向切沟侵蚀过渡,如果因土地斜坡起伏不平或其他原因,不作为农耕地使用而撂荒,浅沟底部生长的植物可使地表径流的下切作用减弱或完全消失,随植被在沟底的不断增加而逐渐出现泥沙淤积现象。 在中国南部地区,发育在第四纪红土、第三纪或更古老的紫色页岩上的浅沟侵蚀,因其沟底抗冲能力较大而使浅沟的下切速度变缓,其深度一般在1.0m以内,宽度约为1.5m~2.0m,沟道横断面多呈光滑的弧形。在花岗岩丘陵区的风化壳上,浅沟宽度约在1.0m左右,深度不超过0.5m。如果地表风化层较疏松且其厚度较大,浅沟沟头常发育成匙状的水涮窝,被称为匙形浅沟。 02 切沟侵蚀 切沟侵蚀(gully erosion) 浅沟侵蚀的进一步发展,或处于凹地的道路及人畜活动留下的沟槽,在集中地表径流形成的股流冲刷下,沟道深切入母质层、风化层或深至基岩面的过程。切沟侵蚀形成的沟道具有明显的沟头,较大规模的切沟沟头常有分岔现象,其深度至少在1.0m以上,有的深度可达数米,在土层疏松、深厚的黄土地区可达十余米至数十米。由于切沟规模较大,切沟侵蚀发生的坡面已不能作为农耕地进行耕作。切沟侵蚀形成的沟道底部纵断面仍与坡面大致保持平行。 地表径流对沟底和沟壁的冲刷使沟底宽度和深度不断增加,水分渗漏、冻融或潜流等所引起的重力侵蚀加速了沟道宽度的发展,沟头的溯源侵蚀使沟道长度加长,这些侵蚀过程互相作用,使整个沟道向长、宽、深3个方向发展,切沟侵蚀的发展过程:初期以沟头溯源侵蚀为主,发展迅速,其横断面一般呈V形,而后变为槽形。在黄土地区沟道横断面一般先呈槽形,然后呈梯形。切沟侵蚀的下切作用比较强烈,沟坡上的崩塌、滑塌等重力侵蚀形式较多。切沟侵蚀发育中期,随着溯源侵蚀不断发展,由沟头汇集流入沟道的水量逐渐减少,使得沟头发展速度逐渐变小。 至切沟侵蚀阶段,沟道开始分岔,在主沟两侧产生多条支沟,形成一个庞大的侵蚀沟系统。其后切沟侵蚀的下切作用逐渐减弱,由于沟道沟坡的重力侵蚀逐渐增强,使得切沟侵蚀逐渐进入向宽度方向发展为主的阶段,切沟侵蚀发展后期,沟头发展接近分水线,沟底纵断面也已接近临界纵坡状态,使沟头前进及沟底下切作用均处于基本停止状态,沟坡趋向稳定,在切沟沟底有时还可能出现泥沙沉积现象。 切沟侵蚀对坡面的破坏作用明显而强烈,一旦出现切沟,土地就失去了作为农耕地的使用价值。在中国南方花岗岩区,切沟侵蚀常导致崩岗的发生。 03 冲沟侵蚀 冲沟侵蚀(gulch erosion) 水流经过切沟进一步集中,使沟道继续向宽度和深度方向发展的侵蚀过程。冲沟侵蚀形成的沟道横断面常为弧形,沟底纵断面与原坡面坡度已经不相一致,除上部坡降较大外,一般已经逐渐变得较为平缓或接近平衡剖面。冲沟侵蚀是切沟侵蚀向河沟侵蚀发展的一种过渡形式,一般情况下冲沟位于切沟与水文网之间的地段。此时的冲沟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侵蚀沟系统,尤其是在中国的黄土高原,其规模相当庞大。 在中国南方花岗岩地区、第四纪红土阶地地区以及黄土高原地区,常可见到较为典型的冲沟。在黄土高原地区还有一种特殊的冲沟形式,当局部侵蚀基准面发生变化时,在冲沟内的洪水下泄注入水文网的过程中,已产生淤积并趋于稳定的沟谷底部被再次冲刷形成更深的沟道,这种沟道仅见于黄土涧地和黄土掌地等处。 冲沟沿着水文网底部溯源伸展,形成很长的沟槽。黄土高原地区的冲沟深度一般均在数十米左右,最深可达百米以上。 来源:《中国水利百科全书水土保持分册》 |
|
来自: gymrlwu78v8b0h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