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腾讯看点

 昵称3989880 2020-06-14

优雅微妙的蓝调荷花词:根底藕丝长,花里莲心苦

“红粉靓梳妆,翠盖低风雨。占断人间六月凉。期月鸳鸯浦。

根底藕丝长,花里莲心苦,只为风流,有许愁,更衬佳人步。”辛弃疾《卜算子荷花》

辛弃疾的这首词是需要慢读的。这是一种词中蓝调。带着一种优雅,一种知己,一种安抚。

辛弃疾少年侠客,22岁就匹马归宋,自古英雄出少年。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来以为这是英雄的开端,但是在南宋那个时代,这最初的亮相,让人震惊,但也埋下了他一生不得志的悲剧。因为南宋并不想真的收复失地,或者那个时候也没有强大的国力。

辛弃疾归宋之后,没有安排重要的军事岗位,而是让他在地方担任一些安抚工作。用不大的水塘养这只龙,其用意是非常明显的,就是不让他有爆发能量的机会。这或者是南宋本身的懦弱,也许是时事的无奈。

被困住的辛弃疾,在政治和军事上无法施展,将一腔豪气,化作了吞云吐雾的长啸,文科出身的官僚,都无法有他那种从内心爆发出的能量,辛弃疾本来是将军之命,却意外成就了词中的豪放雄奇,被后人称作“词中之龙”。这不过是一条真龙的长啸。有人终生追求这种境界,只是辛弃疾的虎啸龙吟的唾余。

但我今天并不解读他经典的一些慷慨词,我们来看一看他如何轻描淡写写荷花。

“红粉靓梳妆,翠盖低风雨。”这很有戏剧化的参差对比。百无聊赖的将军,手里端着一杯闲酒,去看6月里风雨之后的满池荷花。

那荷花的花朵,像美人优雅高扬的头颅,她将自己梳妆的鲜艳整齐,此时正是风雨之后的丽人晚妆。只是荷花抬起头,满池的绿叶都还有风雨残留的低伏。

荷花之靓,是在风雨之后,自然如此明丽。

“占断人间六月凉,期月鸳鸯浦。”

这是风雨之后的荷花,6月中难得的雨后清凉,被怒放的荷花完全拥有,她为什么如此的鲜艳?这里用了一个拟人化的手法,这是荷花在等待自己的约会,她等待风雨之后,她心中的月亮,在鸳鸯池塘上升起,她所有的风雨中的忍耐,以及不屈风雨的鲜艳,都是为了她的爱,她用最美丽的姿态等待月亮的归来,那是她久已期待的完美和幸福。

“根底藕丝长,花里莲心苦。”如果没有这两句,我们看到的是一派风雨后的荷花,无限清新的美。对于很多美丽,我们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是辛弃疾不一样,虽然写的是荷花,用的是拟人的手法,却写得格外的深邃。

你看着荷花如此的雨后漂亮,其原因是什么?她心里有爱,有期待,她愿意为了爱人经受风雨,却将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他。那藏在水底的根是永恒不灭的相思,那芬芳的花朵里是一颗岁月的苦心,你只会看到她花好月圆,却没有想过那最美的容颜是经历风雨,却在风雨歇止之后,用最纯净的笑容迎接月亮。

这是“有人岁月静好,必有人负重前行”的古代荷花版。风雨后的荷花之美,是她高洁诚挚的付出。为了爱人或者为了心中的梦,她奋力开出最美的花朵,风雨之后,梳最美的妆。

这首词的优雅微妙就在此处。

“只为风流有许愁,更衬佳人步。”那风中的荷花,正是有那种说不出的,若有若无的情丝,那虽然巧梳妆却也让人察觉出的一点清凉忧愁,更像是绝代佳人的脚步。而那个佳人想必和荷花一样,有着岁月和相思的忧愁吧。

宋朝也的确是一个极其变态的朝代。没有办法武力开边的宋朝,少了唐朝时代的绚烂开放,流行一种内敛的审美。比如女子缠足,比如限制武官。客观的局促,让力量和审美趋向静。辛弃疾本身也深受其累。这其实是一种内外力量的自我消耗。

按照辛弃疾的身体与豪情,他不会仅仅中年之后就开始多病,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朝廷格局太小,而郁郁不得志的他被迫消磨在酗酒中,到了真正需要他报国的时候,他已经重病缠身。他又不屑做那种悲吟愁苦状,所以这句“根底藕丝长,花里莲心苦。”简短节制,却分外有辛弃疾的性格力量。

宋朝高压锅式的规则和审美,也伤害了更多的女性。花里莲心苦,大约也是那个时代女子的精神面貌。虽然都是靓丽红妆。

为什么说这首小词有蓝调风味?因为它没有一味地写愁苦和压抑,反而在一种表面的清新里,让人读懂那优雅下的隐忍,坚守,苦涩,带着知解和自我安抚感。

以辛将军之横刀立马之才,写荷花之静美,也只有他有着这样无可奈何的自嘲与化解。只是那荷花坚守的月亮,到底配不上荷花的付出。但苦是人生常态。辛弃疾只能微笑喝下一杯酒。

告诉你,荷花好看,心却苦。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