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条是王道

 商洛古文化院 2020-06-14

45

王国伟院长代表商洛市古文化院研究院做古道少习武关研讨课题讲演        

   作者近照

四皓庙在古道旁高车岭上

爨书:王道  王国伟作品
       

作者:ZENMAX  王国伟(福凸)

编辑:王羿

类别:历史

《秦汉史少习山下拾遗》节选
那条是王道
《旧唐书》丹霸道的发现
商洛市古文化研究院
zenmax 王国伟(福凸)

已查明,西周昭王三次伐楚死于汉水;国博《士山盘》士山代王巡视东南诸方国,(包括今商洛),及公元前 939年,大起九师,伐荆楚;公元前 823 年“宣王中兴”讨伐楚国,东南诸多方国每年去王室朝贡,包括周幽王为美妃褒姒“噗呲一笑”,而“烽火戏诸侯”所娶的汉中女褒姒[bāo sì],都要从今商洛过。

当然一直到秦汉至唐,皇城在咸阳、长安,自然,这是一条当时的“王道”或“国道”。

调查发现:建国前翻越秦岭的古道路,竟有三条之多,那么,那条才是王道、驿道、国道呢?

第一条:

靠北,即今312国道(高德地图误,应为S101省道),建国后的主道。在此路的中段有一叫“西峡”和“东沟口”地名之间,是古丹水和霸河的源头,二水相隔直线距离仅为600米余。

路的再北部,有“南石门”。这条路没有蓝关、没有蓝桥,但“丹”“霸”水距离最近,丹霸道所谓“丹霸”之名应源于此。这不正是《唐书崔湜传》、省、市地方志中所载:“丹、灞两水源头仅隔一个相距几公里的分水岭”、“石门出”的“丹霸道”,号称秦岭的“复线”道吗?

《商洛考古文集》说:这条是可通车马的古道。

第二条:

在三条道的中间。道有蓝桥、牧户关,在黑龙口处与“丹霸道”重合,经麻街连接商州城。此道有清朝“商洛行”记载,说此道是唐李西华所建。所记载的路径吃饭地点、路径名称,与今如“蓝桥”、“牧户关”“麻街”等名称相同。

史志载:李西华所建的“新商於”路,比崔湜“丹霸道”迟建了九十年。

《商洛考古文集》说:这条也是可通车马的古道。

第三条:

靠南。是《水经注.丹水.凸释》所指,在战国楚军用“楚水注之”,即用水灌、攻今杨峪河地域的南城子、北城子土石城,郦道远年代仍在使用的一条路。今已建西商高铁车站的那条路。

此路,正是《中国历史地图集》秦朝峣关连接武关在秦岭段的道路。

《商洛考古文集》说,在此道旁发现战国墓葬、兵器、春秋鼎等文物。(而上两条道靠近商州城没有发现秦前文物。)

考古文集还说:在此道杨峪河“王墹”古村落还发现了三千年前的船型壶(人气、交通旺)。及在紫荆遗址中出土的数百个五至七千年捕鱼石制网坠,该文集载:“古稀老人大凡还亲眼见过商县城南(四、五十年、六十年代初)船只停泊的旧景。”

说明,此道在南城子北城子前即可乘船直下江汉不用下船。

秦汉丹水县、丹水长,也许就是考虑航运任务而设置。这不正是周王南下直达江汉的那条快船高速之道吗!

在城南子前还有一条通往今山阳的道是谭其骧《图集》、郭沫若《史稿》共同认为的西周酆国。也是酆国朝贡王室去“丰、镐”的要道。并且,谭其骧郭沫若均认为:此山阳“酆”与宗周的“丰镐”王城之之“丰”不是一回事儿。

不过,这个诸侯“酆邑”尚无买家认领。

顾栋高《春秋大事表·五》里说:酆国本商崇侯虎之地,文王灭崇,作丰邑,武王封其弟为酆侯。而周武王时封其十七弟于酆,此“酆”,即春秋《左传》“司马起丰”所指的今陕西山阳。

《竹书纪年》载:“成王十九年,黜酆侯,自是绝封。”疑此。

后汉时,以丹水楚山为界,此山阳地曾归南阳郡析县(或丹水县)辖。名“丰乡城”。(图集p.49-50东汉“荆州刺史部”),不属京兆尹。

“丰乡城”在两晋南北朝时又置“丰阳县”,直至清前均用“丰”名。其水为“丰河”、唐“丰阳塔”仍留存至今。

那么,公元前611年,楚国呼唤秦国“拉兄弟一把”,以解庸国等诸国、部落围楚都城之困,秦与楚结盟,出兵。走那条道呢

此时晋秦因“殽之战”、晋楚“城濮之战”,两家均被晋国所败,与晋国关系紧张,而楚国危难晋国偷着乐,不会让秦从辖地南城子后的“上雒”通过(强闯即为宣战),所以公元前611年秦助楚灭庸解困,去庸的唯一路径,即《水经注》所描述的“楚水注之”、南城子、北城子前通往古酆邑(国)今山阳、的路径,直达庸国。

其时的庸国范围,疑已包含了此酆邑,属庸。所以秦助楚灭庸,实际是从灭“酆”开始,与巴、楚会师至庸都。

战国,张仪欺楚六百里,秦不但没给楚国六百里,反而倒吞汉中(今安康)六百里。即:秦军就是从此路径入,与武关(今竹林关)前秦地连成一片,先夺取酆邑辖地,即《左传》“司马起丰”的楚丰邑地域,再吞汉中六百里的。


     

            爨书    王国伟  作 品                                          2020.4.20于广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