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正宗的酸梅汤秘方,夏天靠这一口,足够!

 中医药方便 2020-06-15

春末夏初,天气竟闷热的透不过气来,食欲也愈发下降。整个人也因此恹恹的,心里好像住着一头困乏的倦兽

如果这时能有一碗冰凉酸甜的酸梅汤就好了!

就像冬天里的火锅,给人一种当季的舒适。

 

据说,酸梅汤早年间仅宫廷御用,起源于南宋,已有900多年的历

不仅入喉清爽甘甜,还可理气健脾。

饭前喝可开胃,饭后喝可助消化。

且由于流传在民间的方子十分简单:“将乌梅泡发,添加冰糖、蜂蜜、桂花一起煮,用冰块冰镇。”

自流传以后便在西方汽水未传入中国的几年间,一直独领风骚。

是古代民间最受欢迎的解暑饮料之一。

夏天一到,大街小巷到处都可以听到卖酸梅汤的小贩敲铜盏的声音:

“酸梅汤、酸梅汤,解暑的酸梅汤嘞……”

大人小孩摇着蒲扇,聚在卖酸梅汤小贩的摊前,你一碗我一碗。小口慢品着

一碗酸梅汤下肚,夏天的燥热也一消而散了。

 

而且原材简单,自家煮起来也毫不费力

集齐当时的材料,一股脑的丢进锅子里,任由它细煮慢炖便是。

尤其是有些手艺人竟将乌梅用手工剪开,样子像极了蝴蝶。制成由蝴蝶乌梅做出来的酸梅汤,颜色鲜艳,汤水也足够酸甜。

 

我小时候就有幸喝过一碗。

仲夏暑热嚣张,晌午的鸣蝉一声高过一声。

我抱着外婆煮给我的酸梅汤,咕嘟咕嘟的喝着。

眼见黝黑的乌汁逐渐见底,露出厚实的蝴蝶乌梅肉,一口吞下,通身的舒爽

可如今市面上酸梅汤虽常见。

但大多都有一股劣质的塑料味及齁人的甜。

尤其是乌梅这则中药的原材,早已丧失了它的味道。

传统的乌梅多“采半熟青梅晒干而制”,有淡淡阳光的气息,是灵魂之根。

可现在大多数的乌梅仅仅只是简单的熏干或烘干。

早已找不到小时候那股子沁入心脾、难以忘怀的温暖感觉了。

 

其实乌梅选得好,这碗酸梅汤的灵魂也便有了。

青梅可经自然晾晒,变成乌黝黝的梅干。

有一股子独有的“清新”

淡淡的乌梅清香夹杂上独有的阳光温暖,酸爽之外,是极有层次的回味甘甜

 

许多人对这样做出来的乌梅都爱不释口。

民国时期琉璃厂信远斋酸梅汤盛行一时,除了沁人的酸爽,就要属这口糊糟味儿最勾人呢~

一口下肚,酸甜爽口,悠长回甘,正是记忆里那质朴的烟火气

于是,多寻了几个夏天后,堂主也终于搭配出了最满意的一款酸梅汤配方:

经熏制的乌梅、山楂、甘草、陈皮、冰糖……

五味俱全,滋味悠远。

入口后,舌尖一股清冽的酸爽,眉头不由得轻皱,豁然间舒爽。

也恰好印证了梁实秋先生笔下的那句:

“冰泌脾胃,味浓而酽,舍不得下咽。不为解渴,只为解馋”

可酸梅汤除了有它的好味道以外,也有它的好功效。

汤水顺着舌尖含进嘴里,连胃都顿觉爽利,食欲渐醒,精神也为之一振。

超适合午休结束后,需要提起精神继续工作的朋友们。

当然,好的酸梅汤一定是不仅养身消暑,还必须是简单易冲开的。

独立小袋设计,简单易冲泡。一开一泡间,一杯健脾养胃、又消暑气酸梅汤立刻做好。

尤其是盛夏酷热,暑气当头的时候。

拿上自家的小蒲扇,躺在来回荡的吊椅上。

几分钟便冲一杯爽口清身的酸梅汤。

别有一番滋味!

完美的夏天,你可能就缺这样一杯甘红的解暑神器了。

//////

酸梅汤617正式预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