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题回顾】【雨巷同题】第040期同题:爬山

 雨巷诗社图书馆 2020-06-15

【阅读量1000+】

中华上下5000年所有经典知识,太齐全了!

【雨巷古声】完整红楼梦诗词全集+目录!需要的清抱走!

中国楹联学会会长蒋有泉——对联讲座

诗词格律与写作(01)

【雨巷江湖】太有才!一首诗里竟然有28位才子

叶嘉莹:中华诗词之特美(一)

01  文/弓叶

松边云下饮,

破险践当初。

足力知山耸,

林音觉鸟舒。

常爬心切切,

久坐意徐徐。

问几时归去?

高巅住怕疏。

02  文/午夜幽兰

薄雾蒙蒙遮望眼,

群峰环绕鸟忽鸣。

杂花深处溪流唱,

催我登高赶路程。

03  文/ 扁老夫子

【七律】登天排山

天公作美亲情洽,

笑语盘旋探顶崖。

触目素颜涂翠壁,

惊眸玉臂转烟霞。

迎风戏凑长长调,

对日轻描款款花。

最喜岩间茶润嗓,

欣伸十指采青芽。

  04  /箬蘭

【七古】

春日淑香袖袂装,

寻游结伴意驰翔。

蓝天披练祥云绕,

苍鹰环壑掠高岗。

迷迷兴致攀高岫,

草草随心嗅雅香。

一朵娉婷飞入眼,

错凝当是谪来妆。

05  /止语

好比名川若美人,

不辞千里乐追寻。

登峰造极君临愿,

险象环生陇蜀心。

霞客诗云山石峨,

葛仙曲奏水龙吟。

何方景秀如斯胜?

左右衡庐一玉簪。

06   文/ 张羽

《乙未仲秋偕族侄登紫盖峰》

紫盖峰,旧名云盖山。在县西

北十五里,相传仙人谢仲,初尝

游此,有紫云盖之,因名。原有

寺踞山巅,以祀谢仙,今毁。

旧为万邑八景之一,紫盖浮云。

满目尽榛丛,仙踪杳渺中。

桂香摇玉露,竹影动清风。

泉叩山间石,雁栖坳上枫。

凡心诚可净,悟道总难穷。

07  文/枫晴柳叶

拾阶小径曲幽长,

一路黄花分外香。

枫火激情燃岁月,

松衫不老度时光。

嶙峋怪石险中见,

缥缈层峦雾里藏。

绝顶巍峨于足下,

满怀荡荡透云裳。

08  文/扁老夫子

【七律】登高

冬末阳光正似棉,

呼朋午后聚山前。

逶迤土路盘蛇上,

抖擞霜荻仿鹭翩。

更喜鹃红陪绿早,

因疑笑靥竞春先。

老夫愿保年轻态,

苟享浮生半日癫。

09  文/箬蘭

【柳梢青】爬山

 春日悠悠,渡边雁还,

寥廓碧丛。野旷天高,

惠风和畅,拾趣攀峰。

轻装驰目苍穹,

千帆舞、陶乐情融。

天地为家,身披日月,

烟火尘封。

10  文/子玄

 沿着父辈

用脚板

踩了无数次的小径

爬上

那座山

白花花的日头下

倒伏又站起的茅草

有刺的

和无刺的草

是我们一辈又一辈的日子

在风中轻轻的微笑

那些树

低矮的灌木

和高耸的乔木

沉默的望着

一茬茬来来往往的

爬山的人

把艰辛抿在

紧闭的嘴角

零落一身的蝉鸣

前方

有我们

关于粮食和梦想的

希望

风雨也不能阻挡

一步一个脚印

汗水把它们

串成珍珠项链

挂在岁月的胸前

11  文/英子

从来没想过

攀爬那么高的山

蜿蜒的小路

留下

探路者的脚印

偶尔

荆棘横深

开路人留下的

枝丫

步伐沉重 步履蹒跚

越接近目标

前行的路就

越发艰难

小径横斜 山石嶙峋

阳光斑驳洒落

   12   /弓叶

在风中起伏,是不眠的山

爬山,闰六月的修辞

是一种伤感的情调

一种青色的面容

我的童年,牛驮着上山

山是花草与鸟的天堂

孩提的我们爬到石岩上边

踮起脚尖,窥探远方

少年,我背着书包爬山

手指将梦想告诉白纸

信笺开始了自已的命运

山上的秘密泄露,文字窃喜

我在山外流浪的时候

山间的小径长满青苔

风一遍遍读着山的变迁

只有月亮和星星听得懂

时光磨损白云与石头的呓语

今天的景象令人发愣

我冲着群山吹一声口哨

大山里有乳名的回音

太阳的种子,埋入地里

这无尘之镜、天然氧吧

你在攀登,有草丛尾随

希望追上鲜花的脚步

13  文/东晟

小时的我家房后就是山

春季里我爬到山的那头

去采达子香

插在瓶里感觉春色满园

夏季我去爬山

满山的杏青青的酸酸的

有人说,

杏仁水抹在脸上不起癣

秋季我去爬山,去打梨

收山了使劲的晃荡梨树

提拉怕啦躲不急,砸的满头包

回到家里用香蒿把梨捂上

半个月就能吃不涩了

冬天我要爬山,去拣柴

一捆捆的往家拽,

几次就堆成了小山

爬山看似容易,其实也不易

白嫩的皮肤总有几道伤痕

脸上,胳膊,腿上,

有时甚至碰见蛇……

但这一切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有个美好的童年

每每追忆往事都是那么的快乐

爬山是一种运动

可那时不认为是运动

是上山索取回报,

山果琳琅满目

或多或少都会缀在我的兜子里

时光荏苒,

爬山的快乐只有在回忆中

不论春夏秋冬,狂风暴雨

一切的经历都是我最富有的收获

我依然流连我家房后那座山

和在山上留下的欢声笑语

14  文/永不言弃

每逢这个时候

我与春天有个约定

独自去河的对岸

沿着那条崎岖的山路向峰顶攀爬

望着才露出半边脸的朝阳

心底泛起了涟漪

你看那多情的朝霞

把天空装扮得多么绚丽

那殷勤的风儿捧起散发在泥土的花香

一路小跑向我奔来

那淘气的黄莺儿

好似刚刚完成了一部经典的曲谱

放开歌喉得意的在枝头上跳来跳去

召唤着鸟儿们来开展演唱会呢

爬到半山腰

汗水湿了我的头发与衣衫

我随意摘下路旁的一束野花

在鼻子上嗅了嗅

继续攀爬前行

我不敢歇息

兔子与乌龟赛跑的故事历历在目

终于

当到达了山顶

暇意的领悟那种回看众峰小的感觉

放眼望去

心情陶醉极了

不禁感概

好一副大自然的风光

一副具有诗情画意的春天图

使我收获了整个季节

爬山就像人生的旅程

15  文/马林良

      看见“爬山”这两个字,心里眼前立时就耸起了一座座山。风在山间走过,水从山巅奔下,花在山路上铺排起一个个名词,陡峭的、舒缓的山路上一个又一个人微笑着向我走来。

      这个人一生喜欢登临。如果有人问他为何爱山,他会笑而不答。只把那一双眼望向那汤汤的流水,望向那随水飘游的桃花,他望见的不是人间藩篱,他望见的是生命永恒的超越。他登上太白峰,和天上的太白金星对话:他想到天上看太白金星,他愿意乘着清泠的风,在白云间穿梭。想起来这次会面一定有趣,一个谪仙人,在太白峰上飞升,去会太白金星:三个太白相会,空前绝后的盛会呀!

      他不但在现实中登上一座又一座山峰,就连梦里也在登山。“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那高耸入云的天姥山呀,山势高峻超过五岳,盖过赤城山,四万八千丈的天台山,对着俊俏的天姥山就好像要朝着东南倾斜拜倒一样。他笔下的山不仅有礼貌,还有情。他登上敬亭山,与敬亭山相看不厌,这种感情,后来的辛弃疾有过:“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李白也好,辛弃疾也好,他们遇见山川,是生命里的一种宿缘。

这个人年少时客居异地,重九佳节他登上高山,从此后“每逢佳节倍思亲”常常在逢年过节时被旅居外地的游子吟诵;这个人暮年时居住在南山脚下,每每执杖登山,坐在山顶看云卷云舒,有时遇见林间的老叟,谈笑间就忘了归路。

      杖,在这里成了他登山的装备,这未免有点简陋。说到登山装备,我觉得最牛的当属谢灵运。谢灵运凭借祖父和父亲的资本,家产丰足。仆从众多,先人的门生故吏加上有几百。他开山挖湖,没完没了;翻山越岭,总是到那些最幽深最险峻的地方去,哪怕千岩万险,没有一个地方不游到的。他特制一种前后齿可装卸的木屐。上山可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因称这种特制的木屐为“谢公屐”。亦称“灵运屐”等,亦省称“谢屐”。从此,我就能看见许多着谢公屐的人登上了一座又一座山,““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为问仙家在何处,欲穿谢屐一登临。”

“ 君乐甚,起穿谢公屐,日歌吟万松间,屐声锵然合节,与歌声相答和。”

“老来久弃游山屐,又上凌云陟九巅。”……

      他一辈子都在路上。居东坡,建雪堂,堂前栽柳,种红梅,堂侧有暗井、微泉,堂后有亲手栽种的茶、桑、松竹、栗……那山坡都是巨石,他却从没为此烦恼,“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干干净净的月色,静静地停驻在偏僻的山岗上,山岗上一块又一块巨石刚被雨水冲洗干净,月色打在上面,像是给石披上了一层白色的轻纱,听手中的竹杖与石之间的每一句问候,铿锵激越;听脚底的芒鞋与石的每一句问候,婉约亲切。满山的月色,皎洁,圆润,是一剂上好的创可贴,可以疗伤。一定会有清风徐来,清清凉凉。披月而立,俗世里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什么忙?”将拐杖着实地点在上面,铿然一声,便支撑起矫健的步伐,更加精神抖擞地前进了。没有艰险,哪里来征服的欢欣!没有“荦确坡头路”,哪有“铿然曳杖声”!这“荦确坡头路”不就是作者脚下坎坷的仕途么?不就是作者在爬山吗?

      他从不烦恼,因为他清楚知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样的人生有什么不好呢?

      他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面前是三座大山,一座山,是自然界的天生异象;一座山,是行之千年的祖宗之法;一座山,是雌黄信口,流言蜚语。他一座山一座山爬过,站在山巅,他看见了一个奇伟的世界,唱出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豪迈之歌。

      他七十岁,欣喜“登山未用扶”;八十岁,仍是山中客,“八十可怜心尚孩,看山看水不知回”;九十高龄,不改初衷,潇洒挥手,“偶扶拄杖登山去”;实在走不动时,云游山水的心不老,“老来无复当年快,聊对丹青作卧游”。

      这样的一生,真是让人羡煞。仿佛一生都走在云里——行过的路,云铺就;登过的山,云居住;看过的溪水,有白云的影子;听过的鸟鸣,有白云的学号。似云闲散,似云悠然,到老也是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山,成为他们寄养和滋润心灵的所在。

      人生一世,就是在爬一座又一座山,可能历尽千辛万苦爬上一座山,却像“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诗人一样没有见到想见的希望,想想一路走来,看见的山林野花,听见的山歌鸟鸣,浣洗过双眼的清泉野水,山深处传来的苍凉的钟声……这不遇也是一种大美!是最好的遇见!

去爬山吧,山空有落子,落声幽人梦。你念着古人的诗句,一下子就静了。这份静里,有一位友人,静得像山,不发一言,前进回首,你总能看见他。

去爬山吧,爬上山巅,看过美景,看好脚下的路,慢慢地下山,“莫言下岭便无难”。

                        16  文/蜗牛

    我家在平原,却爬过很多次山,有两次曾经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那时候,家里养猪,我们需要经常去村东的小山打猪草。虽然打猪草是很累的活儿,但是,去山上打猪草,可以享受爬山的乐趣,可以和小伙伴儿一起在山上大喊大叫而不会招致大人的呵斥,又可以采到漂亮的山竹花,所以我很乐意去。

每到星期天,早早吃过饭,就去约几个小伙伴儿,背上柳条背篓,向快乐出发。

村东那座山虽然不是很陡峭,可是因为没有路,也很难攀登。好在山上有很多的酸枣树丛,还有多年生杂草,我们攀着树丛,揪住草根,手脚并用,费不多少时间就能爬到半山腰,但是,身上的衣服会划破,脸上胳膊上,也经常会划出一道道口子。

      有一年夏天,我和几个小伙伴儿又去山上打猪草,在半山腰玩儿到近午,才匆匆忙忙割草往柳条背篓里装。我看到一块草丛比别处都茂盛,就兴冲冲跑过去,刚刚割了一把草,正准备继续割时,感觉抓着草的手凉凉的,滑滑的,定睛一看,原来是条大蛇!天生胆小的我立即把手松开,倒退了几步,全然忘记了是在山上。立时,站立不稳,从山上骨碌了下去。不知骨碌了多远,我才被一个酸枣丛挡住,当时觉得天都在旋转。我不知道自己在哪里,躺着一动不动。

不知过了多久,我的爸爸步行从家里赶来,看到满脸伤痕的我,心疼得说不出话来,抱起我就往村里赶。

      原来,小伙伴儿们看到我从山上滚落,也顾不得打猪草了,大家把背篓里的草倒出来,背着空篓回村,飞跑着去给我家送信儿。

那次有惊无险,我只是摔晕了,身体十几处擦破了皮,衣服破了,没有受多大伤。

高三那年,毕业考结束后,我和一位同学去爬五峰山。那时五峰山还没开发,没有石阶,只能自己找路。我和那位同学一路攀登,手脚并用。有时攀着上面的岩石,脚下的石渣会因为风化而变松,扑啦啦地掉落,稍一不慎,就会滑下去。有时回望一下,看到那么陡,心里有些害怕。

      费了好大的力气,我和同学才到达山顶。觉得这条路太陡,下山一定更困难,我们决定换一条路。

      在山顶休息时,我想上厕所,就去原始松林里方便了一下儿。从林子里出来时,我那位同学竟然不见了!我大声地喊她的名字,可是,只听到松树发出的呼呼声,根本听不到我同学的回答。我正紧张地不知所措时,我同学走过来。原来她在我进松林时,去找路了,与我只隔着几行松树的距离。

我们一起往山下走。虽然这次没有松松的风化石渣,可是岩石太陡,还太窄,有时我们只能攀着上面的岩石,一点儿一点儿往下挪动,最窄的地方只能容一只脚站立。好不容易才来到比较宽敞的地方,可以容纳全身了,又没有路可以直接迈过,我们只能从两米来高的地方往下蹦。好在年轻,鼓起勇气也就蹦下来了,除了每一只鞋子被戳了一个小洞,脚有些震得发麻,倒没大碍。

       太阳快下山时,我和同学才到达山脚下。拖着软软的身躯回学校了。

后来参加了工作,也去外地爬过几次山,不同的山留给我同样天高地阔,令人心胸豁达的感觉。

到了现在,已经快知天命了,因为腿脚有毛病,已经好几年没爬山了,但是我非常怀念爬山的时光。爬山,不仅锻炼了身体,更愉悦了心灵。

疯子寄语

平淡最为真

   一年,你说有多快,弹指一挥间?须臾转瞬?白驹过隙?都不是,是如昨的花香,从未淡、从未散。雨巷,你好,祝贺你又大了一岁。我,依然爱你,在平淡的岁月里,呵护你如初,你的家人不多,却最真。生日快乐,我的孩子。

  四年前,我种下了一颗诗意的幼苗,经历风雨,奇迹般的,竟然还活着,太不可思议了。是不是要感谢陪你成长亲人们?

好吧,第一个感谢的是不是对你最好的人-----疯子爸爸。他把你带到美好的人间,让你集万千文华于一身,每天沉浸在文墨的神奇世界里,徜徉在诗词歌赋的宽广海洋中,痴醉在吟声韵味的清新山林下。为了让更多人认识你、了解你、读懂你,我用尽全身力气,把遥远的两颗心牵在一起,交换智慧的灵魂,使之升华出独有的梦境。你很棒,一路走来,很从容,既不争上,亦不落下。很庆幸,喜欢你的人也渐渐多了,不是喜欢你的外表,而是喜欢的真实。真实到看清经络,毫无保留。

疯子爸爸只是给了你躯壳,给你血液的是蜗牛阿姨哦。对,第二个感谢的就是她。她让你丰满,更形象,每周不断供给全国文友送来的精神养料,让你健康活泼每一天,你的魅力才得以释放。蜗牛阿姨每天可辛苦了,每天凌晨早起下地干活,一有空还要去帮扶困难群众,唯一的一点点个人休息时间都奉献给你了。一篇篇文章,一次次校验,一页页整理,就是为了让你活下去,你说她容易么,你说你是不是以后要好好报答她?

第三个是谁呢?光有躯壳不行,有血有肉也不行,还得会说话,让大家听到你的呼吸,触摸到你的心跳,感受充满意境的动人声音。那么,这个人我不说你都知道了吧,错,不是一个是两个。马阿姨还有清泠小姐姐,她们把文字变成一个个鲜活的小精灵,化作婉转柔美的音符,飘送到耳朵最热衷享受的国度,和着浅或深、低沉或激昂、舒缓或畅快的旋律,一次次在心底泛起涟漪,一圈又一圈,不绝于耳。

当然还要感谢所有关注过、支持过、帮助过雨巷的朋友老师们,没有你,她可能早已凋敝。四载春秋,绝非一个轮回,而是一个崭新的起点,从刚诞生的那一刻起,注定了这不能草草了事的一生,虽平淡,却最真。

几多名利,归于平淡;几多荣辱,归于平淡;几多往来,归于平淡。雨巷,无须风风火火,无须轰轰烈烈,更无须热热闹闹。安静的丁香,幽幽而芳发,采采而叶舒,从恬淡中来,最终又回到恬淡,这,才是雨巷的本色与本真。

本该早早下笔,可惜一拖再拖,始终不知如何定题。我写这个的主要用意不在贺,而在省。希望所有社员都能慢慢把心沉下来,做到真切,回归平淡,不堕名利之渊,不执虚妄之念。安心学习,不让外物干扰自己,只计耕耘,莫问收获,种种所及,与君共勉。(后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