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哥伦比亚大学剪影(总统,你怎么看?)

 梦影红楼 2020-06-15

               无所不在的金王冠

                     独特

哥伦比亚大学于1754年根据英国国王乔治二世颁布的《国王宪章》而成立,初名“国王学院”。美国独立战争后为纪念发现美洲大陆的哥伦布而更名为哥伦比亚学院,1896年成为哥伦比亚大学。如今哥大还保留了很多“国王学院”的遗迹。比如,哥大的校徽仍是原来的金王冠。在哥大校历上,很多美国传统节日并不放假,却有自己一套独特的假期。哥伦比亚大学的特立独行,由此可见一斑。


              哥伦比亚大学最有名女神像Alma mater

通才

哥伦比亚学院是美国最早进行通才教育的本科生院,至今仍保持着美国大学中最严格的核心课程。公认在长春藤盟校中最难的两门基础课:“当代文化”和“人文文学”,就是核心课程的基础。“人文文学”让学生们阅读从荷马到陀斯妥也夫斯基的二十七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而“当代文化”学的是从柏拉图到加缪的哲学。除了这两门课之外,艺术和音乐课程各占一学期。哥伦比亚还要求学生们会至少一门外语,上满两个学期的学科,两个学期的异国文化,两个学期的体育,和一门叫做“逻辑与辩论”的课程。哥大对语言能力的强调,使得这里70%的毕业生能讲流利的讲几门外语。每天早晨,都要有一个学生在同学面前演讲以锻炼当众讲话的能力,这已经形成了哥大的传统。随着“中国热”的升温,哥大学生对中文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来哥大一个学期认识的三个朋友,依次是博士、硕士、本科生的Sara,Jeremy和lillian,虽然都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但如果不看他们的脸只听他们说话的话,其语音语调语速会完完全全让你误认为是中国同胞。最小的lillian还到中国参加过中文辩论赛。

它的研究生院更是以卓越的学术成就而闻名。整个20世纪上半叶,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及芝加哥大学一起被公认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三强。哥大共培养了三位美国总统,五位美国开国元勋、九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二十九位奥斯卡奖获得者、二十九位美国州长、三十四位国家元首,有104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哥大工作或学习过。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颁发的普利策奖(Pulitzer Prize)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

     位于哥伦比亚大学的沉思者雕塑(Le Penseur)

                   务实

哥大最初的建校目标是:“在已知的语言、人文和科学领域内教导和教育青年。”为此,学校的教师及课程设置都必须围绕以下三个问题来展开:一、让学生学习什么?二、用什么方法教育学生?三、毕业时,学生除了学位和所学的知识外还具备何种世界观?哥大最强调的一点是实践,注重学校与社会结合,鼓励教师走出课堂和学校,学以致用,同时还邀请各行各业的专家走进学校,使大学里不断充实最新信息。

哥大还经常举办研究生论坛,主席、评委都由学生自己充当,但会议程序和规格则完全和正式的研讨会保持一致。参与这样的论坛,研究生不仅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示自己的才华,也为尽早融入社会做好了充分准备。

                  哥大校友,你懂的

多元

   “我们的校园让诺亚方舟看上去都单调。”为什么?哥大拥有所有长春藤盟校中比例最高的少数族裔——百分之四十。学生们认为在哥大的生活是在所有长春藤盟校中最接近社会现实的,因为它座落在世界上最复杂的“人种试验室”——纽约市哈莱姆区。在这里,学生们不仅得悉心钻研学术,也顺带学到做一个纽约客所必须具备的“街道机灵”(Street Smart)。怪不得学生们骄傲地称哥大为“唯一的对真实世界开窗的象牙塔”。哥伦比亚学生的活动能力之强和对信念的执著遐迩闻名,那种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是吃不开的。典型的哥大学生成熟、机智、理想化,却又有一种“纽约客的健康的怀疑主义”。如果你刚进来的时候还不是的话,不出几个月,校园就会把你锻炼薰陶成这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