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被俄罗斯借鉴的火箭筒:越战美军拆家利器,能做到人手一具

 军事编辑部GO 2020-06-16

从1962年开始,美军开始介入越南战争。同年,堪称越战美军最常用武器之一的M72火箭筒正式投入量产。这款给世界带来较大影响的火箭筒随即投入了越南战场,并在越南战场上释放出强烈的光芒。

曾被俄罗斯借鉴的火箭筒:越战美军拆家利器,能做到人手一具

当时美军装备的火箭筒相当笨重,在步兵班里还需要2-3个人形成一个小组作战。这限制了步兵班组的自动火力,也让美国大兵苦不堪言。一方面,它的威力不算太大,却还需要额外的人手去携带发射筒身和火箭弹。另一方面,扛着火箭筒的火箭筒发射手还会被当做优先射杀目标。

曾被俄罗斯借鉴的火箭筒:越战美军拆家利器,能做到人手一具

一次性火箭筒的局限性不大,后勤管理也简单。储存桶即是发射筒,从厂家运出的包装箱直接入库,也只需要定期检查。对于士兵来说,一次性火箭筒的重量跟一支枪差不多,却可以提供额外的强大攻坚火力。对于指挥官来说它更加具备优势:不占步兵班里宝贵的编制,士兵只需要经过简单培训就能使用。班里多一具一次性火箭筒,战场上就多了一份可以打掉装甲车的机会。

曾被俄罗斯借鉴的火箭筒:越战美军拆家利器,能做到人手一具

M72一次性火箭筒在1958年就开始了研制,于1962年正式投入量产。这款仅重2.36千克的一次性火箭筒,内装的破甲弹却可以击穿二战时期德国"虎王"重型坦克的炮塔正面装甲!对付当时北越的PT76水陆两栖坦克、T34-85更是易如反掌。多年后,这款简单的一次性火箭筒在阿富汗也表现得很好。

曾被俄罗斯借鉴的火箭筒:越战美军拆家利器,能做到人手一具

它的静破甲深度达到500mm以上,配用的弹种还有反人员杀伤弹、高爆弹等。后期破甲能力已经不能满足美军的战斗需要,于是现存的M72一次性火箭筒装填的多为反人员杀伤弹和高爆弹。

如果说德国的铁拳系列是一次性火箭筒的鼻祖,那么M72火箭筒便是推动一次性火箭筒走向全世界的经典。中国在初步接触了M72一次性火箭筒后,设计并生产了70式、70A式火箭筒,后者是空降兵自PF89一次性火箭筒诞生前的绝对主力。

曾被俄罗斯借鉴的火箭筒:越战美军拆家利器,能做到人手一具

苏联虽然给RPG7研制出了不少弹种,却也在阿富汗战场上吃了大亏。在借鉴了缴获的M72一次性火箭筒后,便试着在当年研制出了RPG18一次性火箭筒。它俩是否有承接关系这个暂时不得而知,但很明确的是RPG18拥有着与M72相似的套筒设计。

由于战斗部储射筒便被包裹在筒身里,M72火箭筒的外表相当简洁。使用时,只需要找到保险机构解锁,并把套筒向后拉到一定位置锁定,便可以发射了。无论是受过教育的士兵,还是仅受过简单步枪射击训练的民兵,都可以很快地掌握M72火箭筒的射击方法。

曾被俄罗斯借鉴的火箭筒:越战美军拆家利器,能做到人手一具

仔细看,途中的美军就携带着一具M72

在那个还未衍生出云爆弹、温压弹的时代,M72的战斗部装药几乎都是黑索金和TNT混合。已经是当时的科技所能达到的极限。放在今天来看,确确实实是落伍了不少。而追求精确制导战斗的美军,也早就给步兵班配备了"标枪"反坦克导弹。最大标尺射程仅仅300米的M72命中率肯定不尽人意。而美军也装备了更新一代的一次性火箭筒。

曾被俄罗斯借鉴的火箭筒:越战美军拆家利器,能做到人手一具

甚至MK19自动榴弹发射器的出现,也让士兵们感到M72的不足:同样是射程300米的武器,40mm榴弹却能在短时间内连发数枚,完成面杀伤。对于暴露在空地的敌军有生力量来说,一连串40mm榴弹的杀伤力也不输M72的反人员杀伤弹。M72一次性火箭筒的"没落",也并非意外。到底是"大炸逼"出身,美军步兵班一级的火力可要强太多。一次性火箭筒对于美军的步兵来说,也就没啥重要的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