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马爷由侯宝林大师带拉传艺,为何却对大师哥王凤山满怀敬意?

 相声迷 2020-06-16

  众所周知,少马爷马志明先生是马氏相声的一杆大旗。虽然师承北京相声老艺人“大面包”朱阔泉,但毕竟拜师时师父已然故去多年,而拜已故前辈为师必然要由同门师兄弟带拉。一般情况下,有资格收带拉师弟的要么是师父门下的大师兄,要么是这一门里声望最大的弟子,而收少马爷做带拉师弟的并非大师哥王凤山先生,而是名满中华的侯宝林大师。

  从拜师收徒和门户上看,侯宝林代师收徒毫无争议。拜师以后,侯宝林也曾多次鼓励马志明在台上可以尝试多使些柳活,毕竟自幼梨园行学艺多年,武花脸的功底匪浅,再加上云遮月的嗓子不使柳活可惜了。或许正是当年侯宝林的鼓励和支持,才让众多相声爱好者可以欣赏到少马爷经典的白派京韵大鼓《探晴雯》、《黛玉焚稿》,以及《戏叔别兄》、《挑帘裁衣》等单弦唱段,甚至还让不少观众自此喜欢上其他的曲艺形式。

  虽然名义上由师哥侯宝林传授技艺,但实际从马志明的表演风格上不难看出,仍旧带有浓郁的马氏相声风格。标志性的马氏贯口,同样善于刻画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同样的低调谦和的处世之道。“市井”与“庙堂”之间形成鲜明的反差......

  在众多师兄中,跟少马爷感情和私交最深的却是大师哥王凤山先生。抛开王凤山先生给马三爷量活这层关系,在公开场合,少马爷不止一次表达过对大师哥王凤山的怀念和敬意,在艺术上对师哥相声和快板两门里的造诣也是由衷钦佩,而且直言自己的快板完全得益于师哥的悉心传授。

  不仅如此,在为马三爷长子长孙马六甲选师父时,马志明毫无迟疑的将爱子托付给了自己的大师哥,足以见得王凤山先生在马志明心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马六甲拜师后没过几年,师父王凤山先生就因病辞世。虽说回、满两族殡葬风俗和宗教信仰有所不同(王凤山满族,马氏回族),但马志明还是要求马六甲为师父披麻戴孝,送王凤山先生最后一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