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 《帕塞1912年-1913年中国彩照-玉泉山和香山碧云寺》

 旧京遗韵 2020-06-17

2 《帕塞1912年-1913年中国彩照-玉泉山和香山碧云寺》

1908年11月至1908年5月,法国银行家和慈善家阿尔伯特·卡恩(Albert Kahn,1860-1940年)来中国从事商务考察和旅游,对中国的文化产生极大地兴趣。回国后开始酝酿具有全球性的“地球档案”(Les Archives de la Planète)计划。卡恩计划中最引人注意的是采用一种具有革命性的传媒工具,即:刚刚发明成功的“彩色胶片”(l'autochrome)和相机。卡恩希望通过三个“十年计划”,能够“一劳永逸地记录下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民族习俗,生活方式。 其中一些将会永远消失只是时间的问题。”卡恩招聘了十几位摄影师,其中就包括斯特凡那·帕塞(Stéphane Passet),以实现“视觉世界”的宏伟计划。

有关斯特凡那·弗朗索瓦·玛丽·帕塞(Stéphane François Marie Passet,1875-1941年)的生平资料极少:他在军队里自愿服役了十五年。1910年在巴黎定居。是一位业余摄影爱好者。1912年在卡恩的“地球档案”工作室工作。至于他此前是如何学习照相和摄像,如何被应聘等情况一无所知。从 “地球档案”留下的资料表明,帕塞和他的“摄制团队”曾于1912年(五月至八月)和1913年(五月底至六月底)两次远行中国进行摄制活动。帕塞摄制组在中国的活动主要以北京和北京近、远郊为主,其中包括北京城内外的主要建筑,颐和园,静明园(玉泉山),静宜园(香山),明十三陵,八达岭长城。其它城市有:沈阳(奉天),张家口,曲阜,泰山,上海等,以及长江沿岸的城镇和风景。

1931年卡恩(Kahn)破产后,“地球档案”(Archives de la Planète)的计划也宣告结束。

帕塞为卡恩的“地球档案”摄制的资料,后由多家博物馆收藏。也有各收藏单位整理的不完整的“照片目录”。

从由帕塞标注的照片看,有的是以前认为卡恩1908年-1909年来华期间所拍。所以,具体到每张照片的原摄制者还需细考。当然都归在卡恩的“地球档案”中是没有问题的。

我将在《帕塞1912-1913年中国彩照》标题下分别推出这些照片。因照片原注多为笼统地名,如“颐和园”,有的只有“中国”,“北京”,为方便欣赏,我加了一点标注。由于大量景物早已无存, 无确切史料查询,标注中难免谬误,仅供参考 。

从帕塞选择拍摄的景物猜想,被选入镜头内 的建筑多为具有观赏性的完整建筑,一些残缺不全的建筑很少。比如静明园(玉泉山)和静宜园(香山),拍摄多是砖石结构的建筑,如桥,牌坊,佛塔。香山的照片很少,可能1912年时那里已经很难有选进镜头的景物。在帕塞的照片中也没有见到的“圆明园”可能也是这个原因。

玉泉山东岳庙“玉宸宝殿”(无梁殿)前面的“仁育宫”废墟前有两座“御碑”,根据《钦定日下旧闻考》,这两通碑是“左勒”《御制仁育宫颂》(北)和“右勒”《御制东岳庙碑文》(南)。

香山部分有一座山涧石桥,这类石桥在香山内应该是比较常见的,从背景和原始底版编号分析,可能在昭庙附近,离“见心斋”不远,这座桥今天可能还在,桥面或许已变成“平桥”。

碧云寺的老照片相对比较多,早于1912年的也有不少,帕塞这组照片的最大特色是彩色,为我们提供真实鲜活的画面。

帕塞的照片中有多张“室内照”,我根据照片提供的信息作了辨认,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特别是一张大雄宝殿内“十八罗汉”,我推断的依据如下:仅从照片表现的人物看,我更倾向于“祖师殿”内的塑像。但是由于1911年前后,面阔三间的西配殿“祖师殿”的“北间”屋顶部分坍塌,前墙窗无存,所以帕塞才可能照到那张“祖师”照片,由于西配殿屋已漏水,为保护起见,该配殿的门已关闭,主间和次间之间有可能用蓆簾之类简单隔开,可能因照拍条件不合适而未能进入。

帕塞在大雄宝殿内拍了多张照片,包括释迦牟尼像,背面的“观音像”,拍一张“十八罗汉”像是可能的。另外,据说碧云寺内佛殿内背景悬塑内容各有不同:伽蓝殿和祖师殿主要是表现塑像人物的历史故事。而“大雄宝殿”内讲的是“西游记”的故事。细看其中背景的塑像似乎能给点启示。

关于碧云寺内“普明妙觉殿”(孙中山纪念馆), 至今未见到改建成“纪念馆”前的老照片。该院落作为魏忠贤为自己建“生圹”布局看,可能是“佛宇”和“墓地”之间的“生祠”,生词内主殿供奉雕像,画像,摆放各种“赞誉”碑文等,魏忠贤的生祠在康熙四十年(1701年)“仆毁”后,估计一直荒废着,到了乾隆十二年(1747年)兴建“金刚宝座塔”时,将原院落改成“佛寺”,其中一些“碑”和“旧件”很可能被乾隆“废物利用”了。从乾隆题字“普明妙觉”(外额) 和“圣业慧因”(内额)看,很可能是乾隆的“佛堂”。乾隆驾崩后,“佛堂”不再使用, 加之维护不利,院内陈设损毁严重,甚至成了废墟。这也许是一直未见“普明妙觉”殿时老照片的原因。

在叙述金刚宝座塔塔台上“七塔”位置时,有点犯难。如果参观者在游览碧云寺时,会觉得金刚塔在主要佛殿的中轴线上。一般介绍都说:碧云寺山门座西朝东,人们会以为差不多位于中轴线上的“金刚宝座塔”也是“朝东”。其实塔院中轴线和主殿中轴线之间有四十多度的夹角,金刚座的正面(设登阶面)朝向更接近“南”,主轴线也不是朝“正东”,只能说“东南角”更“偏东”。因此把金刚塔上的“小塔”按照“南北”定向更容易分辨,如,基台上南边的两座“喇嘛塔”,称“东喇嘛塔”和“西喇嘛塔”,喇嘛塔北边有一座朝南设“券门”的“佛龛”(拜殿);拜殿朝北墙面为塔基登台的进出口。进出口的北面设“五塔”:“一大”:中心塔;大塔的四角设“四小”: 东南塔,西南塔,东北塔 和西北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