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面孩子忌口后的匮乏感

 牛妈古法育儿 2020-06-17

第一次听到“匮乏感”这个词,是一位同在妙手莲华学习推拿的妈妈,说到给孩子忌口时遇到的,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或多或少遇到过这个问题。因为孩子之前的饮食习惯往往都是早上吃个鸡蛋,中午一般菜里面都有肉,晚上喝奶后才睡觉,同时还会有各种水果、零食来供应,时不时还会吃些点心蛋糕……突然把这些全部停了,别说孩子不习惯,就连大人也很难转换过来。

当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开心地吃着蛋糕、棒棒糖的时候,自己却不能吃,内心的匮乏感一定是非常强烈的,所以当他偶然有机会吃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往往会变本加厉,吃到停不下来。要不然就是大哭大闹,纠缠不休,看到孩子这样,我们的内心也是很痛苦的。

我的孩子也经历过这个阶段,而现在,他在外面,别人给他吃零食时,他会自己说:“我妈妈说了,不可以吃零食,里面有添加剂,对身体不好。”我觉得一个孩子能做到这么自律已经很不错了。我今天分享的就是我用过的一些方法和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不要低估孩子的理智

我刚开始给孩子忌口的时候,孩子看到不该吃、但又特别想吃的东西时,总是纠缠不休,我会特别愤怒,甚至吼的声音比孩子的哭闹声还大,但是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也断不了他想吃的念头。

后来我发现,先等他闹够了,再把他抱起来对他说:“妈妈知道你想吃这个东西,但它是真的不能吃。”比如零食,要告诉它里面含有食品添加剂,对身体很不好,蛋糕点心里面含糖太多,吃了以后会咳嗽,他还是会听的,也会比较平静地接受。

然后等过了这段时间,我会找个恰当的时机,去强化一下,让他切身体会。我儿子特别喜欢吃巧克力蛋糕,但只要吃完后就会咳嗽。因为他本身就有过敏性鼻炎,伴随过敏性咳嗽,我曾经以为他是对巧克力过敏,后来才知道,甜品会产生湿热,体内湿热重时就会引发咳嗽,鼻炎也会更严重。但不光我要知道这些道理,还要让他自己也明白。

后来有一次我们路过家门口的蛋糕店时,他很想去买东西,我也不拒绝,带他进去买,选他喜欢吃的巧克力蛋糕,吃完后他真的就会咳嗽,而且咳得很厉害,很难受。这时我就告诉他:“妈妈以前不让你吃,不是故意违背你的意愿,而是你吃了以后真的对自己的身体不好,你看吃了以后咳嗽就厉害了,很难受,对不对?妈妈看到你这么难受,心里更难受。”就这样跟他说,他自己就会慢慢形成这种意识。以后他也不会强烈要求去吃那些东西了。

其实我这个方法也是受一个朋友的启发。她家孩子非常喜欢吃西餐,但每次吃完都会拉肚子,但孩子又不懂,觉得汉堡薯条好吃,总是闹着非得去吃,朋友为了打消她的这种念头,就买了治拉肚子的药,跟孩子说:“不是妈妈不让你吃,而是你真的不能吃,吃完就拉肚子,现在妈妈带上药,咱们去吃一次,如果你吃完以后拉肚子,你就把药吃了,以后就不能再来这吃饭了。”她的孩子就答应了。于是她们就去吃了,孩子吃完真的拉肚子了,从这以后她就特别信服她妈妈的话,再也不会要求妈妈带她去吃西餐了。

所以孩子都是有理智的,不会明知这件事对自己不好却偏要去做,关键是大人自己先要搞明白,这些食物为什么对孩子身体有伤害,才能真的让孩子明白。

关于孩子对什么食物敏感,吃了以后马上就会出现问题,妈妈们只要仔细观察都能发现些规律,比如爱积食的孩子吃了肉、豆制品、奶油蛋糕,一般都会积食。咳嗽、有鼻炎的孩子只要沾荤腥、甜品,咳嗽都会加重。脾阳虚的孩子只要吃了寒凉的,不管是冰激凌还是水果,马上就会肚子疼、拉肚子……都是很好找的。

只要我们把握好量,让孩子试一下就可以,孩子也不喜欢自己生病,多难受啊!

2

关上一扇门,打开一扇窗

另外孩子的匮乏感远远不光来源于饮食,只不过因为我们要给孩子忌口,这个饮食上的匮乏感就被我们无限放大了。

大家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周围的孩子,引发他们匮乏感的因素有很多。

比如我们小区门口有个大铁门,每天在那玩的孩子很多,一部分孩子三两下能爬到最高点,还有一些孩子只能在下面看,这些孩子周围往往会有大人看着,说这个太危险了,不能往上爬。小区里还有一个大沙坑,一部分孩子是在沙坑里玩得满身满脸,甚至头发上都是沙子,不亦乐乎,还有一部孩子只能在边上看,他们周围往往也会有大人看着,说你看弄得身上多脏啊,还会迷眼睛,所以这个我们不玩。还有健身器材这个地方也很明显,有的孩子玩得很溜,把所有的健身器材一个个过,但还有一部分孩子基本是大人不撒手的,总说这危险,那危险,这个不能玩,那个不能玩。

这些在边上观望的孩子,有一部分的确是年龄小,但很大一部分不是因为年龄的问题,而是家长的问题,总是因各种的理由剥夺孩子探索的欲望和畅玩的乐趣,我相信这些孩子心里的匮乏感也是很强烈的,而且我觉得这样的匮乏感比饮食上的匮乏感更难弥补。

所以我们宁愿选择在饮食上忌口,把这扇门关上,甚至不是完全关上,但是把另外一扇窗打开,给孩子自由,让孩子随意地玩,给孩子排解和探索的空间。

其实给孩子忌口以后,我们还是可以找一些适合孩子吃的健康美食。比如南瓜子,有些南瓜子里面不含添加剂,是可以给孩子吃的,我自己还会买点生的板栗,用高压锅蒸熟或者用平底锅烤熟,孩子也很喜欢吃,还可以自己做些小零食,南瓜饼干、红薯饼干……以及麦芽糖棒棒糖、八珍糖、不含添加剂的水果干都可以给孩子吃,这些食物都可以满足孩子的口腹之欲。

3

“我也有棒棒糖,就在我的抽屉里!”

而且有时候孩子的匮乏感并不在于吃或不吃,而在于有或没有。

有一次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吃棒棒糖,我就跟他商量:“妈妈给你买一个棒棒糖,你过两天再吃可以吗?”他说可以。于是我就真的给他买了一个棒棒糖,放在他的零食抽屉里。我们这个零食抽屉还是忌口以后才有的,之前没忌口的时候反倒没有。忌口以后我反倒觉得需要给他这么一个空间来放他自己喜欢的吃的。

但他往往只是放在里面而已。就像这个棒棒糖,他放到里面以后也会每天问我,妈妈我今天可以吃棒棒糖吗?我就会告诉他,等你生病好了可以吃,过几天我会让他吃一个。但是在这之前,他看到别的孩子吃棒棒糖,就会很骄傲地说:“我也有棒棒糖,就在我的抽屉里!”也就是说是因为有这个东西,内心里就有充实感,并不觉得很痛苦很难过了。

只要保证他抽屉里有吃的,他看到以后就会很满足,我觉得就能满足下他的欲望。

当然这个吃的频率还是要由大人来把控一下的,而且有的时候,遇到特别不想让他吃的东西的时候,就在他抽屉里放了一段时间,我就会告诉他,这个东西放时间长了会过期,坏掉了,需要扔到垃圾桶,这时他并不闹,会让我扔到垃圾桶。

所以孩子虽然小,但不是不可理喻,只要我们对忌口有着足够的认识,相信孩子,多给孩子一些引导,忌口这一关很快就能过去。

牛妈有话说



孩子不配合忌口,恐怕是很多妈妈遇到的难题。

经常会有妈妈跟我们抱怨,刚给孩子忌口时,孩子一见到别人的好吃的就上前要,上超市遇到可以试吃的美食也使劲吃,甚至还会背着妈妈吃一些不适合的食物,养成了撒谎的习惯……

这个妈妈的做法高明之处就在于不只是堵,而是注重引导、疏导,人的本能就是去利弊害,讲道理、让孩子亲身体会是引导,给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间、提供健康美食、给孩子专门的零食抽屉则是以另外的形式满足孩子,谁说只有吃零食才能让给他们满足呢?

当然,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但我们如果都像这个妈妈一样用心来观察孩子,相信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

如果你有什么好方法和建议,也欢迎在下面留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