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付费只能买到三流知识吗?

 亮叔经济学 2020-06-17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一篇很火的文章,叫《为什么付费买到的只能是三流知识?》。(见“阅读原文”。)

这种愚蠢的文章备受一些知识分子的追捧。知识分子的一大特征就是喜欢装逼。你们看手机,我读书,你们是“碎片化学习”,鄙视你们;你们买网络付费课程,我读经典,你们买到的是三流知识,鄙视你们。

知识分子爱装逼和土豪爱炫富,美女爱炫美一样本来是人之常情,但炫耀(或者说刷优越感)这种事情,总是操之不慎就弄巧成拙。

请问:什么是三流知识?什么是一流知识?哪种知识属于几流,谁说了算?

网络付费课程说到底就是一种教育而已。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对这种教育,时不时有清高的知识分子投之以鄙视,虽然他们从来没有完整的听过任何网络课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习惯,三好学生习惯考试做题,知识分子习惯通过读书来学习——看视频听别人讲未必符合他们的学习习惯,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更难以令他们接受。

如果一门课卖菜的和他们都能听懂,如何彰显他们的逼格呢?

于是,对于网络课程与学习,抹黑的声音层出不穷。有人甚至为此发明了一个词叫“伪学习”。试想,你一个会计,每天晚上听一门艺术课程。对于功利主义的批评者来说,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学习都是耍流氓;对于纯粹主义者来说,你怎么不进行“系统的”“整体的”学习呢?蜻蜓点水的学习不是装逼吗?

这两种狭隘的批评角度都没有正视学习本身的丰富性。事实上人的学习需求是复杂多变的,有人就想蜻蜓点水浮光掠影的学习某些知识,有人就是喜欢听别人讲而不是自己去读经典。这到底有他妈什么错呢?

还要建立一个学习的鄙视链吗?

对于学习还有一种鄙视。比如我和一些朋友爱好经济学。有个经济学教授就给我们起了一个绰号:民经。(类似“民科”。)在他的视野下,“官经”(官方的经济学家)的学习思考与阐述是高于“民经”的。

在这些装逼犯眼里,知识分为一二三流,学习分为三六九等。

我的一个朋友爱好语言学,整天看语言学方面的书,经常写语言学类的文章,但她并不是这个专业。某天我和她开玩笑,“你经常写语言学类的文章,不怕语言学专业的‘专家’嘲笑你是‘民语’吗?你要不要去考语言学专业?”

朋友回答说:“我才不要做‘官语’呢!关羽就是因为喜欢装逼才惨死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