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能准确识读生词,认识11个生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8个生字,听写课后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能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自学古诗。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古诗配图。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正确朗读诗句,自主学习生字词。能理解《村居》的意思,并会背诵;认识诗中的生字,能书写“诗、村”等3个汉字。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感受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对春天乡村生活的热爱。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诗配画,诗句注释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同学们,你以前会背哪些古诗?谁想起来,就请你站起来背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这首古诗啊,内容和春天有关系。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清朝有位诗人高鼎特别喜爱春天,他用写诗的形式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这首诗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叫《村居》。(课件出示作者介绍) 3.板书课题,拼读课题,释题: 村:乡村。 居:居住。 村居:在乡村居住。 4.补充关于“纸鸢”的介绍。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多媒体出示画面)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黄莺边飞边唧唧地叫,孩子们正在放风筝。)看着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1)听读,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2)认识生字: 要求:对照拼音,读准字音。同伴互助,互查互纠。同伴合作,你指我认。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现在你们看看图,再读这首诗,读一句,想一想,你猜猜这首诗是什么意思?把每句诗的意思猜出来。猜出来后告诉周围的同学,再听听其他同学怎么说。大家互相帮助,把这首诗学好。(自学) 2.学习一、二句: (1)(多媒体出示第一、二句诗的画面)谁来说第一句?指名说,大家补充。 (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2)点拨:古人写诗常常不按照正常顺序写,为了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所以把时间“二月天”放在“草长莺飞”的后面。 (3)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 草长/莺飞/二月天, (4)指名讲第二句,重点理解: 拂、醉(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春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5)指导读: 河堤/杨柳/醉/春烟。 (6)老师配乐读一、二句,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自己看到了什么?听了有什么感受? (让学生充分地说: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 从“草长莺飞”拓展描写春景的成语:万紫千红,花红柳绿,莺歌燕舞,春色满园,春暖花开,春光明媚。 (7)理解意思:绿草茂盛,黄莺飞舞,正是二月早春,轻拂堤岸的杨柳沉醉在烟雾之中。指导感受“醉”的意思。 (8)指名反复读。老师指导。 3.学习三、四句: (1)指名读三、四句,读后,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 (2)这两句是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 指名说诗意,理解“纸鸢”。 (3)理解“归来早”的原因,说一说自己有没有放学后着急回家的时候?什么原因? 四、学习生字。 1.交流识记字形。出示:诗 村 童 加一加:“诗”“讠+寺”; “村”是“木+寸”,“童”是“立+里”。 2.教师指导书写。 出示“诗 村 童”的田字格课件 “诗”的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村”左右结构,左右等宽,“木”的捺变成点。 “童”上下结构,注意下面“里”的笔顺: 教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上板演,并让学生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比划书写。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纠正写字姿势。个别作业展评。 板书设计: 古诗二首 村居 高鼎 (生字略)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理解并感受《咏柳》的意思,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 教学重点: 理解并背诵古诗《咏柳》。 教学难点: 感悟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咏柳》诗配画,诗句注释的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题意: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吗?(共分四步:a.知诗人,解题意,b.释词语,明诗意,c.想意境,悟诗情,d.拓展阅读。)这节课我们就用这四步学诗法来学习《咏柳》。 1.关于作者,你知道多少?(课件出示作者介绍) 2.学习生字“咏”、“柳”。 “咏”义项选择1 唱;抑扬顿挫地念。2 (以某种事物为题)作诗。题目“咏柳”是什么意思? 3.作者是怎么歌颂柳树的呢?请大家轻声读一遍古诗。这首诗什么意思呢? 二、释词语,明诗意: 1.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以小组的形式来理解诗意。 2.汇报自学情况。 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A.妆:(课件演示妆的演变过程),意思是装饰,打扮。 一般都是谁打扮?那么本诗是说谁打扮? B.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这句话的意思是: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 第二句: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裁:用部首查字法查“戈字部”。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状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像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三、想意境,悟诗情。 1.读第一句话,说说你眼前出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指导理解“一树、碧玉、妆、绦”的意思。 理解诗句: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无数好像绿色丝带的柳条来。 似一位姿态婀娜的美人出现在我们面前,那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摇摆。 谁能通过诵读把这美妙的画面读出来? 2.理解第二句:这满树细细的叶子是谁裁剪出来的呢?那二月温暖的春风,就像剪刀一样。 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被作者用“似剪刀”形象化了。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还能剪出什么? 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我们美的想象。 3.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让我们借作者的诗文,读出我们心中对春的赞美。 4.点拨:拟人、设问、比喻,学习设问句。 四、课后习题点拨: 1.读读记记词语:河堤 堤岸;杨柳 柳条;吹拂 春风拂面;化妆 梳妆打扮bàn 2.读一读,填一填: 莺飞 ,拂堤杨柳醉 。不知细叶谁裁出, 。 点拨:这是本课诗中的名句,在背诵的基础上进行。填写时注意前后的衔接,不要丢字加字。 3.在诗人贺知章的眼里,春天最美的是柳树。在你的眼里,春天最美的是什么?请你写一写美丽的春天吧! 五、拓展学习。 春天正向我们走来!让我们吟着春天的诗,与春天撞个满怀。描写春天的诗句有: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六、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A.交流识记字形。 (课件出示)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碧 妆 绿 丝 剪 重点指导:“碧”部首“石”,“妆”部首“丬”“女”,“丝”部首“一”和首笔,“剪刀”部首“刀”。 B.指导书写。 1.跟老师一起比划书写。(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2.学生练写。 七、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1. 一、给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草长莺(yīn yīnɡ)飞二月天,拂(fú fó)堤(dī tí)杨柳(liǔ liǒu)醉(zuì zhuì)春烟。 碧玉妆(zuānɡ zhuānɡ)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sī shī)绦(tāo tiáo)。 2.拓展阅读《纸鸢》宋 寇准 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拓展阅读《送别》隋 无名氏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3. 【与柳有关风俗文化】 (1)中国古代民间有插柳迎春的风俗。寒食节,家家户户门前常插柳以迎接春天的到来。 (2)古人有折柳枝赠别亲友的风俗。折柳送别有两层寓意:其一,“柳”与“留”谐音,折柳含有“挽留”之意;其二 ,柳树极易生长,用它赠送亲友,期望亲友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落叶生根”,顽强生活。 板书设计: 古诗二首 咏柳 贺知章 教后反思: 2找春天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认13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春天的美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感情朗读。 2.合作与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教学难点: 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准备:图文结合的课件,生字卡片,生字书写指导的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正确朗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能正确书写9个生字。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自主学习生字词。 教学难点:掌握一定的自学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指导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制作带有生字指导的PPT。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古诗引入 出示古诗《早春》,老师范读或由会读的同学朗读,再说说早春的特点。 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踪迹。当我们发现春天的时候,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喜,体验到发现的快乐。 二、检查预习 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出示预习提示: A.结合图画,自由读文,读通顺流利。 B.读正确生字新词。 C.读好长句子,读准节奏和停顿。 1.我们在哪里找到了春天?(学生试说:从小草、野花、树木、解冻的小溪那里找到春天。 我们用哪些方式找到的春天?(学生试说:通过看、听、闻、触多种方式去找春天。) 2.检查字词识读 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词,词语能读正确吗? 出示: chōnɡ chū xún zhǎo ɡū niɑnɡ tǔ chū liǔ shù 冲 出 寻 找 姑 娘 吐 出 柳 树 dànɡ qiū qiān táo huā xìnɡ huā 荡 秋 千 桃 花 杏 花 同桌互读词语,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 指名读第一、二行词语,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重点指导:“冲”是翘舌音,“寻”是前鼻音,“冲、荡、杏”是后鼻音,读好轻声“姑娘”。 出示: tuō diào mián ǎo hài xiū zhē yǎn tàn tóu dù juān 脱 掉 棉 袄 害羞 遮 掩 探 头 杜 鹃 chù dào jiě dònɡ nèn yá yīn fú fēnɡ zhenɡ 触 到 解 冻 嫩 芽 音 符 风筝 指名读第三、四行词语 自由练读,同位轮读,指名读。重点指导:“遮、触”为翘舌音,“掩、鹃、嫩”为前鼻音,“筝”为后鼻音。轻声“风筝”等。 3. 检查课文朗读。 (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注意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眼离书本一尺) (2)指名朗读课文 (3)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4.指导书写生字。 (1)田字格课件出示:冲 寻 姑 娘 吐 柳 荡 桃 杏 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指名说。 (2)教师重点指导书写“柳、荡、桃”,(课件出示) “柳”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是个“卯”。 “荡”上下结构,第七笔是横折折折钩。 “桃”字第八笔是竖弯钩,不是斜勾。 (3)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安。 (4)展评学生的书写。 三、复习巩固 1.小游戏,送词语宝宝回家。 (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2)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2.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写好了生字,读准了词语,再来读读。 小结:看来这些生字词同学们不仅记住了,会写,也会用,这才是真会了! 板书设计: 找春天 在哪里找到春天? 怎样找到春天?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春天,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春天的美景。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拟人句;练习把句子说得具体生动。 教学准备:图文对照的课件,春天景色的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教师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出示词语卡片) 学生认读生字,词语。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并选一生词说一句话。 二、图文对照,读中感悟 1.学习第1、2自然段。 要去野外找春天了,课文中的小朋友现在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呢?(高兴的、急切的、激动的)请你也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第一、二自然段吧?自由读。 指名读本段,读后评价悟出应把“脱”、“冲”、“奔”重读才能更加体现出孩子们找春天的迫切心情。 2.请大家自由读第3 ~7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把春天想象成什么了(一个害羞的小姑娘)。 这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的,不想让人们发现她。可是细心的小朋友还是找到了她。这些小朋友都在哪找到她了?你知道吗?从书中找到有关的句子再读一读。(学生边画、边读。)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林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丁丁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指名分段读,让其他学生想想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孩子们在哪儿找到了春天?(学生读到一处,课件出示一处的画面。重点借助课件理解。打比方句子:春天的眉毛、春天的眼睛、春天的音符、春天的琴声。) 三、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出示学习提示: A.自由选择学习伙伴。 B.自由朗读学习内容,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C.与伙伴交流学习体会。 D.有感情地朗读选择的内容。 全班交流达成共识,相互评价。(师相机点拨,突破难点。) 学习第八自然段,孩子们找到了春天,他们多高兴呀!他们想告诉所有的人,我们一起读读最后一段吧!(激情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朗读后填空: 春天来了!我们( )了她,我们( )了她,我们( )了她,我们( )了她。她在( )上摇啊摇;她在( )、( )嘴里叫,在( )、( )枝头笑…… 2.指导重读所填的词语,朗读感悟,体会春天就在身边。 四、拓展课文,强化感受 同学们,文中的小作者从地下的小草,早开的一两朵野花,树木吐出的点点绿芽,解冻的小溪中找到了春天,春天是这样的美好,这样的充满生机,你还能从哪儿找到春天呢?说给大家听听。 (我们还可以从小朋友的衣着穿戴上找到春天,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身上找到春天,从温暖的阳光、温柔的风身上找到春天。) 五、总结全文,拓展阅读 1.拓展阅读《春雨》 2.补充阅读理解《春雨是什么颜色》。 板书设计 1 找春天 小草 春天的眉毛 野花 像 春天的眼睛 树木的嫩芽 春天的音符 小溪 春天的琴声 教后反思: 3 开满鲜花的小路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指导学生认识“裹、寄”等14个字,认识多音字“啊”,会写“鲜、邮、递”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了解“邮包、奇怪、懊丧、花朵簇簇、绚丽多彩”等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绿化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热爱生活,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了解“邮包、奇怪、懊丧、花朵簇簇、绚丽多彩”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义,感受语言的趣味,感受生活的美。 教学难点: 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品味人物的语言特点。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创设情境,讲授法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能正确认读、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尝试通过文字理解词语。 教学准备:春天景色的图片,生字卡片。学生提前观察春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导入:板书课题,指导读课题。 引导:“开满鲜花的小路”到底有多美,这些花是谁种下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新词。 1.朗读课文我能行。 正确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找出故事中的动物名字,画出不理解的地方。相机指导正确认读“邮递颈鼹鼠猬”。 过渡:这是一个和“礼物”有关的故事。文中有个表示时间的句子,提示我们课文可以分为两部分。(学生找表示时间的句子“春天来了”)。 (2)练读第1-5小节 谁能把这部分读正确呢 ?让我们先来试一试吧! ①学生自读,边读1-5小节,边圈画出本小节的生词并与课件标画的对照。 ②同桌互读,检查自读情况。 ③课件出示词语: 邮递员 鼹鼠 长颈鹿 寄来 骑车 邮局 一堆小颗粒 包裹破了 漏掉 懊丧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教师正音。 ④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采用指名读、跳读等不同方式指导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⑤把生词融入课文,再读第1-5小节,读文努力做到不顿读,不拖音。男女生赛读,个别读。 (3)练读第6-12小节 ①用学习第一小节的方法学生自由读第2-5小节,边读边圈画出生字词。 ②出示词语(课件出示) 刺猬 正巧 花籽 礼物 绚丽多彩 五颜六色 花朵簇簇(回答:这三个词和什么有关?) 啊 ā啊,这真是最好的礼物。(表示赞叹或惊异,读第一声) ɑ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句末助词,读轻声) ③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课件出示)采用指名读、跳读等不同方式指导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④把生词融入课文,再读第6-12小节,读文努力做到不顿读,不拖音。分组赛读、指名读。奖励读得好的同学再得一颗星。 2. 检查课文朗读 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 (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注意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眼离书本一尺) (2)指名朗读课文 (3)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3.书写生字我能行。 出示生字(课件出示)邮 递 员 原 车 礼 黄 叔 局 (1)自己读一读,指名读,读准音。 (2)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这些字的笔顺,教师范写,重点指导“原、递”: “原”半包围结构,撇要写长,里面是“白+小”。 “递”的也是半包围结构,注意书写笔顺,先写“弟”,再写“辶”。 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写完后自己对照例字,不满意的再练写一个,教师反馈,写正确,写整洁。 (3)自己采用一看、二写、三对照的方法练写其余的字。书写《习字册》生字,端正写字姿势,做到正确、整洁。 (4)展示学生书写作品,集体评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巩固练习 1.熟记生字。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开满鲜花的小路 黄狗 狐狸太太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了解“邮包、奇怪、懊丧、花朵簇簇、绚丽多彩”等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绿化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根据课文内容,仿写句子,提升语言运用的能力。 感受生活中的美,热爱生活。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关注文中重点词句和课后问题)。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情景导入。 同学们,假如你每天都要坐车经过这样的一条路来上学(出示图片),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如果路边开满了这样美丽的鲜花,(出示图片)你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今天就有这样的一条路,从光秃秃的小路变成了开满鲜花的小路,这是怎么回事呢?大家一起去探个究竟吧。跟老师一起书写题目。(板书题目)齐读题目。 二、复习旧知,朗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个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3.检查读课文朗读情况。 三、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1.学习第1-5自然段 (1)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寄来了什么? (一个包裹。) (2)包裹里面有什么?(一堆小颗粒,鼹鼠也不认识。) (3)鼹鼠把包裹拿给松鼠太太看的路上发生了什么? (包裹破了,花籽漏在路上了。) (4)从哪里知道的?鼹鼠的心情怎样?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松鼠太太拿过来一看,里面空空的,什么也没有。原来,包裹破了,里面的东西不见了。看来都漏在来时的路上了。 (鼹鼠的心情“很懊丧”。) “懊丧”是什么意思?(伤心失意,形容震惊失色) 指导朗读:重读“空空的、没有、破了、不见了、漏”,读出花籽漏在路上的过程,更要读出鼹鼠的“懊丧”之情。 2.学习6-12自然段 (1)第二年春天,在鼹鼠家到松鼠太太家的路上发生了什么? (通往松鼠太太家的路,成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 这条开满鲜花的小路是怎么样的?你从文中哪些词语看出? (绚丽多彩、五颜六色、花香扑鼻、花朵簇簇) 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说?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充分发挥想象去说。 出示:门前开着一大片绚丽多彩的鲜花。 仿写:房子旁边 。 山坡上 。 (2)刺猬太太和狐狸太太看到门前的小路上开满这么美的花,分别是怎么说的?鼹鼠又是怎么回答的?出示: 刺猬太太惊奇地说:“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多美啊!” 狐狸太太奇怪地说:“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真美啊!” 鼹鼠先生回答道:“我不知道!” 指导朗读:用惊喜的语气读出刺猬太太、狐狸太太的赞叹之情,读出铺满鲜花的小路的美。 (3)请你猜一猜,这花是谁种的?(这些鲜花是鼹鼠不经意间种下的。) (4)去年,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的是什么礼物?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读读。 (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的是一包花籽) 出示:松鼠太太给鼹鼠先生说:“我知道了,去年长颈鹿大叔寄给你的是花籽,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呀!” 分角色朗读指导:用惊喜、赞美的语气读好6-12自然段,读出花路的美丽、多彩。(学生读到一处,课件出示一处的画面。) 四、拓展延伸。 1.你喜欢我们周围生活得环境吗?你喜欢我们的学校吗?怎样让我们生活得环境变得更美?怎样做我们的学校变得更美? 2.说说你想为我们的学校做些什么?学生发言。 五、总结提高 鲜花不仅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给人们带来了快乐和和谐。老师相信有了你们这群爱美的天使,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希望同学们也奉献自己的爱心,关心身边每一个人,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板书设计 3 开满鲜花的小路 花籽 一堆颗粒 撒落在路上 带来美好、快乐、和谐 小路上 开满鲜花 教后反思: 4 邓小平爷爷植树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邓、坛、龄”等14个生字。会写“邓、植”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探究,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感情朗读。 2.合作与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教学难点: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心愿,体验植树的经历。 教学准备:图文结合,教师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正确朗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能从课文中提取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课文,了解邓小平爷爷的事迹。 教学准备:邓小平生平介绍。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歌曲引入,了解人物,揭示课题。 1. 一位名叫邓小平的东方老人说: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20年,坚持100年,坚持1000年,要一代一代永远传下去。 2.出示课题。 3.出示图片,介绍邓小平爷爷。 二、检查预习 过渡: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A.结合图画,自由读文,读通顺流利。 B.读正确生字新词。 C.读好长句子,读准节奏和停顿。 1.列举课文主要内容,生字注音。 时间:1987年4月5日 地点:北京天坛公园 人物:83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 事件:植树 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上已经满是汗珠,仍不肯休息。 邓爷爷精心地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坑中,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他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2.检查字词识读 指导认识生字,读准字音。 邓 坛 龄 格 握 致 勃 挖 选 茁 移 挥 填 扶 同桌互读生字,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 自由练读,同位轮读,指名读。注意“茁”是翘舌音,“坛、肯、选、填”是前鼻音,“龄”是后鼻音。 3. 检查课文朗读 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 (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老师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注意读书姿势) (2)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3)指名朗读课文,听老师范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邓小平爷爷的什么事? (本文主要写1987年4月5日,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和大家一起植树的事。) 4.指导识记和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田字格课件出示。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指名说。 (2)识记生字。 我们有什么好办法识记住以上汉字? A.加一加:“又”加“阝”,就是“邓”,“木”加“直”,就是“植”,“弓”加“〡”就是“引”,“氵”加“艹”加“两”就是“满”,“自”加“心”就是“息”,“艹”加“田”,就是“苗”。 B.换一换:“住”把“亻”换成“氵”,就是“注”。 C.减一减:“体”把“本”下面的一横减掉,就是“休”。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书写“引、满、息”。(课件出示) “引”第一笔是横折,第四笔是竖折折钩。 “满”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右面是“艹+两”。 “息”是上下结构,上面是个“自”,下面的“心”,卧勾要写好。 (4)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安。 (5)展评学生的书写。 三、复习巩固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写好了生字,读准了词语,再来读读。 小结:看来这些生字词同学们不仅记住了,会写,也会用,这才是真会了。 板书设计: 邓小平爷爷植树 (生字词略)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朗读课文,能抓住重要词语理解课文,感受人物品质。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抓住人物的动作,读好句子。通过朗读,感受人物品质。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邓小平爷爷植树的相关图文介绍。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教师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出示词语卡片) 学生认读生字,词语。 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并选一生词说一句话。 把识字作为重点。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1.课件出示第一小节。 为什么说“1987年4月5日,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 2.品读第2-4自然段 学生自读2-4自然段,画出描写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句子,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 (1)“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可抓住“兴致勃勃”、“布满汗珠”、“不肯休息”进行理解和体会,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植树那么有兴致,说明邓小平爷爷喜欢劳动,“布满汗珠”“不肯休息”说明小平爷爷干得认真。) (2)“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抓住“挑选”、“小心”、“挥锹”进行品读。 (这是对小平爷爷植树过程的描写,从“挑选、小心”等词语,看出邓爷爷栽树特别仔细,选择茁壮的树苗,还要小心翼翼地放入坑中。) (3)“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抓住“仔细”、“连声”等词语进行品读。 (从“仔细看看,连声说”等词语,说明邓爷爷栽树非常仔细,一定要把小树栽好、扶正才行。) 3.学习第5自然段 读读想想,学习第5小节 “今天,邓小平爷爷栽种的柏树已经长大了,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美丽的风景”美在哪里? (树长得茂盛、漂亮;是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邓小平爷爷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很多人去参观,怀念邓小平爷爷……) 三、回归课文,评价阅读 教师根据板书总结课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性评价。 用评价的方式总结,反馈课堂教学效果。 四、积累强化,课外拓展 1.拓展阅读《春天的植树故事》。 2.阅读理解《老爷爷种苹果》 老爷爷种苹果 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在自家门前的空地上种了许多苹果树。 老爷爷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精心地打理着这些苹果树,为它们浇水、锄草、喷洒农药…… 老爷爷像呵(hē)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着这些苹果树。 一个邻居问他:“你种这么多苹果树干什么呀?要等好久这些树才会结出苹果来呢。恐怕你是吃不到苹果啦。” 老爷爷说( )( )我虽然吃不着( )但是别人吃得着哇( )那时候他们会感谢我的( )( ) (1)这篇短文共有____个自然段。 (2)在( )里填入合适的标点。 (3)填一填。 日( )而( ) 日落( )( ) (4)用“ ”画出老爷爷说的话。从老爷爷的话中,我知道了( )的含义。(写序号) 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②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板书设计 引人注目——83岁高龄 1987难忘 —邓小平爷爷 兴致勃勃——不肯休息 美丽的风景 精心挑选 挥锹填土 教后反思: 口语交际 注意说话的语气 口语交际目标 1.课堂上通过语言实践,使学生明白与别人交流时,既要把话说清楚,又要有恰当的语气。 2.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并做到举止大方、有礼貌。 3.说话的语气不要太生硬,避免使用命令的语气。 教学重点:能用恰当的语气进行交流。能感受不同语气的不同效果。 教学难点:学会用合适的与其进行语言交流。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教学准备: 文中的例句和生活中的一些语句制作在课件中。 口语交际指导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我们每天都要和别人交流,说话时,要注意有礼貌,注意说话的语气,适当运用礼貌用语。 2.今天我们练习如何运用恰当的语气和别人说话。 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注意说话的语气) 二、看图,读句子,注意语气 1.教师指导看图,引导讨论。看图,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与谁说话,语气对不对,为什么?先跟你的小组中的朋友讨论。 小组看图辨别讨论。 教师活动: 2.出示第一幅图。 a图上画了谁与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下课了,小刚刚想跑出教室,不小心把小红的铅笔盒弄到地上去了。) b你觉得那个小刚说话时的语对吗?为什么? 出示:我不是故意的。 c你觉得小刚应该怎么说?怎么做呢? 出示: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小刚应该边道歉边把文具盒捡起来。) d请两位同学合作表演。注意指导学生的口语表达、说话的语气。 学生活动: 学生看图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根据讨论结果,生生再次合作练习表演。 学生点评,提出说话交际时注意使用礼貌运用,说话不能太生硬。 讨论交流,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自由选择练习表演。 3.教师出示第二幅图。(车上,小兰要下车了,人太多,一位阿姨站在了当道上,挡住了小兰的去路。) 出示:阿姨,请您让一下。 阿姨,请您让一下好吗? 学生小组合作表演。 4.教师根据讨论结果、表演作一简要小结。 (请求别人时,光用到礼貌用语,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注意说话尽量用委婉的语气,最好是商量的口吻,不要太生硬。) 学生从口语表达的语气上,是否委婉让别人乐于接受,学生自主评比。 三、拓展训练。 1教师启发思考: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不正确的说话语气? (问题提出后学生分组充分讨论) 2交流发言,引导学生说出平时口语交际中的一些不正确的说话语气。 (学生自由发言交流,练习表演) 3试着解决下面的问题,注意说话的语气。 (1)妈妈想让我学钢琴,我想学画画。我会跟妈妈说…… (2)上学迟到了,老师批评了我。下课后,我对老师说…… (3)看到同学洗手后忘了关水龙头,我会跟他说…… (学生评点表演得怎么样?有什么问题?你觉得应该怎么样表演?) 四、小结。 小朋友们,我们在与别人的交往中,除了要把说话好之外,还要注意有委婉、礼貌的说话语气,这样不仅会增加说话的表达效果,还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板书设计: 注意说话的语气 说话要使用礼貌用语 说话要委婉,不要太生硬 避免使用命令的语气 教后反思: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在生活中识字,规范书写汉字。 2. 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综合运用,并根据提示重读句子不同的地方,体会重读的作用。 3.积累古诗。 4.阅读《笋芽儿》,学习快乐读书吧。 教学重点: 1.在生活中识字,规范书写汉字。 2.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综合运用,并根据提示重读句子不同的地方,体会重读的作用。 教学难点:根据提示重读句子不同的地方,体会重读的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本单元知识点汇总。 教学课时:3课时 课型:复习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生字,书写生字。 2. 字词句综合运用第一部分。 教学重点:认识汉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半包围结构的汉字。 教学难点:能写出描述春天的词组。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星期天,小明和妈妈一起去公园游玩,(出示导游图),看看小明他们游玩了哪些地方。 二、认字写字。(课件出示) ɡuǎn lǐ tínɡ cè bǎo tǎ zī xún cān 管 理处 湖心亭 厕 所 宝 塔 咨询处 餐 厅 1.学生齐读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3.去掉拼音读词。 4.读句子,巩固认字。(课件出示) 星期天,我和爸爸来到湖心亭公园去玩,爸爸带着我,先到管理处买票,然后到咨询处询问路线,我们还登上了宝塔,满园的景色尽收眼底。下了宝塔之后,我们上了厕所,洗手出来,时间已经到了十二点,我们就来到公园的餐厅吃午餐。 5.测试。用线将拼音和汉字连起来。(课件出示) ɡuǎn zī tínɡ cè tǎ xún cān lǐ bǎo 管 塔 亭 理 宝 咨 餐 厕 询 6.书写汉字。(课件出示) 底 原 处 递 书写提示: 这几个汉字都是半包围结构的汉字。“底、原”是左上包围的字,在书写时包围部分的“撇”要写得伸展,能够包住里面的部分。 “处、递”是左下包围的字,书写时“捺”要写得伸展,能够托住里面的部分。 学生练习。 三、字词句运用。(课件出示) 1.补充合适的词语。 ( )的天空 ( )的阳光 ( )的田野 ( )的微风 ( )的柳条 ( )的草坪 学生试着填写。 汇报交流。 提示:天空:从颜色上可以填蓝蓝的天空;从空间范围来填,可以填一望无际的天空;从距离来填 ,可以填高高的天空…… 阳光:从温度来填,可以填温暖的阳光、灿烂的阳光;从阳光的属性来填,可以填美丽的阳光…… 田野:从颜色上可以填碧绿(金黄)的田野;从面积来填可以填无边无际的田野…… 微风:从温度上来填,可以填温暖(和煦)的微风;从状态来填,可以填吹来的微风…… 柳条:从形状上填,可以填细长的柳条;从质地上填,可以填柔软的柳条…… 草坪:从颜色上填,可以填碧绿的草坪;从面积上填,可以填宽阔的草坪…… 2.大家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①看到碧绿的田野,你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回答。 示例:田野是那么美丽,今年庄稼一定会丰收的。 ②温暖的阳光照射在身上,你有什么感受? 示例:感受到春天就在身边。 ③看到细长的柳条在河边舞动,你有什么感受? 示例:柳枝就像一个少女,跳着柔美的舞蹈,把春天打扮得那么美丽。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识字和写字,还学习了词语搭配,老师讲解了许多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练习巩固。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认识汉字 春天的词组 半包围的字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根据不同的提问读句子。 2. 积累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教学重点:背诵古诗,课外阅读。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背诵积累古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古诗的诗配图,我爱阅读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老师读两个句子,请同学们认真听,你觉得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①他是北京人。 ②他是北京人。 学生回答。 师:第①句老师重读了“他”强调的是人物,是谁。第②句重读的是“北京”,强调的是哪儿。 下面有个句子,老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读一读。 二、进行新课。(课件出示) 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 1.什么睡在松软的泥土里? 学生读。 参考: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 2.种子睡在哪里? 学生读。 参考: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 3.种子睡在什么样的泥土里? 学生读。 参考: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 4.练习。(课件出示) 请根据提问,将下面该重读的部分打上着重号。 我今天有语文课。 ①(谁今天有语文课?)我今天有语文课。 ②(你哪一天有语文课?)我今天有语文课。 ③(你今天有没有语文课?)我今天有语文课。 ④(你今天有什么课?)我今天有语文课。 5.学习《赋得古原草送别》(课件出示)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①借助拼音读古诗。 ②简介作者(课件出示4)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③说说诗句的意思。(课件出示5)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④学生读读背背。 ⑤测试学生背诵情况。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句子的读法,还学习了三诗《赋得古原草送别》,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朗读中运用老师讲解的方法,也希望同学们努力积累祖国的经典文化之一——古诗。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读好句子的重音 赋得古原草离别 唐 白居易 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教后反思: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阅读《笋芽儿》。 2.分享有趣的儿童故事。 3.指导阅读《神笔马良》,运用想象和幻想,能说出神笔马良用神笔画了什么,懂得遇事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教学重点:培养阅读兴趣,能从文中找出相关信息。 教学难点:推荐儿童故事,知道从封面、目录中查找有关信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春笋图,春天到了,春雨沙沙,笋芽儿从土里钻出来啦,我们看看笋芽儿是怎样钻出来的,她又经历了什么。 二、进行新课。(课件出示) 笋芽钻出地面前: (一)感知春雨的关爱 1.下面就请同学自由读课文,找一找笋芽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遇到了谁,他们是怎样关心和帮助笋芽的?找到后和你同桌说说! 汇报:先遇到的是春雨姑娘,在第一自然段,(生读)[板书 春雨] 春雨姑娘低声呼唤着笋芽,因为笋芽正在沉睡中,她怕惊醒笋芽。 2.联系我们的生活想一想什么是“沉睡”呀?春雨姑娘怕吓到沉睡中的笋芽,只能低声呼唤。 3.大家再想象一下,春天的细雨如果落在我们的脸上,我们的手上,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温柔、柔和、轻轻的、柔柔的)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体会到春雨的轻柔、温和吗? (生读)――真是一位温柔的春雨姑娘; 谁再来试试 (生再读)――这是一位细心呵护笋芽的春雨姑娘! 4.现在男同学你们就是沉睡的笋芽,女同学也就是春雨姑娘们,请你们低声呼唤一下沉睡的笋芽吧!齐:(笋芽儿,醒醒啊,春天来啦!) (二)感知雷公公严厉(课件出示) 1.除了春雨姑娘,笋芽还得到了谁的帮助呢?他跟春雨姑娘的呼唤一样吗?(她还得到了雷公公的帮助:雷公公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着笋芽。)(板画雷电) 2.为什么说雷公公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笋芽呢? (因为打雷的声音很吓人,雷公公想让笋芽清醒、清醒), 3.对,雷声大作的时候我们都会很害怕,那男同能不能学学着雷公公的样子呼唤一下笋芽呢? (能)读:轰隆隆!轰隆隆!…… 4.这位雷公公你好像对笋芽说―― 这位好像说――― 学生汇报。 5.春雨姑娘和雷公公都用不同的方式呼唤着笋芽,听到春雨姑娘的呼唤笋芽 (撒娇地说:“是谁在叫我呀?”出示) “娇”字是女字旁,看来女孩子最会撒娇了,那女孩子能读出它撒娇的样子吗?女孩子试一试,我们一起试一试。 6.春雨姑娘叫醒了笋芽,刚刚醒来的小笋芽,你又听到雷公公雷鸣般的呼唤立刻就--(精神了)(清醒了) 清醒了的笋芽(出示)“笋芽儿扭动着身子,一个劲儿地向上钻.”这句话你想怎么读?自己试着读一读。 (突出“扭动着身子”说明“笋芽很用力的钻”) 如果不扭动着身子,不用力呢?(钻不出去,地硬) (三)感受笋芽儿钻出地面的兴奋(课件出示) 请同学们读读“我长大啦!”这个句子。 学生读。 提示:要读出兴奋的语气。 多么骄傲、多么自豪啊!笋芽终于长大了,在她的成长中要感谢很多人!那我们同学,在你的成长中,你要感谢谁呢?(畅言) 同学们,让我们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感谢所有关爱我们的人,让我们把这篇 课文读给他们,告诉他们我们也会像笋芽一样努力,长大成才的!好吗?齐读全文。 三、快乐读书吧。 我们一起分享《神笔马良》。 1.提示方法:看书的时候,要学会看封面、看目录、看提要,因为目录告诉我们书里主要写了什么,要读的内容在哪一页,从目录中找到自己最喜爱的故事。(课件出示) 2.封面 (出示封面)从封面上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如书名、作者、出版社等) 简介 《神笔马良》是享誉世界的经典文学名著,是中国儿童文学的瑰宝。《神笔马良》由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洪汛涛于20世纪50年代创作。1980年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一等奖,被译成各国文字,在世界各地有着极为很深远的影响,为祖国多次赢得荣誉。 《神笔马良》在国内家喻户晓,马良形象深入人心。《神笔马良》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影响最大的儿童文学作品,马良已经成为中国儿童智慧、勇敢和正义的化身。 洪汛涛(1928.4.9—2001.9.22),浙江省浦江县人。曾用笔名田野、田多野、了的、吕榆等。全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神笔马良”之父。是与叶圣陶等齐名的中国“童话十家”,毕生致力于儿童文学的创作与研究,为儿童文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3.故事指导 马良的神笔是怎样得到的呢?指名说,白胡子老爷爷为什么要送神笔给马良呢?你能用因为——所以——来回答吗? 文中找一找,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马良很喜欢画画。 指名回答句子。 (1)能给我一支笔吗?我也想画画。 (2)穷孩子也想画什么画?马良这么喜欢画画,但却没有一支笔,他多么希望能有一支笔啊。你能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吗?可大官却嘲笑他,把他赶了出来,你能读出嘲笑的语气吗? (3)从哪些句子还可以看出马良很喜欢画画?指名读句子:他到山上打柴时,捡起一根枯树枝,在沙地上学着描飞鸟。他到河边割草时,用草根蘸蘸河水,在岸石上学着描游鱼。 他见到什么就画什么。马良只有在打柴和割草的时候画吗?他只画了鸟和鱼吗?请大家想象一下,他还有什么时候也在画?画了些什么?马良这么喜欢画画,可是连一支笔也没有,你能读好这句话吗?(他多么盼望能有一支笔啊!) (4)找一找马良用神笔画了什么?为什么画? 马良画这些东西是为了自己吗?你觉得马良是个什么样的人? (5)找一找,文中几件事情,哪几件文字多?哪几件文字少?这就是详写和略写,在写作上叫做详略得当。 (6)如果你有一支神笔,你会画些什么?阅读儿歌: 假如我是神笔马良, 我会画一大片森林, 做小兔的乐园, 孔雀的故乡。 假如我是神笔马良, 我会画广阔的草原, 让牛儿尽情地享受, 让马儿欢快地奔跑, 假如我是神笔马良, 我会画一条清清的小河, 让鱼儿快乐地游玩, 让青蛙高兴地歌唱。 假如我是神笔马良, 我会画洁白的云朵, 让阳光更加灿烂, 让小鸟自由地飞翔。 4.你还阅读了哪些有趣的故事,请讲出来给同学们听。 学生汇报。 老师评讲。 5.介绍课外读书的方法。 摘录法:将你所读的书中好词、好句、写得最美的地方摘录下来。 批注法:在自己所买的书页旁边,将自己的感想用三言两语写下来。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我爱阅读 《神笔马良》 教后反思: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体会雷锋精神,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感悟雷锋的足迹是什么,通过背诵积累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雷锋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哪里需要献出爱心,哪里需要帮助,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深层含义。 教学准备: 雷锋故事,雷锋名言。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课文,自主学习生字。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曾、冒”等13个字,会写“锋、昨”等9个字。 2.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课文的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认识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生字卡片,教学课件。学生课前搜集的雷锋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雷锋画像,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谈谈对他的了解。 2. 每年的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为沈阳部队某部因公牺牲的英雄战士雷锋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发表。此后,全国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板书课题,指导书写“锋”。 二、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小组内自学字词,互相检查指正,教师巡视,重点强调: “锋、曾、泞、荆、莹”都是后鼻音;“曾”是平舌音又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céng;“泞”读第四声,不要读成第二声;“棘”读第二声,不要读成第四声。 组内检查读──你指我认读──开火车读──对口形猜字。 3.指名按小节读课文,师生共同听读评议。 采用多种形式复现生字,促进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组内合作识记,养成交流习惯,培养合作意识。 三、朗读课文。 1.自由读文,思考:雷锋叔叔在哪里?划出有关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重点指导两个“你在哪里”:第二个比第一个语气加重,语调拖长,要读出深情呼唤的语气,要根据情感的起伏,读出急与缓的变化。小溪和小路的话,语速稍慢,娓娓道来,“瞧”以后的诗句可适当提高音调。 3.多种形式读文:范读──引读──自由选择伙伴合作读。 多角度、多层次、多方法的朗读,学生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了语言的优美和雷锋精神的伟大。 四、认识生字。 1.图文结合,认识生字。 2.伙伴互助,进一步熟悉生字。 3.练习。 填空: 弯弯的( ) 长长的( )晶莹的( ) 蒙蒙的( ) 温暖的( )鲜艳的( ) 五、书写 学习“锋、昨、洒、温、暖”五个字: 1.都是左右结构的汉字,左窄右宽。右半部分的书写细心指导:“锋”的右半部折文加“丰”,“洒”不要写成“酒”;“暖”字右边是“爰”。 2.学生练习书写,交流展示。 板书设计: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自主感悟“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2.在联想和表述故事中深化形象,懂得奉献爱心,助人为乐。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将奉献旨意内化心灵,外化行动。 教学难点:理解“哪里需要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意思。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感悟 1.朗读2、4小节。 讲述雷锋雨夜送迷路的孩子和背大娘回家的故事。(结合句子理解“泥泞”:雨水和泥土混在一起,说明道路又湿又滑,很不好走。“年迈”:年纪大。“荆棘”:带刺的植物。) 把诗化的语言还原成有血有肉的故事,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使雷锋的形象更加典型化、具体化和鲜明化。 2.齐读最后小节,小组讨论,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表层含义:雷锋叔叔时时处处想着别人,哪里需要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深层含义:希望人间处处都有像雷锋这样的人存在,把爱大把大把地撒向那些需要我们的人。 二、交流 1.雷锋叔叔还会出现在哪里?可以让学生讲讲雷锋的故事,如果学生没有查到相关资料,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雷锋的故事》。 2.在我们身边有这样的同学吗?举例说说班级的同学都做过哪些好事。 句式练习:雷锋叔叔就在我们班级里,你看,我们班的_______就是小雷锋: 。我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你今后想怎么做?(可以写倡议书,可以成立“雷锋小组”…… ) 引导学生体会和揣摩文章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如果文章仅仅停留在“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表层意思,那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所以通过寻找班里的小雷锋,树立身边的典型,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到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的更美好的思想境界。 三、背诵 小组内朗诵全诗──分节配乐朗诵──练习背诵──自己喜欢哪节就站起来背诵──竞赛背诵。 四、积累 师生共同积累有关雷锋的名言: 1.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3.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五、实践 1.开展“雷锋故事知多少”的故事会。 2.在班级内开展“争做活雷锋”的“夺章”活动。 六、书写 指导书写“冒、留、弯、背”4个汉字。 训练重点:写好上下结构的汉字。 “冒”字,部首选上边,注意和“曰”有差别,最后一横不封,“曰”要宽,下边的“目”要窄。“留”部首“田”,左上不要少点(口诀:留要留住点)。“弯”部首“弓”。“背”部首“月”,撇变竖。 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范写指导,学生练写,全班交流评议。 板书设计: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抱迷路的孩子 背年迈的大娘 奉献爱心,处处是雷锋 教后反思: 6 千人糕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汉字,会认会写9个字,掌握“能、桌、甘”的部首,正确读写有关词语。掌握多音字“的”的用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 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教学重点: 1.认识16个汉字,会认会写9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学习生字新词。 整体把握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重点:朗读、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自主识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词卡,教学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看到题目的时候,你怎么想?今天我们一起来尝一尝这个“千人糕”好不好? 2.齐读课题《千人糕》。认识“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告诉我们什么? 2.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4.逐段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5.努力把文章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熟了。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 从课文中走出来了, 你还认识它们吗? 2.出示生字指读:糕、特、嘛、买、纷、糖、蔗、汁、菜、熬、算、销、售、劳、的、确、应。 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特、的、确、应、汁。 (1)比较认知“特”和“确”: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由偏旁加上学过的旧字组成的, 比较容易识记。(出示谜语帮助识记生字。) (2)“的”字强调音节是“dí”, 还有一个读音“de”。要注意区分开, 在文中的词语“的确”中读“dí”。 (3)“应”字强调音节是“yīnɡ”, 还有一个读音“yìnɡ”。要注意区分开, 在文中的词语“应该”中读第一声。 (4)“特”字也是左右结构的字。出示谜语, 帮助理解生字。 (5)出示图片帮助识记生字“甘蔗”和“甜菜”。 5.猜谜语。 寺旁有头牛——特 加水十次——汁 石头一角——确 6.开火车读准字音。 四、情景朗读, 感知文本 我们一起来学习《千人糕》。 1.一天, 爸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吃千人糕吧。”(把句子读通顺。) 2.“爸爸,什么是千人糕?”孩子好奇地问。(想一想如何才能读出“好奇”的语气。) 3.“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爸爸回答。(真好奇啊!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啊?) 4.孩子想: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tè)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哦。这句话后面用的是什么标点符号?我们应该怎样读?) 5.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有什么两样。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mɑ)!您给我买(mǎi)过。”(到底是什么回事呢?)特别:不一般。 6.爸爸说:“是的, 就是平常吃的米糕。你知道这糕是怎么做成的吗?”(很想知道, 你呢?) 7.孩子说:“是把大米磨(mò)成粉做的,还加了糖(tánɡ)。” 8.爸爸说:“是啊,大米是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朗读时注意顿号的停顿时间。) 9.爸爸接着说:“糖呢,是用甘蔗(zhè)汁(zhī)、甜菜(cài)汁熬(áo)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suàn)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xiāo)售(shòu),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láo)动。”(注意把长句子读通顺、流利。) 销售:将货物卖出去。 10.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想想,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bǎi)在我们面前。”(大家的力量!) 11、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dí)确(què)应(yīnɡ)该叫‘千人糕’啊!”(原来是这样!读流利、 读通顺哦!) 五、课堂展示 1.比较句子, 指导朗读。 A.出示: 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 就是平常吃的米糕。 B.讨论: 这两句话是什么句式? 两句话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C.指导读句子。 第一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第二句要用肯定的语气读。 2.小组推荐优秀小选手分角色朗读课文。 3.练习说话。 以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样东西为例, 说说还有哪些东西也是千万人合力得来的, 让我们心怀感恩吧。 六、学写生字 课文同学们读得真美。现在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 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出示生字:能、味、买、具、甘、汁、甜、菜、劳。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板书笔顺。 3.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重点学习:“味、具、甘、劳、买”的注意要点。(“具”三横不要少一横。“味”注意“未”上横短, 下横长。“甘”笔顺。“劳”注意偏旁下面没有一点。“买”第一笔是横钩。) 4.学生临习生字。 板书设计: 千人糕 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 (还有“千人( )”?)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抓住“千人糕“的制作过程,懂得一个事物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了解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协作,社会才更美好。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列举重点词语进行学习。 一、复习引入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认读,出示拼音练读。 2.给生字组词,开火车组词。出示词语,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词语,大家抢读,美读,大声读,体会语言的美好。 4.复习生字,出示形近字组词,大家进行开火车。 5.出示多音字、同音字,进行训练与积累。 6.学习生字,说一说同一个偏旁的字有什么特点。 7.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二、课文赏析 (一)品读第1—4自然段。 导学:同学们看到题目的时候,你想说些什么啊?今天我们一起来尝一尝这个“千人糕”好不好?一起来学习《千人糕》。 一天,爸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吃千人糕吧。” “爸爸,什么是千人糕?”孩子好奇地问。 “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爸爸回答。 孩子想: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tè)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 1.你在这些文本中读到了什么? 2.你从哪些词语中读到的呢? 3.“千人糕”是什么呢?我也很好奇。 4.为什么用“很多很多”呢? 5.在孩子的想象中,“千人糕”是怎样的呢? (二)课堂展示 观察一下标点符号的用法。 A、提示语在前面,加:“” B、提示语在中间,加“ ”, “ ” C、提示语在后面,加“ 。” (三)品读第5—9自然段。 自学思考: (1)千人糕里包含着哪些东西? (2)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 (3)除了包含的东西,制作千人糕还需要哪些人的劳动? (4)如果缺少这中间的人,千人糕能到我们嘴里吗? 交流学习,出示课文: 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有什么两样。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mɑ)!您给我买(mǎi)过。” 爸爸说:“是的,就是平常吃的米糕。你知道这糕是怎么做成的吗?” 孩子说:“是把大米磨(mò)成粉做的,还加了糖(tánɡ)。” 爸爸说:“是啊, 大米是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 爸爸接着说:“糖呢, 是用甘蔗(zhè)汁(zhī)、甜菜(cài)汁熬(áo)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 要有工具, 还得有火……就算(suàn)米糕做好了, 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xiāo)售(shòu), 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láo)动。” 1.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 2.试着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3.平常吃过的米糕为什么就叫做“千人糕”了呢? 4.“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有什么两样”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5.观察一下标点符号的用法。 6.顿号用途:分隔同类的并列的事, 通常是单字、词语或短句, 当中的停顿较逗号短。 7.用上“就算……还得……”说一句话。 8.用上“要有……还得有……”说一句话。 9.仿照例子写句子。 AABB:平平常常 明明白白 清清楚楚 (四)品读第10—11自然段。 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想想,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bǎi)在我们面前。”(大家的力量!) 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dí)确(què)应(yīnɡ)该叫‘千人糕’啊!” 1.“才”字 说明了“千人糕”制作的不易。 2.想一想“经过”的意思,并用上“……经过……”说一句话。 3.的确:确乎, 确实。试着说一句话吧! 4.为什么叫它“千人糕呢”? 三、交流分享 1.生活中还有什么也是通过大家合作得来呢?(播放音乐:众人划桨开大船) 2.句式训练。 例: 看到“千人糕”,我想到了农民、稻谷、大米、甘蔗汁、包装…… 看到“衣服”,我想到…… 看到“铅笔”,我想到…… 四、中心点击 世界上任何一样东西都要许多人共同劳动, 才能创造出来。 五、作业布置 1.写会本课生字。 2.把积累的好词好句子写到小本本上。 3.把自己懂得的道理写在“我的小本本上”。 3.拓展阅读,升华主题。 蚂蚁搬米 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 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 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 团结合作力量大,蚂蚁搬米是道理。 练习:请你说说,我们的语文课本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至少说出五个)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例:农民种出树、树在工厂里做成纸,纸印刷成书(书的内容需要作者来写、编者选好课文),书运到书店里,学校从书店拿来再发到我么的手中……说明了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协作,才能使社会更美好的道理。 拓展关于团结写作的谚语俗语: 人心齐,泰山移。 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水涨船高,柴多火旺。 一块砖头砌不成墙,一根木头盖不成房。 一根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板书设计: 千人糕 米粉——米——稻子——农民 锅——煤炭——工人 布——农民——工人 共同努力,互相协作,社会更美好! 教后反思: 7 一匹出色的马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妹妹前后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独立、坚强地面对生活。 2.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会一匹马带给妹妹的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妹妹前后的对比,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自立、自强、乐观、向上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一边读一边积累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 比一比,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乐观、坚强地面对生活。 教学准备:学生朗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教师制作课件,准备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能正确朗读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内容。 自主学习生字词语,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汉字。 教学重点:朗读、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自主学习生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一匹出色的马)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质疑:为什么说是"一匹出色的马"? 3﹒导入:让我们看看是这匹马是指什么?怎么"出色"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课件出示) (1)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同学。 (2)读顺句子,不唱读,不回读,注意语气和语调。 (3)把容易读错的字和句子多读几遍。 (4)看看这篇短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检查自读情况,疏通字词障碍。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 pǐ bō wén xiàng jǐng liàn qiú shě 匹 波 纹 像 景 恋 求 舍 “纹、恋”前鼻音,“像、景”后鼻音,“舍”翘舌音。 ①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再指名读;齐读。 ②开火车。按照小组快速念出老师出示的生字。让全体学生兴奋起来。 ③抢答。教师拿出哪个字,学生举手抢答。 ④教师随机纠正读音:"舍"翘舌音,不是平舌音。 (2)认读本课新词:(课件出示) 郊外泛起葱绿柔软绿毯异常一株骑马跨上 ①同桌互读。同桌读有困难的地方帮助他纠正,读得好的地方表扬他并向他学习。 ②检查评价。谁能大胆、响亮地读给大家听?指生读。 (3)多音字。(课件出示) sàn(散步) shè(宿舍) 散 舍 sǎn(松散) shě(舍己为人) 学以致用:(课件出示)选择正确的读音填空。 ①过晚饭,我们一家人一起出去散( )步。 ②我喜欢四肢全伸开,松散( )地躺在大床上。 ③我们宿舍( )住着六个人。 ④我们要学习雷锋那种舍( )己为人的精神。 3.读课文,把这些字词带入文中读一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一家人出去散步,妹妹累了让爸爸妈妈抱,爸爸给了妹妹一根柳枝,当马骑回家去。) (2)“一匹出色的马”是文中具体指什么?(一根柳枝) 提示:总结全文,可自由总结,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课文的语句,但必须符合文意。 三、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出示本课生字田字格课件:匹波纹像景恋求舍 观察生字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在书上描红,完成课后的描红,老师巡视检查指导. 3.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这些生字,师指导字形结构及笔顺,巡视指导。 4.实物投影出示,展示优秀的同学作品,师生评议。 四、课堂回顾,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乐观、坚强的小妹,还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课文讲了什么。 板书设计: 一匹出色的马 要抱——自己走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描写的句子没边读边想象所描写的画面。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妹妹为什么把枝条当马后就忘记了疲劳。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列出描写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质疑导入。 1.检查认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这匹马其实是一根柳条,这节课我们研究为什么说它“出色”,从而体会妹妹的变化。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一匹出色的马) 二、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1.读课文想想这匹马是怎么神奇地使妹妹飞快地跑回家的。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相机引导。 哪些自然段时写一家人散步的情景,哪些自然段写妹妹央求爸爸妈妈抱的情景,哪些自然段又是写妹妹高兴地自己跑回家的情景。 3.同座互相议一议,读一读。教师巡回辅导,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用心读书,用心思考,用心体会,用心倾听学习就有收获。这两位同学做得很好,在交流的过程中边朗读,边圈画。 三、交流感悟,品味语言。 围绕“这匹马怎么神奇了,妹妹的变化”开展教学。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指导学生学习、朗读、理解课文。 1.哪些自然段时写一家人散步的情景?看到了哪些美景?谁愿意起来把你的学习体会和大家交流交流。 (1)写一家人散步,我是从课文的第1、2、3自然段中读到的。 (2)自由读2、3自然段,找出描写郊外景色优美的句子,读一读。(课件出示) (3)指名学生起来读句子。学生读句子时,教师相机出示下面句子,指导朗读。(课件出示) A.“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 ①自由读,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河水的美。 ②“碧绿碧绿”就是( )的意思,类似的词语还有很多,我会仿写: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③仿写句子:一阵清风吹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①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 C.朗读指导:用舒缓、轻柔的语气读出郊外景色的美好。 (4)看到这样的美景,全家人都陶醉了,从哪里看出来?(课件出示) “我们一边看,一边走,路已经走了不少,却还恋恋不舍,不想回去。” 谁会用下面的句式说话,教师着重指出“一边…一边…”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 ________一边________________ ,一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练习。然后指名说句子。 2.哪些自然段时写妹妹央求爸爸妈妈抱抱她?妈妈爸爸怎么做的? (1)我是从课文的第4--6自然段中读到的。 (2)指名学生起来读句子。学生读,教师出示下面的句子: A.妈妈摇摇头,回答说:“不行啊,我也很累,抱不动你了。” B.爸爸从路旁一株柳树下,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把它递给了妹妹,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吧!”大家自由读读这几句话,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句子,回答老师的提问。 ①你认为爸爸妈妈为什么拒绝妹妹的请求?预设一:爸爸妈妈是在锻炼妹妹的意志,让她学会坚强。预设二:因为爸爸妈妈确实自己很累了,实在抱不动了。 ②“一匹出色的马”其实是一根________。(柳枝) (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评价,指导读好句子。 师生读。男女生读。 3.学习第7自然段 (1)出示:“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我早回来啦!” 从这一句,你读出了什么?预设:妹妹很高兴,真把柳枝当成了一匹马。预设:我读出了妹妹的变化真大,妹妹一下了长大了,变得坚强、乐观了。 (2)指导朗读:用高兴的语气读出妹妹的坚强、乐观。 四、回归题目,总结升华 1.分角色朗读课文,尽量感情朗读。 2.为什么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 预设一:爸爸说的“出色的马”,其实是一种看不到的东西,是坚强,是独立的精神。 预设二:因为妹妹把它当成了一匹真正的马,忘记了疲劳,“骑”着它回家了,所以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 五、小结全文。 通过妹妹前后变化的比较,我们懂得了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乐观面对,学会独立、坚强和自信地面对眼前的一切。 板书设计 7 一匹出色的马 之前的妹妹:要人抱抱 之后的妹妹:高兴地 第一个跑到家 教后反思: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汉字,了解职业特点。 2.能够在情境中感受动词的意义,学习仿写句子。 3.进一步规范汉字的书写,展示自己的书写能力。 4.熟读一首小诗,做到正确、流利。 教学重点: 1.能够在情境中感受动词的意义,学习仿写句子。 2.进一步规范汉字的书写,展示自己的书写能力。 教学难点: 认识11个汉字,了解职业特点。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生活中的一些职业吗?在咱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大家庭中,大家各司其职,做着自己的工作,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学生自由畅谈。 导入新课:让我们一起来说说生活中的各种职业吧。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教师、工程师、魔术师、建筑师、理发师”。 领读词语,出示拼音学生自读。 依次出示图片,学生说一说这些职业的人们在哪些工作,每天做些什么? 例如: 教师:在学校工作,教书育人。 理发师:在理发店工作,每天帮人们理发。 2.出示“演员、营业员、服务员、裁判员、饲养员”。 总结:“师”指掌握专门学术或技艺的人。 领读词语,出示拼音学生自读。 依次出示图片,学生说一说这些职业的人们在哪些工作,每天做些什么? 例如: 饲养员:他们饲养小动物。 总结:“员”指从事工作或学习的人。 3.出示“教师、演员”等全部词语。认读词语。开火车读。 4.在社会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职业呢? 学生自由表述。 预设:医生、司机、航天员等。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这些职业的工作有什么特点。 5.出示要求会写的11个生字,讲解并让学生组词。 三、字词句运用 1.照样子说一说,把自己喜欢的景物写下来。 出示: 田野 葱葱绿绿的 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2.小组自由交流。分享发现: (1)我发现这些句子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我们在仿写句子时候,要注意本体和喻体。 3.进行句子仿写。 4.读句子,体会词语的意思,说说你的发现。 出示句子: 这糕要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 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 分别进行解释。 出示句子: 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鼹鼠先生经过狐狸太太家,正巧,狐狸太太走出门。 分别进行解释。 我的发现:"特别"有两个不同的意思,是一个多义词。 四、书写提示 1.出示书写的姿势。 2.出示握笔的姿势。 3.提示书写姿势。坐姿和拿笔姿势都要规范。 4.还要观察字的每一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五、日积月累 有几句名言要跟大家一起分享。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意思是:给他人一朵玫瑰,自己的手上也会有余香,用来形容付出会使自己快乐。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意思是:平常肯帮助他人的人有了困难,也会有人来帮他,形容善有善报。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这些话都和“帮助他人”有关。今天我们就多做一些积累吧。 1.花要叶扶,人要人帮。 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学生背诵。 六、我爱阅读 1.出示小诗。 2.一句一句地按顺序播放,同时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进老师窗前》学生一句一句地读,轮读,小组合作读。慢速咬准字音,不断加快速度读。 3.认真读文,看谁读得又快又清楚,又富有真情实感。 小组派代表展示。 4.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什么?(师生情。) 5.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师生情的故事?说给同学听听吧!展示《程门立雪》。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二 职业 景物描写 一词多义 积累 阅读 教后反思: 写话:我的好朋友 教学目标: 1.回顾归纳并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描绘人物。 2.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并选取合适的具体事例描写人物。 3.指导学生在具体事例描述过程中,尝试抓住人物特点重点描写,进而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在具体事例描述过程中,选取并运用合适的方法突现人物特点。 教学准备:观察好朋友的外貌特征,共同回忆印象深刻的事例。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下面我来考考大家的记忆力,我会出示一些曾经学过课文的片段。 写的是谁?可以看出她的什么特点? 2.难度增加,下面三个片段一起出示。 这几个片段又是抓住人物哪几个方面在进行描写呢?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小结并板书。 3.过渡:今天我们就尝试着学着这样写一写我们身边最熟悉的人。板书课题。 二、下水引路 1.每个人都有和自己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我想请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我的好朋友。出示下水作文。 2.虽然你没见过我的好朋友,但从我的描述中,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你从那些语句感受到的? 4.小结:今天我们就要学习通过一件事情,抓住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写出人物的特点,进而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明确要求 1.出示写作要求 (1)选好材:选择一件最能代表表现好朋友特点的事情 (2)选方法:依据好朋友的特点选择侧重描写的方面 2.你想一想:你准备写谁?他有什么特点?你准备用哪件事来表现他的特点? 3.学生自己想,同桌交流。 4.全班交流 5.通过外貌,或突出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好朋友的特点。 四、学生练笔,教师巡视 五、举例讲评 六、总结写法,提出下节课要求。 好朋友 我有很多好朋友,不过今天这个有点特别。 他是一个很可爱的男孩子,十岁了,白白净净,一副机灵相,圆圆的眼睛闪着智慧的光芒,上语文课时,总能看到他举得高高的小手,回答对了还会露出得意的微笑。 说起我们俩的友情,还有一段小故事。那是我刚接手这个二年级的班,他在众多调皮的男生中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开学不久,我的嗓子就哑了。那天我上完语文课,整理课本准备走出教室时,突然看到他快步走过来,朝我伸出右手,笑盈盈地看着我,说:“张老师,你嗓子哑了,吃这个好。”我定睛一看,他手心里是一颗金嗓子喉宝。我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没想到一个男孩竟能如此细心。可当我看到那只伸出的小黑手时,又有些犹豫不决。接?还是不接?我的目光碰上了他那双清澈的眼睛,里面充满了期待与关心。于是,我果断地拿起来吃进嘴里,对他笑着说声:“谢谢你!”他如释重负地笑了,脸上有点害羞:“不用谢,希望你快点好起来,我喜欢上语文课!” 从这次之后,他和我的距离就好像拉近了。他送过我大苹果,春游时请我吃薯片,每次看到我总是灿烂地笑着跟我打招呼。我喜欢和他一起聊天,说说笑笑,每当这时,我就感觉自己回到了小时候。我很喜欢我的这个好朋友。 板书设计: 我的好朋友 外貌 事情 教后反思: 识字1 神州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州、涌”等15个生字。会写“州、湾”等9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景物物同所学的三字经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祖国的伟大。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祖国大好河山图片。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会写“州、湾”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9个生字;感受汉字的鲜活生命,准确领悟字义。 教学准备:课件(教师)、预习生字(学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开拓创新。一艘满载着大船,正迎着新世纪的大潮,扬帆远航。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小朋友,我们都爱自已的祖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祖国的各种风土人情吧! 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二、自主探究,学习生字。 1.利用拼音,自由小声读出字词,不会读的找同学帮助。 2.去掉拼音读词语。 3.调动同学的生活积累识字。比方,各地同学可以结合当地地名认识“州(广州、兰州、苏州)、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峡(三峡、刘家峡)”。再如,通过“人民路、人民公园、人民小学”等人名、路名,公园、学校名,认识“民”字。 4.“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中有五个生字,可让同学在读这一句时集中认读和识记。 5.让同学通过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如,申—神、勇—涌、鸟—岛、夹—峡、写—与、眠—民、旅—族。“州”的意思可通过对“神州”的大致了解来理解。 6.根据课文内容自编韵语,巩固识字。如: 神州大地,山川壮丽;黄河长江,奔涌不息;宝岛台湾,隔海相望;中华民族,奋发图强。 7.教师抽查同学自学情况: 换偏旁:伸——神 勇――涌,减一减:写――与,眠――民 加一加:夹――峡 猜谜语:海中一座山鸟儿好家园 三、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 本课要写的字中涉和平翘舌音的较多,如州、民、族zú。写字前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族”字是左右结构。 2.观察发现。 难写的字:民、族。 3.重点讲解。 民:字形特点上窄下宽,竖提要直,斜钩要呈弓形,尽量舒展。 州:点方向不同,撇和竖长短不同。 板书设计: 识字1 神州谣 神州 中华 华夏 (生字)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会写神州、中华、山川、黄河、长江、长城、台湾、海峡、民族、奋发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三字经的韵律美。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他们对祖国方块字的独特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汉字的鲜活生命,准确领悟字义,把复杂的字形形象化、简单化的记住。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祖国文化。 教学准备: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祖国妈妈还有许多响亮的名字。课件出示:(“神州”“华夏”) 师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其他名字:神州、九州、华夏、中华 华夏:早在公元前21世纪时,我国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历经夏、商、周三个王朝,逐渐形成华夏民族。后来,人们就用“华夏”来作为中国的别称。 神州:大禹治水以后,曾把中国划为九州,并指点名山、大川作为各州疆界,所以后世相沿称中国为“九州”,又因为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是个礼仪之邦,所以称为神州。全班再次齐读词。 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了解一下我们的祖国。 二、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出示课文第一句“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 (1)自读。 (2)说说这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 (3)引导学生以洪亮的声音、自豪的语气读一读。 学习第二小节。 (1)现在,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游览一下祖国几处的山川。 (2)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图片,看图片,说说分别是哪儿。 (3)引导观察图片,说说每个地方的特点,相机出示第二句:“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练习读一读,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并结合图片读懂句意。 (4)结合中国地图,了解“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地理位置,然后边诵读边体会祖国山川的壮美。 第三小节。 (1)观察地图,指认台湾岛,引导认识台湾岛与大陆的地理关系,告诉学生台湾虽然与大陆隔着台湾海峡,但自古以来它都是祖国的一部分。 (2)出示第三句“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联系地图理解句意,然后识记生字。 (3)结合地图,诵读体会。 第四小节。 (1)谈话:我们属于哪个民族?你知道祖国大家庭中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吗?你还知道哪些? (2)观看各民族情谊浓浓、奋发图强的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3)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4)反复朗读、体会,然后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再大声诵读。 5、再读课文,引导学生以洪亮的声音、自豪的语气、奋发的姿态,反复诵读。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可让同学自由说说从每一句三字经中,读出了什么,体会到什么。如,从第一、二句中读出祖国山河壮美、风景如画;从第三句中读出宝岛台湾与大陆是一家,两岸人民盼望着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从第四句中读出各族人民正在齐心协力,奋发向上,为振兴中华而努力。 在理解和感悟“各民族”时,可结合课后“读读认认”中的图画和词语,让同学说说自身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三、实践活动,拓展延伸。 1.读一读 华夏儿女 炎黄子孙 神州大地 巍巍中华 民族团结 世界大同 奋发图强 繁荣昌盛 2.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3.再次体会华夏子孙团结向上的精神。 四、师总结。 1.神州大地,山川壮丽,黄河长江,奔涌不息,宝岛台湾,隔海相望,真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2.少数民族知识知多少 搜集少数民族的服饰、房屋、节日、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图片或文字资料,然后在班上交流。 板书设计: 识字1 神州谣 神州谣 具体说,几种代表性的景物。 祖国壮美,民族团结 民族要团结,统一 教后反思: 识字2 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指导学生认识“传”“统”等15个认读字,会写“贴、街”等9个会写字。能听写课后6个词语,知道节日的顺序。。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过程与方法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教学重点: 认识15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难点:对传统文化产生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传统文化资料搜集,了解传统节日习俗。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传、统”等14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新字,会写“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龙舟、中秋、圆月、转眼、全家、团圆、热闹”等词语。 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教学重点:认识汉字,书写汉字。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听关键词,猜节日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 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有关节日的关键词,就请大家来猜猜是什么节日,在哪一天过节? 放鞭炮,拿红包(春节正月初一) 祭祖、扫墓(清明4月3日—5日) 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五月初五) 吃月饼,赏圆月(中秋节八月十五) 像这些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并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的节日,我们把它们叫做中国的传统节日。板书课题:传统节日 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它们分别在哪一天过? 出示其余的几个传统节日:从日期上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中国的传统节日多数都是按农历来过的,只有清明是按公历来过的,它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早在唐朝就有诗人写下了《清明》这一首诗(引:清明时节……)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自读要求: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将生字读熟。 (2)圈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3)把课文读熟,不重读,不漏字。 (4)用横线画出文中提到的节日。 2.学生自读课文。 3.汇报自学情况。 (1)同桌互读生字,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2)交流不认识的生字,重点指导。 (3)指导识字: 翘舌音:传、舟、赏 后鼻韵:统、巷、堂、郎、饼、赏 乞:它与哪个字相似,它可以组哪些词? 4.开火车读生字。 三、送生字进课文,初识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注意生字。 2.师生对读课文,看谁读得更流利。 3.分小组对读课文。 4.男女生对读课文。 5.找出文中所讲到的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生字,看看哪些生字在书写时存在问题,给大家提示一下。 2.重点指导:贴、街、转、闹 (1)街字是左中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把握结构。 (2)贴字的偏旁最后一笔是点。 (3)转字最后一点也是难点。 (4)闹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市”字。 五、作业。 抄写生字。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传统节日 节日名称 习俗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通过春节等节日,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 3.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等,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传统节日资料。 教学过程: 一、畅谈春节,导入新课。 1.在众多传统节日中,最隆重最喜庆的是哪一个节日? 2.春节的浓浓年味至今还让我们回味无穷,你能说说春节有哪些主要活动吗? 3.文中介绍了春节的哪些活动呢?我们一起来读读。 二、研读课文,了解各种传统节日。 1.汇报文中讲到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 2.勾出各种节日的主要活动。 三、品读课文,学习汇报。 1.了解春节。 (1)春节:贴窗花、放鞭炮。 (2)观看春节的喜庆场面。 (3)说说春节还有哪些活动? 吃年夜饭、贴倒福、给压岁钱、看春节联欢晚会、贴春联、走亲戚。 (4)闯年关活动 第一关:年的故事谁来闯关? 第二关:背一幅春联或一首春节的诗。 第三关:说出一首和春节有关的歌,并唱出一句。 第四关:设计一句春节的祝福语 2.元宵节 (1)元宵节:看花灯 (2)说说花灯的热闹场面。 (3)体会“大街小巷人如潮”。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人流比作潮水,说明大街小巷里的人非常多 (4)指导朗读。 3、清明节 (1)清明节:扫墓。 (2)绍扫墓这个习俗,是为了祭奠死去的先人。 (3)同学们参加过扫墓吗?主要准备些什么?怎么做? 4.端午节 (1)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 (2)观看赛龙舟的场面。 (3)指导朗读,读出喜庆的语气。 5.乞巧节 (1)讲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 (2)指导朗读。 6.中秋节 (1)说说家里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 ()@吃月饼、赏月亮,欢度中秋。 7.重阳节 (1)讲解重阳节的习俗。 (2)教育学生学会尊敬长辈。 四、再读课文,感受传统文化。 1.学生齐读。 2.师生对读。 3.男女生对读。 五、拓展延伸。 1.说说还有哪些传统节日。 2.这些节日都有哪些主要的庆祝活动? 3.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节日,哪些节日是有民族之分的? 六、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认识了许多的传统节日,这是我们的历史财富,希望同学们能珍视我们的财富,热爱我们的传统节日。 七、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抄写你喜欢的句子。 板书设计: 识字2 传统节日 教后反思: 识字3 “贝”的故事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能够认读“甲骨文”“饰品”的词语,会写珍贵钱币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贝字的起源,贝的作用以及字形字义。 3.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意思,与偏旁有关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认识形声字的规律,归纳一批学习过的形声字来学习本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感受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教学重点: 了解贝字的起源和字形字义特点,掌握贝在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中书写不同的特点。 教学难点: 由“贝”字推衍开去,总结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 教学准备: 汉字演变课件,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课文,从文中了解“贝”字的起源,“贝”的作用和字的音形义。进一步认识形声字偏旁表意的特点。 教学重点:认识形声字的特点。 教学难点: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自主识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欣赏各种贝壳。(课件出示贝壳图片):不同种类的贝壳。 欣赏各种贝壳,感受贝壳的漂亮,令人喜爱。说说自己喜欢那种贝壳,为什么。 今天,我们好好学习一下关于“贝”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课件出示) (1)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同学。 (2)读顺句子,不唱读,不回读,注意语气和语调。 (3)把容易读错的字和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读情况,疏通字词障碍。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 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再指名读;齐读。 开火车。按照小组快速念出老师出示的生字。让全体学生兴奋起来。 抢答。教师拿出哪个字,学生举手抢答。 教师随机纠正读音:“钱、关”前鼻音,“财”是平舌音,“甲、坏”是三拼音节。 (2)认读本课新词:(课件出示) 漂亮、贝类、珍贵、饰品、随身、损坏、容易、赚钱、赔本、购物、贫困 同桌互读。同桌读有困难的地方帮助他纠正,读得好的地方表扬他并向他学习。 注意“珍、饰、赚”是翘舌音,读音分别是;“随、损”是平舌音,“品、贫”是前鼻音。:“漂亮”的“亮”读轻声。 检查评价。谁能大胆、响亮地读给大家听?指生读。 3.(课件出示):与 财 钱 甲 骨 贝 壳 坏 币 关 识记生字“与 财 钱 甲 骨 贝 壳 坏 币 关 ”。 (1)认读生字,重点认读故事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2)开火车读、齐读。 (3)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如:“财”是“贝+才”,“坏”是“土+不”,“币”是“丿+巾”,“关”是“丷+天”,“甲”是“日+〡”。“壳”是“士+冖+几”。 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它们:“线”把“纟”换成“钅”,就是“钱”。 可以用减一减的方法记住它们:“写”去掉“冖”,是“与”。 还有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它们:“城头月”就是“骨”,“回来团圆”是“贝”。 2.指导写字:重点指导“钱、骨、壳”(课件出示):钱、骨、壳的动画笔顺图 (1)教师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扩词。 (2)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 师点拨: “钱”的部首是“钅”,注意中间是竖提,右边不是“戈”,多一横; “骨”的上部注意书写笔顺,第二笔是横折,第三笔是横折; “壳” 的上面是“士”。 (3)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 (4)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优缺点。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要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同桌互读互听。 3.分小节展示朗读。 4.评价。 5.课件出示练读。 (1)自由模仿练读。 (2)男女分小节接力读 (3)自由练读,说说读了短文,你知道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讲了汉字“贝”的有关故事。) 四、总结: 我国的汉字文化正是博大精深,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板书设计: “贝”的故事 贝 饰品 钱币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意思,与偏旁有关的特点。 通过学习,感受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教学重点: 总结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能根据这一规律自主识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拓展一些类似的汉字故事。学生准备字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本课生字词。 (1)出示本课词语自由读一读。 甲骨文 贝类 珍贵 漂亮 饰品 钱币 购买 偏旁 钱财 携带 货物。 (2)指名读词语师生纠正读错的字音。 (3)出示文中12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指名学生朗读。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2.指名说明每个自然段的大致意思。 3.精读理解,重点突破。 学习第一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贝壳是什么?出示贝壳图片。(贝壳是保护动物身体的铠甲。) (2)在甲骨文中贝字的样子像什么?(甲骨文中的“贝”字,画的就是贝壳的两扇壳张开的样子。) 引导学生归纳,这一段讲的就是贝字的起源。 学习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归纳:这一段讲的是贝壳在古代的作用作为饰品。 (1)除了珍贵、漂亮,贝壳还有什么特点?(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 (2)它在古代有什么用途?(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 (3)根据这个特点,用贝字做偏旁的字,大多表示什么?(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比如,“赚、赔、购、贫、货”。) (4)除了书上列举贝字旁的字,你还知道哪些其她贝字旁的字吗?(学生查字典回答) 三、课堂小结: 说一说,为什么贝字做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所以贝字做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四、拓展学习。 1.阅读《七彩语文》“兜兜龙说汉字”的《有趣的“心”》,拓展学习。推荐阅读“兜兜龙说汉字”内容。 2.推荐阅读《有趣的汉字》。 爷爷站在书桌旁写毛笔字。元元看见了,惊奇地问:“爷爷,您是在画鸟吗?”爷爷说:“我是在写古代的‘鸟’字。”元元不明白,又问:“怎么像画画儿呢?” 爷爷说:“开始,人们用图表示事物。表示大山,就画一座山。表示羊,就画个羊头。后来慢慢写成了‘山’和‘羊’。” 元元又问:“有些意思画不出来,那怎么办呢?”爷爷笑着说:“我们的祖先很聪明,他们有时把两个字合在一起,就造出了一个新字来。像‘口’和‘鸟’合在一起表示鸟叫的意思,就是‘鸣’字;在‘木’的左边加上单人旁,表示人靠着树休息,就是‘休’字。” 元元听了,佩服极了:“我们的祖先真是太聪明啦!” 板书设计 识字2 贝的故事 贝的特点:珍贵、不容易坏 装饰品 用途:用贝当作钱币 赚 赔 购 贫 货 教后反思: 识字4 中国美食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正确认读“菠、煎、腐”等 13个生字;正确书写“烧、烤”等8个字。 2.正确认读“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等词语;正确读写“红烧茄子、烤鸭”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制作哪种食物运用那种烹调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国的美食文化,激发对中国美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读好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了解中国美食的烹调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可观看“舌尖上的中国”,了解中国美食。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联系生活认识课文介绍的美食,能认识菜名中的汉字,初步了解美食的烹饪方式。 教学重点: 在认识美食名称和烹饪方法的过程中识字。 教学难点:运用多种方法识字。 教学准备:各地美食介绍。学生搜集美食资料。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话题。 1.中国有句俗话,叫“民以食为天”,几千年来中国人创造了我们祖国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作为一个中国孩子,生活中你最喜欢吃哪些中餐美食?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介绍你最爱吃的美食。看谁的介绍最精彩,能让人“垂涎欲滴”。 说到美食,老师知道在座的每一位都是小小美食家。大家对美食是津津乐道。老师也喜欢吃,不过可别光顾着吃,应该吃出品味,吃出文化。今天这堂课我们共同探讨中华美食文化《中国美食》。(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中华五千年饮食文化博大情深、源远流长,勤劳、智慧的华人把中餐馆开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华美食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国人用美味征服了世界。 今天,老师把许多中国美食带到我们身边,想不想一睹为快?好,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师:是什么让你们发出如此惊叹?看到这些赏心悦目、五彩缤纷的中国美食,你想说些什么? (中国的菜肴,以色艳、香浓、味美而著称于世,它造型别致、五彩缤纷、栩栩如生,让人回味无穷了,精巧绝伦的外观,还是那别有韵味的名字,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想和欲望。) 二、说美食,学习生字 1.出示课本图片,学生说说美食。 先观察图片中美食的形状、颜色,再说说这叫什么。学生说。 书中所提到的美食,你尝过多少呢?请你说一说。 要求: 先交待所尝过的美食叫什么名字。再说说这美食吃起来是什么味道,口感怎么样。 如果你对这美食的做法了解一些,还可以介绍一下这美食的做法。 学生交流,老师适时评价。 2.介绍了这些美食,我们再来看看这些美食的名字中有哪些是你不认识的字。 学生划出生字,对照拼音多读几遍。然后,去掉拼音学生认读。(开火车读、点名读) 3.多媒体出示 炒 烤 烧 爆 炖 炸 煎 蒸 煮 ①指名读上面的字。 ②说说制作哪些食物时需要用到这些方法。 例如:煮鸡蛋 烤肉串 清蒸鲤鱼 油炸大虾 爆米花 煎鸡蛋…… 总结:我们不但从美食的名字中学会了汉字,而且从美食的做法中也学会了汉字。 4.用部首查字法查下面的汉字,再说说你的发现。 灶 焰 烫 煲 焦 烹(带火旁的字大都与火有关;灬 也与火有关。古时灬也就是火。) 三、赞美食,练习口语 大家欣赏了不少美食图片,有的尝过不少美食,请用一句话赞一赞中国美食。 如:灌汤小笼包的皮是薄薄的,甚至都透亮了,张嘴咬一口,里面鲜美的汁水流入口中,咬那浸了汁水的肉团,不肥不腻,入口爽滑……那真叫美! 那些冰糖葫芦红彤彤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不知引来多少小孩儿渴求的目光。 烤红薯看似焦糊糊的,周身满是草灰,嗅一嗅,香喷的气味马上会进入你的五脏六腑,令你“口水直流三千尺”。 …… 四、学写字。 1.指导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用田字格课件出示生字:烧 烤 鸭 肉 炒 饭 茄 鸡 仔细观察字形结构跟着老师书空。 “烤”字左右结构,右边是个“考”。 “肉”两个人不一样写法,上面的“人”较舒展,下面的“人”的“捺”变成点。 (2)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安。 (3)展评学生的书写。 板书设计: 中国美食 民以食为天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进一步料及中国觅美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制作哪种食物运用那种烹调方法。 了解中国的美食文化,激发对中国美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联系生活认识与美食有关的词语,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 教学难点:能根据主题进行材料搜集,自主识字。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字典,课前调查本地的美食,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当小老师,抽读生字卡片。 2.复习词语: (1)指名学生认读生词。 (2)开火车认读词语。 3.齐读词串。 二、读中悟情,读中积累 1.读法指导。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只是粗略地了解了一下中国美食,如果你想跟多地了解中国美食和烹调方法,我们就继续来学习课文。 2. 逐行指导。全班交流,先指名说、读,接着,通过课文插图或音像加深对词语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再读。必要时教师可作示范。 指导重点: (1)第一行:凉拌菠菜 香煎豆腐 红烧茄子。(课件出示:文字、插图) ①这些中国美食用到了哪些烹调方法?(这些中国美食用到了“凉拌、煎、 红烧”的烹调方法。) ②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红烧”的烹调方法。(红烧:中国美食中烹调方法的一种,把肉、鱼等加油、糖略炒,并加酱油等作料,焖熟使成黑红色。) ③说一说,你熟悉的食物中,还有哪些也用到以上这些烹调方法?(凉拌黄瓜、煎油饼、红烧肉) (2)第二行:烤鸭、水煮鱼。(课件出示:文字、插图) ①这两种中国美食又用到了什么烹调方法?(这些中国美食用到了“烤、煮”的烹调方法。) ②说一说,这两种烹调方法的具体做法。(可以借助查字典)(煮是把主料放于多量的汤汁或清水中,先用大火烧开,再用中火或小火慢慢煮熟的一种烹调方法。 烤是把食物原料放在烤炉中利用辐射热使之成熟的一种烹饪方法 。烤制的菜肴,由于原料是在干燥的热空气烘烤下成熟的,表面水分蒸发,凝成一层脆皮,原料内部水分不能继续蒸发,因此成菜形状整齐,色泽光滑,外脆里嫩,别有风味。) ③说一说,你熟悉的食物中,还有哪些也用到以上这些烹调方法?(比如说“烤全羊”、“水煮花生”等。 (3)第三行:葱爆羊肉 小鸡炖蘑菇。(课件出示:文字、插图) 这两种美食用到了什么烹调方法?(爆、炖)了解“爆”、“炖”的烹调方法。 爆就是急,速,烈的意思,加热时间极短.烹制出的菜肴脆嫩鲜爽。爆法主要用于烹制脆性,韧性原料,如肚子,鸡肫,鸭肫,鸡鸭肉,瘦猪肉,牛羊肉等。常用的爆法主要为:油爆,芜爆,葱爆,酱爆等。 炖和烧相似,所不同的是,炖制菜的汤汁比烧菜的多.炖先用葱,姜炝锅,再冲入汤或水,烧开后下主料,先大火烧开,再小火慢炖.炖菜的主料要求软烂,一般是咸鲜味。 (4)第四行:蒸饺 炸酱面 小米粥 蛋炒饭。(课件出示:文字、插图) 这里有用到了什么烹调方法?(蒸 炸 炒)这三种烹调方法,比较常见,家里人一般用这些方法制作什么家常菜?(蒸馒头、蒸包子、炸丸子、炒土豆丝) 4.指导停顿。词与词之间停顿较短,做到声断气不断。行与行之间停顿长一些,做到气断情不断。自读体会。 5.练读全文。注意停顿,语速和语调的变化。自读,互读。反馈指导。推选优秀者到前面配乐朗读。 6.当堂背诵。学生诵读韵文,边诵读边想象,达到熟记积累,当堂背诵。 三、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1.今天我们认识了很多的中国美食,说一说运用了哪些烹调方法吗? 本文共介绍了10中烹调方法:凉拌、煎、烧、烤、煮、爆、炖、蒸、炸、炒。 2.你最喜欢的中国美食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最喜欢吃的美味佳肴是什么。 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中国美食,了解了很多烹调方法,会用词串说句子。 板书设计: 识字4中国美食 中国美食 烤、煮 烹调方法 爆、炖 蒸、炸、炒 教后反思: 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普通话进行口语表达,完整简要地说出自己的理想、愿望:我长大了想做什么工作?为什么想做这个工作? 2.引导学生简要地与同学说说自己的愿望。 3.让学生养成在口语交际时做到认真、努力地听,有礼貌、有兴趣、有自信心地说。 教学重点: 乐于与别人交流“我长大了做什么”这个话题,做到态度大方,有礼貌,并能把为什么做这个工作说明白。 教学难点: 能向别人说清楚自己为什么长大了想做这个工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了解家长的工作,带一张家长的照片。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1.介绍一位家长。 师:同学们,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个人,他是谁呢?(出示照片)(课件出示)对,他是咱们班XXX同学的家长。请他来介绍介绍他的家长,好不好? 咱们班还有谁也想来介绍自己的父母?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找你父母的照片,带来了吗?好,把照片拿出来,让大家看一看,这样大家对你父母的印象会更深些。(小组内交流) 2.根据推荐,指名上台交流。 爸爸妈妈很棒哦,请你来夸夸他们。 小结:爸爸妈妈有的是做教师的,有的是做医生的,也有的是做工人的,他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虽然他们工作很辛苦,但是他们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3.师: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同学们,现在你们多大了?再过十年,你们就二十岁了,有没有想过到那个时候,你们在做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说说:我长大了做……(板书课题) 二、感知话题 1.谁想好的,先来说说:我长大了做……(指名交流) 2.刚才同学们说的自己长大了想做什么,这就是你的理想。(板书:理想)一个人有了理想才会有努力的方向,前进的目标。现在请大家听听两位小朋友谈他们的理想,一边听一边想,待会儿评评他们说得怎么样,行吗? 材料一:我想成为一名音乐家。因为我觉得我们生活在一个音乐的世界里,走在路上树叶沙沙地响,小狗汪汪地叫,这些都是美妙的音乐,所以我想当一个音乐家,用自己美妙的歌声给人们送去欢乐,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材料二:我想当个科学家。因为我看过一篇文章,叫《南极来信》。我想去南极看看企鹅和可爱的海豹是怎么游泳的,它们吃些什么,去问问爱斯基摩人怎样在冰洞里抓鱼,怎样在冰天雪地上盖冰房子。我还听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出现空洞,我要去研究它,使我们人类不再受到伤害。 3.组织评议:听完以后你觉得他们说得怎么样? 点拨:他们都是先说自己长大想做什么,再说明理由。 用上了这样的句式:(课件出示) 我长大了想做(当) 。 因为 ,所以我想做(当) 。 4.你们听得很仔细,知道他们讲得好在哪里。老师相信你们,经过认真思考一定会比他们说得还要好!现在请大家也用上这样的句式,在座位上先试着说说看,好不好?说完的同学请举手告诉老师。(师个别指导) 5.平时你们有了心里话,最想告诉谁呀? 请你们找自己的好朋友说一说你的理想。注意:要把话说清楚,还要听清楚好朋友的话,并且把你好朋友的话带回来,行吗?去吧。(自由交流) 6.谁来告诉大家你好朋友的理想? 点拨:先说“我的好朋友是……”,再说她(他)的理想是……,最后说她(他)为什么有这个理想。 三、记者采访:谈理想 1.今天咱们班要办一期谈理想的节目(在“理想”前板书:谈),你们想不想上电视谈谈自己的理想呀? 那首先得接受记者的采访。现在,老师来扮演记者,谁愿意先来接受记者的采访? 师:你好!欢迎你!请坐。(握手) 生:记者,你好! 师:请你先自我介绍一下,好吗? 生:…… 师:很高兴认识你,XXX。请问你长大了想做什么? 生:…… 师:噢,想……,请问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呢? 生:…… 师:谢谢你接受我的采访,再见!(握手) 2.点评。(把掌声送给他) 3.有没有谁想当小记者的?请想当小记者的同学上台戴上小记者证,采访同学。 4.现场采访到此结束,谁是最佳小记者?谁是最优秀的嘉宾?为什么? 四、小练笔:我的理想 1.把你的理想用文字描述下来。仿写:我长大了想做(当) 。 因为 ,所以我想做(当) 。 2.相互评比。 五、总结: 这节口语交际课,我们谈了自己的理想。其实呀,理想光是说说是不行的,有了理想还要去努力,去奋斗,才能把美好的理想变成现实。老师衷心地祝愿同学们,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板书设计: 长大以后做什么 我长大了想( ),因为( )。 教后反思: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ABB式词语,规范书写汉字。 2. 区分同音字和形近字,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发现部首表意作用。 3.积累十二生肖。 4.阅读《小柳树和小枣树》。 教学重点: 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ABB式词语,规范书写汉字。 2. 区分同音字和形近字,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发现部首表意作用。 3.积累十二生肖。 教学难点: 阅读《小柳树和小枣树》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 教学重点:字词句运用。 教学难点:根据一定的规律对词语归类。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1) 出示几个ABB式词语,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绿油油 亮晶晶 光闪闪 生:这些词由三个字组成,第一个字不同,后面两个字相同。 二、认字写字。(课件出示) tián jīn jīn suān liū liū là hū hū xiānɡ pēn pēn 甜 津 津 酸 溜 溜 辣 乎 乎 香 喷 喷 yóu nì nì ruǎn mián mián cuì shēnɡ shēnɡ yìnɡ bānɡ bānɡ 油 腻腻 软 绵 绵 脆 生 生 硬 邦 邦 1.学生齐读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3.去掉拼音读词。 4.读了上面的词语,你会想到什么食物? 如:我吃过苹果,觉得甜津津的。妈妈做的米饭香喷喷的。火腿肠油腻腻的…… 5.测试。用线将拼音和汉字连起来。(课件出示) jīn liū là hū nì pēn yóu mián cuì bānɡ 油 绵 乎 腻 脆 邦 津 溜 辣 喷 三、字词句运用。(课件出示) 1.选一选 ,填一填。 堵 睹 赌 耳闻目( ) ( )塞 打( ) 盯 钉 叮 ( )防 ( )咬 铁( ) 学生试着填写。 汇报交流。 总结: 耳闻目( 睹 ) (堵 )塞 打( 赌 ) ( 盯 )防 ( 叮)咬 铁(钉 ) 2.下面的字查什么部首,查一查,记一记。 鹿 麝 金 鉴 高 敲 音 章 黑 默 衣 装 辛 辣 鱼 鲁 讲解部首查字典方法,学生查字典。汇报交流。 老师提示:有些字虽然不认识,但是可以根据偏旁来猜它的意思。例如“装”,它是“衣”字底,说明“装”与衣服有关,下节课我们还继续这方面的学习。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ABB式的词语,还学习了同音字和形近字的使用,用部首查字典,并根据部首来猜汉字的意思,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练习巩固。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三 字词句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我的发现。2.日积月累。 教学重点:积累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掌握十二生肖的名称,了解一些生肖故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习我的发现。(课件出示) 出示下面几组字: ①炒烤烧 煎蒸煮 ②怒恋感 慌惊愣 ③刺剑割 分剪切 大家观察一下,看一看每组的字有什么特点,它的意思与什么有关。 第一组前面三个都是“火”字旁,后面三个是竖心旁; 第二组前面三个都是“心”字底,后面三个是四点底; 第三组前面三个都是“立刀”旁,后面三个部分都是“刀”。 理解字的意义。 第一组我们发现了什么?(带“火”和“灬”的字多与“火”有关。) (第二组中,我发现带“心”和“忄”的字多与心理活动有关。) (第三组中,我发现带“刂”和“刀”的字多与刀有关。) 小结:偏旁部首与汉字意义有着一定的关系。找出规律,对我们学习汉字很有帮助。 二、日积月累。 1.讲解十二生肖的故事。 老鼠和牛马羊等当选十二属相后,老鼠说:“我应该摆在第一位。”牛、马、羊它们不服气,说:“你凭什么排第一位呢?”鼠说:“我大,所以我要排在第一。” 牛马等忍俊不禁笑了:“你有我们大吗?”老鼠说:“我们几个争了不算数,还是让人来说吧。”牛马羊等都同意让人来评议。于是它们商量了办法:由牛领头,马、羊、鼠先后一个接一个从大街上走过,看人们怎么评议。 在大街上,牛走过来了,人们说:“这头牛很壮。”马过来了,人们说:“这匹马真高。”羊走过来的时候,人们说:“这只羊很肥。”最后,老鼠大摇大摆地挺着肚子走过来,人们看见大街上突然走出一只大老鼠,都追着它喊:“好大一只老鼠呀,好大的一只老鼠呀!”这样一来,牛马羊也无话可说了,让老鼠排在了第一位。 2.十二生肖是怎么来的? 讲解:12生肖的来历如何呢?我国古籍中记载,我国古代的中原地区,最初使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用10个天干符号(甲、乙、丙、丁、戊(wù)、己、庚(gēng)、辛、壬(rén)、癸(guǐ)和12个地支符号(子 、丑、寅、卯、辰、巳(sì)、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合来纪年。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游牧民族则以动物来纪年。 《唐书》中记载:“黠戛斯国以十二物纪年,如岁在寅,则曰虎年”。 另外,《宋史·吐蕃传》中也记载说,吐蕃首领在叙事时,以物纪年,所谓“道旧事则数十二辰属日,兔年如此,马年如此”。 以后,在中原同少数民族的交往中,两种纪年法相互触合形成现在12生肖。 正像清代赵翼在《陔余丛考》中指出的那样,“盖北俗初无所谓子 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这种关于12生肖来历的解释,已经被许多人认可。 4.出示十二生肖歌词,帮助学生记忆。(课件出示2) 小老鼠打头来,牛把蹄儿抬 老虎回头一声吼,兔儿跳得快 龙和蛇尾巴甩,马羊步儿迈 小猴机灵蹦又跳,鸡唱天下白 狗儿跳猪儿叫,老鼠又跟来 十二动物转圈跑,请把顺序排 三、我爱阅读。 (一)欣赏小柳树的美 1.自由读课文,找出写柳树长得很漂亮的句子。 2.朗读、交流、感悟。 (1)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 (2)春天小柳树发芽儿了。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儿变成小叶子,她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 (3)这时候小柳树的叶子已经长得又细又长了。她在微风里得意地跳起舞来。 3.谁能把自己感受到柳树的美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再读句子。 4.过渡:对比美丽的柳树,枣树确实难看了,怪不得小柳树会——(嘲笑)小枣树。是啊,那你能找到她有关的句子读读吗? 5.出示: (1)小柳树看看小枣树,树枝弯弯曲曲的,一点儿也不好看。小柳树说:“喂,小枣树你长得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2)她看看小枣树,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小柳树说:“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 (3)又过了好些日子,小枣树才长出了小小的叶子。 6.朗读感悟小柳树嘲笑小枣树的叶子、树枝难看。 二、探究担心的原因。(课件出示) 1.自由读,找出小柳树担心小枣树嘲笑自己的原因,划出句子读一读。 2.交流出示 到了秋天,小枣树结出了许多又大又红的枣子。大家把枣子打下来。坐在院子里高高兴兴地吃起来。 小柳树看看自己,什么也没结。她想:从前我总是说枣树不好看,这回她该说我啦! 可是过了一天又一天,小枣树什么也没说。 3.朗读感悟,体会小柳树的心情的变化。(越来越担心) (二)感悟小枣树的可贵 过渡:小朋友现在你们知道小柳树为什么担心了吧!那么结出枣子的小枣树又是怎样对待小柳树的呢?我们再去读读课文的6、7自然段。 1.自由读,用~~~~划出小枣树与小柳树对话的句子. 2.朗读句子 小柳树实在忍不住了,他问小枣树:“你怎么不说我呀?” 小枣树不明白,问道:“说你什么呀” 小柳树低下头说:“说我不会结枣子呗……” 小枣树温和地说:“你虽然不会结枣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发芽长叶,比我绿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叶晚。再说,你长得也比我快,等你长大了,人们在树阴下乘凉,那有多好啊!” 3.指导朗读对话:谁会学着小枣树的样子夸夸小柳树,而且是发自内心地夸一夸! 4.学习最后一段 (1)小柳树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 (2)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什么了?(“不好意思”小柳树的转变) 5.交流: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 6.小结:小柳树和小枣树都值得我们去喜欢,它们既有长处,也有短处,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汉字的偏旁部首与意义的关系,还学习了《十二生肖》,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去探索发现,也注意日积月累,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明,知识更加丰富。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三 发现 积累 阅读 教后反思: 8彩色的梦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探究儿歌的丰富意蕴。 过程与方法 1.理解儿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仿照课文2、3小节,写写你想用彩色铅笔画的的梦想是什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热爱生活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经验将儿歌描绘的景象变得更为丰富。 教学难点: 深入浅出地理解儿歌蕴涵的哲理。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教师制作教学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盒、聊”等10个生字,会写“彩、梦”等10个新字。会写“彩色、脚尖、森林、雪松、歌声、苹果、精灵、季节”等词语。 2.了解各种各样的梦,体验梦的多彩之处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自主学习生字,掌握本课字词。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生字书写指导课件,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梦给我们带来许多新奇的感受。 今天我们就一起踏上神奇的梦之旅。 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8 彩色的梦(学生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课题,同学们有什么疑问吗?(彩色的梦是什么?为什么说梦是彩色的?……) 二、指导书写“彩” 课题上哪个字你已经认识了?说说怎么认识的。 结合学生回答教学生写“彩“,并指导书写。 观察“彩”字的结构、偏旁、间架结构;学生书空,并讲解关键笔画;师范写并相机指导难点;学生临摹、练写,教师巡视指导;适当进行评价。 作者介绍。 高洪波,笔名向川。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散文家。出版儿童诗集《大象法官》《吃石头的鳄鱼》等,散文随笔集《波斯猫》《醉界》等,幼儿童话《鸟石的秘密》《渔灯》等,评论集鹅背驮着的童话——中夕FJL童文学管窥》等。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庄重文文学奖、冰心奖、陈伯吹奖、中国少儿出版社“金作家”等奖项。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按照4个小节进行朗读检查。相机学习生字。 1.检查课文朗读 开火车朗读课文,教师正音。 2.检查生字认知情况 聊天 草坪 葱郁 烟囱 一般 精灵 叮咛 铅笔盒 学生自由拼读(1遍)、指名读(2生)、去拼音读、领读(2生) 你对这其中的哪些词语有所了解?(生根据自己的了解说词语,练说一句话并趁机交流识字方法) 请同桌互相再读这些词语。 直接出示要认识的字,一齐拼读、指名认读。 三、整体感知课文. 自读课文,思考:“我”用彩色铅笔画了些什么景物?(草坪、野花、天空、雪松、小鸟、小屋、水果、风、水流等) 四、指导书写。 出示生字,观察字形结构,指名分析字形。 重点指导: 彩:右边三撇,第二三撇起笔均在上一撇的右上三分之一处。三笔要竖起来。 结:第六笔横较短。 般:舟字旁右边不出横。 读贴,书写。 板书设计: 8 彩色的梦 介绍我的“彩色的梦” 具体介绍“我”的梦境有哪些 仿写“我的梦境”还有哪些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感受梦的色彩情感,运用自由、夸张的表现手法,大胆、快乐地描 绘梦境,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 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爱想象、敢表现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点: 发学生回忆和想象力,突显个性,力求创新。 教学重点: 感受梦的色彩情感,运用自由、夸张的表现手法,大胆、快乐地描 绘梦境,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 教学难点: 感受梦的色彩情感,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作者用彩色铅笔画出了彩色的梦,他画了些什么? 二、展开想象,理解感悟 过渡:彩色的梦中充满各种颜色,下面让我们带着认知的生字、词语再读课文,请看要求(课件出示初读课文要求) 1.教学第一小节 (1)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说句子) (2)我的彩色的梦都有什么呢?他们到底是什么呢? (3)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他们是“彩笔”呢?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一打开,就在白纸上跳蹦。他们会聊什么?“跳蹦”多生动,他们在白纸上做什么? (4)这一小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 小结: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多种美丽的彩笔写得像孩子一样,在天真、快乐地玩耍。在白纸上跳蹦。 2.教学第二小节 (1)它们可能在跳舞,踮起脚尖,舞动着轻盈的步子,你看:(课件出示第二小节) (2)学生自由读第二小节,指1名学生读第2小节。问:这段中出现了哪些画面呢? 交流:大片的草坪、大朵的野花、大片的天空 (3)师:刚才让同学们画出了表示颜色的词语,分别是?生:绿了、红了、蓝了。 大片的草坪绿了,大朵的野花红了,大片的天空蓝了,梦里的景色多美啊!请同学们带着对美的赞赏读读这几句话;这一句该怎么读呢?指名完整的读读第2小节。 (4)假如你是编织梦想的设计师,你会为梦中添些什么呢?仿照课文写一写。 学生想想后回答,师给予鼓励。可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提示:果园里的果子熟了(课件出示葡萄、樱桃、橘子的图片) 3.教学第3小节 (1)彩色的梦真美,梦中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呢?学生读课文第3小节 (2)一位同学来读,其余同学想一想:梦中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呢? (3)学生汇报交流。指导理解“郁葱”,理解“雪松们拉着手”是什么意思。 (4)善于发现的同学会看到,这一小节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那么你能告诉大家都有哪些修辞吗,分别在哪里?学生汇报交流路。(拟人、比喻) (5)森林里还会有哪些小伙伴,他们会在做什么呢?张开想象的翅膀,为彩色的梦编织一些新的画面。 (6)我们再齐读本小节好吗?注意最后一句“又大——又红”,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仿说:一个 般的 ,又( )又( )。 4.教学第4小节 (1)彩色的梦,葱郁的森林,梦中多姿多彩。小设计师是用什么编织的彩色的梦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4小节,找找答案吧。 (2)找到“我的彩色铅笔”。 (3)我的彩色梦境中还有……(师引导读) (4)在这一段中出现了“叮咛”一词,前面我们查阅了意思为再三嘱咐,那在这里,紫色葡萄可能会叮咛小作者什么呢? 你理解“我的彩色铅笔,是大森林的精灵”这句话的意思吗? (5)最后,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课文吧! 四、教师小结 用彩色铅笔编织出来的彩色的梦,充满孩子们的天真与想象,下课请同学们借助自己所画的作品,编织一个属于自己的彩色之梦。 五、课堂练习。 1.造梦工具——彩色铅笔 (1)造梦工具有的____,有的____,有的____。 (2)“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一打开,就在白纸上跳蹦。”这句话中的“他们”指____ 。这句话运用了__ __的修辞手法。 2.绘就彩色的梦——梦在画中 脚尖滑过的地方,大块的草坪,绿了;大朵的野花,红了;大片的天空,蓝了,蓝——得——透——明! (1)把表示颜色的词语写下来:( )、( )、( )。 (2)脚尖滑过哪些地方?用“——”画出来。 在葱郁的森林里,雪松们拉着手,请小鸟留下歌声。小屋的烟囱上,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又大——又红! (3)我用“彩色的梦”画了森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限想象——画在心里 我运用____的方法猜想“叮咛”的意思是____。(填序号) ①观察偏旁 ②联系上下文 ③反复地嘱咐 ④水滴落下的声音 4.拓展阅读《假如》。 板书设计: 彩色的梦 具体介绍“我”的梦境有哪些。 略写“我的梦境”还有哪些。 教后反思: 9 枫树上的喜鹊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看懂图意,在故事情境中有滋有味地朗读,体会“?”、“!”、“……”的作用,感受课文富有童趣的,纯净透明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创设故事情境,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并借助“?”、“!”、“……”来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大自然对待小动物的无比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图文结合,看懂图意,感受课文富有童趣的,纯净透明的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童话故事的神奇,感受故事的童趣。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认识“渡、荫”等9个生字;会写“伞、姨”等8个字;会写“喜欢、好像”等10个词语。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难点:读准字音,自主学习生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树林是小鸟的家”,鸟儿喜欢居住在树上。今天我们来认识住在枫树上的喜鹊一家吧。出示课题,“喜鹊”的介绍。 了解作者。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初读课文,争取读通顺、流利。要求: 读正确,认识字,圈出还不认识的字请教小伙伴。 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相机认识生字。 根据“我喜欢喜鹊——喜鹊阿姨教小喜鹊——我真高兴”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1)第一部分(1-4自然段)画出直接写“我喜欢”的语句。朗读句子,初步感受“我”的喜欢。 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我很喜欢它。 枫树上有一个喜鹊的窝,我喜欢极了。 是的,我喜欢站在枫树下,抬头看喜鹊的窝。 我真是喜欢极了。 这四个“喜欢”分别是喜欢什么? 学习“渡、荫、蔽、撑”。 (2)第二部分(5-12自然段)找出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的两次对话。 朗读对话,初步懂得对话的意思。 学习“拼、音、母、冈、懂、案”等生字。 (3)第三部分(13自然段)我真高兴啊! 这也是直接表达“我”的心情。 3.巩固识字。 出示要认识的字,伙伴互助检查。口头组词。 三、书写汉字,指导字形。 1.“母”,部首“母”,强调笔顺是竖折、横折钩、点、横、点。 2.左右结构的字:姨、便、教、游、戏。提示“游”写紧凑。 3.指导书写“弟、伞”:弟:弓稍扁,竖长直;伞:撇捺舒展,竖在中线。 四、课堂练习。 1.辨别多音字“教、便”。 2.书写生字。 3.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枫树上的喜鹊 我喜欢喜鹊 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 我真高兴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在故事情境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等表现符号的作用,感受课文富有童趣的语言。 创设情境,大胆想象,感受故事角色的感情。 教学重点:在自主读文的基础上,通过语言对话,能用不同的语气表达角色不同的性格。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省略号、破折号,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复习旧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喜鹊一家,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故事,看看喜鹊妈妈是怎样教自己的孩子学习的。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1.学习第1自然段 (1)生读。 (2)故事发生在哪里? 教学渡船,渡河,摆渡。 (3)你看到了一棵怎么样的枫树?交流。(很大很高),请生读出这种感觉。 想把什么词语送给枫树?四个字的词语。(枝叶茂盛) (4)理解“遮蔽”。蔽的意思是什么?(遮、挡的意思) 这个词语是由意思相近的两个字组成的,类似的词语。(阻挡 满足 喜欢) (5)再读第一段,了解“我”喜欢什么?(喜鹊和枫树) 找出能体现“我喜欢”的地方。 我像在童话书本里那样,在心中称呼她是我的喜鹊阿姨。 我还像童话书本里那样,在心中称呼小喜鹊是我的喜鹊弟弟。 把这两句变成诗形,生齐读。 我像在童话书本里那样, 在心中称呼她 是我的喜鹊阿姨。 我还像童话书本里那样, 在心中称呼小喜鹊 是我的喜鹊弟弟。 2.默读5-12段,学习喜鹊的对话。 (1)第一次对话。 师当阿姨,生当弟弟配合读。强调标点:!和,弟弟的“,”可能学得怎么样?再学一学。出示: “鹊!鹊!鹊!……”喜鹊阿姨教道。 喜鹊弟弟们也跟着学:“鹊,鹊,鹊……” (2)第二次对话。 喜鹊一家不仅会拼音,还会看日出呢。师画太阳。出示课文内容。生做老师,生做弟弟,演一演:阿姨,弟弟,翻译,旁白。 出示: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鸟窝边,指着上升的太阳,对坐在鸟窝里的喜鹊弟弟们问道:“鹊!鹊鹊鹊?――” 我懂得,她问话的意思是:“看,那是什么?” 喜鹊弟弟们,一齐快乐地答道:“鹊!鹊鹊!鹊鹊鹊!” 我懂得,喜鹊弟弟们很快给出了“妈妈,那是太阳!太阳升上来了!” (3)回顾课文,编写故事 跟阿姨和弟弟一起学拼音,看日出,还可能做些什么呢?四人小组合作编故事。 借助插图创设新情境,自由创编,鼓励选用“?”、“!”或者“……”。 交流,展示。 ①我看见喜鹊阿姨逮了一条虫子回来,站在窝边。喜鹊弟弟一齐叫道:“鹊!鹊!鹊鹊鹊!” 我懂得,他们的意思是:虫子,虫子,给我吃! ②喜鹊阿姨把虫子送到喜鹊弟弟的口中,叫起来:“鹊,鹊,鹊……” 我知道,她是在说:“快,快张开着,把它吃了。” 四、积累强化,课外拓展 推荐郭风的另一首诗《童话》。 作者 郭风 小野菊坐在篱笆的后面, 侧着头,想到: “我长大了, 要有一把蓝色的遮阳伞, 那时候,我会很好看, 我要和蜜蜂谈话!” 站在她旁边的蒲公英,插嘴到: “可是,那有什么好呢?” 小野菊马上问道: “可是,你会比我好妈?” “我长大了,会有一顶 旅行用的黄色的小便帽; 我要带一只白羽毛的毽子, 旅行到很多的地方!” 小野菊沉思地说:“那真的很好, 可是,我不要像你!” 五、总结全文。 童话是多么神奇而美好,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吧,把你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尽情歌颂,尽情赞美,我们也能成为了不起的小诗人、小作家! 板书设计: 枫树上有一个喜鹊窝 枫树上的喜鹊 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学习汉语拼音 爱护小动物 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看日出 教后反思: 10沙滩上的童话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能根据课文的内容,想象沙滩上和城堡里发生的故事,培养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以及想象力。 2.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3.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文中词语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能够边读边想象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的情景,感悟课文带给大家的乐趣。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想象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时的情景,感受文字之美。 2.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热爱生活的品质。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了解孩子们所编的故事,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教学难点: 体会童年的快乐,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热爱生活的品质。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沙滩图片,生字词,字形分析等),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注意读好对话,能正确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15个生字,认识多音字“量”在本课的读音。能正确书写“周、围”等9个汉字。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初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信息。自主学习生字词。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引出课题。 1.《雨点儿》、《树和喜鹊》是我们一年级时学过的课文,这些有趣的童话故事,都出自作家金波的笔下。金波,原名王金波,笔名金波,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童话《苹果小人的奇遇》、歌曲《你我手拉手》、诗集《我们去看海》、动画创作《一个中国孩子的英雄喜剧彩虹鸟》、主编《童谣童画》,连续三届荣获“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 2.出示课题。理解“童话”,相机学习词语“编织”,认识“编”。 板书“编织”,让学生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 明确意思:把细长的东西互相交错或钩连而组织起来。 追问:能在“编织”后面加上词语吗?(如:编织箩筐、编织毛衣、编织梦想等。) 小结:编织童话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我们丰富的想象力,它是一个人创造力的表现。现在,让我们到沙滩上看一看,谁用垒起的城堡编织出了怎样的童话故事。 二、初读课文,理清线索。 1.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对照生字表自主学习上字词。听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哪些段落是创编的童话。 2.初步理解总起句“海边的沙滩是我们的快乐天地”,明确中心句。 结合课文认识生字词。 我们的城堡是什么样的?(第2自然段),认识:垒起城堡、插上树枝 童话的起因“公主被困”:凶狠的魔王,抢去美丽的公主,攻打魔窟 经过“攻打城堡”:商量,反驳,驾驶,轰炸,火药 (商量:“量”的注音是本音第二声,在这个词中读成轻声。) 结果“救出公主”: 赞赏,合力,轰塌,忘记 3.出示要认识的字,认读,口头组词。 4.读好下面句子的停顿;指导一句后,或自由练习或齐读该句: 在沙滩上,我们垒起城堡,城堡周围筑起围墙,围墙外再插上干树枝,那就是我们的树。 转眼间,我们亲手建造的城堡成了一座魔窟,我们也成了攻打魔窟的勇士。 我们一起商量怎样攻下那座城堡。 挖呀,挖呀,我们终于挖到了城堡下面,然后合力用手往上一抬,就把城堡给轰塌了。 忽然,我发现妈妈就站在我们身后,微笑着望着我们。 真的,那时候,连我也忘记了她是我的妈妈! 三、指导书写。 出示包围结构的字:周、围、句。 指导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里面部分要合适。全包围的字,框方正。 分别出示左右结构的“补、记”,上下结构的“充药合”,观察字形,提示书写要点。 (死:部首是歹或一,关于结构,说法不一,有上下、左右、半包围。) 板书设计: 沙滩上的童话 海边的沙滩是我们的快乐天地 我们创编的童话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注意读好对话,能正确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们”编织的童话,能根据提供的开头和词语,展开想象,仿照“我们”编织的童话故事编说故事。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了解“我们”在沙滩上编织了一个什么样的童话;学习“我们”勇敢、善良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让学生试着编一个沙滩上的童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呢?为什么沙滩上会有童话呢? 说说“我们”怎样编织童话的。 我们用沙子垒起 ,用树枝当 。想象城堡内住着 ,公主被 抢去了。我们想办法救公主。最后我们炸死了魔王,救出了公主。 用“孩子们把 当做 ”说一说课文内容。 二、理解感悟。 1.学习“编故事”,读好第一组对话(2—7自然段)。 我们玩了一个什么“有趣的活动”?(沙滩上垒城堡)是怎样做的?我们编织了一个什么童话?(学生自由朗读后用自己的话说。) “凶狠”——凶恶 引读第一次对话。 我们在沙滩上—— 城堡周围—— 不知谁说了一句—— 接着又有人补充—— 第三个小伙伴说—— (想象:如果还有第四个、第五个,会怎么补充?)出示:又有人补充了一句: 。第五个小伙伴继续补充: 。 2.学习“攻堡垒”,读好第二组对话(8—11)。 (1)转眼间,我们亲手建造的城堡成了一座魔窟,我们也成了攻打魔窟的勇士。 理解“魔窟”。 (2)抓住“反驳”,读好对话。 出示对话: 一个小伙伴说:“我驾驶飞机去轰炸。” 有人反驳:“那时候还没有飞机呢!” 分角色读,感受“反驳”的语气。 这是他们想的攻下城堡的办法,你有什么办法?有人反驳吗? 像这样,说出自己的理由,指出别人的意见错了,就是“反驳”。 (3)抓住“商量”,读好对话。 分角色读。 一个小伙伴说“我驾驶飞机去轰炸。” 有人反驳:“那时候还没有飞机呢!” 我说:“挖地道,从地下装上火药,把城堡炸平。” 像这样几个人在一起讨论,想办法,就是“商量”。我们上学期学过用“商量”的语气和别人交流。 3.学习“救公主”,读好对话(12—19)。 (1)我的办法得到了大家的赞赏。赞赏——赞同 自由读书,思考“我们”怎么挖地道的?理解“四面八方”,用方位词说一说,并演示。 (抓住“趴”、“四面八方”、“挖呀、挖呀”、“欢呼”;“终于”、“一……就”等词语来朗读体会小朋友心地纯善。) (“我们欢呼着胜利,欢呼着炸死了魔王,欢呼着救出了公主。”排比句写出了孩子们战胜邪恶、赢得胜利的无比兴奋的心情。指导读好。) (2)孩子们的故事是真的吗?妈妈为什么会被我们当作是公主?(我们太高兴了,我们被当时的情景感染了。) (3)练习分角色朗读,指名朗读。 小结:多么丰富的想象力,最终孩子们取得了胜利,救出了公主,真是一个完美的结局。 (4)这是一群 的孩子。为什么? (善良——合力救出公主;天真——用简单的东西建成了城堡,编出了童话;勇敢——不害怕魔王。) 善良——读取得胜利时的高兴。 天真——读商量办法的句子。 板书:勇敢善良 富有幻想。 三、品写法,编童话。 1.童话故事有什么特点?结合你看过的童话说一说。(任何事物都有人的特点,会说话做事,有特殊的本领。) 2.根据开头编故事,试着用上下面的词语(课后习题) 在一片沙漠里,有…… 从前,有一座大山…… 选用的词语: 城堡 堡垒 凶狠 凶恶 攻打 进攻 火药 炸药 赞赏 赞美 合力 合作 四、拓展练习。 1.拓展阅读(听读)《海滩上的雕像》(课件) 2.阅读理解 浪花 我坐在沙滩上玩耍。浪花看见了,迈着轻轻的步子走来,悄悄地挠我的小脚丫,笑得我眼泪都流出来了,它才哗哗哗地笑着跑回家。 一会儿,浪花又唱着笑着跑出来了。这次它给我捧来了雪白的贝壳、青青的小虾。我的小篮子都装不下啦。 哗哗哗,浪花跑来又跑去,像一个淘气的娃娃。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贝壳 ( )的娃娃 ( )的小虾 (2)浪花悄悄地挠我的小脚丫。 (3)“淘气的娃娃”指的是_______。 板书设计: 沙滩上的童话 城堡 魔窟 我们 当做 勇士 妈妈 公主 勇敢善良 富有幻想 教后反思: 11 我是一只小虫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正确认读“屁、股”等16个生字,认读多音字“泡”,能发现“月”字做偏旁时的表义特点,不认识的字能查字典认读;正确书写“屁”等8个生字,巩固汉字中左上包围的字的间架结构特点,初步感受汉字中的形体美。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继续练习问答和语气的朗读,尝试读出关联词前后的不同语气,体会其中的趣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喜欢阅读、主动阅读的兴趣。 2.懂得事物有两面性,感受小虫子有趣的生活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事物具有两面性,学会在生活中寻找快乐,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课文。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写字。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大意,初步懂得小虫子的烦恼和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童话。 动物组图:小鸟在天空自由飞翔,骏马在辽阔的草原奔驰,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鱼儿在水中快乐游戏。我们和动物生活在同一个地球。 虫虫王国开放了,让我们认识一些虫子朋友吧。 出示图片和名称:屎壳郎、螳螂、天牛、蟋蟀、蚂蚁等,看图认识虫子名字,认识“屎”。今天有一只小虫子来和你交朋友了,让我们一起分享他的快乐吧! 出示课题:我是一只小虫子。 出示:当小虫子好吗?当小虫子会有哪些快乐?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在小组内互相认读生字,分享自己识字的好办法。 运用查字典、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课生词:一不留神、昏头昏脑、毛茸茸、特别、幸运,把你的理解写在词语的旁边。 2.读写生字。 出示词语:屁股 昏头昏脑 一泡尿 毛茸茸 醒来 摇摇晃晃 免费 列车 屎壳郎 撞伤 贪吃 脾气 大婶 请你自己读一读。 小火车开起来(开火车认读) 去拼音认读。 3.识字方法大比拼。 加一加:星——醒 童——撞 包——泡 审——婶 变一变:兔——免 形近字:屁——尿——屎 费——贪 字理分析:晃(日光晃眼) 4.给课后的每个生字口头组3个词语,其中有的字,你能想到与它相关的四字词语、歇后语或诗句吗? 三、感知课文,巩固识字。 当一只小虫子好不好?自读1、2自然段,和同桌分享自己的感受。 出示句子一:我的伙伴们都说:“当一只小虫子,一点儿都不好。” 句子二:当一只小虫子会被苍耳刺痛屁股,会被小狗撒的尿淹得昏头昏脑,还可能被小鸟吃。 句子三:当我们蹦蹦跳跳的时候,一定要看准地方,不然屁股会被苍耳刺痛的。 屁股刺痛是什么感觉?小虫子告诉你这个秘密的时候是什么心情?读出语气。 句子四:一不留神,我们会蹦进很深很深的水里,被淹得昏头昏脑。其实,那深水只是小狗撒的一泡尿。(男女生合作读,说说感受)用“昏头昏脑”“一泡尿”说说句子内容。 句子五:孩子们都觉得毛茸茸的小鸟很可爱,但我们小虫子没有谁会喜欢小鸟。(为什么?)拓展“毛茸茸”类型的词语。 四、学写汉字。 1.会写字:屁 股 尿 净 屎 幸 使 劲 (1)这几个字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股 净 使 (2)这几个字书写时注意里大外小:屁 尿 屎 (3)典型多音字“泡”(写出一两个,注音、组词) 2.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通过抓住关键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虫子的烦恼和快乐。 懂得事物具有两面性,感受小虫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多种形式阅读,在朗读中体会心情,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感悟文章内在的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拓展阅读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读课文,要求:同桌合作,尝试把课文读流利,读后想一想,当一只小虫子好不好? 2.代入角色,整体感知:我是一只______,我觉得________。 说说小虫子的生活有意思吗?和同学交流你感兴趣的部分。想一想有趣在哪里?为什么有趣? 3.默读,思考、交流: (1)我的伙伴们都说:“当一只小虫子,一点儿都不好。”为什么? (2)我觉得当一只小虫子还真不错。为什么? (3)我有很多小伙伴,每一个都特别有意思。它们的有意思表现在哪里? 二、走进丛林,品味烦恼。 1.师生合作,朗读第一自然段。 2.默读第二自然段,默读的时候请注意眼睛看,心里读,边读边想:伙伴们为什么觉得当一只小虫子一点儿都不好? 3.代入角色,品读文字: ①抓住“蹦蹦跳跳”、“一定要看准地方”、“刺痛”,读好长句子。 ②发现“月”字旁做偏旁时的表义特点,带动作齐读词语巩固。 ③动作理解“昏头昏脑”,读好长句子。 ④体验角色,抓住“没有谁”,理解朗读:孩子们都觉得毛茸茸的小鸟很可爱,为什么我们小虫子没有谁会喜欢小鸟? 三、认识“伙伴”,感受童趣。 1.默读第三至七自然段,思考:当一只小虫子哪里有意思? 2.走入情境,发挥想象: ①角色扮演,动作理解“伸懒腰”、“把脸洗干净”、“擦得亮亮的”,读好长句子。 ②代入角色,想象:跳到狗的身上,会有什么感觉?读好长句子。 3.巩固“特别”的理解。 4.默读第六自然段,圈出:有哪些特别有意思的小伙伴? 5.认识“伙伴”: ①借助图片,理解“屎壳郎”从来不看路的原因,读好长句子。 ②体会“但”的转折意味,尝试读出“但”前后不同语气,体会小虫子乐观的心态。 ③代入“天牛”角色,想象:天牛长得这么好看,却被叫为“大婶”,它可能会想什么?读好长句子。 四、听讲复述,大胆想象 1.同桌交流,训练说话:小虫子的生活有意思吗?跟同学交流感兴趣的地方。 2.小组交流,训练说话: 我是一只______,我觉得________。因为_______,所以______。 五、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小虫子?说一说他们有趣的地方。 2.读一读,注意加点的字,说说你的发现。 屁股 脾气 腹部 胳膊 肩 手臂 胃 肾 3.仿写: 如果能小心地跳到狗的身上,我们就可以到很远的地方去旅行。 如果 ,就 。 板书设计: 苍耳刺痛 一点儿都不好 小狗尿淹 热爱生活 我是一只小虫子 小鸟吃掉 其实很不错 露珠洗脸 热爱大自然 免费旅行 教后反思: 《我是一只小虫子》是一篇趣味十足的童话故事,正如列宁所说“儿童的本性是爱听美妙的童话”,紧抓住小虫子“小”的特点,学生代进虫子的角色,就会发现小虫子的世界里,苍耳会变得很大,一旦没看准地方,屁股就会被刺痛,狗尿成了一潭深水,臭气熏天,一不留神蹦进去就会被淹得昏头昏脑,小鸟跟螳螂这些天敌随处可见,随时可能被吃掉。“走在外面一定要小心,别被屎壳郎撞伤,因为他们搬运食物的时候,从来不看路。”补充图片资源,学生直观地发现屎壳郎搬运食物时是头朝下,脚推粪球的姿势,所以它们真的从来不看路。“有些虫子脾气不太好,比如天牛,每次我说“天牛大婶,早上好”,她总是想顶我一下。”借助天牛的图片补充与联系生活,漂亮的天牛却被称为“大婶”,难怪它会脾气不太呢!品读文字,借助语言文字魅力,在现实的基础上激发想象。 语文园地四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认识生词。积累形容心情的词语。 2.能依照例句写句子;学习观察图片,完成写话。 3.掌握三包围的字和全包围的字的书写规律。 4.积累有关诚信的古代名言,养成良好的品德。 5.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体会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时的快乐心情。 教学重难点: 积累词语,会模仿例句写话,能根据图片内容,发挥想象,完成写话。 教学难点: 积累有关诚信的古代名言,知道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根据教学内容制作教学课件。学生了解常见的玩具,咨询家长小时候玩的玩具。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结合玩具认识汉字,养成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好习惯。 2.积累表示心情的词语,能用恰当的词语表达心情。 3.根据三包围和全包围汉字的书写规律,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用通顺的语句表达心情,用词准确。 教学准备: 玩具图片,生字卡片等。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玩具,可以尝试认识玩具的名称。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导入: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玩哪些玩具?请介绍一下。(指名交流自己喜欢的玩具) 1.出示“陀螺”“毽子”“不倒翁”“玩具枪”“橡皮泥”“溜溜球”“遥控坦克”的图片,说一说,图片上画的是什么玩具。 2.同桌交流,说说自己最喜欢玩哪种玩具,为什么。 3.课件出示生词,学生自由读,老师指名读,齐读。去拼音认读。 4.你还玩过什么别的玩具?小组之内相互交流。 5.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还玩过哪些好玩的玩具?指名说。 6.齐读生词,巩固识字。 过渡:在玩自己喜欢的玩具时,你是什么心情?我们来学习一些和心情有关的词语。 二、字词句运用 (一)词语积累 1.创设情景,概括出情绪特点。 情景一:你好不容易画好一幅画,你的一个同学故意在你的画上瞎画了两笔,此时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生气) 情景二:你的画被老师在课堂上表扬,你的心情又如何?(高兴) 情景三:你满怀信心地把你的画拿去参加比赛,结果你的画没有被选上,此时,你感觉怎么样?(难过,伤心) 2.积累词语。 我们在表达情绪时,有很多不一样的词语可以表达。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有哪些词可以用来形容生气。 出示:愤怒、发怒、气恼、恼火、气呼呼、怒发冲冠 3.请你按照找形容生气的词的方法来找一找形容高兴和难过的词,小组之间相互讨论,看哪个小组找得又多又准。(示例:兴高采烈、兴奋、欢喜、快乐、喜滋滋、美滋滋、手舞足蹈、喜笑颜开等;欲哭无泪、痛心疾首、悲痛等) 4.教师领读示例中的词语,讲解难点词语。 5.联系生活,说一说自己的心情,把你积累到的词语用上。 练习: 按要求给词语分类,并用合适的词语填空。 ①愤怒 ②兴高采烈 ③悲伤 ④心如刀割 ⑤眉开眼笑 ⑥伤心欲绝 ⑦手舞足蹈 ⑧怒气冲冲 ⑨恼火 (1)形容生气:__________ 形容高兴:__________ 形容难过:__________ (2)填空。(选成语) A.弟弟在我画好的画上乱涂乱画,我__________地指着他说:“你怎么能这样做!” B.外公去世了,美美__________,心情沉痛。 C.“六·一”儿童节这天,大家__________地来到学校参加庆祝活动。 (二)用加点词语说句子 1.出示原句,齐读原句。标出词语: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2.教师:“一会儿”表示时间间隔比较短,动作连续发生。 3.创设情境,学生练习说话。 (1)妈妈回到家后。 (2)孙悟空与二郎神对战。 4.指名学生说句子,教师相机指导。 三、书写提示 1.看课本田字格中的生字,观察字形。 2.梳理笔顺。学生书空描红。 3.指导:半包围的字,包围部分与被包围部分的大小要写得协调;全包围的字,书写时要把国字框写得方正,框内部分的大小要合适。 4.学生练习书写,注意写字姿势。 四、写话 有一个发生在小虫子、蚂蚁、蝴蝶和鸡蛋壳身上的故事,它们的一天有怎样有趣的经历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1.出示课本插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图片上画了些什么?(图片上有谁,在做什么)分别请同学描述四幅图片。 2.出示提示词:早上、过了一会儿、到了下午、天黑了。哪位同学能用上这些词,把四幅图的内容连在一起说一说? 教师引导:早上,小伙伴在(图一),过了一会,它们在(图二)。到了下午,下雨了,它们在(图三)。天黑了,要睡觉了,那么三个小伙伴在做什么呢?(图四) 3.同桌之间相互讲讲这个故事,看谁讲的故事最精彩。 4.指名1或2名同学上台讲述自己的故事。 5.把你的故事写一写,不会写的字写拼音。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字——词——句——段 识字 积累 造句 写话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名言俗语,懂得要诚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积累关于诚信的名言。懂得诚信的重要。 教学难点: 1.理解诚信名言的意思。 2.在阅读中掌握一些信息,理解文章。 教学准备: 诚信名言和解释,一些诚信小故事。 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 导入: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有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1.自由读句子,借助拼音把句子读通顺。 2.同桌互读,合作理解句意。 “轻诺则寡信,多易必多难。”这句话出于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意思是轻易得到的许诺总是缺少信用,多把事情看得太简单,做起来一定有很多困难。 相关史事 魏文侯守信 《资治通鉴》里曾有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魏文侯与群臣饮酒,奏乐,而天雨,魏文侯却下令前往山野,群臣不解。魏文侯说,我与虞人约好了今天去打猎,虽然这里很快乐,怎么可以无视一个约会呢。于是“乃往,身自罢之。” “失信不立。”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意思是:不讲信用的人无法在社会立足 。引申为无法立足于社会,无法得到别人的认可。 “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这句话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意思是在小事上讲信用,就能在大事上建立信用,所以英明的君主在信用上积累声望。 3.全班交流,PPT展示句意。 4.学生自由吟诵熟记。 5.选择上面的句子填在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 (1)做人要讲求诚信,否则难以在社会上立足,正所谓“失信不立”。 (2)做不到的事,不要轻易答应,因为“轻诺则寡信”。 6.阅读理解《诚信的故事》(课件) 7.拓展积累关于诚心的名言警句: 人无信不立。 言必信,行必果。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火心要空,人心要实。 黄金失去可再得,名誉失去难挽回。 二、我爱阅读 1.请小朋友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不添字、漏字。 3.请小朋友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读后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4.引导学生讨论:宁宁和那个男孩为什么后来都变出了鸽子?(可启发学生:宁宁想了一下,他想了些什么?为什么会想到变出鸽子呢?鸽子代表什么?小男孩又是怎样想的?) 5.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让学生再读课文,进行教育。 宁宁开始和一个不认识的男孩儿展开生动的手影较量,后来,宁宁想了一下,主动让步,那个小男孩也不好意思,不再较量了,他们就一起高兴地玩起来。通过这篇阅读引导小朋友们要学会宽容。 6.组织学生玩手影戏。(“小鸡、兔子、猫、狗、大老虎、鸽子”该用什么样的手势?) 7.指名分角色戴上头饰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8.读完《手影戏》一文,你明白了什么?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诚信 友爱 教后反思: 12 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正确朗读课文,认识“语、则”等15个生字,会写“亡、牢”等8个汉字和“亡羊补牢、劝告“等词语。 2.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词语“赶紧、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词语。 教学难点: 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事要及时改正。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学生预习课文,尝试阅读一些寓言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会认10个生字,学写6个生字。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寓言、亡羊补牢、窟窿、街坊”等词语的意思。 认识反问句的作用。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寓言的主要内容,能说出“亡羊补牢”这个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的意思,懂得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重点词句的指导分析,学生预习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什么是“寓言”?(寓:寄托;言:讲道理。寓言就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板书课题《寓言二则》,认识“寓、则”,明确寓言的量词是“则”。 2.出示课题。“亡”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逃亡 ②失去、丢失 ③死亡 ④灭亡。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知道的?“牢”指什么?(羊圈)它还有一个读音是quān,组词。请用一句话说一说“亡羊补牢”的意思。(丢失了羊,就把羊圈修补好。) 二、朗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尝试认识生字词。 2.伙伴合作读文,交流识字方法。 3.检查反馈,识字。 认识词语: 多音字:羊圈 钻进去 轻声:街坊 窟窿 叼走 劝告 后悔 读准音,交流识字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街坊:“坊fānɡ”,就是邻居。你有街坊邻居吗? 窟窿:偏旁表意,表示“洞”。 三、学习寓言。 默读课文,羊丢了,就是课题中的两个字——“亡羊”。思考:养羊人丢了几次羊? 第一次 1.速读课文,用横线画出第一次丢羊的原因。(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丢羊的事(因为羊圈破了个窟窿,狼从窟窿里叼走了羊,所以羊少了一只。) 2.第一次丢羊是因为街坊劝告他不听,没有及时把羊圈修补上。 (1)街坊的劝告他不听(点名读文第二自然段)。 (2)街坊是怎么劝的?应读出怎样的语气?(诚恳、亲切、和善……;如果你就是那位街坊,请你劝一劝他吧!)(教师相机评价:你真是一位……的邻居呀!) 不听街坊的劝告,养羊人是怎样想的呢?他会怎样做呢?理解反问句“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过渡: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后果是怎样的吧! 第二次 1.点名读第4自然段。 2.那么这部分可以用课题中的哪两个字概括?(补牢)。 3.养羊人又是怎样“补牢”的呢?结果又怎样呢?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第5自然段。自学提示:齐读5自然段思考: ①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划出相关句子) 想: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做: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比较句子:他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②现在修还不晚,为什么?从文中哪里看出来的?(从此)“从此”什么意思? 体会寓意 1.寓言学到这里,你认为这个小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拓展: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2.在实际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你能举例说说吗? 四、课堂练习。 1.朗读课文,指导书写生字“亡、牢、钻、劝、丢、告”。 2.选择序号。 A.养牲畜的圈 B.监狱 C.坚固、牢固 我读过《亡羊补牢》( A )这个故事。 老师的话牢( C )记在我的心中。 武警战士监守牢( B )房,决不让一个罪犯逃跑。 3.填空: 养羊人第一次丢了羊,街坊好心(劝说),他却(满不在乎),到第二次又丢了羊,他(后悔极了),赶快(修补羊圈)。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第一次 毫不在意 丢羊 第二次 后悔——修羊圈 结果 再也没丢 (听劝告,知错能改)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认5个生字,会写“筋、疲”2个生字. 2.读好对话,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3.理解“巴望、筋疲力尽、焦急”等词语的意思,能说说“揠苗助长”这个成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说说成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寓言故事的相关图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认识“寓言”。 寓言,是用一个短小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寓言”这个词最早见于《庄子》,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出示课题,读准音。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揠苗助长”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故事听完了,那你知道“揠”是什么意思吗?(拔)所以也有好多人把揠苗助长叫(拔苗助长)。 2.认真读一读这个故事,要求:读准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默读课文,找出文中直接表示“揠苗”意思的句子,准确画出来。(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出示整句话: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读好句子,注意“筋、尽”的前鼻音。 4.请你说说“揠苗助长”的意思。 三、学习课文,认识生字词。 1.第一自然段。 认识词语:巴望、焦急、自言自语 2.第三自然段。 认识词语:喘气、一大截。 3.认读词语:巴望、焦急、自言自语、筋疲力尽、喘气、一大截 认读词语,交流“焦、筋、疲、喘、截”的识字方法。再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 1.课文1、2自然段,体会“焦急”。 (1)默读,说说:这个人为什么要“揠苗助长”?(希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一些。)“巴望”——希望、盼望、渴望 (2)哪个词直接写出了他的心急?(焦急) 出示: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边读边想象他当时的样子,读好句子的语气。 比较:他在田边转来转去。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3)“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禾苗真的一点儿也没有长高吗? (4)禾苗长高长大的事怎么能着急呢,种子在泥土里,过了几天发芽了。慢慢地长大了,农民给它浇水、施肥、松土、拔草,它越长越茂盛。过了好几个月才能结果。植物要经过很长时间,按照生长规律来长高长大。 (5)他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办法,一起读读第二段话,他想出的好办法是(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结果弄得——(筋疲力尽)什么是“筋疲力尽”?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就叫筋疲力尽。 2.第3、4自然段。 虽然很累,可看着被自己拔高的禾苗,他是什么心情(高兴的)!请高兴地读课文。 他认为他的办法很好,还非常得意呢。 (一边喘气一边得意地读:“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农夫花了那么大的力气?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呢? 五、说出寓意。 1.现在我就是这个农夫,你们就是被我一棵一棵拔高了的禾苗,小禾苗们,你们想说什么?(哎呀,疼死我啦,赶快把我放到土里去吧。) (你花了这么大的力气把我们拔起来,你会后悔的呀!) 我想让你们快点长高,我应该怎样做呀? (浇水、施肥、除草、还要慢慢地等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收获) 这就是禾苗生长的规律。不仅是种禾苗,做任何事情都要按照规律办事,不能急于求成。(板书 按照规律 不能急于求成)这就是揠苗助长告诉我们的道理。 像这样用一个小故事来说明大道理的文章就叫做寓言,我们也读过好多这样的故事,像坐井观天,狐假虎威,画蛇添足、龟兔赛跑等 2.在生活中像揠苗助长不按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 有的病人,想病快点好,一下子吃了很多药,反而病更重。 父母希望孩子聪明,就拼命买营养品,可学生不但没有聪明,反而越来越肥胖,小小年纪就得了肥胖症。 六、写字。 板书设计: 揠苗助长 按照规律 不能急于求 教后反思: 13 画杨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本课“靠、而”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倒”,会写“图、课”等8个生字。理解词语。 积累“靠、视”等生字积累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说出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积累词语。 2.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感悟读文,理解“我”从所坐的位置看到的杨桃的样子。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课件。 学生:查找有关杨桃的资料。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会认“靠”等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倒”,会写“图”等9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对话的语气。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 教学重点:读书、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自主识字,积累词语。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杨桃的图片或者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杨桃图片)这是什么果实?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板书:画杨桃) 2.齐读课题。围绕课题质疑:谁画杨桃?怎么画杨桃?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件事? 二、指导自学,思考问题。 出示自学要求: 1.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把语句读通顺,同时标出自然段。 2.采用查字典、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新词的意思。 3.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大家讨论解决。 三、认读生字,感知内容。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2.认读生字词。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错误读音。 翘舌音:“审”(shěn)、“晌”(shǎng)、视(shì) “肃”(sù):平舌音。笔顺:(共8笔) “诲”:四声(huǐ),注意与“悔”的读音区别。 3.你理解了哪些新词意思?怎么理解的?(同桌交流) 4.扩展训练。 近义词:教诲──教导 审视──审察 和颜悦色──和蔼可亲 反义词:准确──错误 难忘──淡忘 5.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图画课上,老师让我们画杨桃,“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通过这件事,启发我们明白了同一件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四、观察字形,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引导学生观察“图、交、摆、嘻、抢”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后,你发现了什么? 3.记忆字形: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识记,和同桌交流难字的识记方法。 4.难字书写指导: “图”:最后一笔写横封口。 “摆、抢”:左右结构,都是“扌”字旁,注意“仓”与“仑”的区别。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写,力求把字写规范、美观。教师巡视,鼓励写得好的学生,奖励小星星。 6.学生交流评价。 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抄写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板书设计: 画杨桃 (重点指导书写的字)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对话的语气。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 2.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感悟读文,理解“我”从所坐的位置看到的杨桃的样子。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这节课我们要通过精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研读课文,理解句子。 1.读最后一段,激发思维。 (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印象深刻? 理解“难忘”是什么意思,“终身难忘”呢? (2)能使作者“终身难忘”的教诲一定是非常深刻的。是谁的教诲使作者终生不忘呢?(是“老师”的话。) 2.学习课文第1部分(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导语:作者是怎样画画的?你怎么知道的? 抓住:“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等句子理解“我”是按照看到的去画画的。 (2)学习第2至第16自然段。 ①“有几个同学”看到作者的画为什么哈哈大笑?(认为作者画的根本不像杨桃。)说明什么?(说明他们一是没有考虑到作者看杨桃的角度,二是自以为对杨桃已十分熟悉,犯了错误。) ②课文中写了两个学生的两句话。一句末尾用了问号,另一句用了叹号,表示的意思一样吗?(一样。)表示出的情感程度相同吗?(相同。都是用十分肯定的语气,表明作者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 A.第一句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如果把它改成陈述句,表达的语气变了没有? B.指导学生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嘲笑和讥讽的语气。 ③老师听了几个同学的议论,他是怎样做的?老师为什么要坐在作者的座位上“审视”? ④“老师”审视了之后,为什么没有直接告诉大家画得像不像,而是举起作者的画去问大家像不像? (“老师”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从他亲自“审视”的做法上,悟出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看到的结果也不同的哲理。) ⑤听了学生的回答,“老师”的态度变得怎样了?(严肃起来。)为什么要变呢? (发现作者明明画得很准确,但全体同学们却说“不像”,这种现象引起“老师”的深思,他意识到不仅是“几个”而且是大多数同学还不懂得作画的起码要求,更不懂得用科学思想对待事物。) 从文中的哪一个词能看出“老师”严肃的神情延续了很久?(半晌。)(“半晌”是过了好大一会儿。也可以说明老师对于如何处理这件事,认真地进行了考虑。) ⑥指导学生朗读“好——笑”,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几个同学故意拉长声回答,要读得声调高些,声音长些。 ⑦对于认为“好笑”的同学,“老师”没有去批评责备,而是“请他们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目的何在呢?(让他们也从作者看杨桃的角度来观察,使他们亲眼看到事实的真相,自觉接受教育。) ⑧第一个同学看后,在回答“老师”的问话时,为什么中间加了省略号?(引导学生理解省略号在这里的特殊作用和所省略的内容。) 指导朗读,声调、声音都要低,读出不好意思承认错误的语调。与刚才“好——笑”的读法恰恰相反。 ⑨引导学生找出有关词语,体会作者只写“第一个”同学的对话,而“省略其他同学对话和经过”这种抓住重点,叙述的好处。 (3)学习第17自然段:老师的话。 ①老师看到同学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态度发生了变化。指名读 “老师”说的一段话。 ②思考: A.老师的话里共有几句话?前两句告诉了我们什么? B.举例子说说怎么叫角度不同,样子不一。 C.同一事物,当别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时,应该怎样做? ③这几句话以画杨桃为例,要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说明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样子。) ④启发学生用“不要……要……”造句。 ⑤总结老师的话: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⑥齐读“老师”说的话,加深理解。 三、联系生活,练习说话。 同学们,我们已经在这节画杨桃的美术课上认识了这个班级的老师、同学,还有那个画画特别认真的“我”,也了解了发生在他们中间的故事。现在,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对他说几句话。 我想对作者说: 。 我想对曾经嘲笑过“我”的孩子们说: 。 我想对循循善诱的老师说: 。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画杨桃 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角度不同,样子不同 实事求是 教后反思: 14 小马过河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按课文中的对话提示语,读出句子应有的语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表演、给动画片配音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深刻体会到遇事要自己动脑筋亲自尝试的道理。 2.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及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课文内容,懂得遇事要开动脑筋,具体分析,勇于实践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老牛、松鼠说法不同的原因,进而理解老马说的话中包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学生预习课文,自主识字。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通过自主学习掌生字词语。 教学重点:读书、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能根据提示把课文分段。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生字词卡,重点生字的笔顺。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自学课文。 《小马过河》是一篇童话,同学们是很喜欢读的。现在请你们自己读课文。 自学要求: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了解故事里有哪几个角色。 二、结合句子教学生字词。 出示词语: 马棚 驮 磨坊 挡住 嗒嗒嗒 伯伯 趟过去 水很浅 立刻 突然 深得很哩 唉 试试 前蹄 既不像……也不像…… 三、听课文,理清层次。 小马是怎样过河的呢?请小朋友听读课文。 再自读课文,通过下列提问,帮助弄清课文层次。 1.课文第1、2自然段说的什么? 2.小马过河,他到河边去了几次才过河? 3.课文中写小马第一次过河从哪儿到哪儿?第二次呢? 4.那么课文可分成几段? 第一段:小马帮老马做事。 第二段:小马第一次没敢过河。 第三段:第二次小马终于过了河。 四、练习。 1.写生字词。 重点指导书写“麦、该、突”。 “麦”下面是“夊”,不是“攵”。 “该”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右面是“亥”。注意第第六笔是撇。 “突”是上下结构,上面是个“穴”,下面的“犬”,不要写成“大”。 2.给下面的句子加冒号和引号。 小马连蹦带跳地说 怎么不能 我很愿意帮您做事 老马说 孩子 光听别人说 自己不动脑筋 不去试试 是不行的 河水是深是浅 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提示注意点:引号成对用,句末标点点在引号里面。 五、当堂检测,巩固学习。 读一读,写一写本课生字。 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老牛:水很浅,能过去 小马过河 试一试 松鼠:水很深,淹死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能按课文中的对话提示语,读出恰当的语气。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深刻体会到遇事要自己动脑筋,亲自去尝试的道理。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老牛、松鼠说法不同的原因,进而理解老马说的话中包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识字导入。 1.导入: 默读课文,思考:小马过了几次河? 2.思考:小马第一次没能过河,第二次终于过去了,这是为什么? 二、读讲第二段。 1.自学。 课文中写了小马、老马、老牛、松鼠的对话,看看他们说了些什么?课文中写他们的对话时,还写出了他们说话的动作、神情和语气。你能把这些词语找出来吗?例如“小马连蹦带跳地说”,“连蹦带跳”这个词语就把小马说话时的动作、高兴的样子写出来了。自学时你就把这些词语画出来。 2.找出提示语,为指导表情朗读作好准备。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下列板书: 小马 老牛 小松鼠 老马 连蹦带跳地说 说 拦住它大叫 高兴地说 嗒嗒地跑过去,问道 认真地说 亲切地说 叹了口气说 难为情地说 低下头说 3.选择几个重点词语加以指点,并结合指导朗读:假如有一天,我们来到小河边,听到小马与老马,还有老牛、松鼠的对话,说话时,他们的神情、动作以及语调生动极了,这一场对话真有趣。它们一个个怎么说,你能学一学吗? ①“连蹦带跳地说”,表示小马高兴。还可以换上什么词儿?(一蹦一跳,蹦蹦跳跳,蹦呀跳呀,又是蹦又是跳) 老马也是“高兴地说”,老马、小马、都很高兴。不过,一个像大人,一个像小孩。现在请同座的两个小朋友分角色读第二节中老马和小马的对话。 ②小马来到一条小河边,他为难了。心里怎么想的?该怎么读?(轻读)请谁来扮小马? ③小马问老牛伯伯,后面用的是什么标点符号?表示疑问的句子怎么读呢?老牛回答时,说的很平静,因为他认为河水很浅。女同学扮小马,男同学扮老牛,读读对话。 ④松鼠可不同了,忙拦住大叫,因为是大叫,后面是用了什么标点?感叹号表示语气加重。谁能扮小松鼠(指名试读)。 指导朗读:“小马!”一声叫住,要读得急促些,声音要高;两个“别过河”,速度要快些,是连着说的,第二个比第一个语气加重些。(再读) ⑤“小马吃惊地问”,如果没“吃惊地”,那是一般地发问。现在是“吃惊地问”,吓了一跳,表示出小马的害怕、紧张。(示范) ⑥老牛和松鼠对河水的印象完全不同,你能分别用一个词概括一下吗?(深、浅) ⑦小马听了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见,怎么办?课文中哪两个词说明小马听了老牛和松鼠的话不动脑筋?(立刻、连忙) ⑧练习朗读三、四两节。四个人一组分角色朗读。 ⑨比较:如果省掉这些表现他们对话时的动作、神情的词语,变成“小马说……老马说……松鼠说……”你们觉得怎么样? ⑩指点“说”“问”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儿,所以前面都是用“地”。 三、第三段。 1.小马怎么过了河?(自学课文) 2.老马怎么说的?(反复朗读老马的说) 出示妈妈的话: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3.现在请你为小马动动脑筋,他当时怎么想就对了? 同一条河,老牛说“深”,松鼠说“浅”,你们说哪个说得对?为什么? (出示小河、老牛、松鼠图)按“因为老牛____,所以___;因为松鼠___;所以___”的句式回答。 4.小马听了老马的话,认真地试了试,试的结果怎么样?为什么? 出示小马图,按“因为小马既不像……也不像……所以……”的句式回答。 四、总结课文,通过说话训练,结出寓意。 1.现在你们看这篇课文中哪句话最重要。 2.齐读老马的话。 3.老马是说:“不……不……是不行的”。如果改成“要……要……”这样正面的说法,该怎么讲呢?(做事情要动脑筋,要去试试才行。) 4.这告诉我们什么?做什么事都要动脑筋,更要实地去试试。 五、再现课文情境,分角色复述课文。 1.各自准备。 2.指名分角色复述。分别戴上小马、老马、老牛、松鼠的头饰表演。 结合寓意,增教一首古诗。 宋朝大诗人陆游写了一首诗,说明实践的重要。 出示古诗: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六、总结: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过曾经“动脑筋试一试”而做过的事,大家一起聊一聊吧。 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做一个勤于动脑、敢于尝试、敢于实践的人,也希望你们在实践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板书设计: 小马过河 老牛 浅 高 松鼠 深 矮 遇事要多动脑,并且要亲自尝试。 小马 既不像……也不像…… 教后反思: 口语交际 图书借阅公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读懂口语交际的要求,制定《班级图书借阅公约》。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图书借阅公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还能注意听取别人的意见。 教学重点: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做到轮流说。 教学难点:通过小组讨论,制定切实可行的图书借阅公约,并能写出来。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了解借阅图书过程中会出现哪些管理上的问题,自己借书的时候担心些什么,这些问题别的同学是怎么解决的。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出示图片:有些图书没摆整齐,有些图书上面有乱七八糟的笔迹…… 2.同学们,这是有的班图书角的图书现状。它们被随意扔在角落,现在,让我们一起为它们制定公约吧。(板书:公约 ) 何为“公约”?公约是指大家一起制定并共同遵守的章程、约定。 3.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如何制定《班级图书借阅公约》。(板书:图书借阅公约) 班级借阅图书时出现了哪些问题?担心什么?用上“认为”“觉得”等阐述观点的词语。 二、读题审题 1.打开课本,默读要求。 2.从第一段的要求中,你知道制定《图书借阅公约》时要解决哪些问题吗? 三、制定公约 (一)讨论、交流。 首先,要找出我们班级图书角存在的共性、普遍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提出规则、约定。 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看完书后没有把书摆放整齐,我组制定一条公约:请看完书后务必把书放回原处。 1. 小组讨论,把图书角存在的问题写下来,再提出相关意见。 出示讨论要求: ① 主动发表意见。 ② 轮流说。一个人说完,另一个人再说。 2. 全班交流。 出示交流时的注意事项: 发言者:声音响亮,神情自然,目视听众。 倾听者:认真倾听,及时补充,大胆质疑。 (二)细定公约。 1.确定公约从哪几方面拟定,如:借、换、还、奖惩机制等。 2.公约大体要求:语句简练,内容齐全等。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5.将公约张贴在班级图书角处。 四、公约范例 图书借阅公约 为保障学生能阅读到自己喜欢的图书,经全体学生研究通过,制定本制度,望全体学生在借阅图书时严格遵守。 1.班级图书实行专人负责,全体师生共管的管理机制。班级选出图书管理员,负责班级图书的借阅和管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监督。 2.凡本班学生借阅图书,必须由班级图书管理员允许,并登记借阅时间、借阅图书名称、图书价格等项目后方可借阅。每次每位同学只能借阅一本图书。 3.借阅的图书要懂得爱护,时间不能超过一周,不准在图书上乱写、乱画,如有损坏或丢失要按照图书原价的两倍赔偿。 4.借阅的图书只能自己阅读,不能转借给他人。如有发现将严厉批评,并取消借阅资格。 5.借阅的图书阅读完后,要按时找图书管理员办理归还手续,并做好记录。 6.爱书护书,保持书籍的整齐干净、完好无损,是每一位学生的神圣职责,我们在阅读的同时要争做爱书模范。 7.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大家在阅读的同时,要自觉摘抄其中的优美词句,写下自己的感想。 二( )班图书管理委员会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成功拟定了《班级图书借阅公约》,这是大家的劳动成果。大家还学会了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养成了倾听的习惯,希望你们越来越敢说,越来越能说。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图书借阅公约 小组讨论,制定公约。 主动发表意见。 一个人说完,另一个人再说。 教后反思: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了解厂字头、穴宝盖所代表的意义;能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认识“厨、厕”等9个生字。 2.学会区别词语的意思,并联系句子内容选择不同的词语。 3.学会体会词语的意思,并根据词语的意思读出句子所要表达的感情。 4.学会收集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字所组成的词语。 5.积累《弟子规》的内容,并初步了解内容所表达的意思,以此规范自己的言行。 6.阅读短文《好天气和坏天气》,明白心情的好坏只是我们的想法不同而已,凡事我们都要往好的方面想,这样就会一直拥有好心情。 7.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在生活中识字。词语分类,看看归纳同一类词语。区分词语的意思,灵活运用,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词语分类,归纳同一类词语,区分词语的意思。灵活运用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生字词,熟读生字词,学习偏旁“厂”“穴”,进一步认识“偏旁表意”的特点。 2.理解各种表现笑的词语之间的区别。 3.学会体会词语的意思,并根据词语的意思读出句子所要表达的感情。 4.学会收集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字所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体会两个偏旁的不同。 教学难点: 学会体会词语的意思,并根据词语的意思读出句子所要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偏旁表意的一类字。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出示书中的两组字,学生根据拼音认读词语。多形式认读字词,掌握生字读音。 2.出示生词,学生自由读生词。同桌之间相互检查、正音。 3.分两组出示生字,请同学们找找这些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相同的偏旁“厂”和“穴”) 4.课件出示古代汉字及相应图片,教师讲解“厂”和“穴”所表示的含义以及其他一些偏旁表意的字族。 二、字词句运用 (一)笑得不一样 1.观察图片:这些都是不同的笑,场合不同时笑的方式和程度也不一样。我们来学习一下这些笑都叫什么名字吧! 2.出示9个关于笑的词语,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3.理解词意。理解每一种笑是什么样的。(播放视频,一边放一边讲解,一一对应) 4.读一读,练一练。 放纵地大笑——狂笑。 无意义地一个劲笑——傻笑 不显著、不出声地笑——微笑 微笑时眼皮微微合拢——笑眯眯 三、句子朗读 1.出示三句带加点字的句子,指名读句子。 查字典理解词语。 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在这种情况下,你用什么语气说话? 根据理解读好语句。 2.加点的部分,应该怎样读出相应的语气呢?(怎样读好加点部分) 指导:“连蹦带跳”读出欢快、兴奋,声音洪亮,语速较快,可带动作读;“难为情”读出勉强、愧疚的感觉,声音低,语速慢;“和颜悦色”读出和蔼、平易近人的感觉。 3.指导读句子。分小组比赛读,全班齐读。 三、我的发现 1.出示6个词语,学生自由朗读词语。 2.“寻找”这个词中的“寻”是找的意思,“找”也是找的意思,那么“寻”和“找”是同义词,它们组成的词“寻找”的意思和它们差不多。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指导:两个意思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词的意思也与它们差不多) 3.举例,验证猜想。观察剩下5个词语,验证这个规律。 4.小结:我们学过这种类型的词语还有很多,两个字表示同一个意思,那么它们组成的词也和它们意思差不多,掌握了这个规律,更加有利于我们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四、总结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五 识字加油站 字词句运用 我的发现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积累《弟子规》的内容,并初步了解内容所表达的意思,以此规范自己的言行。 2阅读短文《好天气和坏天气》,明白心情的好坏只是我们的想法不同而已,凡事我们都要往好的方面想,这样就会一直拥有好心情。 3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收集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字所组成的词语。 阅读短文《好天气和坏天气》,理解内容。 教学难点: 积累《弟子规》的内容,并初步了解内容所表达的意思,以此规范自己的言行。 明白心情的好坏只是我们的想法不同而已,凡事我们都要往好的方面想,这样就会一直拥有好心情。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出示6个词语,学生自由朗读词语。 2.“寻找”这个词中的“寻”是找的意思,“找”也是找的意思,那么“寻”和“找”是同义词,它们组成的词“寻找”的意思和它们差不多。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指导:两个意思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词的意思也与它们差不多) 3.举例,验证猜想。观察剩下5个词语,验证这个规律。 4.小结:我们学过这种类型的词语还有很多,两个字表示同一个意思,那么它们组成的词也和它们意思差不多,掌握了这个规律,更加有利于我们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二、日积月累 1.听朗读视频,初步感受《弟子规》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2.教师简单介绍《弟子规》。 3.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本69页《弟子规》节选,把不理解、不会读的地方画出来。 4.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分小组比赛朗读。 5.教师讲解《弟子规》的内容。 6.学生自由背诵《弟子规》。全班齐背《弟子规》。 练习: 练习用上面的句子说话。 我们小学生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穿衣习惯。要做到整洁、端正,要端庄稳重。正像《弟子规》里所说的“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三、我爱阅读。 1.认读一组反义词“好—坏”。板书课题。 2.提问:看到题目,你想到什么好天气?什么坏天气?师生交流。 3.这节课我们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好天气和坏天气》。 4.自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字。识记生字。 5.默读课文,找一找描写老奶奶去大儿子家、小儿子家和回自己家的段落,大体理清课文结构。 6.再读课文,思考:两个儿子分别盼望什么天气?为什么?(画出课文中的句子) 四、学习第1——5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教师指导,引导读好老奶奶和大儿子对话的语气。理解“盼望”。 五、学习第6——8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学习第9——12自然段。 1.学生自由默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老奶奶和老爷爷的想法。 3.老奶奶一开始怎么想?后来怎么想?你更赞成哪一种想法? 练习: (1)老奶奶去看望两个儿子,发现大儿子最盼望的是____________,小儿子最盼望的是______________。 (2)老奶奶在家里哭的原因是:下雨天是坏天气,因为___________;大晴天也是坏天气,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3)《好天气和坏天气》让我们知道( ) A.事情有两面性,重要的是你要朝好的一面去考虑。 B.老奶奶爱两个儿子。 七、拓展延伸。 讨论:对待同一件事,老奶奶的想法为什么不一样?我们要懂得换个角度想问题,乐观地面对生活。天气的好坏取决于人的需求和看问题的角度,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 八、总结。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五 《弟子规》 我爱阅读(积极乐观) 教后反思: 15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11个汉字和多音字“行”,能正确书写8个汉字。 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养读背古诗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诗意,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感受故事的意境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古诗的魅力,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理解诗句意思,体会古诗描写的意境。 2.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晓、慈、毕、竟、映”五个生字,会写“湖、莲、穷、荷”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的意境。 4.通过朗读,感受西湖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正确书写4个生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吟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西湖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风景如画,每一方山水,都是一幅迷人的山水画。同学们,你们知道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是哪个地方吗?说到杭州,我们不由地就会想到一处美景,那就是西湖。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诗人杨万里笔下的西湖游玩吧! 二、初读引领,感知古诗 诗人在早晨送别友人林子方时,写下了这首诗,接下来就请大家读一读这首诗。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课件出示汉字:晓 慈 毕 竟 映 2.指名读,读顺诗句。 3.指导读,读出节奏。 三、品读赏析,感悟古诗 1.再认真地读几遍,想想诗中写了西湖里的什么,用自己的话试着和同桌交流。 2.集体交流:诗中写了什么? (1)出示第1、2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理解“毕竟”“四时”的意思。学生质疑。 (2)出示第3、4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着重体会“无穷碧”和“别样红”,并描述一下景象。 3.回归整体,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四、读说结合,升华情感 1.出示荷花图画,抓住映日荷花的特点说一段赞美或描写荷花的话。 2.诗人看到这样的美景,情不自禁地赞叹——﹙出示第1、2句﹚。 3.这首诗的题目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写的是西湖的景色,诗中有送别的意思吗?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4.想象一下,诗人面对这无边的美景,会向友人林子方说点什么?小组交流,指名说。全班把诗“送”给友人林子方——学生朗诵。 5.背诵古诗。 五、指导写字 1.观察田字格中的字:湖 莲 穷 荷 2.学生口头为这些字找拼音和词语朋友。 3.说说写这几个字要注意什么。 4.教师范写生字。 5.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教师相机指导。 六、课外拓展,丰富积累 介绍杨万里有关荷花的其他诗作。 板书设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叶——无穷碧 花——别样红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绝、鹂”等6个生字,会写“绝、含”等4个生字,掌握“行”1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绝句》。 3.理解古诗《绝句》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1.正确书写4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绝句》,理解诗句的大意。 教学难点: 根据诗意想象画面,感悟春天的色彩明丽、景色迷人,感受诗人的心情。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组比赛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填句: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揭示诗题“绝句”,简要介绍诗人杜甫。 二、自读古诗,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画出生字新词。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 3.汇报生字词解决情况,教师相机强调。 “行”是多音字,在诗中读“háng”,还有另外一个读音是“xíng”,组词“行走”。 4.同桌互认生字新词。 5.指名读诗,齐读,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三、图文对照,理解诗意 1.老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思考:画面上有哪些景物?(柳树、黄鹂、白鹭、积雪、船) 2.看图思考:诗人是站在哪里看到这些景物的?(理解“窗含”、“门泊”两个词语的意思)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先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根据学生的提问,师生一起答疑) 4.看图读古诗,想象诗人欣赏大自然美景时的心情。 5.梳理诗句,说说诗意。(出示课文插图,小组讨论,说说诗意。) 四、活动激趣,记诵诗句。 1.找对应的词语。老师读一个词语,要求学生找出与它相对应的词语。 (如:两个——一行,黄鹂——白鹭,翠柳——青天,窗——门,西岭——东吴,千秋雪——万里船。) 2.师说生读。老师描述诗句的内容,学生读相对应的诗句 3.词语连诗。老师出示诗中的任意一个词语,学生背出相对应的诗句 4.情境背诗。让学生扮演诗人,指着画面上的景物吟诗 5.集体背诵。 五、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绝”“含”“岭” “吴”。引导学生交流记字方法,并练习组词。 2.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的记忆方法。 3.重点指导“绝”与“岭”的写法。 4.老师范写。(指导学生把字写美观,提示容易写错的地方) 5.学生先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再书写,老师巡视。 六、拓展延伸。 搜集描写春天的古诗,试着背一背。 提高练习: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感受美丽。 翠柳丝线,黄鹂悠鸣。一行白鹭,志向青天。雪岭含窗,别具一格。泊船万里,驶之东吴。千古佳句,万世称绝。 板书设计: 绝句 黄鹂 翠柳 白鹭 青天 西岭 千秋雪 东吴 万里船 教后反思: 16 雷雨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本科5个生字,学会书写9个汉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能在默读课文展开想象。能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不同景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大自然的热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文章的写作顺序,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能留心观察天气,尝试写观察日记。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一些雷雨的音频,雷雨前中后的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情境创设法讲授法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雷、乌、黑、压”4个生字。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用不同的语调读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情景。 3.说说自己见过的不同的雨的情景。 教学重点: 1.认识5个生字,正确书写4个生字。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语调读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情景。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雨有很多种,你们知道有哪些雨?(板书:雨) 2.出示课后练习题的四种雨的名称及图画。 毛毛雨 阵雨 雷雨 暴雨 (1)学生自己描述一下这几种雨的区别。 (2)哪种雨最大? 3.今天我们将要迎接的是一场雷雨。 你们见过雷雨吗?你见过的雷雨是什么样的呢? 雷雨一般是在什么季节下的?——夏天 4.有一位小朋友把他观察到的雷雨景象写成了一篇文章。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和这位小朋友一起看看这场雷雨吧。朗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学生听课文录音。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认读。 4.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5.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开火车”认读,组词。 6.找出这5个字在课文中组成的词语和句子,读一读。 7.认读词语卡片。(出示:雷雨 乌云 闪电 雷声 窗户 房子) 三、朗读感悟,理清文脉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教师引读。 3.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中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书上做记号。 4.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分别读好这三个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景象。 5.分组朗读,教师随机指导。 四、指导写字 1.出示“雷、乌、黑、压”4个生字,仔细观察,说说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2.教师重点指导“雷、黑”,边讲边示范书写。 3.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雷雨 雷雨前(第1~3自然段) 雷雨中(第4~6自然段) 雷雨后(第7、8自然段)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同学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对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有形象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体会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教学难点:在读中想象。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雷雨前中后的不同景物的对比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上要之前,今天老师要来和同学们积累一些词语。谁来读一读。 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狂风怒吼、大雨哗哗 彩虹微笑、空气清新、 雨过天晴 、蓝天白云 2.读完词语,老师有许多的图想给同学们看看,出示两副图,请同学们认真看图,说说两副图的情景,你能用上刚才的词来形容两副图吗? 3.是啊,同学们,两幅图给我们展示了两个不一样的世界,那是谁带来的不一样的世界呢?今天这节课,咱们就继续学习——雷雨。 二、复习课文、理清脉络 1.雷雨也叫雷阵雨,多发生于夏天,它来得急,去得快。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小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场雷雨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谁能用“先……接着……最后……”的句式说一说? 2.作者通过三个非常清晰的段落,先写了雷雨前,接着写了雷雨中,最后写了雷雨后,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令人恐惧的雷雨吧! 三、学习课文: 1.雷雨前。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部分,雷雨前(1-3自然段),读通句子,读准字音,边读边想,雷雨来时,文中写了哪些景物?文中的哪些景物描写让你感到雷雨的威力? 反馈交流: (1)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越来越( ),越来越表示程度加深。 越来越亮的闪电,越来越响的雷声,威力多么巨大。读好句子。 (2)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黑沉沉”“压”给我们带来——紧张、害怕的感觉。读好句子。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忽然”——突然。文中用了哪些字显示了风的威力? (3)连小动物都害怕了。找一找,哪些小动物?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蝉害怕得 。生怕 。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找出表现蜘蛛害怕得一个字——逃。比较“逃走”“跑走”“爬走”,感受“逃”字的准确生动。 还会有什么动物害怕?一只青蛙 。一只小鸟 。 炎热的夏天,天空乌云密布,又闷又热,忽然间狂风大作,紧接着电闪雷鸣,这个变化过程就是雷雨前的景象。朗读表现出来。 2.雷雨中。 雷雨前就足够令人害怕了。雷雨中会不会使我们更加害怕呢? (1)默读4-6自然段,找出你最害怕什么。 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为什么连用三个“哗”,该怎么读?雨下得大,下得急,语气重一点,停顿短一点。 (2)雨到底有多大?从文中找出句子。 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雷阵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刚刚还是暴风骤雨,一会儿就变小了。找出有关的句子。 (3)“渐渐地,渐渐地”,换一种说法。从“渐渐地”你知道了什么? 课文只用了两句话就生动地展现了一幅雷雨的图画,有看到的景物,还有听到的声音。练习朗读。 3.雷雨后。 读一读7、8自然段,用一个词来形容雨后的景象。 哪儿让你感到舒服?雨过天晴,经过大雨的冲刷,一切那么清新。面对这样的美景,我们心情舒畅。美美地读一读,读出你的愉快。 这部分写了哪些美景?谈论并记一记。(太阳、彩虹、蝉、之中、池塘、青蛙)你发现了什么? 顺序:天空——蝉、蜘蛛——池塘的水和小青蛙,从上到下,这是我们写文章的一种方法。请说一说你看到的美景: 雨停了, 。 六、总结,朗诵。 我们欣赏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美丽景色。大自然中还藏着无穷无尽的奥妙,只要你留心观察,就能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 板书设计: 叶不动 枝乱摆 雷雨前 乌云压——大风刮——电闪雷鸣 蝉不叫 蜘蛛逃 雷雨中 下起来——越下越大——渐渐小 雷雨后 天亮 空气清新 雨停 彩虹 蝉 蜘蛛 青蛙 教后反思: 17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慌、辨”等13个生字,会写“指、针”等9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练习正确朗读课文,从课文中提取信息,知道文中“天然的指南针”具体是指什么。 2.通过自主学习、同伴合作等方式,认识本课的“慌、辨”等13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指、针”等9个汉字。 3.多种渠道理解词语,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多渠道认识汉字,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在小组活动中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探索能力。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搜集野外辨认方向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练习正确朗读课文,从课文中提取信息,知道文中“天然的指南针”具体是指什么。 2.通过自主学习、同伴合作等方式,认识本课的“慌、辨”等13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指、针”等9个汉字。 教学重点:在朗读中进行词识字和词语学习。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进行识字。 教学难点:从文中寻找大自然中的天然指南针,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认识词语。 出示表情图,这是什么表情?出示“快乐”、“生气”、“惊讶”、“慌张”等。 小朋友真厉害,能猜出这么多的词语。老师再考一考你:你知道“慌张”是什么意思?你在什么时候会“慌张”? 认识“慌”:你看,遇到紧急情况,我的心乱得像杂草一样,“慌”就是“忄”加一个“荒草”的“荒”。 过渡:前几天,小猴子下山,就遇到了让它“慌张”的事情——它在山下迷路了,幸亏它带了一样东西。 二、认识词语“指南针”。 出示指南针:小朋友,你认识这个工具吗?它有什么用处? 观察指南针:看,这一根针就像一根手指,一直指着一个方向。(出示词语“指南针”)你一定能读准这个词语。 自主学习“指”“针”:你有什么办法写好这两个字?说一说,看谁的方法棒!(学生观察字形,分析写字要点,教师指导“指”的笔顺,“针”的右边横短竖长的要点) 过渡:要是你外出时没有带指南针,认不出方向了,那该怎么办呢?(出示课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让我们一起到野外探一探险吧。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一读二圈三再读):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拼读拼音,多读几遍。 (2)轻声速读课文,圈画出生字,对照生字表,认读生字。 (3)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哪些“天然的指南针”。 整体入手,尝试提取信息。 (1)出示句子:“天然的指南针”在文中是指 、 、 和 。 (2)你最喜欢哪个“天然的指南针”?你一定能把句子读好。 要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练习朗读。 谁愿意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 在读书展示中引导学生进行读书评价:我觉得他读得( ),我给他提出一点建议( )。 四、多种方法进行识字,并交流识字。 在展示读书时相机进行词语指导。 1.第2小节。“天然的指南针”在文中是指太阳。因为 。 “向导”是干什么的?(向导就是领路人。)(图文结合,理解词语) “忠实的向导”才能让我们放心,忠:忠诚,实:老实。(指导理解词语的方法: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有时候我们可以把每个字的意思想一想,连起来就是这个词语的意思。) 2.第3小节。“天然的指南针”在文中是指北极星。因为 。 “一盏指路灯”:“盏”专门用于表示灯的量词。 “永远”:你能说出“永远”的近义词吗?(理解词语的方法:有时候我们用换近义词的方法也可以理解词语。) “闯”字真有趣,一匹小马乱闯到大门里面啦。 3.第4小节。“天然的指南针”在文中是指大树。因为 。 细心的小朋友一定发现了这里的一对反义词——“稠”“稀”,来,说一说它们的意思吧。 4.第5小节。“天然的指南针”在文中是指积雪。因为 。 图文结合,理解“沟渠”。 想一想:沟渠里的积雪,哪边化得快,哪边化得慢呢? (小实验:用电筒光表示阳光,学生座位的过道表示沟渠,理解北侧积雪被阳光晒到得多,化得快的是北面。) 给大家一个科学思考题:如果是山上的积雪,哪边化得快,哪边化得慢?好好思考,我们下节课揭开谜底哦。 现在,让我们学做小小书法家。 五、指导识字、书写。 1.“指”“针”在课初已经进行自主学习。 2.出示“助、碰、特、积”。 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的汉字,你会提醒大家注意哪些笔画?(“碰、特、积”是左窄右宽的汉字) 助:左右基本等宽,左边“且”的横变提,右边的“力”一撇穿插到“且”的下方。 碰:提示右边的笔顺是点、撇、横、竖、竖、点、撇、横。 特:左边的笔顺是撇、横、竖、提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观察字形,书空笔画,教师对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点拨指导) 3.观察“帮、导、永”,注意“帮”三部分紧凑,“导”上部是“巳”,“永”末笔是捺。 六、课堂练习。 1.认真书写汉字。(提示写字姿势,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矫正) 2.完成后默读课文,尝试发现问题,并思考:你还能想到哪些“天然的指南针”? 板书设计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天然的指南针:太阳 北极星 大树 积雪 (在黑板上用简笔画标出这些事物) 思考:天然的指南针还有( )( )?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仿写大自然中其他的“天然指南针”,多种渠道理解词语,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什么情况下利用哪些指南针才能辨别方向以及如何辨别。 教学难点:讨论雪化得快的是南面还是北面。课文中涉及自然知识也是教学的难点,如 “忠实的向导”、“指路灯”以及为什么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枝叶稀的一面是北等。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1.出示课文第一小节。说一说“天然的指南针”是什么?“慌张”是什么意思? 2.“要是”可以换成什么词语?(如果、万一、假如) 二、整体入手,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多多去想,利用天然指南针找到回家的路。我们该请哪种天然指南针辨认方向?怎样辨别? 出示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其中的一种指南针,小组讨论: 1.有感情地读一读。 2.做个小小解说员,说一说怎样利用这个指南针辨别方向。 3.演一演指南针。 4.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三、了解大自然的“指南针”。 1.太阳。 (1)理解“忠实”“向导”。 (2)太阳一天中怎么为我们带路?太阳真是一个忠实的向导,我们用朗读来夸一夸它吧! 2.白天过去了,晚上怎么辨认方向? (1)图片认识“北斗星、北极星”,北斗星像一把勺子,勺口对着方向5倍距离的那一颗亮星就是北极星。北极星总是绕着北斗星转。 (2)迷路的人多感谢北极星。请你用感激的语气朗读课文。 3.晴天有太阳和北极星指引方向,阴雨天你也别慌张。 (1)反义词“稠——稀”。指导学生了解枝叶稠的是南方,枝叶稀的是北方。 (2)我们感谢热心的大树。朗读课文。 4.雪天,积雪可以帮我们辨别方向。 (1)反义词“快——慢”,对比沟渠里的积雪,山坡上的积雪,尝试改一改文中的句子,了解“天然指南针”积雪。 (2)山坡上化得快的积雪是南方,化得慢的积雪是北方。 5.练习背诵。 完成表格
三、课后习题指导。 1.归纳课文中的“天然指南针”,怎么给人们指引方向。 2.你还知道大自然有哪些为我们指明方向的事物吗? 树桩(年轮稀疏是南边,年轮稠密是北方)竹子(颜色青绿是朝南,偏向青黄是北方)石头(干燥粗糙是南方,绿苔湿滑是北方)苹果(向阳红,背阳绿)。 四、总结。 1.大自然不光有很多的天然指南针,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要多看书,多请教,多观察,多思考,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2.仿照课文把你找到的天然指南编成小诗。 板书设计: 太阳 中午 天然的指南针 北极星 晚上 细细观察 多多去想 大树 雨天 积雪 雪天 教后反思: 18太空生活趣事多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知识。 教学重点: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知识,激发学生理解、探索太空的兴趣。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太空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说说太空生活的有趣。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质疑激趣,引入课堂。 1.出示美丽的太空景色图:这就是美丽的太空。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有着“上天”的梦想;而今,这一梦想已经成为现实,“上天”不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了。2003年10月,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叔叔在这美丽的太空中活了二十多个小时(板书:太空生活),现在,我们一起去了解了解咱们中国的航天史。 2.媒体播放,师讲述。 3.创设质疑情景 (1)今天,杨叔叔将来到我们的课堂(出示照片),见了杨叔叔,你们都想问他些什么问题呀? … … (2)点击播放:杨利伟鼓励学生的话。 4.多媒体课件演示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的画面。孩子们可要仔细观察了,待会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5、学生谈感受,师板书:趣事多。(齐读课题) 过渡:太空生活中究竟有哪些有趣的事呢?课文中给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想读读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书要求:孩子们,你们读书时想给自己提点什么样的要求? 1.看来你们都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了,那赶快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吧。注意读准生字字音,读好每句话。 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昨天学习生字情况。 (1)读带音节的生字。 (2)读去掉音节的生字。 (3)读带生字的词语。 4.读文。指名6个孩子接力读课文,其余学生思考:太空生活写了哪些有趣的事? 四、指导写字 1.整体指导,发现规律。 2.教师范写。 3.学生描红、临写,师生评议。 板书设计: 太空生活趣事多 睡觉 喝水 走路 洗澡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2.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知识,激发学生了解、探索太空的兴趣。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知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拿出字卡抽查认读情况,给生字组词。 2.齐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这么多有趣的事情,你最喜欢哪件趣事的段落呢? (1)学生再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读。 (3)齐读。(喜欢哪个段落就站起来读哪个段落) 2、能用“在太空中,宇航员做什么事必须怎么样,不然会发生什么情况”的句子来说说你喜欢的趣事吗? (1)课件出示:在太空中,宇航员-----必须-----,不然-----。(做什么事) (怎么样) (会发生什么情况) (2)小组内说说——全班交流。 3.的确,在太空生活中,睡觉、喝水、走路,洗澡,都很有趣,那么,太空为什么会发生这么有趣的事呢?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 (1)再读读课文,找一找。 (2)交流。出示相应句子:因为在宇宙飞船里,水失去了重量。——(板书:失重)师介绍:在太空中,由于摆脱了地球引力,处于失重状态,所以任何东西只要轻轻一碰,就会飘浮起来。 4.你们还知道太空生活中的趣事吗?我准备聘请几个太空小导游给我们介绍介绍,可以介绍书中的趣事,也可以介绍你搜集的趣事,先自己练习练习。 (1)出示练习:(可独立完成,也可同桌互助完成。) A、运用书上的内容把话说完整。 B、用了解到的内容把话说完整。 C、联系生活,大胆想象,把话说完整。 大家好!我是太空小导游---,欢迎大家来太空旅游。由于 (姓名) 太空处于失重状态,所以游客们------必须----,不然-----。(做什么事)(怎么样)(会发生什么情况)祝大家在太空度过美好的一天! (2)自由练习说一说。 (3)全班交流。 5.要成为一名宇航员,可不容易,因为我们的宇航员为了能适应太空生活,在地球上得刻苦训练,我们来听听杨利伟叔叔是怎么说的? (1)点击播放:杨利伟叔叔说的话。 (2)你们听清楚杨叔叔给我们提的要求吗?孩子们,从现在开始,为你们成为宇航员的梦想努力吧! 四、兴趣题 (三选一) 1.画一画:自由想象太空的奥秘,用彩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太空。 2.说一说:把你了解到的太空生活趣事说给朋友、家人听听。 3.写一写:根据手上的资料,展开合理的想象,假设自己在太空会发生什么趣事,以“我在太空中生活”为题目写一段话。 三、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太空生活趣事多 睡觉 绑在睡袋里 喝水 带吸管的饮水袋 走路 穿带钩的鞋 洗澡 特殊沐浴室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认识一些单位处所的名称及其功能。 2.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汉字,能和同学交流理解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3.能用自己的话写出心中关于大自然的疑问。 4.展示各班图书管理现状,增强学生爱惜图书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读背《悯农(其一)》,感悟诗意。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写出心中关于大自然的疑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字卡。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会认8个生字。正确规范地写字,不要多写或少写笔画。理解词语的意思,和同学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展示班级图书管理情况,增强学生爱惜图书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认8个生字;正确规范地写字。 教学难点: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字卡。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出示8种单位处所的名称及相应图片。 博物馆 展览馆 科技馆 体育馆 派出所 哨所 诊所 2.请学生认一认。 3.简单介绍一下这些单位处所具体的职能。 4.出示生字:博、馆、览、育、研、究、哨、诊。 5.同桌互认生字。 6.游戏识字,玩看图说名称的游戏。 二、字词句运用 (一)下面这些字你能写对吗? 1.在书中田字格里书写“含、迎、留、荡、满、敬”。 2.比一比,看谁写得漂亮。 3.请写得好的同学说一说自己写字时注意了什么。 4.教师点评、总结。 同学们在写字时,一定要注意字的结构,不同结构的字每部分的大小和位置是不一样的。同时,我们在写字的时候不能多写或少写笔画。 (二)猜猜加点词语的意思,和同学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1.出示书中的句子,学生自由读,想一想词语的意思。 ◇他并没有明说,只是用眼神暗示我。 ◇这件事情你可得保密,不能泄露半点儿消息。 ◇渔船靠岸了,原本安静的码头一下子喧闹起来。 2.和同桌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3.指名先说句子的意思,再说词语的意思,其他同学补充。 4.教师点拨。 理解词语的意思,可以联系句子的上下文,如“泄露”,句子的前半部分是说“这件事情你可得保密”,从“不能”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件事情不能让别人知道,所以“泄露”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不应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还可以用同义词代替的方法,如“喧闹”可用“热闹”代替,所以“喧闹”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热闹”。当然理解词语的意思还可以直接查词典。 暗示:不明白表示意思,而用含蓄的言语或示意的举动使人领会。 泄露:不应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 喧闹:喧哗吵闹。 三、展示台 1.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说说大家是怎样爱惜图书的。 3.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六 博 馆 览 育 研 究 哨 诊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最大的“书”》,知道最大的“书”是指什么。 2.背诵《悯农(其一)》。 3.能用自己的话写出心中关于大自然的疑问。 教学重点:背诵《悯农(其一)》。能写出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并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难点:感悟《悯农(其一)》所蕴含的感情,知道《最大的“书”》中的“书”指什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 (一)启发谈话。 1.同学们,谁还记得《锄禾》这首古诗?谁能给大家背一背? 2.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有关农民的诗,这首诗选自《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板书课题:悯农(其一),老师教读,学生齐读。 (二)初读古诗。 1.投影列出学习步骤: (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进行自学,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三)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检查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悯:同情。 粟:谷子,小米。这里泛指粮食作物的种子。 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犹:还。 3.提出不懂的地方,全班交流质疑。 4.介绍作者:李绅是唐代诗人。《悯农》是李绅流传下来的最杰出的作品,思想内容深刻,对比鲜明,富有哲理。 (四)品析体会。 古诗的语言是浓缩的精华,富有想象的人能从中读出各种画面,那么,透过这首诗,你又读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1.学生独立想象,畅所欲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2.结合发言,适时引导学生品析诗句,深化理解与体会。 “春种”“秋收”概括了粮食的生长规律。 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写出了什么? 从前三句诗中,你读出了怎样的画面?(农民辛勤地种着田,期待丰收) 可农夫等到的结果又是什么? 议一议:这真是触目惊心的结局!一个“犹”字,发人深思:到底是谁剥夺了他们的劳动成果,陷农夫于死地呢?教师指导朗读,读出悲愤与同情。 (五)读读背背。 齐读古诗。学生自由背诵。 二、我爱阅读 (一)导入。 你能说说自己平时喜欢看什么书吗? 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一篇和书有关的短文。板书:最大的“书”,齐读课题。你们发现这篇文章的题目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二)细读品味。 1.读书品味:最大的 “书”指的是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 从哪些句段中你知道“书”指的是岩石呢?请生读相关段落。 指导朗读:岩石就是书啊!你看,…… 看插图,比较思考:岩石和普通的书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哪些不同? 相似点:都蕴藏着丰富的知识。 不同点:岩石是石头,普通的书是纸质的。 2.品读感悟:为什么把岩石称为最大的“书”? 生自由读书,分组讨论。提问交流,师相机指导。 拓展延伸,介绍化石的作用。 三、写话 1.播放《自然传奇》片段,引导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 2.同学们,大自然如此神秘又美丽,你对它有什么好奇之处?今天就写写你的疑问。 3.谈谈自己眼中的大自然 结合本单元课文谈谈。结合自己了解到的课外知识和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说一说。将你的发现与小组同学交流。 齐读书本上的一段话。请学生尝试回答书上的问题。学生都无法回答的问题由老师解答。 除了这些,你对大自然还有什么疑问呢? 4.你能将自己的问题写下来吗? ①鸟儿为什么会飞? ②青蛙为什么冬眠? ③乌龟的寿命为什么那么长? ④树叶到了秋天为什么会变黄? ⑤鱼睡觉时眼睛为什么睁着? ⑥哪些植物会发光? 5.独立写话。出示写话要求: (1)每句话写完后用问号。 (2)一行只写一个问题。 (3)注意书写规范。 学生独立写。 展示一两篇优秀写话作品。 小组内互相读一读自己的问题,并请小伙伴解答问题,要是无法解答,回家后请爸爸妈妈解答。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六 日积月累:悯农(其一) 我爱阅读:最大的“书” 写话:我心中的“问号” 教后反思: 19 大象的耳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有关大象耳朵的故事。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评判大象耳朵与别的动物不同,是否是有毛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只要是对的,我们就该坚持自己的,不可以轻易改变。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汉字,理解词语。 教学难点: 读好文中动物的对话,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似、耷”等9个生字,会写“扇、慢”等8个生字,掌握“似、扇”2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读好问句。 教学难点: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连一连(找耳朵),动物和对应的耳朵连线。 认识“竖着”“耷拉”,理解意思。 引出课题《大象的耳朵》。 二、初读课文。 听课文,要求:听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在课本中标画出来。 自由朗读课文,标画自然段,圈画生字,不认识的生字请教同学,或者把含有生字的句子读给同学听。 三、读文识字。 1.识记生字 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开火车读等各种形式认读生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 2.生句子朗读识记生字词。 (1)句子1: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______把耳朵撑起来。 识记“竿”字,说出带有竹字头的字(算、笔、等、答、笑、箭等) (2)句子2:可是,大象的耳朵眼儿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 ,吵得他又 ,又 。 识记“痛、舞、烦”。 (3)句子3: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们赶跑。 多音字“扇”,出示句子: 我有一把漂亮的小扇子。 好热呀,快用本子扇一扇吧! 夏天到了,奶奶坐在树下用蒲扇给我扇风。 (4)句子4: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多音字“似”组词,区分。 雨像断了线的珍珠似的,不停地往下落。 这两本书的内容有些相似。 天这么凉快,似乎到冬季了。 四、再读课文,读好问句。 1.大声朗读1到8自然段,用“ ”画出大象说的话。(朗读并标画)。 2.汇报朗读,思考:大象的想法是不是发生了改变?试着用句子“原来他以为 ,后来他认为 ”说一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3.大象的想法为什会改变?找一找3到7自然段中,哪些小动物让大象改变了想法,圈出动物的名字。 板书:大象的想法——生来就这样——有毛病,竖起来 4.速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小兔子和小羊问大象的话,读出关心和惊奇。 用合适的词语填写,试着读出这样的语气。(练习朗读) 5.大家都来关心大象,这时大象的心情怎样?圈出第8短大象心情的词语。采访:大象啊大象,你为什么不安? 五、写好汉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征,想办法记住这些字,找出书写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3.教师范写难点字,强调重点笔画。 遇:半包围结构,笔顺是,“走之底”是三画,右边的笔顺要记清。 最:“耳”的首横要写长点,盖住“又”字,末笔横改提。 4.学生练写,共同评议。优秀作业展示。 板书设计: 有毛病 竖起来 大象的耳朵 (大象的想法) 生来就这样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找出课文中大象说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重点: 找出课文中大象说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教学难点: 说说自己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大象有一对像(扇子似的耷拉着)的耳朵。别的动物的耳朵是(竖着的),只有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着的)。所以大象散步遇到小兔子时,小兔子先发出个疑问词(咦),并且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大象还遇到了小羊,小羊也问了相同的问题。 2.读儿歌复习。 森林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请看: 大象有对大耳朵,好像扇子耷拉着, 迎面走来羊和兔,双耳向上直直竖, 兔羊感到很奇怪,怎么大象耷拉耳, 大象生来就这样,怎么耳朵往上竖? 二、情境学习。 1.自由朗读对话,想象对话内容。 想一想,这些动物看到大象会怎么说话?(提示:声音清楚,语言礼貌) 2.采访“大象”。 大家都问的同一个问题,当第一个小动物说你的耳朵有病的时候,你不以为然。所有的动物都说你的耳朵有问题,你怎么想? 3.出示第8自然段,读出“不安”的感觉。 大象的话是对谁说的?从哪个词知道的?(自言自语)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自( )自( ),一( )一( ),无( )无( )。 试着用“自言自语”说一句话。 朗读大象的话,读出怀疑的语气,读出迫不及待要让耳朵竖起来的决心。 4.竖起耳朵的行动。 大象的办法是什么?这个办法给他带来了什么麻烦?想一想,大象的耳朵竖起来后还会遇到什么麻烦? 读出大象心烦的感觉。 5.大象耳朵的作用: 说一说大象的耳朵有什么作用。 读一读放下耳朵的轻松。 6.重点品读“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画出大象放下耳朵后说的话。 谈谈你对大象所说的话的理解。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是说,大象认为自己的耳朵耷拉下来不光没有毛病,还是有科学道理的,至于别人的耳朵为什么竖起来,也应该是有道理可讲的。只要是科学的,对的,就该坚持自己的长处。) 小结: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不能因为跟别人不一样,就舍弃自己的优点。 三、阅读。 1.每个人身上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都是有原因的,动物的耳朵也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作用。拓展阅读《动物的耳朵》 鸡的耳朵长在眼睛后面,是一个小洞。那儿有一小撮突起的毛,耳朵就藏在毛里面,所以虫子钻不进去,雨水淋不着。 许多狗的耳朵是竖起来的,还能转动呢,所以四面八方的声音它都能听到。 松鼠的耳朵毛茸茸的,挺大挺大的,它成天在树枝上跑来窜去,这样的大耳朵可以保护自己的眼睛,不让树枝刺伤。 你看,动物的耳朵多有趣啊! 2.大象 森林走来一头象,双耳耷拉似扇子。 动物笑他有毛病,吓得大象心不安, 竹竿撑耳不好受,虫舞头痛又心烦, 耳朵还是放下来,开心快乐做自己。 3.正确评价大象。 大象撑起耳朵又放下来这件事,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大象?为什么? ①这是一只聪明的大象。 ②这是一只有主见的大象,他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板书设计: 大象的耳朵 耳朵耷拉着→让耳朵竖起来→做自己最好 坚持自己正确的不盲目学别人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教后反思: 20 蜘蛛开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书写本课的9个生字,认识本课的15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了解蜘蛛三次开店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最什么事都要坚持不懈,不然一事无成。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蜘蛛开店的趣事。 教学难点: 明白凡事没有一帆风顺,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成功,否则一事无成。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会认“店、蹲、寂、寞”等 16 个生字,会写“店、决、定”等 9 个生字,会写“飞虫、决定、商店、木屋、围巾、星期”等词语。 2.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大意,知道蜘蛛开店前后所卖的东西,初步感受童话“结构反复”的特点。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看一看下面这几个小动物,你知道它们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吗? 出示图片:蜘蛛 河马 长颈鹿 蜈蚣 导入新课《蜘蛛开店》,认识“店”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 轻声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 合作识字。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认的字,读字音,再组词,并告诉小朋友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3. 全班交流汇报,教师识字方法引导。(出示课件) (1)偏旁归类识字:蹲、趴;寂、寞;蜈、蚣 (2)熟字加偏旁识字:店、编、露 (3)联系生活识字:口罩的“罩”,照顾的“顾”,交换的“换”,匆忙的“匆”。 4. 检查单字的认读情况。(出示课件) (1)齐读。 (2)指名读(针对个别掌握不扎实的孩子,通过提问,巩固识记的生字)。 (3)开小火车读生字,并组词。 三、朗读课文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再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找一找: (1)蜘蛛为什么要开店?引导理解:蜘蛛平时就是靠织网来捕捉小昆虫卫为生,编织是他的强项,所以才会开编织店。 (2)蜘蛛开了什么店?都有哪些顾客?都卖了哪些商品? (3)交流反馈。 口罩编织店——口罩——河马 围巾编织店——围巾——长颈鹿 袜子编织店——袜子——蜈蚣 小结:主要讲了一只蜘蛛闲着没事做,于是就想到了开店。它首先卖口罩,结果来了一只河马,让它织了一整天;紧接着,它又改卖围巾,结果来了一只长颈鹿,让它织了一个星期;最后,它又改卖袜子,结果来了一只长了四十二只脚的蜈蚣,直接把蜘蛛吓回到了树上。 四、书写指导。 1.学生观察要求写的 9 个生字,看看哪些生字在写的时候应该提醒同学们注意? 2.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3.分类指导书写。 (1)“宀”和“广”字头的字的书写,都要将中间部分包围住。如:店、定、完 (2)左右结构的字:决、织、终、期,基本都遵循左窄右宽的原则。 (3)上下结构的字:商,应遵循上宽下窄的原则。 (4)全包围的字:围,全包围的字在书写时要注意先中间,最后封口。 4.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5.学生写生字。 板书设计: 口罩——河马——一整天 蜘蛛开店 围巾——长颈鹿——一个星期 袜子——蜈蚣——跑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的字、词、句,让学生了解蜘蛛开了三次店:口罩店、围巾店、袜子店,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事情并非都是一帆风顺的。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迎难而上、不退缩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课文蕴含的道理,能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拓展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感悟。 1.学习1——4自然段。 (1)自读,蜘蛛开了什么店?遇到了谁? 出示:顾客来了,是一只河马。河马嘴巴那么长,口罩好难织啊,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功夫,终于织完了。 (2)河马有什么特点?这次生意,蜘蛛有什么感觉? 扣住“好难、一整天、终于”,感受到编织口罩不容易。 2.自由朗读5——8自然段。 (1)蜘蛛又重新开了什么店?遇到谁?他有什么特点?蜘蛛有什么感觉? 出示:顾客来了,只见身子不见头。蜘蛛向上一看,原来是一只长颈鹿,他的脖子和大树一样高,脑袋从树叶间露出来,正对着蜘蛛笑呢。 (2)汇报交流:长颈鹿的特点,这会给蜘蛛的编织工作带来多大的困难? 蜘蛛织啊织,足足忙了一个星期,才织完那条长长的围巾。 扣住“织啊织、足足、一个星期、才、长长”,了解编织围巾的不容易。 3.速读9——11自然段。 袜子店——蜈蚣。出示:可是,蜘蛛看到顾客后,却吓得匆忙跑回网上,原来那位顾客竟是一只四十二只脚的蜈蚣。 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蜘蛛说些什么? (做什么事都有很难做的地方,不可以朝三暮四,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解决,不可以一味逃避。) 三、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蜘蛛开店,老师看它要开不下去了,开什么店都不行,你看它能开下去吗? 正方:蜘蛛开店,它能开下去;反方:蜘蛛的店开不下去。 这个故事并没有结束,蜘蛛的店到底开成了没有呢?他还会遇到什么困难?你能接着想出故事来吗?(如:毛衣店——大象;帽子店——鲸) 如果蜘蛛想把店开下去,他应该怎么做? 蜘蛛如果想把店继续开下去,就必须改变经营方式,改变计价方式。可以同时卖口罩、围巾、袜子,但是不能一律按件计价。卖口罩,按大小计价。卖围巾,按长短计价。卖袜子,按多少只计价。忙不过来可以招聘合作伙伴。 四、拓展阅读《猴子种果树》。推荐阅读《100只蜗牛去旅行》。 五、阅读理解。 坚持不懈(xiè)的小蜗牛 ①有一只小蜗牛一心要为蜗牛家族争一口气。他来到了家门口的一座大山下,准备爬上去证明自己。 ②开始爬了,他信心满满,跨着大步子,往前爬。这时,一只小鸟对他说:“你疯了吗?一只蜗牛竟想爬上一座大山,没见过!” ③蜗牛被激怒了,大喊:“你等着吧,我可以!”蜗牛继续向上爬。爬了两天两夜,他终于爬上了峰顶。 ④小蜗牛站在峰顶,高兴极了,对着山下大喊:“我成功了!”他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了蜗牛家族不是无能的。 (1)短文第________自然段写了蜗牛爬山的过程。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放弃( ) 失败( ) 难过( ) (3)短文告诉我们:( ) ①蜗牛也可以爬上顶峰。 ②只要认准目标,坚持不懈,终有一天会成功。 板书设计: 蜘蛛开店 无聊 口罩编织店:河马来了——难 围巾编织店:长颈鹿来了——累 袜子编织店:蜈蚣来了——吓跑 教后反思: 21 青蛙卖泥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认识14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喝”,正确书写8个汉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蕴含的情趣和道理。 过程和方法 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语感,学会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美好的环境是靠双手创造出来的。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青蛙是怎样不断改造泥塘的。 教学难点:小动物们不买泥塘的原因以及青蛙如何改造泥塘的。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情景创设,讲授法等 教学过程: 一、阅读“布告”,激发兴趣。 1.出示布告: 布告 本蛙因搬迁,现有一泥塘出售,有意者请速与本蛙联系。 发布者:青蛙 2.现在我们也去看一看这个泥塘吧。出示课题,认识“卖”。 二、自主学习,认识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好文中的长句子。想办法认识生字。 2.检查自学情况。 三、识记生字,扫清阅读障碍。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1)标好小节号。(2)读准字音。(3)读通课文中的长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1)朗读纠音:出示一类生字词 wā mài bān dào zǐ quán pò yīnɡ 青蛙 卖泥塘 搬 家 倒 好 草 籽 泉水 破开 应 该 ①你能正确读出这些词语吗?自由朗读试一试,读准字音。 ②小组之间读一读、评一评,看谁读得正确、流利。(组内互读) ③谁能大胆地站起来,声音响亮、正确、流利地读好这些词语?(生个别读) 总结强调:“搬”“泉”都是前鼻音,“籽”是平舌音,整体认读音节,“应”是后鼻音、整体认读音节。 (2) 记忆生字 ①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呢?同位之间,互相说一说。 ②全班交流展示: 加一加: 买----卖 般----搬 到----倒 子----籽 白----泉 换一换: 娃----蛙 泼----破 猜谜语:“庭前举首听莺声”是“应”。 ③去掉拼音,还能读好这些词语吗?( 2、3位同学读 ) (3)出示二类生字词:牌子 吆喝 水坑 挺舒服 集中 播撒 绿茵茵 灌水 缺少 栽树 游泳 愣住 ①指名带读,正音。(提醒“舒”是翘舌音,“撒、栽”是平舌音,“茵、灌”是前鼻音,“泳、愣、坑”是后鼻音) ②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说“绿茵茵”的意思。 ③开火车读,齐读词语。 (4)词语读准确了,下面的两个长句子能读好吗?出示: 于是/他/就去/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 于是/他跑到/周围的/山里/找到/泉水,又砍了/些/竹子,把/竹子/破开,一根/一根/接起来,用它们/把水/引到/泥塘/里来。 师示范读,指名生练读。 小结方法:对于长句子,读的时候不仅要注意逗号的停顿,还要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 (5)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评议。 四、指导书写,做到正确规范。 1.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1)谁能正确无误地读出它们的音? (2)按结构的不同分类,指导书写。 ①生观察生字重点笔画、重点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②教师范写,重点指导“搬、泉、破”三个生字。 提示: 搬:左中右结构,笔画较多,注意穿插和避让。“舟”的一横变成提,且不露出头来。 泉:上下结构,看准在田字格的位置,竖勾基本上在田字格竖中线的位置,写时要安排匀称。 破: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右边“皮”的笔顺:横钩、撇、竖、横撇、捺 2.学生描红生字,在练习本上仿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正确握笔,端正书写) 3.展示学生书写,师生共同评价。 五、复习巩固,当堂检测练习 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青蛙为了卖掉泥塘,听了( )的话,在泥塘周围( ),又听了( )的话,给泥塘( );接着( ),( ),又修了路,盖起来房子,最后,发现泥塘变得如此美好,决定不再卖泥塘了。 六、作业: 继续练读课文,做到读得正确、流利。 板书设计: 青蛙卖泥塘——种草引水 栽树 种花 修路 盖房子——不卖了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理解课文内容,能说说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情,最后为什么不卖泥塘了,感受泥塘的变化,感悟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环境。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泥塘的变化。 教学难点:能感悟劳动创造美的道理。 教学准备:词语卡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词语。 1.看,青蛙妈妈要带着小青蛙复习词语啦。 课件:我会读(出示词语,强调多音字“喝”,吆喝的轻声) 2.区分“撒 洒” 青蛙就去采集草籽,播( )在你泥塘周围的地上。 妈妈在院子里( )水。 “撒”:指撒像草籽这样的固体的东西。 “洒”:指洒像水一样的液体的东西。 3.再读青蛙的“卖泥塘”公告。 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青蛙要卖泥塘?故事的结尾,青蛙还卖泥塘吗? 青蛙卖泥塘一共吆喝了几次?(四次)看来泥塘不好卖呀。为了能做成这笔生意,青蛙要改造一下泥塘。 2.体会“烂泥塘”。想一想,烂泥塘原来是怎样的?(周围全是烂泥,没有花草,水少,还臭烘烘的,实在是不怎么样。所以青蛙想换个环境,搬到城里去住。) 出示四次吆喝的句子。注意最后一次吆喝与前面的内容已经不一样了。练习朗读。 3.很多小动物看了布告后也来到了青蛙的泥塘,他们会买青蛙的泥塘吗?按照“谁来买泥塘?结果怎样?”说一说对课文的理解。 (1)老牛(喜欢吃草):没草 走了(评价出老牛对泥塘满意之处和不满之处) 出示青蛙辛勤劳动,种草的图片。 想象:草籽撒下去,青蛙精心照料,施肥浇水,泥塘周围发生什么变化? (2)野鸭(爱游水):水太少飞走了 出示青蛙劳动图。 想象:听了野鸭的话,青蛙想:( ),于是( )。 (3)森林里的动物可多了,还会有谁来?它们怎么说?怎么做?青蛙是怎么做的? 一只小鸟飞来了,看了看泥塘,说 。 一只蝴蝶飞来了, 。 一只小兔跳来了, 。 一只小猴荡过来, 。 一只小狐狸 。 尝试填写表格:
4.自由读文,看看青蛙是怎么做的。 (1)现在青蛙的泥塘可真美啊!听,它现在在说什么? (2)听完青蛙的吆喝,你有什么感受呢? (3)究竟泥塘好在什么地方呢?找出具体的句子读一读。(课件出示青蛙吆喝的句子) (4)你们吆喝得真不错,如果这么好的泥塘是你们的,你们会怎么想? (5)青蛙又是什么反应呢?(出示句子:青蛙突然楞住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动作?学生做一做“愣住了”的样子。 (6)想一想:青蛙为什么楞住了?他心里会怎么想? 小结:小青蛙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使以前的烂泥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了现在美丽舒适的家园。 3.如果你们从现在的这个泥塘边经过,你还想给小青蛙什么建议? 4.相信青蛙如果听了你们的话,泥塘一定会变得更美丽。 三、总结提高。 只要我们勤劳、肯努力,烂泥塘也会变成美丽的花园,让我们好好学习,长大后,为自己的家乡出一份力,使我们的家乡变成人间天堂。 板书设计 老牛 (贴图) 种草 野鸭(贴图) 引水 小鸟(贴图) 栽树 烂泥塘变成人间天堂 蝴蝶(贴图) 养花 青蛙再也不卖泥塘了 小猴(贴图) 盖房子 教后反思: 22 小毛虫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会认16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 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感情朗读课文中的关键语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唯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教学重点: 1. 理解词语“生机勃勃”“尽心竭力”“九牛二虎之力”“色彩斑斓”等词语 2. 通过学习课文,理解重点语句。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画面。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毛虫在成长过程的前期是怎样的。 教学重点: 会认15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小毛虫在成长过程的前期是怎样的。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在昆虫王国里,住着各种美丽的昆虫。它们飞的飞,唱的唱,跳的跳,到处生机勃勃。只有一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跳,也不会飞,被冷落在一旁。这只孤零零的小毛虫多么羡慕那些能飞能跳的昆虫啊,它的命运会发生变化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毛虫》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毛虫的命运会怎样呢?请读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语句读通顺。 2.检查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 重点指导:“怜、竭”是三拼音节;“怜”的声母是l不是n;多音字“佛”、“挣”,引导学生通过组词或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辨析。 (2)检查朗读 ①指名开火车读。 ②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合作探究,学习课文。 1.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2.学生质疑,梳理归纳。 (1)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 (2)文中有许多吸引人的描写,找出来,并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3)作者是怎样描写小毛虫的?你有什么收获? 3.学生汇报交流。 (1)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2)把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和大家交流。 四、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板书设计: 小毛虫 织茧 (蝴蝶) 不会唱 不会跑 不会飞——做自己的事——飞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借助提示讲讲这个故事。 2.懂得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唯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教学重点: 了解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借助提示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懂得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唯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森林到处生机勃勃。你听,小昆虫们正在开音乐会呢,谁能看图说说当时的情景啊? 2.学生介绍图上的内容。 昆虫又是唱,又是跳,它们的歌声轻快,舞姿优美,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轻歌曼舞”。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出示:一条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强调冒号)师读。这个“一切”是指—— 2.“新奇的目光”是一种怎样的目光?你能换一个词语说说吗?(近义词:好奇) 3.请几位同学来为大家读读这句话,要求读出“新奇”的感觉。 4.小毛虫在观察。它难道不想加入昆虫们的活动?可是……(出示: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读了这句话,你觉得小毛虫怎么样? (板书:可怜) 那它是怎么移动的呢?读一读课文的第二小节。 (二)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出示: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就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小毛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从文中找一个词回答。(笨拙) 2.学习生词。(出示:笨拙:行动迟缓,不灵活。笨手笨脚。) 3.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毛虫的“笨拙”,圈出。(九牛二虎之力、挪动、一点点) 4.“挪动”是什么意思?请“挪动”一下你们的小屁股。你们“挪动”起来非常容易,非常开心。可是,小毛虫却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九牛二虎之力”是多大的力气?(九头牛和两只老虎加起来的力气、拉动九头牛和两只老虎的力气。)(形容花了很大很大的力气) 花了这么大的力气,才挪动了——(一点点)。(费力地读,感觉要用全身的力气) 5. 啊!小毛虫是多么——(笨拙)啊!正因为如此,当它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时,感觉——(自己就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两片叶子对我们来说只是这么短的一段距离,为什么小毛虫却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 6. 学生尝试回答,老师帮助小结。 两片叶子对我们来说只是很短的距离,可是对于小毛虫来说,这个距离怎么样啊——(很长)嗯,非常漫长;这个路程怎么样啊——(很远)嗯,非常遥远;花的时间怎么样啊——(很多)太多太多;用的力气怎么样啊——(很大)非常费劲,它太累了。所以当它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时,感觉——(自己就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 7. 把这节连起来读一读。读出小毛虫“笨拙”的感觉。 (三)学习课文第7小节。 1.小毛虫真的是非常“笨拙”,那它永远就这样了吗?自己读一读课文,看看小毛虫发生了什么变化?它最后变成了什么?(蝴蝶) 2.从哪里看出来的?课文的第几小节?(第7小节) (出示:时辰到了,它清醒了过来,再也不是以前那条笨手笨脚的小毛虫。它灵巧地从茧子里挣脱出来,惊奇地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了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它愉快地舞动了一下双翅,如绒毛一般,从叶子上飘然而起。它飞啊飞,渐渐地消失在蓝色的雾霭之中。) 第7小节中并没有“蝴蝶”两个字,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 3.“小毛虫”是怎样从茧中挣脱出来,蜕变成美丽的“蝴蝶”的呢? 4. 它变成了蝴蝶,现在它又是一只怎样的蝴蝶呢?读一读最后一节,想一想。交流。 (灵巧——文中是说它的“动作”;轻盈——文中是说它的翅膀;色彩斑斓——文中说的是它翅膀上的花纹。)板书:灵巧轻盈 5.逐句朗读,把它的灵巧、轻盈用朗读表现出来。重音轻读、示范朗读。吹绒毛感受。 6.小毛虫有没有想到自己会有这样的变化呢?(“惊奇”) 7.小毛虫终于变成了美丽的蝴蝶,它高兴极了。你们高兴吗?想象一下自己是小蝴蝶,说一说:你为什么高兴?(出示句式:“因为……所以我高兴。”或者“我高兴是因为……”) 8.尽管小毛虫原先是那样的笨拙。从小毛虫到蝴蝶的蜕变是那么的意想不到,那么的神奇。男生读小毛虫的过去(第1、2小节),女生读现在(第7小节)。 (四)学习第3、4自然段。感受小毛虫工作的尽心竭力。 1. (出示:尽管如此,它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尽管如此,小毛虫—— 2. 尽管如此就是尽管这样。那么这样指的是怎样呢?我们要读懂它,就得再来读读前面两小节了。自己读读,想想,如此指的是——1自己很笨拙。(出示“笨拙”)2昆虫们快乐无比。 3.悲观失望是对自己的。羡慕是对别人的。 (出示:小毛虫对 不悲观失望。——小毛虫很乐观,一点也不悲观。 小毛虫不羡慕 。——别人快乐的本领,它一点也不想要。) 谁能把两句话连起来说。(老师加上“并不”,“也不”。) (小毛虫对自己的笨拙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其它昆虫。∕小毛虫对自己的笨拙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其它昆虫。)(板书:不悲观、不羡慕) 4.因为它懂得一个非常简单又非常重要的道理,那就是——(出示:它懂得:每个人都有各自该做的事情。)(板书:该做的事)展开想象,说说大家都有什么各自的工作? 句式:(谁)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5.蜜蜂该做的事情是——(采蜜),蚂蚁该做的事情是——(搬运食物),蜻蜓该做的事情是——(捉害虫)。这些昆虫,它们都是在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而它,这条小小的毛虫,该做的事情是——(出示:它,一条小小的毛虫,应该学会吐纤细的银丝,为自己编织一间牢固的茧房。)(读)。注意这里有个逗号,要停一停,再读一读。 6.明白了这一点,小毛虫——(出示: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做着工作。) 尽心竭力。(板书:尽心竭力。)“竭”是“用尽”的意思。“尽心竭力”:费尽了心思,用尽了力气。 (五)学习第5、6自然段,理解“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 朗读句子,说一说,你知道什么事物有什么规律? 7.分组朗读课文 8.总结板书 原来可怜、笨拙的小毛虫,没有对自己悲观失望,也不羡慕别的昆虫轻歌曼舞的本领,而是尽心竭力地做着它该做的事情——吐丝、织茧。经过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它最终变成了一只灵巧、轻盈的蝴蝶。它还懂得: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 三、复述课文,课堂小结。 1.根据板书和图片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2.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每个人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面对困难不悲观、不羡慕,尽心竭力地做好自己的事情,那么一定会有化茧成蝶的一天。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小毛虫从“笨拙”到“灵巧”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呢?它做了哪些努力?你想对它说什么呢? 2.朗读。你在读书的过程中,有什么感悟吗? 板书设计: 小毛虫 蝴蝶 (可怜笨拙) (灵巧轻盈) 不悲观 不失望 尽心竭力 教后反思: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认识一些劳动工具。 2.规范地书写汉字。 3.运用汉字的构字特点来猜一猜汉字的读音和意思,并查字典将字音与字义弄准确。 4.认识比喻句,学写比喻句。 5.写一写自己想养的一只小动物及想养它的理由。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2.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教学难点: 写一写自己想养的一只小动物及想养它的理由。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字卡。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会认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认识一些劳动工具。 运用汉字的构字特点来猜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并能查字典确定自己猜得是否正确。 学习含有“好像”、“像……似的”“像……一样”的句子。会说含有这些词语的句。 重点难点:识字,了解构字特点。 教学难点:进一步了解偏旁表义的特点,并能根据形声字的特点猜字音和字义。 教学准备:劳动工具和劳动的图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看劳动场景图,认识五种清洁工具:扫帚、抹布、拖把、水桶、簸箕。 2.请学生说一说这些清洁工具的名称。相机出示名称,指导识字。(出示:清洁工具) 强调“扫”是个多音字,在“扫帚”中读“sào”,在“扫地”中读“sǎo”。 3.出示第二行词语,板书(清洁劳动)。玻璃、垃圾图片,引导学生识字,提示“扫帚、玻璃、垃圾”的轻声字。 4.同桌互认生字,出示词语,齐读词语。说一说你在家中能做哪些家务。 5.认读词语。单独出示“拖把、簸箕、玻璃、垃圾、桌椅”,找一找,词语中的两个字有什么特点?(发现同偏旁,了解偏旁表义的特点) 归类小结: (1)“扫”是个多音字,在“扫帚”中读“sào”,在“扫地”中读“sǎo”。 (2)拖把、簸箕、玻璃、垃圾、桌椅 王字旁的字都与珍贵的玉石有关。土字旁跟土有关(板书:形声字。) 二、字词句运用。 1.猜一猜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再查查字典,看看猜得对不对。 出示书中的三个句子。 (1)和同桌一起合作,一人猜一猜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一人查字典。 (2)四人一组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猜字的方法及查字典的结果。 (3)小结。“摸、读、揭”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表示字音,一部分表示字义,如“摸”中的“扌”表示字义,意思为用手去抚摸,“莫”表示字音。“读”字不易猜,我们就直接查字典。 小结:形声字,莫混淆,看看偏旁就知道。学习形声字,辨别要仔细,声旁多表音,形旁多表义。 2.读句子,说一说你的发现。 (1)复习《语文园地二》的句子:(比喻,说出事物、特点、比作什么) 田野葱葱绿绿的,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天上的云雪白雪白的,好像一群小绵羊。 大树又粗又壮,就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 (2)出示《语文园地七》的三个句子。齐读,指名读。 那棵大枫树好像一把又高又大的绿色太阳伞。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绿油油的小柏树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 (3)讨论:从这三个句子中,你发现了什么? “好像”“像……似的”“就像”是比喻句。 (4)这三个句子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师生评议。 第一句把大枫树比作太阳伞;第二句把大象的耳朵比作扇子;第三句把小柏树比作战士。其中“大枫树、大象的耳朵、小柏树”是本体,“太阳伞、扇子、战士”是喻体。 写出喻体的特点“又高又大、耷拉着、笔直地”。 3.像这样句中含有比喻词、本体、喻体的句子就是比喻句,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能增强句子的表现力,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4.拓展:说说课文中的比喻句,尝试自己说比喻句。 三、布置作业。 1先用猜字法再查字典读读《月亮妈妈穿衣裳》. 2用——画出《月亮妈妈穿衣裳》的比喻句。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七 清洁工具 清洁劳动 形声字 结合语境,生活经验 比喻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2.朗读《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的变化。 3.写一写自己想养的一只小动物及想养它的理由。 教学重点: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教学难点:写一写自己想养的一只小动物及想养它的理由。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 1.播放《二十四节气歌》视频。 2.你知道二十四节气中有哪些节气吗? 3.教师出示二十四节气。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4.简单介绍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 5.学生对照节气歌说节气。 6.学生自读,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7.尝试背诵。 二、我爱阅读 1.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阅读。“有时圆圆像个盘,有时弯弯像只船,要问这个是什么?晚上抬头向天看。” 2.播放录音,学生思考:故事里说了件什么事? 3.学生根据图片讲故事。 (1)月亮姑娘为什么要做衣裳? (2)月亮姑娘为什么三次都没做成衣裳? (3)月亮姑娘是怎么变的呢? 4.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月亮姑娘是怎样变化的?(汇报比喻句) 引导学生学习描写月亮的词句。如:①细细的,弯弯的,像眉毛。②好像弯弯的镰刀。③像只核桃。④变得圆圆的,像一只圆盘。 5.你能说出月亮一个月之内的变化吗? 6.欣赏视频《月亮儿歌》。 初一月亮看不见, 初二月亮一根线。 初三初四像镰刀, 初七初八月半边。 一天更比一天胖, 直到十五月才圆。 十七十八月出迟, 廿二半夜月半圆。 一天更比一天瘦, 廿九三十见月难。 三、写话 课前猜谜,导入。 1.猜谜语。 (1)扁扁嘴巴,叫声嘎嘎,走路摇摆,爱吃鱼虾,脚荡双桨,游泳专家。这是什么呀?——鸭子 (2)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螃蟹 (3)凸眼睛,阔嘴巴, 尾巴要比身体大, 碧绿水草衬着它,好像一朵大红花。——金鱼 2.你们怎么猜出来的? 谜语抓住了它们的特点,所以我们一下子就猜出来了。看,抓住特点多么重要呀! 激发兴趣,说话。 1.出示主题:我最想养的小动物。 2.出示一组小动物的照片。(可以有叫声音频) 3.看了照片以后,你们想说点什么呢?用一两个词说说它们最大的特点。 4.学生说一说自己最想养什么小动物,以及为什么想养它。(小白兔、小猫、小狗、小乌龟等) 给予提示,写话。 1.出示: 我最想养的小动物是_ 。因为________________ _。 2.写好后,自己多读几遍,再修改一下。 3.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修改评价。 4.学生继续完善自己的作文。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七 阅读 写作:我最想养的小动物 教后反思: 23 祖先的摇篮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汉字,注意安排好字的间架结构。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已有的方法识字。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拓展资料,生字卡片等。 按时安排: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正确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自主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习生字。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图片展示原始森林: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生活在原始森林里,他们以天为盖,以地为席,与果木为伴,与日月为友…… 2.让我们走入祖先生活的地方,感受原始森林的遥远和神秘。读课题《祖先的摇篮》,理解“祖先”(民族或家族年代久远的上代)“摇篮”(婴儿睡的可以摇动的床;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文化、运动的发源地),课文中的“摇篮”指生活的地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不是自然段的结构,是一首诗,标出小节序号。 2.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3.逐节读通,相机认识生字词。 4.再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流利。思考:我们的祖先怎样生活?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熟了,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2.出示生字指读。 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祖、掏、逗、蔷、薇、逮、忆。 (1)比较认知“蔷”和“薇”: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比较容易识记。 (2)“忆”字强调偏旁是“忄”,左右结构。想一想还见过哪些“忄”的字呢?(预设:惊、怀……) (3)“逮”字强调读音为三声。在田字格里书写时要注意占格要均匀,把字写好看。(结合图片,拆解汉字掌握识记。) 5.出示组字方法,进行识记“忆” 6.找一找“祖、组、租”的不同。 四、情景朗读,感知文本 1.爷爷说: 那原始森林 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真有意思, 这是多大的摇篮啊! 那浓绿的树荫 一望无边, 遮住了蓝天。 (认真读,读出诗歌的韵律美。感叹句要读出惊叹、赞美的语气。) 2.我想—— 我们的祖先, 可曾在这些大树上 摘野果, 掏鹊蛋? 可曾在那片草地上 和野兔赛跑, 看蘑菇打伞? (生活很有趣。) 3.那时候, 孩子们也在这里 逗小松鼠, 采野蔷薇吗? 也在这里 捉红蜻蜓, 逮绿蝈蝈吗? (读出诗歌的韵律感。) 4.风儿吹动树叶 “沙沙,沙沙!” 那回忆 多么美好, 又那么遥远…… 啊! 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 我们祖先的摇篮! (用深情、赞叹的语气来读。) 5.结合情景,读好课文。 五、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祖、啊、浓、望、蓝、摘、掏、赛、忆。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板书笔顺。 3.重点学习:“祖、望、赛、忆”的注意要点。(预设:祖:不要多一点; “望”:不要多一点;赛:不要少一横;忆:“乙”只有一笔。) 4.学生临写生字。 六、巩固练习。 1.朗读课文。 2.认真书写汉字。 板书设计: 祖先的摇篮——原始森林 祖先:摘、掏、跑、看 孩子:逗、采、捉、逮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2、3小节中的问句。 展开想象,仿照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什么。 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体会动词使用的准确。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森林的美好。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联系生活,仿照课文写出人们的活动。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重点语句的 教学过程: 一、资料展示,引入新课: 课前布置学生找原始森林的图片,文字资料,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 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原始森林,捕捉祖先原始的生活。 二、理解课文: 1.师范读课文,生思考: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2.指名回答。 指导读句: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3.再读诗文,找一找有关诗句,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 照样子,说一说。 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那(),是()的摇篮。 那(),是()的摇篮。 4.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里干些什么?(狩猎、采摘) 5.同桌互读,说说“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1)说说:诗中写祖先在这里干什么? (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 (2)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 (自由自在,惊喜连连) (3)练读2、3节。 6.学习课文最后一节。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苍苍茫茫、祖先) (2)引读。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说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 7.朗读练习。 8.有感情地读全诗。 三、拓展延伸: 1.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画一画吧! (钻木取火、集体狩猎、打造石器、建房搭窝) 2.如果我们站在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 (1)你们什么时候开始学会生火做饭的? (2)你们什么时候开始学会搭建房屋的? 四、课文拓展。 1.想一想,还有哪些地方可能是祖先的摇篮?那里是什么样的? 例:大草原,是我们祖先的摇篮。那里一望无际,草儿碧绿。 2.原始森林养育了我们的祖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森林? ①我们不应该滥砍滥伐,不要随便狩猎。 ②森林附近不能开一些工厂,排放废气、废水。 3.读一读,记一记。 摘野果 采蘑菇 挖野菜 逗松鼠 捉蜻蜓 逮蝈蝈 看夕阳 赏明月 数星星 板书设计: 摘野果、掏鹊蛋 祖先的摇篮 猜想祖先的生活 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 逗小松鼠、采野蔷薇 捉红蜻蜓、逮绿蝈蝈 感叹祖先的美好生活 教后反思: 24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正确认读“纪、譬”等8个生字;正确书写“世、界”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 过程与方法 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 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通过阅读,找到太阳、月亮、水这些事物是怎样学习生活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本文,明白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去做,不忘初心,不迷失自我,那么一切就容易了,就简单了。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书写“界、须”等字;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 教学难点: 每个人都能找到事情的自然规律,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去做,不忘初心,不迷失自我。 教学准备: 教师根据课文制作课件,学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通过朗读课文,自主识字,能正确书写“世界”等汉字。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自主识字,运用不同的方法识记汉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1.雏鹰学飞行,小鸭学游泳,幼狮学捕猎,小青蛙学捉虫,我们在年纪还小的时候,最应该是学习文化知识。这个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他也在学习,学习怎么面对自己的生活。 2.介绍作者。 舒比格,德国作家,以他的儿童书籍著名,同时他还是一位心理学家,从事过裁纸工人、木匠、园丁等许多不同的职业。主要作品:《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大海在哪里》《爸爸妈妈我和她》《有一只狗,它的名字叫天空》。今天我们来学习《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扫清障碍。 1.听课文录音。(世界还小的时候,在学习什么?) 2.练习朗读课文,读正确。 一读课文(大声朗读),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注意标点的停顿; 二读课文(轻声快速),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次,读准字音,记住字形,不明白的字词做上记号。 三读课文(默读),想想课文的内容。 3.反馈检查。 (1)检查生字的读音 课件出示注音生字: 二类生字: jì pì cāo mǐn zhēnɡ zhì xù ò 纪 譬 糙 敏 睁 秩 序 哦 一类生字: shì jiè bì xū ɡōnɡ fǎn fù jiǎn nònɡ jīnɡ 世 界 必 须 功 反 复 简 弄 睛 ①带拼音读。相机指导区分平、翘舌音:“糙”世平舌音,“睁、秩、世”是翘舌音。 ②指导读好前后鼻音“敏、反、简”是前鼻音,“功、弄、睛”是后鼻音。 ③分组检查生字朗读情况。 同学们在小组内比一比,看谁读得准。 ④指生在班内展示。 如果仍有出错,教师不用自己教,可请同学相互帮忙解决。 (2)词语检查 课件出示词语(带拼音): (一类生字)世界 必须 成功 反复 简单 弄明白 眼睛 (二类生字)年纪 譬如 粗糙 敏感 睁开 秩序 这些词语,同学们能准确认读吗? ①自由练读。 ②组内检查读。 ③班内展示。(带拼音指生读;去拼音指生读。) ④老师打乱顺序抽查读。(重点指导生字词语的读音。) (3)句子检查 读好以下长句子: ①譬如说唱歌,它粗糙的声音,把这个敏感的新世界吓坏了。 ②它一直无法决定,只好反反复复,一阵子这样,一阵子那样,所以看起来,有时圆,有时缺。 ③雨从云里落下,滴进泥土里;人睁开眼睛,就可以看到一切有多美好……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提出要求:标出自然段,将课文读流利。 ①小组内同学分段练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②说一说课文介绍了哪些事物学习生活?(太阳、月亮、水)它们学会了什么?(发光,上山下山;不断变化;流动) 三、指导书写。 我们认识了世界小的时候的样子,认识了很多生字新词朋友。 出示生字,观察结构,提出要注意的字形结构。 交流汇报: 世:一笔略长,三竖间距相等,竖有长短。 界:上宽下窄,布局匀称。 功:偏旁窄,右边宽。 反:独体字,第一笔小。 复:上中下结构,上宽下窄。 式:独体字,写在田字格中部。 简:部首小,“间”略大。 弄:上部三横均匀,第三横长。 由:独体字,写在田字格中部。 板书设计: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太阳 发光,上山下山 月亮 不断变化 水 流动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了哪些事物学习生活,学会了什么。 懂得“只要万物做都做它最容易做到的事情,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的意思。 展开想象,练习说话,说一说还有什么事物让世界很有秩序。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文中语句进行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感悟课文内容,懂得大自然的神奇有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当世界年纪小的时候,有哪些事物学习生活?它们学会了什么?(生答师板书)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精读课文,重点突破 朗读感悟第2——4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2——4自然段,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内容练习说话。 (课件出示)出示: 太阳开始学习发光,学着怎么上山下山。 月亮学会的是不断变化。 水开始学习流动。 抓住重点句,适时点拨:太阳做别的事没有成功,所以才学习发光;月亮拿不定主意学什么,反反复复,最后学会了不断变化;水一直往低处流,所以它学会了流动。 2.指导朗读。 (1)这些事物都像我们人类一样,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 小结:生活就是这么简单,每样东西只要弄明白自己做什么最容易就行了。 (2)教师引读课文,相机指导: A 它一直无法决定,只好,一阵子,一阵子。所以看起来,有时,有时缺。它学会的是不断的。 要连读,并适当强调,读出一切都不见了的景象。 B 仿写: 有时 ,有时 。 水开始学习。它很快就学会了,因为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一直…… 省略号省略的是什么,想一想为什么一直强调这个词语? (说明这是水最容易做的事,最简单的生活,就是最美好的生活。) 学习第6、7自然段。 1.理解和体会“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的含义。理解“秩序”的意思。(整齐,有条理,有次序) (本来做自己最容易的事,就已经很好了,但是,世界是在慢慢变化的,总是有些东西不满足现状,要打破这些,重新安排秩序。) 2. 用“只要……就”写句子。 三、练习说话。 1.选一个开头,接着往下讲。 (1)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 (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每天,太阳都会东升西落,上山下山,发光发热。月亮每天按照自己的想法,变化莫测,有时出现,有时不出现,有时圆,有时缺;水每天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往低处流,往低处流,往低处流……) (2)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动物们每天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惯,快乐地生活着,植物按照自己的本性自由地生长着,人类无忧无虑地生活着。) 3. 同桌练说,说出景物的特点和情趣。 四、拓展阅读。 听读《自然之道》(课件)。 推荐阅读英国的彼得.西摩的《我们奇妙的世界》。 板书设计: 总说,万物开始学习生活。 当世界年纪 太阳、月亮、水和万物 还小的时候 最自己最容易做的事顺应自然规律, 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 做自己容易做的事,世界就有秩序了。 教后反思: 25 羿射九日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能讲述《羿射九日》这个故事,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神话故事。 过程与方法 运用科学方法识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生活,运用讨论、想象、讲故事等方法体会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愿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了解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感受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能够讲述羿射九日的故事。了解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感受传统文化。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一下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教师准备生字卡片,制作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结合具体语境认识本课生字词语,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了解《羿射九日》的故事大概,在理解词语的过程中适当进行词语拓展和积累。 3.引领学生感受神话的神奇。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理解词语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练习。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相关图片,相关文字介绍。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在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上,人类文明驻足过的每个角落,都流传着奇妙的伟大传说。在东方一个神奇的国度,丰富的神话故事代代相传。 传说在上古时期,有这样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羿射九日》。(读课题)。 “羿”:“羽”指“箭羽”。“廾”指“双手”。从字形上就可以看出,“羿”是一个神箭手,他叫“后羿”。 出示“神箭手 后羿”。 二、借助语境,读文识字,理解词语。 1.出示词语:东海 大树 扶桑 太阳 这四个词和一个神话故事有关: 传说古时候,天空曾有十个太阳,他们都是东方天帝的儿子。这十个太阳跟他们的母亲天帝的妻子共同住在东海边上。她经常把十个孩子放在世界最东边的东海洗澡。洗完澡后,让他们像小鸟那样栖息在一棵大树上。因为每个太阳的形象中心都是只鸟,所以大树就成了他们的家,九个太阳栖息在长得较矮的树枝上,另一个太阳则栖息在树梢上。 让我们走进神奇的故事。出示课文内容:很久很久以前,在世界最东边的海上,生长着一棵大树叫扶桑。扶桑得知头站着一个太阳,底下还有九个太阳。 2.有了太阳带来光明和温暖,人们的生活怎样?人们对太阳是什么感情? 出示第1节内容,练习读出人们的感谢之情。 3.可是,有一天,这是个太阳觉得轮流值日太没意思啦,(拓展词语:无聊)(讲述:既然觉得“无聊”,那就找有趣的事做一做吧。)于是,他们一齐跑了出来,出现在天空中。十个太阳像是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出示词语:值日 炙烤(猜一猜“炙烤”和什么有关?) 4.炙烤是什么意思呢?课件出示“炙”的金文 (肉串+火堆),仔细观察这个字,像什么?(在火堆上烤肉串)。在古时候,“炙”上面的“月”代表的就是“肉”。把肉放在火上,就是我们现在的烧烤。 读一读课文第3自然段,你能找出描写“炙烤”的句子吗? 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被熔化了。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 禾苗被晒枯了,还有稻子、棉花、粟都被晒枯了。这些都是“庄稼”(“稼”第四声,在词语中读轻声。) 出示:熔化 艰难(“熔”又和火有关,熔、榕、溶、蓉分别与什么有关呢?) 熔化、融化比较 想象“艰难”的状况:没有食物,无法外出,没有水。 5.神箭手后羿被天帝召唤去,领受了驱赶太阳的使命。他箭法超群,百发百中。为了帮助人们,他做了那些事? 翻过九十九座高山,蹚过九十九条大河。 拓展词语:翻山越岭,跋山涉水 他登上一座大山,搭上神箭,拉开神弓,对准天上的一个太阳,嗖的就是一箭。 嗖(这是一个象声词) 那个太阳一下子爆裂开,一团团火球到处乱窜,接着,噗噗地掉在地上。 裂 窜 噗(这也是个象声词) 6.对比两个段落: (1)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被熔化了。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 (2)土地渐渐滋润起来,花草树木渐渐繁茂起来,江河奔腾欢唱,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 出示:滋润,想想意思(不再焦枯,有了水分)。 三、默读课文,梳理文本。 1.默读第一自然段,当十个太阳轮流值日,给人们带来的是什么?找出文中的词语。(光明温暖) 当十个太阳一齐出现,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描述?(拓展:铄石流金。铄:熔化,石头被熔化,金属变成了水。可见是多么干旱炎热。) 2.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描述后羿射日呢?(神勇无比,英勇无畏) 3.羿射九日之后,那剩下的一个太阳东升西落,给人们带来——“勃勃生机”,人们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出示:天上同时出现( )太阳,( )都快被烤焦了,( )就准备救人们于水火之中。他一口气射掉了( )太阳,留下( )太阳让它造福世界。从此,太阳每天从( )升起,从( )落下。( )渐渐滋润起来,( )渐渐繁茂起来,( )奔腾欢唱,大地( )现出了勃勃生机。 4.围绕“羿射九日”这个内容,想一想,羿射九日的原因是什么?是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哪几段是“羿射九日”的经过?最后的结果又是哪些自然段? 第一部分:十个太阳怎样出现在天空,人们的生活十分艰难。 第二部分:羿克服种种困难,射下九日。 第三部分:大地重现勃勃生机。 四、书写汉字。 1.课文读得真好,那字肯定能写得更好。说说怎样才能把字写好呢? 相机指导:写字之前要仔细观察,观察字的结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观察每个笔画的起笔和收笔,注意关键笔画的占格。待到心中有字,才能下笔。 2.课件出示生字:觉值类艰弓炎害此新 (1)这几个字,你已经记住了哪一个?你是怎么记住的?(从结构、部首、形似字比较记忆,再书空。) (2)重点指导: “觉”注意上面是个“学”字头,下面是个“见”,千万不要写成“贝”。 “值”:注意右边的“直”下面不是“且”,多一横。扩词练习:值日值钱值得 “此”第四笔是提,第六笔是竖弯钩。 3.学生写字,注意提醒坐姿。 4.展示、评价。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羿射九日 炙烤大地——羿射九日——东升西落 铄石流金 神勇无比 勃勃生机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默读。 2.通过读文、拓展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一会羿的英雄形象。 3.通过语言训练,感受神话的神奇,初步懂得神话中的人和事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想象。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神奇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文字,领悟内容,能讲好这个故事。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羿射九日”的课外拓展阅读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回顾上节课内容:上节课我们阅读了《羿射九日》的故事,认识了课文中的许多词语,还了解“羿射九日”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请你说一说: 十个太阳觉得(轮流值日)太没意思,就(一齐出现在天空),(炙烤)大地,人类生活十分(艰难)。羿克服种种困难,(射下了九个太阳)。剩下的一个太阳,每天东( )西( ),让大地重现(勃勃生机)。 二、再读起因,理解“艰难”。 1.想一想,有了太阳带来光明和温暖,人们的生活怎样?人们对太阳是什么感情? 拓展阅读内容:当黎明需要晨光来临时,栖息在树梢的太阳便坐着两轮车,穿越天空,照射人间,把光和热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十个太阳每天一换,轮流当值,秩序井然,天地万物一片和谐。人们在大地上生活得非常幸福和睦。人和人像邻居、朋友那样,生活在一起,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生活过得既美满又幸福。人和动物也能和睦相处。那时候人们感恩于太阳给他们带来了时辰、光明和欢乐,经常面向天空磕头作揖,顶礼膜拜。 太阳就是人类的“恩人”呀,所以我们多么感谢他。(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2.然而,因为太阳的“无聊”,他们给人类带来了灾害。默读课文,找出“灾害”并画出来。 拓展阅读: 十个太阳像十个大火团,他们一起放出的热量烤焦了大地,烧死许许多多的人和动物。森林着火啦,所有的树木庄稼和房子都被烧成了灰烬。那些在大火中没有烧死的人和动物,猪突狼奔,四下流窜,发疯似地寻找可以躲避灾难的地方和能救命的水和食物。 河流干枯了,大海也面临干涸,所有的鱼类也死光了,水中的怪物便爬上岸偷窃食物。农作物和果园枯萎烧焦,供给人和家畜的食物源断绝了。人们不是被太阳的高温活活烧死就是成了野兽口中食。人们在火海灾难中苦苦挣扎,祈求上苍的恩赐! 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可以用词语“生灵涂炭”来形容。(板书) 三、品读经过,体会“勇敢”。 人类的日子如此艰难,神箭手羿知道后,是怎么做的呢?默读课文第4—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羿是怎样射下九个太阳的?用“_____”画出描写羿射日的句子。 1.指名交流。 2.品读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1):他翻过九十九座高山,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了东海边。 老师范读,指导学生找出关键词语,体会羿的辛苦和艰难。 这里的“九十九”是实实在在的数字吗?(这是采用夸张的手法,说明山很多,河很多,并不确指九十九座山、九十九条河。) 齐读句子,注意重读“翻、蹚”两个动词和两个“九十九”。 (课件出示)句子(2):他登上一座大山,搭上神箭,拉开神弓,对准天上的一个太阳,嗖地就是一箭。 指名读句子,其他孩子边听边想,句中哪些词语是写羿射箭的动作? 找出“登上、搭上、拉开、对准”这些动词,齐读句子,可以加上动作表演读。 通过句子(1)和句子(2)你觉得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勇敢果决,不畏艰险。) 3.理解:为什么羿没有射下最后一个太阳? (课件出示)句子(1):这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 哪些词语写了太阳很“害怕”?这句话把太阳当做什么? 再读这句,读出太阳的害怕。 (课件出示)句子(2):天上没有了太阳,整个世界一片黑暗。 羿是怎么想的?齐读第六自然段。 (课件出示)羿是这样想的:没有了太阳,就没有了光明和温暖。 羿可能这样想:没有了太阳,就只有( )和( )。指名补充。 羿还可能这样想:有了太阳,就有了( )和( )。指名补充。 羿没有射下最后一个太阳,说明他除了勇敢,还很善良、冷静、智慧。 小结:4—6自然段写了羿勇敢射日的经过。 四、喜读结果,想象“生机”。 1.羿射下九个太阳之后,世界变成什么样了?齐读第七自然段。 2.(课件出示)大胆想象:除了课文中写到的这些变化,大地上还会出现什么样的美丽景象? 3.(课件出示图配文)师生合作朗读第七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 师:土地 生:渐渐滋润起来 师:花草树木 生:渐渐繁茂起来 师:江河 生:奔腾欢唱 师:大地上 生: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 (板书)结果:重现生机。 五、讲述故事,感受“神奇”。 1.感悟“神奇” (课件出示)默读课文,认真想一想:故事里的哪些内容让你觉得很神奇? (1)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我觉得课文中神奇的地方是……) 小结:在每一个神话故事里,都会有许多神奇的想象,这就是神话的魅力。(板书:神奇) 2.讲述故事(课件出示) 根据表格里的内容提示,把这个故事讲给同桌听。要求: (1)注意讲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认真倾听,同学讲得不清楚不完整的地方,及时进行补充。 (3)能用课文中的语言或自己的话来讲故事。 指名讲故事。要求(课件出示): (1)普通话标准,口齿清楚,语言流畅。 (2)能用课文中的语言或自己的话来讲故事。 (3)开头请加上“很久很久以前”,还可以加上动作哦! 六、阅读推荐,兴趣延伸。 (课件出示《山海经》彩绘版的图片)《羿射九日》和《大禹治水》这两个神话故事,都出自上古奇幻创世神话《山海经》,里面最有代表性的神话故事有《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精卫填海》等。《山海经》也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地理书,有兴趣的孩子可以去读一读少儿彩绘版的《山海经》,去欣赏山水的奇异风貌,去感受神话传说的神奇魅力。 任务: 1.讲故事。把《羿射九日》这个神话故事讲给家人或小伙伴听。 2.读故事。阅读自己喜欢的神话故事,体会神话的神奇之处。 板书设计: 原因:生灵涂炭 羿射九日 经过:勇敢射日 结果:重现生机 教后反思: 口语交际:推荐一部动画片 口语交际目标: 1.指导学生有礼貌地进行交流,说出自己最爱看的动画片。 2.通过多种形式的口语交际活动,培养学生敢于交际,乐于交际的情感。 3.在交际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大方、有礼貌地与别人交流,并注意培养学生倾听的好习惯。 口语交际教学重点:注意说话的速度,能让别人听清楚。 认真听,了解别人讲的内容。 教学难点:在“记住主要信息”的基础上能了解对方所推荐的动画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口语交际准备: 一些动画片的主人公、精彩镜头。课前了解学生喜欢看的动画片。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创设情景,讲授法等 口语交际指导: 一、课件导入,激发兴趣 1.启发谈话,播放课件 每天做完作业后,你最喜欢干什么?文文和乐乐和我们一样,也特别喜欢看电视,你们知道他们爱看什么动画片吗?(课件出示情境图,播放他们的对话) 文文:乐乐,你爱看什么动画片? 乐乐:我爱看动画片,特别喜欢看《西游记》。你呢? 文文:我喜欢看《熊出没》。 2.创设情境,激发欲望 电视里的动画片可多了,你知道的动画片都有什么呢? (随学生交流播放剪辑的电视节目短片,展示学生喜欢的《喜洋洋与灰太狼》、《大耳朵图图》、《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等动画片,让学生产生主动交际的欲望。) 在这么多的动画片中,你最喜欢哪个? 3.揭题读题:推荐一部动画片。 二、出示内容,学生交际。 过渡:电视里的动画片可丰富了,你愿意把你喜欢的动画片推荐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吗? 1.课件情境图和活动要求:你平时都喜欢看什么动画片?同学们之间相互交流交流。 2.同桌交流,引导学生用用“……有……有……还有……其中……”的句式说自己看过的动画片和自己喜欢的动画片。 3.下位找好朋友或老师交流。 4.利用课件,示范采访 电视台的记者叔叔为了把节目办得更好,瞧!他们来采访了!(课件播放记者采访文文和乐乐的情景。) 5.学生扮记者,采访嘉宾,台上台下互动。 电视台的小记者也来我们教室采访了! (扮记者的同学学课件中记者的样子,走到学生中间,自由采访小嘉宾,引导学生态度大方,有礼貌地和别人交谈,同时提醒听者态度认真,神情专注,给对方予鼓励。) 小记者:请问你喜欢什么动画片?能告诉大家为什么吗? 引导嘉宾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问题。 6.颁发优秀记者和优秀嘉宾奖章。 三、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过渡:这么多精彩的节目,乐乐可喜欢啦! 1.播放课件,学生观察:你觉得乐乐这么做好吗?你想对他说什么? (课件显示一个孩子从早到晚看电视,连吃饭和睡觉的时间都不愿离开电视的情景。) 2.指名交流,发表见解。 3.四人小组组织讨论:小学生看什么电视节目好?每天看多长时间合适? 4.自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互相帮助。 5.全班交流。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展示作品,学生绘画。 这些动画片真好看,让我们把它们画下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吧!(电脑展示文文和乐乐的绘画作品,激发学生兴趣。 2.让学生拿自己的绘画作品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画片。 3.把《推荐一部动画片》这一话题带回家与家人交流,在交流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板书设计: 推荐一部动画片 说:速度适中,让别人听清 听:认真倾听,了解说的内容。 教后反思: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0个生字,能发现汉字的规律。 2.积累几组近义词。能想象画面,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 3.背诵《舟夜书所见》。 过程与方法 在发现中识字,在想象中仿写句子,通过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感悟李时珍的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 2.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河上夜晚的迷人情景。 3.学习李时珍在重编《本草纲目》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 教学重点: 积累认识10个汉字,发现汉字规律;积累近义词;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读句子,想象画面,仿写句子。 2.体会古诗描写的河上夜晚迷人情景。 3.学习李时珍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汉字造字规律的一些图片,生字卡片,古诗《舟夜书所见》的注解。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围绕“金木水火土”为偏旁的字词,认识“钩、铲、梅”等10个生字。 2.由词到句的综合运用,会用词语造句并仿写句子。 3.会用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 教学重点: 认识汉字,理解词语并能用词语造句。学会观察句子的构成,抓住关键词仿写句子。 教学难点:想象画面,仿照例句进行仿写。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汉字字理分析的图片和说明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汉字王国奇妙无比。让我们用汉字的规律继续识字。 1.出示《金木水火土》的图片。它们都可以作为别的字的偏旁。 2.出示这五个偏旁,说一说偏旁表示的意思。 二、认字写字。(出示课件) gōu chǎn méi shì yuán zhǎng 钩子 铲子 梅花 柿子 源头 涨 jù càn kuǎ fén 火炬 灿烂 垮掉 坟墓 1.自主学习:说一说每组字的构成,认识汉字。 2.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口头组词,了解意思,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你还能说出类似的字吗? 3.读句子,巩固认字。(出示课件) 今天,涨潮过后,我们拿着钩子、铲子来到海边。灿烂的晚霞挂在西边,天渐渐暗下来,我们拿着火炬照着亮,用铲子去挖一个个凸起的小“坟墓”,很快,一只只大螃蟹就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三、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六组近义词。想一想词语有什么关系? 忽然——突然 立刻——马上 一瞬间——一眨眼 逐渐——渐渐 慢慢——徐徐 慢吞吞——慢悠悠 小组读这些词语,画出不认识的生字,查工具书或向别人请教。然后小组同学互读。在读的过程中,发现这些词语的规律,每两个一组,每组都是一组近义词。在读的过程中,弄懂每组词语的意思,师再要求同学们自读、开火车读。读完以后,再让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句子。 (1)汇报交流 (2)(出示课件)教师提示:“突然“和“忽然“都用在没想到,出乎意料的情况下。但两者词性不同,“突然”是形容词,“忽然”是副词。 造句:我正要出去,忽然下起了一阵大雨。 我的自行车刚才还在这儿,怎么突然不见了。 “立刻”和“马上”都是常用表示时间接近的副词。它们的意思非常接近,互换时,整句的意思不变。“马上”要比“立刻”表示的时间更短一些。 造句:听到命令,战士们立刻投入了战斗。 你告诉我她在哪里,我马上去找她。 “一瞬间”和“一眨眼”都表示时间很短的意思。“一瞬间”经常用作书面语,而“一眨眼”经常用作口语。 造句:刚才他还在这儿呢,怎么一眨眼的功夫就不见人影了? 事情的发生就在一瞬间。 “逐渐”和“渐渐”都能表示缓慢地变化。“逐渐”还能表示阶段性的变化(一步一步)。 造句:他逐渐从噩梦中清醒过来。 太阳渐渐升高了,天热了起来。 “慢慢”和“徐徐”都指进行的速度慢。“慢慢”有时不一定有状态的变化,“徐徐”强调动态的变化,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 造句:老师慢慢向他走来。 气球徐徐上升,越飞越高,直到看不到踪迹。 “慢吞吞”和“慢悠悠”都有缓慢的意思,都指动作非常慢。“慢吞吞”常指动作慢,“慢悠悠”有时还指悠闲的样子。 造句:他走路慢吞吞的,真让人着急。 他慢悠悠地走在林间小路上,欣赏着沿途的风景。 2.伙伴互助,互相选择词语造句(每个人都要说到)。 3.选择其中的词语进行造句。(关注句子的正确性、完整性和思想健康)。所有的词语都要用。 4.根据提示,先阅读句子,然后想象一下画面:最后一个太阳害怕的样子是怎样的,躲进大海时又是怎样的。小组同学讨论一下,然后互相表演一下“害怕极了”和“慌慌张张”。 “害怕极了”是心理描写,可以换成“十分害怕、胆战心惊”,“慌慌张张”写出了样子,可以用“惊慌失措、惊恐万分”。 示例:李明杰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跑进了教室。李明杰高兴坏了,蹦蹦跳跳地跑进了教室。李明杰十分羞愧,低着头走进教室。 四、我的发现。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每一组字,你就会发现:每组字的偏旁都相同,都和同一件事物有关。(出示课件) 神祖礼福都有“礻”,带这个偏旁的字一般与神(包括对神的崇拜活动和心理)有关 冰、冷、冻、凉都有“冫”,带有这个偏旁的字都与“温度”有关。 补、袜、衫、被都有“衤”,带有这个偏旁的字都与“衣服”有关。 海、流、洒、滴都有“氵”,带这个偏旁的字都与“水”有关。 认识了这些字以后,同学们还可以用这些偏旁写出一些别的字和同学交流,看谁写得多。(出示课件) 示例:礻:祁祠祝 冫:决冯冲 衤:初衬裤 氵:湖江池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识字、用词语造句、还知道了偏旁的意思,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练习巩固。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八 偏旁表义,识字更多 近义词,灵活运用 相近偏旁分得清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诵读古诗《舟夜书所见》,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古诗的魅力。阅读《李时珍》,通过阅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李时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 教学重点: 背诵积累古诗,培养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体会古诗描绘的美好意境;学习李时珍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古诗注解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中国古诗的美令人陶醉,中国古诗的情打动人心,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古诗天地。 今天,我们首先学习一首诗,诗的名字是《昼夜书所见》。(出示课件) 昼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1.借助拼音读古诗。 2.简介作者。(出示课件) 查慎行:清代诗人,其族叔查继佐为清初文字狱案庄廷鑨明史案首告者之一,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浙江海宁袁花人。著有《他山诗钞》。 3.说说诗句的意思。(出示课件) 夜黑了,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化成了许多闪耀的星星。 4.学生读读背背。 二、阅读《李时珍》 同学们,当你得病吃药治好了病的时候,你知道吗?许多药方是记载在《本草纲目》这本巨著上。这本书是谁写的?他用多长时间写成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让我们一起来阅读《李时珍》这篇文章。 1.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李时珍为什么立下了行医的志愿?(出示课件) 小议理解:世代行医 救死扶伤 自由读,议: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李时珍立下行医的志愿。)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李时珍为什么要写一部完整的药物书?(出示课件) 讨论(读句子,抓重点词语,谈体会的方法) 点拨:李时珍发现了药物书的缺点,他想,病人吃错药,那多危险啊,于是决定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 从“他想,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啊!”你看出了什么?这段主要讲了什么?(出示课件)(李时珍是一个非常负责的人。)这段主要讲了李时珍决心重新编写药物书。 3.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李时珍是怎样收集材料的?从这些句子中,体现了李时珍怎样的品质?(出示课件) 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体现了他不怕环境艰难,不怕气候恶劣,勇于吃苦的精神。) 他还冒着生命危险尝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体现他不顾个人安危,勇于实践的精神。) 口头填空,并说说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出示课件) 李时珍走了( )里路,拜访了( )个医生、农民、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上没有的知识。(说明他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学到了知识,积累了经验,为写书做了充分的准备。)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说说这段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 (为写书,李时珍做了大量的工作。) 4.阅读最后一段,说说“二十七年”这个数字说明了什么?(出示课件) (说明编写时间长,字数多,内容丰富,包含的药物多,比较完善。) 齐读,说说主要内容。(李时珍终于写出了《本草纲目》。)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李时珍的伟大的精神。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积累了古诗《昼夜书所见》这首诗,还认识了一位名人李时珍。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感受到了李时珍优秀的品质,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多积累,不断地充实自己。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八 日积月累学古诗:舟夜书所见 清 查慎行 我爱阅读会理解:李时珍 药物学家 好习惯:积累 阅读 教后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