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家三代11个人走长征,唯独她抵达陕北,被授上校却能嫁给中将傅连暲

 兰州家长 2020-06-18

说到长征,相信很多人都是非常不陌生的,甚至是还有些许了解。红军的那一次长征,可以说是世界军事历史当中的一次奇迹,但对于中国而言,红军长征的胜利,开启了革命的新篇章。在2万5千里的长征路途当中,有着无数的人倒在这条艰辛的道路上。陈真仁一家便是那些先烈之一。

一家三代11个人走长征,唯独她抵达陕北,被授上校却能嫁给中将

陈真仁一家三代,共计11人踏上长征路途,结果却是唯独她抵达了陕北。陈真仁,本名陈锦云,陕西人士。生于1919年,家里排行老九,因此得名“九妹”。年少时就读于汉中女子师范附属中学,在上学的时候,得益于众位兄姐的影响,慢慢地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一家三代11个人走长征,唯独她抵达陕北,被授上校却能嫁给中将

陈真仁的大哥陈锦章是陈家参加革命最早的一位,1924年入党。1926年返乡,组建中共宁强县支部,后被聘请到汉中女子学校任教,在任教期间多次向学生传播进步思想。二哥陈文华,曾在汉中第五师范学校任教时,加入中共,踏上革命的道路。参加红军以后,任多个要职。

一家三代11个人走长征,唯独她抵达陕北,被授上校却能嫁给中将

除此之外,还有三哥、三位嫂嫂、三个侄女以及父亲陈大训。最后再加上了陈真仁,共计11人走上漫漫长征路。至于两位姐姐与母亲,则因为种种原因留守家乡。或许很多人非常不解,为何会是整个一大家子都踏上长征路呢?其实得益于当时红军的宣传力度,当红四方面军发动陕南战役后,解放了宁强县城。在宁强县城修整的时候,红四方面军曾进行招兵。而陈真仁一家又是宁强县典型的革命之家,那么陈真仁一家踏上长征路,似乎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家三代11个人走长征,唯独她抵达陕北,被授上校却能嫁给中将

虽说一家三代人都参军,但肯定是不会被分配在同一个作战部队。当时红四方面的招兵人员,把陈真仁的三位哥哥编入作战部队,主要负责统战工作与地方群众工作;至于陈真仁与其父亲、嫂嫂们、侄女们,组织上考虑到这一家人的特殊性,就将这一大家子人全部编入被服厂,方便照顾彼此。

一家三代11个人走长征,唯独她抵达陕北,被授上校却能嫁给中将

但随着行军作战越来越艰苦,二嫂、三嫂相继遇难牺牲。陈真仁带领着两位小侄女(一位年满12岁,另一位刚满6个月)继续前行。但在抵达土门以后,陈真仁也患上了严重的风寒病。12岁的小侄女不得已之下,趁着妹妹入睡,姑姑昏睡之际,将妹妹交给当地的一位老婆婆。随后在进入大草滩的时候,侄女陈亚民掉队,陈真仁拖着病体寻找许久,仍然没有找到。所幸陈亚民没有性命之忧,几经辗转,在8年后返回老家宁强县时,却不料只见奶奶一人坐在门前等待家人的归来。陈真仁一家,除去陈真仁抵达陕北、陈亚民返回老家以外,其他人不是牺牲,就是下落不明。建国后,陈真仁被授予上校军衔,丈夫是被授予医疗中将的傅连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