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原文化包括哪些文化 中原文化介绍

 山海一笑风云过 2020-06-18

中原文化是以中原地区河南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化的母体和主干。中原文化以河南省为核心,以广大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腹地,逐层向外辐射,影响延及海外。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中原地区在古代不仅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主流文化和主导文化的发源地。中国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定都于中原地区,河南省占据中国八大古都的一半,包括洛阳、开封、安阳和郑州。中原地区以特殊的地理环境、历史地位和人文精神,使中原文化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长期居于正统主流地位,中原文化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

一.中原文化的文明起源

在中原地区的考古中,史前文明在这里的连续性表现强烈。从新石器时代中期开始,自东向西的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和老官台文化在中原崛起,它们之间联系紧密,已经形成一个较大的文化区域,与周边文化同一时期的孤立发展相比,已表现出明显的发展优势。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半坡文化是由老官台文化发展而来,向北发展到陕北地区,沿黄河扩展至洛阳,经汉水流域影响到南阳盆地。而中原地区的仰韶后冈文化则扩张至晋南、鲁东北等地。仰韶半坡文化和仰韶后冈文化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仰韶庙底沟文化迅速向四方扩展,北至河套地区,南达汉水中游,东抵华北平原北部,西伸甘肃湟水流域。与周边相比,这一时期的中原文化是处于中心地位的强势文化,起主导作用。

裴李岗文化时期人们开始建造半地穴式的房屋,经济以农业为主,出现家畜饲养,并伴有采集及狩猎等生产方式。仰韶文化继承了裴李岗文化的内涵,当时开始形成大规模建房而居的聚落,彩陶的使用证明了烧制技术的出现。从龙山文化开始出现较多的城址,属于万邦时期,青铜容的使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力发展,占卜等巫术活动当时较为盛行。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有着直接的联系,中原地区在这一时期开始进入全新的文明时代。在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了中国迄今最早的王朝都城遗址,碧龙形器的发现为中华民族的图腾—龙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

二.中原文化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中原文化既是一个历史概念,也是一个空间概念。根据中原文化内容的特色,大体可以概括为 河洛文化、汉字文化、姓氏文化、根亲文化、 三商文化、礼仪文化、 中医文化、诗词文化、武术文化、戏曲文化、 史前文化、神龙文化、 政治文化、思想文化、名流文化、英雄文化、 农耕文化、 商业文化、 科技文化、医学文化、宗教文化、 民俗文化等18种文化。中原文化是以中原为基础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约六千年至公元前约三千年的中国新石器时代。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

1.河洛文化:指的是中国古代河洛地区的文化。河洛地区指的黄河中游潼关至郑州段的南岸, 洛水、 伊水及 嵩山周围地区,包括颍水上游登封等地,大致包括北纬34°至35°、东经110°至114°之间的地区,概言之就是今天河南省的西部地区。

2.神龙文化:神龙是智慧、勇敢、吉祥、尊贵的象征。河南是龙的故乡。被称为人文始祖的太昊伏羲,在今周口淮阳一带“以龙师而龙名”,首创龙图腾,实现了上古时期多个部族的第一次大融合;被称为又一人文始祖的黄帝,在统一黄河流域各部落之后,为凝聚各部族的思想和精神,在今新郑一带也用龙作为新部落的图腾,我们今天的中国人被称为“ 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就是因此而来。濮阳蚌龙距今6400年,是中国最早的龙形象,被考古学界誉为“中华第一龙”;在“华夏第一都” 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型 绿松石龙形器,距今至少3700年,被学者命名为“ 中国龙”,等等。

3.汉字文化: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志,并对朝鲜、韩国、日本等国文字文化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连续4000多年的汉字文化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原汉字史,汉字的产生及其每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几乎都发生在中原大地上。黄帝时代 仓颉造字、安阳 甲骨文出土,上蔡人李斯帮助秦始皇“书同文”、制定规范书写“小篆”,漯河人许慎编写世界第一部字典、归纳汉字生成规律、统一字义解析的,他在家乡完成了《 说文解字》;规范性字体“宋体”字产生在河南开封,活字印刷术也发明于这里。

4.姓氏文化:中华姓氏无论肇始与大量衍生都与中原关系密切。《 中华姓氏大典》中的4820个 汉族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有1834个;在当今的前300个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前100个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78个,无论是李、王、张、刘为代表的中华四大姓,还是林、陈、郑、练、黄为代表的南方大姓,其根均在河南。河南以“万姓同根,万宗同源”为主题举办姓氏文化节。姓氏文化是河南独有的文化现象。

5.农耕文化:农业最早是在中原地区兴起来的。中原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特色耕作技术、科学发明。裴李岗文化有关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为早期农耕文化的发达提供了实物证据。

6.诗文文化:河南是中国文学的发祥地。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中,河南篇目作品100多篇占三分之一之多。历史上有“汉魏文章半洛阳”之说,左思《三都赋》创造了“ 洛阳纸贵”的佳话。唐代三大诗人河南有其二,“ 诗圣” 杜甫、“ 诗魔” 白居易。著名文学家有 蔡文姬、 潘安、 谢灵运、 江淹、韩愈、 刘禹锡、 元稹、 李贺、 李商隐等。

7.商业文化:中国商人、商品和商业起源于商丘,中原地区产生了中华商业文化的许多第一。夏代的商丘人 王亥“肇牵车牛远服贾”,是第一个用牛车拉着货物到远地去做生意,被奉为商业鼻祖。第一个儒商河南浚县人 子贡,不仅能做官而且善于经商致富。第一个热心公益事业而被后人称为商圣的南阳人 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之后,悄然引退,把才能用于经商。第一个爱国商人新郑人 弦高,在经商途中遇到了秦师入侵,以自己的十五头牛为代价智退秦军。中国历史上第一批职业商人诞生于西周时期的洛阳,第一个由政府颁布的保护商人利益的法规《 质誓》诞生于 春秋时期的新郑,以“城门之征”为代表的最早的关税征收发生在春秋时期的 商丘,第一个有战略思路的产业商人为东周时洛阳人 白圭,第一个商业理论家是东周时期的商 河南省宣传片 丘人 计然,最早的商家诉讼条例发生在春秋时的新郑,第一个重商理论的倡导者为西汉洛阳人 桑弘羊,唐代洛阳城内的管理市场的“三市之长”是最早的“市长”。北宋 汴京(今开封)是世界上又一座人口超百万的国际化大都市,人口150多万,宋代画家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就是这一盛况的真实写照。清代巩义 康百万家族,写下了“富过十二代、历经400年而不败”的商业神话。

8.思想文化:中原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核心。伏羲在河南淮阳一带演八卦,后来周文王在 伏羲八卦的基础上,在河南安阳 羑里城监狱里写成了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 易经》。周公在洛邑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教化人伦。列子在此讲学受徒。

9.科技文化:四大发明,在中原孕育而发明。安阳“ 司母戊”大方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东汉杜诗发明的“ 水排”鼓风技术,较欧洲早1000余年。《 鹳鱼石斧图陶缸》被称为“中国最早的国画”,距今已有6000年历史,被 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67件 不可移动文物之首。“仰韶彩陶”造型精美,“ 唐三彩”驰名中外,代表了历史上瓷器制作技术的最高水平。南阳“科圣”张衡发明的“ 地动仪”比西方早1700年;创立的“浑天说”。唐代 僧一行,不仅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自动计时器,而且比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早1000年提出了“恒星自行”的观点。

10.中医文化:中原医学文化以整体的治疗思想,多角度观察病理的方法,奇特的治疗技术,和谐的用药手段而著称于世,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国粹。黄帝被后人公认为中医药的创始人,中医药文化起源并发达于中原。南阳人张仲景被尊称为“医圣”,其《伤寒杂病论》被誉中医瑰宝,享誉中外。

11.武术文化:武术文化又称功夫文化。中原武术文化技冠天下,温县陈家沟人 陈王廷创立的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文化的又一重要流派。

12.民俗文化:百家衣和 百家饭是河南的风俗文化之一。百家衣是婴儿服的一种,由一百个家庭贡献出的布片做成,故名百家衣。

13.军事思想和文化:河南自古为中国军事之中心,历史上各个时期发生了无数次战争和战役,政治、军事思想文化非常丰富。祖籍南阳的吕尚(姜子牙、姜太公)的《六韬》,显示了商周时期的军事思想;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范蠡(南阳人)辅助越王勾践灭吴(卧薪尝胆),提出朴素唯物主义战略观: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灵活多变的战术观:后则用阴,先则用阳; 近则用柔,远则用刚。富国强民的国防观:审备则可战,审备慎守,以待不虞,备设守固,必可应难。春秋战国时期,鬼谷子的纵横之术(纵横家思想代表),其弟子苏秦、张仪用合纵连横之术指导秦统一了中国;汉初三杰、著名谋士和政治家张良继承黄石公的《三略》(黄石公略);三国时期,南阳智圣诸葛亮未出茅庐便提出“三分天下”之战略决策,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局面;民族英雄岳飞领导的岳家军战无不胜,阻挡了金岳南下,打击了金的侵略,金军叹服:“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其杰出的军事战略和战术思想体现在其著名兵书《岳武穆书》中。

14.哲学宗教:

中原地区是中国儒家、道家、墨家的诞生地。儒家文化发源于中原的主要标志是《易经》,上古《易经》被儒家尊为儒学六经之首。伏羲在河南淮阳创造八卦,周文王将伏羲的八卦推演成六十四卦。孔子拜读易经六十四卦后,写下了十篇心得笔记,史称《十翼》,《十翼》是对《易经》的诠释。河南河阳(今孟县)的韩愈建立了儒学道统,并努力复兴儒学。将儒学发展到理学形态的主要学说之一是二程洛学。

河南是道家的发祥地,出生于河南鹿邑的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洛阳是老子居住和担任史官的地方。《道德经》(又名《老子》)一书写成于函谷关。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道家主张“顺其自然”,认为法律(法和法律有不同;法好比物理,而律则是人为)是对人类的束缚,要全部舍弃。道家的无为思想并不是不作为,而是以无为来有为,不乱为。

战国时期的墨子是河南鲁山人。他创立了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家文化的思想观点是爱好和平,反对战争。墨学在先秦时期与儒学并称为显学。汉代中期以后,由于统治阶级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致使墨学在形式上中绝,但影响并没有完全消失。

汉传佛教是佛教的三大地理分支之一,佛教经由两条路径传入中国,一支由古印度经西域传入中原地区,洛阳白马寺是东汉前期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中国历史上译出的第一部佛教经典佛说四十二章经诞生于洛阳。建于北魏时期的登封少林寺是中国汉传佛教禅宗祖庭,又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中原佛教界在历史上大德云集,生于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的玄奘是著名的译经师,也是法相唯识宗的创立者。中国的第一个比丘是颍川的朱士行。中原佛教在古代是中国佛教向海外的传播的中心,远播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各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