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两位旗帜人物,55年都获得了三枚一级勋章,为何却没有军衔

 暮云深 2020-06-19

1955年,为了表彰那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做出重要的将领们,我军举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大授衔。这次授衔共产生了一千多名开国将帅,军衔既是对他们所作贡献的肯定,也是一种荣誉和激励。但由于工作量大,时间又紧,因此这次授衔也留下了一些遗憾,比如我军中的两位旗帜人物,都只获得了三枚一级勋章,却没有军衔,今天我们就讲讲他们的故事。

这两位旗帜人物,55年都获得了三枚一级勋章,为何却没有军衔

第一个旗帜人物是琼崖纵队的冯白驹。冯白驹是土生土长的海南人,父亲以种田为生,农闲之余就到四邻八乡做点石匠活儿,以补贴家用。日子虽然不富裕,但父母还是省吃俭用把冯白驹送进了学堂。1925年冯白驹考入了上海的一所大学,在这里他接受了进步思想,开始倾向革命,一年后加入了我党。1927年冯白驹受组织委派回到了家乡,出任琼山县委书记,并一手创建了琼崖讨逆革命军,也就是琼崖纵队的前身。

这两位旗帜人物,55年都获得了三枚一级勋章,为何却没有军衔

之后冯白驹带着这支队伍多次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在五指山站稳了脚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琼崖纵队在孤悬海外,得不到八路军和新四军等兄弟部队支援的情况下,依然和日寇进行了顽强的斗争,毙伤敌军近万人。解放战争期间,冯白驹率领琼崖纵队和四野第15兵团配合,为解放海南岛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琼崖纵队的旗帜人物,55年授衔的时候,冯白驹获得了三枚极为宝贵的一级勋章,但由于此时他已经不在部队工作,因此没有被授予军衔。

这两位旗帜人物,55年都获得了三枚一级勋章,为何却没有军衔

第二个旗帜人物是东北抗联的周保中。周保中是云南大理人,15岁从军,先后在滇军、粤军和西北军中任职,参加过护国战争和北伐战争。北伐期间加入我党,担任过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十八师少将副师长。1928年5月,周保中受组织委派,前往苏联学习,“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由苏联回国前往东北担任抗联的领导工作。

这两位旗帜人物,55年都获得了三枚一级勋章,为何却没有军衔

抗战期间,周保中先后担任过抗联第五军军长和第二路军总指挥等职,率部多次在白山黑水间和日伪军作战,并创建了绥宁抗日游击根据地,成为和杨靖宇、赵尚志齐名的抗联旗帜人物。抗战胜利后,周保中又参加了解放战争,担任过东北人民自卫军总司令、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和东北军区副司令员等职,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授衔时,周保中已经转到地方工作,因此没有被授予军衔,但三枚一级勋章却是对他革命功绩的最好肯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