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加载图片 ▲西汉简牍墨迹资料 对于准备或者正在学习汉碑的书法学习者,一定要加强汉简的学习。有人可能会问:为何明、清书家不去学汉简?回答是那时汉简还没有大量出土啊。如果那个时候有汉简墨迹,肯定会大受欢迎的。还有人说,汉简是手写体,属于民间不正宗写法,汉碑是官方石刻文字,属于正规文字。所以学习隶书,就要学习汉碑。那这种说法对不对?答案是否定的。这种说法基本上没有什么道理。 点击加载图片 ▲汉简临帖作业 汉简是手写体,没错。但说它是民间写法就大错特错了。就出土的各种汉简来看,多数都是文献资料和官府档案。这些资料的书写者,都是受过正规训练的刀笔吏阶层。用今天的话说,刀笔吏的工作稳定,收入稳定,属于多数人向往的职业。出自这些受过正规书写训练的简牍手写体,怎么能说是民间写法呢? 点击加载图片 ▲汉简临帖作业 简牍上的字,与汉碑上的字,从本质上讲,并无实质区别。区别就在于多数时候,简牍上的字迹,书写速度会更快甚至很快。而这些书写速度的加快,正是推动汉字字体向前演进的最原始动力。比如下图的西汉简。 点击加载图片 虽然是西汉简,但它的结字和用笔,与北朝的《经石峪金刚经》、《四山摩崖大字》等半隶半楷的字有息息相通之处。所以说,临写简牍的好处,并不仅仅在于学好汉碑和正体隶书,而是研究字体演变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点击加载图片 ▲汉简临帖作业 学习汉简后,我们再去临写汉碑,就会感觉容易得多。但学习汉简,我们并不是希望你仅仅去学它的字形,而是要了解字体由隶书向楷书、行书、草书演进的必然趋势。学习汉简,也不要将其定型化,即写成所谓的汉简体。将偏旁部首的写法固定化。这样的做法,其实只是弄出一个所谓的“馆阁简牍本”罢了,除此之外,我看不出有什么意义。 点击加载图片 ▲汉简临帖作业 汉简的数量众多,用笔变化多样,字形多姿多彩。将汉简真正临进去了,你会发现一个新世界! |
|
来自: heshingshih > 《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