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贵祥:建筑三原则

 芸斋窗下 2020-06-21


◎王贵祥

  建筑是否有其理论?建筑创作是否需要理论的支持与滋养?这本来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问题。然而,这样一个严肃的话题,在许多中国建筑师的眼里,却变得似是而非,模棱两可。

  这里大约可以举出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建筑不需要理论。建筑是一个创作过程,理论只是那些无所事事的理论家们对于已经完成的建筑作品的事后诸葛。另外一种说法,则觉得理论是建筑师个人的事情,一位建筑师的一时灵感或突发奇想,就可能成就一件流芳千古的旷世之作。所以,所谓理论是建筑师个人遐思的产物,是建筑师主观意识的自在表现。

  大约是在21世纪初年的一本权威的建筑杂志上,登载过一篇谈论建筑理论的文章,令笔者大感欣慰,终于有人讨论久违了的建筑理论了。然而,翻开书页,却不禁愕然。文章开篇就说,早在两千年前的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就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实用、美观”建筑三原则。

  维特鲁威是两千年前的古罗马建筑师,这一点没有错,维特鲁威确实曾经提出了著名的建筑三原则,这一点也令人毫无异议。问题是,维特鲁威的“建筑三原则”究竟是什么?

  维特鲁威在两千年前所撰写的建筑理论著作《建筑十书》中,明确提出的建筑三原则是:“坚固、实用、美观”。在后来的建筑理论发展中,这三项基本原则,又渐渐被演绎为“持久、便利、愉悦”。这本应是建筑学专业领域的常识。

  其实,“经济”作为一种建筑理论范畴,是随着资本主义在西方的兴起,伴随启蒙运动中的“理性原则”而出现的。早在17世纪法国的建筑理论中,就在维特鲁威建筑三原则的基础上,增加了“节约理性”的内涵。这一思想,渐渐发展成为建筑的“经济”原则。但这一原则,往往是被包含在建筑三原则中的“实用”或“便利”这一基本原则之下的。任何不实用、不便利的建筑要素,造成建筑作品的昂贵与浪费,首先是背离了建筑的“实用”原则。

  更为令人不安的是,维特鲁维建筑三原则中的“实用”原则,自17世纪之后,就已经包含了“经济”的内涵。但是,观察今日中国建筑的发展状况,还有几人能够坚持这一原则?建筑的经济合理性已经不再是一些投资者与建筑师关心的问题,许多建筑作品的造价之昂贵,材料之奢侈,空间之浪费,即使在发达国家的投资者与建筑师看来,也是不可思议的。中国的投资者与建筑师们,几乎陷入了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奇所说的“名利场逻辑”之中。

  笔者还遇到一种情况,一位经验丰富的建筑师,偶然谈到了建筑理论问题,非常严肃地说,中国建筑界将维特鲁威建筑三原则中的美观原则理解错了,而且,这应该归因于对于维特鲁威《建筑十书》的翻译之误,维特鲁威建筑三原则中的“美观”,其实应该译作“愉悦”。这样一来,建筑“美”,就成为一个主观化的东西,你感到愉悦了,建筑自然就是美观的了。每个人的感觉不一样,建筑的美自然也就没有了绝对的标准。而中国人却将其译作了“美观”,这样就把建筑美变成了一种客观化的东西,建筑的美观也就具有了绝对性的准则。

  无疑,这位建筑师的理论修养是相当好的。他很敏感地注意到了,在建筑理论范畴中,建筑“美”是存在着“主观美”与“客观美”的差异的。但遗憾的是,他不十分清楚,将建筑三原则中的“美观”原则演绎成为“愉悦”原则,其实并非出自维特鲁威,而是西方建筑理论史发展过程中的产物。17世纪中叶以后,法国建筑界曾出现了一场有关建筑美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绝对美与相对美的大辩论,有过一番十分激烈的唇枪舌剑。将建筑的“美观”原则与 “愉悦”原则渐渐合一,无疑与这一辩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此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一,维特鲁威《建筑十书》中译本,对于建筑三原则的翻译并没有错;二,由于对西方历史上的建筑理论著述翻译引进得很不够,一般中国建筑师,在这方面的知识相对比较缺乏。

  这些现象突显了一个需求:在当前中国建筑界所面临的千载难逢的建设大潮面前,如何尽可能多,也尽可能好地引进西方建筑史上的重要理论著作,为中国建筑师提供较为丰富的理论滋养。

  可喜的是,在建筑界与出版界这样一种欲发又止,沉闷郁滞的情势下,我们见到了维特鲁威《建筑十书》的新译本问世。这个译本不仅插图丰富,相关文献脉络清晰,而且文字翻译也最大程度地接近了其所依据的英文本。书中所附的“《建筑十书》文献目录”、“所见稿本清单”、“评注”及“索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凸显了英译者、中译者在学术上的严谨态度。可以说,这不仅是一本可以阅读,从中汲取营养的重要理论著作,也是一本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具有原典意义的著作。

  记得在阅读高履泰先生的《建筑十书》旧译本时,有时遇到不甚理解的部分,找到英文译本对照,往往对于中译本中的个别译法有不甚了了的感觉。这当然主要是因为,高先生的译本来自日译本的缘故。经过的翻译次数越多,译文距离原文可能产生的歧义越大,这本就是难免之事。

  希望翻译界、出版界的这些努力,不仅在艺术史界,而且在建筑界,包括建筑教育界,以及在读者中,能够引起一点小小的波澜,从而使中国建筑理论的知识体系,多少能够与一脉相承、历史久远的世界建筑理论体系多一点联系,少出一点连“建筑三原则”都搞不明白的低级笑话。甚或,即使是一点热衷于理论思考的小小热潮,则可以算得上是对中国建筑思想与建筑创作方面实实在在的贡献。

  (作者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建筑十书》/[古罗马] 维特鲁威 著 陈平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