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派建筑寄情山与水,巧妙的中式装修艺术

 伟天英 2020-06-22

字典对艺术的解释为:借助一些手段或媒介,塑造形象、营造氛围,来反映现实、寄托情感的一种文化

很多人会下意识的把艺术托举到一定的高度,仿佛这是一处让普通人没有办法靠近的高寒地带,但事实上,传播艺术的媒介多种多样,包括文学、音乐、舞蹈、影视、绘画、摄影、书法、雕塑、建筑等等多个领域,不经意之间,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就已被艺术包围了。

不过,艺术的表达形式虽然多样,但究其本质却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苏派建筑寄情山与水,巧妙的中式装修艺术

唐代书画家张操提出了:“外师造化,内得心源”的艺术创作理论,其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是艺术反映现实并且表现理想的真理。而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思想家、文学家罗曼·罗兰也同样认为:“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如此看来,古今中外的“大家”们,在对于艺术本质的看法上,所持见解基本是大同小异的。

苏派建筑寄情山与水,巧妙的中式装修艺术

在生活中,我们可直接接触到的艺术有很多,其中文字、绘画、景观等,都是较为直观、容易让人感受到的表达形式。不过你知道吗?还有一种艺术,既包含了以上几种形式,又时时刻刻隐藏在我们周围,让人身处其中毫无察觉。

这,就是建筑的艺术

苏派建筑寄情山与水,巧妙的中式装修艺术

苏派建筑里的中式装修艺术

建筑是一个颇为特殊的审美载体,它所涵盖的事物细腻繁多。一方面,建筑受自然环境影响因素很大,各地建筑在外部形态规划上差距明显。另一方面,因地域文化差异,体现在建筑上的文化和风格也都截然相同。

在中国古建筑领域,根据建筑所在地区以及呈现的不同风格,基本可以把它们分成六大派系(皖派、闽派、京派、苏派、晋派、川派),而在这六大派系中,风格艺术最为浓郁的,就是苏派建筑

苏派建筑寄情山与水,巧妙的中式装修艺术

苏派建筑位于江浙一带,江南水乡气候湿润,植被茂盛,独特的地理位置为苏派建筑在打造园林布局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自古苏州地区商贸发达,百姓富庶,经济条件完全满足追求高质量的居住环境。又因江南地区文化教育繁盛,拥有崇尚艺术的浓郁民风,因此,无论是乡野民居,还是官衙贾第,其设计建造方面皆一丝不苟,独运匠心。

苏派建筑寄情山与水,巧妙的中式装修艺术

苏派建筑之所以是园林布局的艺术典范,原因就在于内部精细的装修艺术。自春秋时期,苏派工匠们就开始不断尝试将人文艺术通过装饰的手法,巧妙的融入进房屋建筑当中。

房间内悬挂着名家学士笔下的书法绘画,古香古色的中式摆件一一陈列整齐。脊角高翘飞卷的屋顶,独具江南风韵的走马楼,精美细致的砖雕,灵动的明瓦窗。在庭院里饲鸟养鱼,在池塘边赏荷花假山,放眼四周,皆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悠然惬意。这种写意山水的构思与制作,寄托着中国文人寄情山水的旷世幽怀,园林雅趣不过如此~

苏派建筑寄情山与水,巧妙的中式装修艺术

和北方京派建筑的雍容气派相比,苏派建筑有着南方特有的轻巧简洁古朴典雅,清淡雅素的艺术美感把水乡的超俗体现的淋漓尽致。苏派建筑自成风韵,古往今来,无论是名门显贵还是文人墨客,亦或是江湖游侠和寻常人家,无一不是倾慕于此。

苏派建筑寄情山与水,巧妙的中式装修艺术

这份浓淡适宜的美离不开巧妙的装饰布局,古人的智慧也由此被我们借鉴学习。在设计中式建筑的同时,东方晨光的设计师们运用专业技能,把所传承到的文化和先进科学技术相互融合,不断创新,力求打造出最符合业主期待的满意住宅。

好的设计是成功的重要开端,把装饰装修的艺术做到极致,这样设计出来的住宅,有谁不爱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