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绪不好,发脾气真的不能解决问题,也不会让自己更好过

 咩咩羔 2020-06-23

大家是不是有这样的体验:

晚上孩子写个作业,小动作不断,就是不能安心专注于作业上,你不停的唠叨,催促,可是效果不佳,你吼他的声音越来越高;

一道简单的题(你觉得),讲了几遍十几遍,他一边点头说懂了,一边还是不会做,你气得七窍生烟,骂的不过瘾,还在他后脑勺上狠狠抽几下;

你说过作业没有做完之前不能玩游戏,可孩子还是趁你不注意偷偷摸摸的玩,甚至耽误了上网课,不是老师电话你,恐怕你还蒙在鼓里,气过了、骂过了、打过了,收效甚微;

你上班回家,还要做家务,管孩子学习,一大堆问题让你焦头烂额,另一半只会逃避责任,你的火气不禁只往上冲;

总之,好像每天都有无数的麻烦和烦恼超出你的掌控,让你一次又一次的不禁情绪失控。

可如何抱怨,唠叨,发脾气,问题仍然在那里,一点都没有减少,也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感觉我们停不下来,因为有这么多问题的存在,根本做不到视而不见。

可我们不知道的是,解决问题,是不需要那么大的情绪反应的。

常言说:“有理不在声高”,我们温和的,坚定的轻声说一样能够解决问题。

只是我们太急躁,太焦虑了,一遍遍的重复,又极其不耐烦,于是不知不觉的嗓门越来越大,想通过大嗓门震慑对方,达到让对方听话的目的。

也许开始有用,到后来效果越来越差,必须达到更大的阈值或用更激烈的方式才能暂时见效,甚至最后引起反弹。

那么为什么不试一下,温和,坚定,轻声说话呢?

就是想着为了自己的心脑血管着想,也不应该发脾气,大声吼叫。

不是有辅导孩子做作业,中风、心梗的家长么!

这不是个例,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这样的例子只会越来越多。

为什么孩子做作业不专注?

有报道是父母长期干着打断孩子思路的事情:

“小时候孩子玩玩具,家长不停的指挥,纠错,非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思路来整合;

家里一大堆色彩斑斓的玩具,还不停的更新换代,让孩子目不暇接,无法静下心玩一种玩具;

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一会问孩子渴不渴,一会问孩子饿不饿,不停的找借口打断TM;

孩子觉得无聊,希望家长陪伴,大人往往丢个手机或平板给孩子,让TM自娱自乐,以免打扰我们的休闲娱乐;

孩子有自己的爱好,不符合家长要求,家长强行让孩子学TM不喜欢,却实用的各种特长;

反正就是不让孩子按自己的节奏玩耍,吃饭,学习,进步;

偏偏还打着“为你好”的旗号,道德绑架孩子。

所以,少诱惑,少干预,远离手机,多观察,用心陪伴才是改善孩子专注状况的关键。

母亲的情绪稳定关系到孩子的情绪稳定。

而直接控制情绪收效甚微,关键是认知要改变。

就是母亲先爱自己,让自己内心富足,强大,才能真正远离坏情绪。

还记得不要把工作的情绪带回家,在门外消化完毕再进门。

如果配偶能够协作一起分担家务,那么就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也更能心平气和。

如果配偶完全不帮忙,那么真心没必要把太多的精力放在家务上,因为做再好,他也看不到。还不如多关心自己和孩子。

用检索式的方法引导孩子学习,比如乐高,所有的零件都印在图谱上,单独列出来,清楚的介绍大小,是什么,干什么,怎么用;

然后图谱上一步一步详实的展示出整个拼装过程,只要按图索骥就一定能够拼好,即使暂时有错误,只要退回到前一步,找到问题所在,就能够进行下一步了。

所以,孩子如果不会做,不要急着发脾气,骂孩子笨,这种负面语言让孩子以为自己真的笨。

不会做很有可能是上一步没有学好,应该退回去,学好了再进行下一步。

多亲子阅读,当自己是“喜马拉雅”

上的播音员,用自己最喜欢的声音和语调和孩子互动,孩子放松了,不对抗了,学习也许没有那么难了。

多陪孩子出去运动,运动对身体、大脑的发育有极大的好处。自己在陪孩子运动的过程中,坏情绪也容易宣泄出去。

总之,不要变成坏情绪的奴隶,让坏情绪控制自己,造成家庭的隔阂,和孩子之间的战争,最后所有人都成了受害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