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辑】中国历史上罕见的超级动员,能与隋炀帝杨广比肩的大概只有秦始皇

 9tx22v工人 2020-06-24

第一章天道轮回 第六节 动员

亲征高丽,对于杨广来说可谓是大业中的大业,他要来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远征,更要一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辉煌胜利。要做到这一切,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字——“钱”。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没钱不行,而国库的钱是有定数的,在杨广的大手笔之下已无力支撑起如此规模的战争行为。想办法搞钱,是杨广的首要任务。古今中外,历朝历代,政府想凭空获得一笔巨量的钱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例如汉武帝要全面反击匈奴,国库里的钱花光了不说,还开始搞盐铁官营、酒类专卖来挣钱。不得不说杨广是一个很超前的人,他与法国总理奥朗德一样,都将主意打到了富人的头上,要向富人征战争税!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能被称为“富人”的都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不外乎贵族、官僚、地主与商贾。他们是封建王朝稳定的基础,同样是国家身上的蛀虫。他们与皇权的博弈无时不刻在进行。南北朝乃至隋唐,都有所谓的“士族”与“庶族”之争。但不论是士族高门还是庶族寒门,本质上都是地主,都是富人,这些人与皇帝一起构成了整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杨广向这群人征税,可谓将矛头对准了统治国家的整个阶层。更为恐怖的是,全国的读书人又大都出自这个阶层。在中国的封建时代,读书人的地位一般都非常高,他们掌握着舆论,得罪了他们,在历史上想要好名声就难如登天了,甚至在当时就有可能被直接丑化污蔑。例如后世清代皇帝雍正为了挽救经济困境,实行“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政策,客观上挽救了清朝的经济,大大延长了清王朝的统治寿命。可雍正的政策也一样大大得罪了“富人”阶级,于是谣言满天飞,连雍正即位都要被编一个“传位十四子”的段子,来造谣他得位不正。最后搞得雍正不得不写了一本《大义觉迷录》来洗白自己,就这样依然毫无作用,最终只能在对心腹重臣的奏折批复中怒吼,“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来标榜自己。

【清朝最有性格的皇帝-雍正】

同样,杨广敢向富人收税,就得做好被他们反噬的准备。他做好这样的准备了吗?从后来的发展态势看,很显然他没有!在杨广看来,皇帝就是至高无上的,多收点税又算得了什么?收到钱的杨广并未像守财奴似的将钱放到仓库中贮藏,而是转手便花了出去。他高价购买军马,又发动工匠制作精良的器械,制造运输车辆和战船。还将涿郡打造成了一个战争前进基地,天下兵马均需要汇集在此地,在这里还囤积了海量的粮食以供军用。

杨广站在隋帝国这片坚实的土地上呼风唤雨。可是沉迷于功业中的他没有发觉,他索取的远远大过了这片土地所能够负荷的。虽然这片土地是那么的富饶,在无节制的索取面前依旧在慢慢枯萎,最终四分五裂。

后世很多人在研究杨广这个人物的时候,常常会惊呼,杨广遗留下来的那些“大业”往往造福了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中国历史上能跟杨广比的,大概也就只有一个秦始皇了。很多学者,甚至是国外的学者因此对杨广赞誉有加,认为真实的形象并非如此恶劣,极有可能是被污蔑和丑化的。但他们往往忘记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用错误的手段得到正确的结果是最不可取的。这样错误的手段会被认为正确,而一再被应用,最终搞出大问题。杨广就是典型的例子。就在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的战争准备期间,民力的损耗达到了惊人的数字。

1、命幽州总管元弘嗣往东莱海口造船三百艘。工期紧张,官吏们日夜督役,工匠们昼夜立于水中不能上岸休息,于是自腰以下皆生蛆,三到四成的工匠因此而死。

2、征发江、淮以南民夫及船运黎阳及洛口诸仓米至涿郡。舳舻相连长达千余里,载兵甲及攻城器具,民夫数十万人在两地日夜运输,不得休息,因此而死的人一个挨着一个,臭秽盈路,天下骚动。

3、令山东置军府,令当地养马以供军役。又征发民夫运米,囤积于泸河、怀远二镇,推着自己车牛运粮的民夫均在当地被扣留,沿路民夫死亡过半,农民们种田没了耕牛耽误了农时,田园大多荒芜。

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消耗倒也罢了,更为要命的是如此庞大的动员更多都集中在关东地区,也就是河北、河南、山东这部分地区。这部分地区今天看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但在三国两晋南北朝这样一个三百余年的大分裂的时代中,曾经统治这块地区四十余年的“东魏”——“北齐”世系,与西面的“西魏”——“北周”世系分庭抗礼,一直到公元577年才被北周灭亡。由于北齐高欢帝系胡化的影响,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民风彪悍,甚至诞生了被称为“山东豪杰”的世系军事集团。他们胡汉杂糅,胡风浓烈,善战斗,务农业,有组织有纪律,与关西的关陇军事贵族颇有隔阂。杨广在这样一个危险地区滥用民力,涸泽而渔,等于将自己的帝国置于一个巨大的火药桶上,随时会被引爆。危机已经越来越近了……

不知节制的战争动员,极大破坏了隋帝国的经济。又恰逢山东、河南大水,受灾地区达三十余郡。天灾人祸交织在一起,各路反王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火药桶的引线终于被点燃。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锦背裆。

长矟侵天半,轮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无向辽东浪死歌*王薄

这首《无向辽东浪死歌》的作者,便是揭开隋末大动乱的长白山知世郎王薄。随之而起的还有平原“阿舅贼”刘霸道,漳南人窦建德,鄃人张金称,蓚人高士达。由于百姓受压迫极深,这些造反势力揭竿而起之后发展速度极快,拉起上万人队伍也不鲜见。朝廷虽然委派官吏追捕斩杀,但是根本捕不胜捕,杀不胜杀。阴云密布在中原大地上,乱象再显。

中国历史上罕见的超级动员,能与隋炀帝杨广比肩的大概只有秦始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