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高考复习保分小题天天练(第29天)高中语文教和学

 李姿 2020-06-24

2020年高考复习保分小题天天练(第29天)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2题。
杂诗四首(其四)
王夫之
悲风动中夜,边马嘶且惊。
壮士匣中刀,犹作风雨鸣。
飞将不见期,萧条阻北征。
关河空杳霭,烟草转纵横。
披衣视良夜,河汉已西倾。
因忧今未释,何用慰平生。
【注】①清军南下,王夫之起兵抵抗,曾助抗清英雄瞿式耜守桂林,后受谗遭逐,流转湘西,本诗为该时期所作。②匣中刀:古人以刀剑在匣喻壮土不得志,刀剑有声,表示不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五、六句运用汉朝李广的典故,写出了将领有志抗清却不被征召、抗战受阻的现状。
B.七、八句与“良夜”相呼应,描写了眼前的大好河山,进一步坚定了诗人的复国之心。
C.最后两句直抒胸臆,体现了诗人以抗清救国为己任的爱国情怀以及壮志难酬的无奈。
D.全诗有写景,有抒情,有叙事,苍劲悲凉,情意深沉,层次清楚,诗意进展顺畅自然。
2.有人评价本诗开头四句写得“情境和谐”,请简要说明之。(6分)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琵琶行》中,琵琶女说丈夫“       ①       ”,外出经商许久未归,自己梦回往昔却引得“      ②        ”,让诗人顿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之感。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望中原仍记得“    ③     ”,而当年拓跋焘行宫外却是“    ④      ”的场景,强烈的反差传达出词人对收复中原的忧虑。
(3)杜甫《登岳阳楼》中“     ⑤           ⑥      ”,两句,描写了洞庭湖的波浪掀天、浩茫无际,表现出宏大的气势与壮阔的意境,被王士祯赞为“雄跨今古”的佳句。

 

1.(3 分)B(“七、八句与‘良夜’相呼应,描写了眼前的大好河山”理解错误,此二句描写的是国土失陷后深远空濛、荒烟蔓草杂陈的凄凉景象,反映的是诗人感情的抑郁与抗清前途的晦暗不明。)
2.(6 分)①深夜悲风怒吼,边马嘶鸣,鞘中之刀也发出风雨似的呼啸声,营造出一种征战杀伐的悲壮氛围,与诗人惊悸激动、热血沸腾、渴望投入战斗的迫切心情和谐统一;(3分)②然而风空吼,马空鸣,刀在鞘,抗清复国的豪情遭受重创,又与诗人心中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和谐统一。(3 分)
3.(6 分)①商人重利轻别离 ②梦啼妆泪红阑干③烽火扬州路 ④一片神鸦社鼓⑤吴楚东南坼 ⑥乾坤日夜浮(每句 1 分,有错则该句不得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