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老照片】--5828--始建于三国的呈坎村,朱熹为何誉它为“江南第一村”?

 泊木沐 2020-06-24

呈坎村可以被称为美丽的自然风光与徽派文化艺术结合的典范。此村依山面河而建,坐西朝东,面对灵金山,背靠葛山。河东河西分别有上结山和下结山,龙山与龙盘南北相对。以河为界,犹如两把太师椅相扣,古村正好处在藏风聚水的最佳位置——灵穴之中。被朱熹誉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

呈坎村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北部,距205国道仅5公里,为呈坎乡政府所在地、现有人口2700余人,呈坎古名龙溪,自唐末江西南昌府秋隐、文昌罗氏二兄弟举家迁此“择地筑是而居”易名呈坎以来,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我国当今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之一。

呈坎村,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因村落按《易经》“阴阳八卦”理论选址布局,阳为呈,阴为坎,唐末易名“呈坎”。这座有1800多年历史的村落,曾经是朱熹笔下的“江南第一村”,也是目前徽派古建筑遗存最多的村落之一。这里的“罗东舒祠”和“呈坎村古建筑群”先后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呈坎古村最值得大书特书的是它保存完好的明代建筑,不仅类型丰富,其风格之独特在全国都属独一无二,故有“呈坎民居甲天下”之誉。整个村子井然有序,号称“三街九十九巷”,现有清代民居200余幢,明代民居30余幢。小巷与大街大体垂直,一律由花岗岩条石板铺筑。

长春社是一座古社屋,社屋为呈坎罗氏以及附近村落吴、胡等众姓祭祀土地神、五谷神的场所,春天祭神祈求一年风调雨顺;秋天娱神、酬神表达丰收后对神灵的感激。祠堂、社屋规模宏大,形制规范,由门屋(正门)、正堂、寝殿及左右庑廊组成,建筑工艺考究,庄重肃穆,表达了古人对祖先和神灵的崇敬和景仰。

呈坎历史上科甲不断、英才辈出、人文荟萃,呈坎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高官、隐士、高僧、巨贾、诗人、画家、史学家、制墨家、自然科学家;苏东坡在《罗氏族谱》题辞中有“文德武功名留简竹,理学真儒后先继续”评说,如宋代吏部尚书罗汝楫、安徽省第一部地方《新安志》作者罗愿、元代国子监祭酒罗绮、明代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罗应鹤、制墨大家罗龙文、地理学家罗洪先,清代朝议大夫罗宏化、直奉大夫翰林罗廷梅、扬州八怪后起之秀罗聘、近现代钦点内阁中书孙中山秘书罗会坦、文物鉴赏家罗长铭、当代物理学家罗辽复等;其中,罗汝楫、罗愿、罗龙文、罗洪先、罗聘5人《中国名人大辞典》有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