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鸟纯粹属于一种费力没结果的事。同时也无任何功利目的,只是为了满足童心,觉着好玩去干的。 追的对象一般是刚出窝学习飞行本领的小鸟。由于我们一直在农村生活,对于这些,识辨的很清楚,这种情况可能随时随地就会发生,可能是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也可能是在割草或拔猪菜的途中,还可能是跟着父母锄地挥汗如雨的时候……只要看到一个飞得很低、很吃力,飞不了多远就落下的鸟,我们就断定它是一只刚出巢的小鸟,于是就放弃手中的一切,奋不顾身地追去。有时翻山越岭、渡河涉水,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筋疲力尽,看看追上,可小鸟一个反方向转弯,等我们反应过来,回头寻找时,小鸟早无影无踪了。这时,只能自认倒霉,叫苦连天。有时我们也能得手,得手后把小鸟拿回家,用线拴着玩,几天后,兴趣不在,或放生或送给更小的小孩玩……
那时,在我们村南小溪的河滩上,每到春天就会飞来一些比百灵鸟略大的水鸟,灰白的颜色,修长的身材,两条细腿亭亭玉立。它们把巢就筑在河滩的沙石里,巢非常简单,就是半寸深的一个沙窝,里面均匀地铺了一层指甲大小红黄的沙石,它的蛋,浅黄的背景下有一些灰斑,略小于鸽蛋。这种水鸟我们称其为河鸡,它飞的时候很少,飞起来翅膀呈弧形,很长,像一架战斗轰炸机。它们大部分时间水边的沙石里飞快地穿梭,或干脆就站在水旁“咯咯儿、咯咯儿”地叫。
我们曾经试着用各种方法捕捉它,但徒劳无功,毫无效果。一是它一但在沙滩里住脚,整个身子就和沙石融为一体,根本没法识别。二是它的巢穴不易找到,就是你一脚把它的卵全部踩碎,你也不会注意到这是一个鸟窝。
只有雨过天晴的一小会儿,才有可能捕捉到它们刚出窝的小鸟。那一会儿,阳光还没有出,河滩了湿漉漉的,颜色相对分明,这时候,我们在河滩上或蹲或爬,以平视的角度,地毯式搜索整个河滩,就会看到一只大河鸡后面摇摇晃晃地跟着几只河鸡崽,河鸡崽的颜色是黄褐色的,它们还完全没有飞行能力。把地点定准后,迅速起身追去,可到了目标地后,发现除了鸣叫着飞向天空的大河鸡外,空空荡荡,一无所有,这时你就睁大眼睛慢慢瞅着脚下吧,冷不丁就会看到和沙石颜色一模一样的小河鸡正怯生生地蜷缩在地上,这时你一弯腰就可把它们捞到手里。
这种小河鸡不像其它小鸟可以喂养成活,把它放在笼里,喂米、喂水都不吃不喝,只是把头仰得老高“唧唧、唧唧”悲鸣个不停,一夜过后,它就惨死在笼中。
陶渊明的诗中有“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之描述,更何况还没有独立生存能力,完全依靠母亲的小鸟呢?它们的死大约是思母所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