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机能拍出眼睛看到的画面效果吗? | 摄影早自习第1368天

 青青树叶 2020-06-24
原创 叶梓 摄影早自习 


这不是参数的事,是根本就做不到啊!

小藤猪:

老师好,请问这张图片我怎么样才能正确曝光,达到我们肉眼可见的程度,因为水面的反射导致过曝,那我是不是应该运用白加黑减…


叶梓老师:(戳绿按钮听语音)

摄影早自习20200623-1368.mp3来自摄影早自习00:0005:16

语音转文字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1368天。

“小藤猪”同学提问时发的照片

今天想回答“小藤猪”同学在我们的有问必答平台“摄影自习室”里的提问。他问,老师,请问这张图片怎么样才能正确曝光来达到他肉眼可见的程度,他说因为水面的反射在画面中出现了过曝,那是不是应该用白加黑减呢。

这是一个比较基础的问题,但是确实还是有一些可以分享的地方。首先我要给大家这么一个概念,就是在现有的科技条件下,相机拍照,不管你怎么调参数,它都达不到肉眼所看到的画面效果。这其中就有一个很重要的差别,就是人眼的宽容度和相机的宽容度很不一样。人眼的宽容度是非常非常非常大的,而且它是动态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同样的一个大光比的场景中,有非常明亮的事物和非常暗的事物同时存在的这么一个场景中,人的眼睛既能看清那些明亮事物的细节,也能看清那些非常暗的角落里的细节。这首先得益于人眼的视网膜是一个非常高级的感光元件,它本身宽容度很大,其次还受益于我们的瞳孔也是可以放大缩小的,可以控制进光量。而且人眼看世界的时候,你发现没有,我们是要转动着眼球去打量这个世界才行。站在一个草原上,你会看树、看草、看人,但你每看一个事物的时候,你都要先转动眼球,让你想看的这个事物的光线落在你的视网膜的中心凹处,你才能看得清它。换句话说就是人眼每次只看一处,而相机一拍就是把整个场景全拍了下来,所以人眼可以根据每一处的光线亮度去即时的调整自己适应这种光线。看云的时候,你能看得清白色的云朵里的细节,当你把眼球从云上转走,移到了一座煤山上,你的眼睛又会调高感光度,是吧?让自己能看得清这个煤山上的一些细节。它本质上不是在一个画面里同时呈现云朵和煤山,所以它也更容易做到把两者的细节都看清楚,这一点也跟相机很不一样。

那相机拍照真的就没有办法去模拟人眼所看到的世界的效果了吗?我想这个时候有同学可能会想起来一个技法叫做“HDR”,就是把相机支在三脚架上,然后用不同的曝光的参数去拍摄同一个场景,从明到暗拍摄一系列照片,比如说3张、5张或者7张,然后把这些照片各取所长的堆栈在一起,取最亮的照片里的煤山的细节,最暗的照片里的云朵的细节,这样一来我们就得到了一张极大的宽容度的,超越了相机本身的宽容度的这么一种照片。

通过HDR和堆栈得到照片 © 叶梓

但是你细想一下会发现,这跟人眼看到的世界还是不一样的。经过HDR合成的照片通常反差会比较小,因为画面中已经没有了绝对的白和绝对的黑,虽然高光和暗部的细节确实被留下来了,但是整个照片的观感又变得灰蒙蒙一片,从感觉上来说,跟我们肉眼看到的差之千里。这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我们刚才说过的,人眼是动态的去看待这个世界的,而照片是静态的把所有东西都放到一块来显示的。

经过后期处理最终得到的照片 © 叶梓

所以我们在做完HDR以后,通常还要再加大对比度,再精细的去调整高光和暗部的细节,尽量让照片的反差要接近于人眼看到的世界,同时还要保住高光和暗部的细节,这样看上去才会自然一些。

但是话又说回来,HDR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用的。在拍摄一些运动的事物的时候,或者是你的相机没有架在三角架上的时候,用HDR的都会有一定的风险,可能会出现重影的状况,那就更不要说那些抓拍的人物的照片了,基本上是没有办法用HDR的。

好,说到这儿大家应该已经发现了,“小藤猪”同学所期待的那种拍出来跟肉眼几乎一样的那种观感是比较难实现的,尤其在现在是有水波的这么一种情况下,因为它们就是所谓的运动物体。至于“小藤猪”所提出来的这个时候应不应该加曝光补偿这个问题,今天时间所限,我们今天先暂时不谈,明天的早自习里面我们接着来谈这个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