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字的来世今生

 weimiao 2020-06-24
文字的来世今生

中国56个民族使用着约计85种语言,有21个民族有属于自己的文字。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据考证从氏族部落的结绳而记到仓颉造字,大约经过了近2千6百年左右,甲骨文的出现至今已有近4千年的历史。

文字的来世今生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是刻在兽骨的文字,发现最早的是商朝盘庚时期,其内容多为卜辞,少数为记事辞,大部分是象形字或会意字,形声字只占少数。

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叫钟鼎文、铭文,始见于商代二里岗的青铜器,不过只有少数几件。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上金文增多,至西周时青铜器上金文已经较为普遍。

文字的来世今生

籀文为周朝史籀所创,故又称籀文、籀篆、籀书等,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大篆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所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是向小篆过渡的一种汉字字体。

小篆是相对于大篆而言,图画性已经大大减弱,每个字的结构已经比较固定。六国文字图画性强,形状不定难以识别。秦始皇下令规定以小篆为统一书体在全国推行,并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的各种文字。

文字的来世今生

为推行小篆,秦始皇命令李斯、赵高等人编写了《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等书文,作为标准的文字范本。由于皇帝的高度重视以及皇权巨大的影响,小篆迅速在全国推行开来,而纷繁复杂的六国文字也随即退出历史的舞台。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随着秦王朝的覆灭,小篆也就迅速退出历史舞台,隶书成为社会首要书写方式和书法的典范,隶书之后出现了楷书,汉朝以后楷书占据正统地位。

文字的来世今生

繁体与简体

上个世纪1909陆费逵在《教育杂志》上发表《普通教育当采用俗体字》一文,首次向国人阐明简体字的优越性,并且说明简体字并非本身不雅观,这便是近代简化字运动的开端。

1922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划委员会成立了汉字省体委员会,正式进行汉字简体字研究的组织领导工作。1935年国民党政府通令全国,推行《第一批简体字表》,该表推行不久就遭到保守人士的反对。

文字的来世今生

1936年教育部奉行政院的命令,正式下达了简体字应暂缓推行的训令,标志着民国时期的简化字运动的夭折。1949年10月10日,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正式成立,并选举吴玉章为主席。

1952年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主任委员是马叙伦,下设拼音方案组、汉字整理组、教学试验组、编辑出版组、秘书处。

文字的来世今生

1954年10月,将多方研究讨论并经过4次大的修正的《常用汉字简化表草案》上报中央得到批准,并下达地方进行进一步审阅,并开展初步试验。同年10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成立,隶属于国务院直属单位。

1956年国务院通过《汉字简化方案》以及《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开始正式推行汉字简化方案。1966年到1971年,汉字简化工作处于停滞状态。

文字的来世今生

1972年3月,中国科学院下设文字改革办公室,开始拟定《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并广泛征集群众中流行的简化字。1973年国务院同意恢复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的名称,归国务院科教组管。1975年文改委拟定出《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

1977年文改委在广泛征集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拟定出《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的修订稿,收录了简化字853个。1977年12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加快文字改革的步伐》,并开始试用《二简》中第一表中248个简化字。

文字的来世今生

1978年3月教育部通知要求全国统编教材一律试用《二简》中第一表字,开始推行《二简》。1980年有关机构开始修订《二简》,一直持续到1985年。1985年12月文改委更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1986年6月24日,国务院批转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废止《二简》和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的请示,并在通知中明确指出1977年12月20日发表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自本通知下达之日起停止使用,这个通知宣告了第二次简化字运动的失败。

文字的来世今生

1992年11月6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批转国家语委关于当前语言文字工作请示的通知》中进一步明确指出今后对汉字简化应持慎重态度,使汉字保持稳定以利社会应用。

汉字的数量

汉字是语素文字,总数非常庞大,到目前为止,恐怕没人能够答得上来非常精确的数字。关于汉字的数量,根据古代的字书和词书的记载,可以看出其发展情况。

文字的来世今生

秦代的《仓颉》、《博学》、《爰历》三篇共有3300字,汉代扬雄作《训纂篇》,有5340字,到许慎作《说文解字》就有9353字了,晋宋以后,文字又日渐增繁。

据唐代封演《闻见记·文字篇》所记晋吕忱作《字林》,有12824字,后魏杨承庆作《字统》有13734字,梁顾野王作《玉篇》有16917字。唐代孙强增字本《玉篇》有22561字。

文字的来世今生

到宋代司马光修编的《类篇》多至31319字,到清代《康熙字典》就有47000多字了。1915年欧阳博存主编的《中华大字典》有48000多字,1959年日本诸桥辙次主编的《大汉和辞典》有49964字,1971年张其昀主编的《中文大辞典》有49888字。

随着时代的推移,字典中所收的字数越来越多。1990年徐仲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收字数为54678个,1994年冷玉龙主编的《中华字海》,收字数更是惊人多达85000字。

2019-6-7日于北京

文字的来世今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