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壮士断腕的转型之心 何来微软智能云今日之顺遂

 科技正能量 2020-06-25

新和冒险之间,时常只有一线之隔。

所以,当我们津津乐道于科技对商业的促进,云计算等技术对企业的优化和颠覆,却没有想过,哪怕是微软这样的科技巨人,也依然会在这些转型当中,在冒险和创新之间去艰难的追逐那一个平衡的支点。

在几天前的微软科技大会2016上,微软亚太研发集团首席运营官、微软亚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申元庆透露了当初微软提出向云转型时,现任微软CEO萨提亚所背负的压力。


那是在大概四五年前,那时候的萨提亚还不是微软的CEO,而是云计算部门的负责人。当时的萨提亚提出微软要“壮士断腕”,要全面将微软的云与企业业务向云端转型。在当时,包括申元庆在内的一并微软同仁都觉得相当冒险。

甚至于有人当面质疑萨提亚,“如果我们将包括Windows Server等很多创新力量都集中在云上,万一这步棋错了怎么办?” 申元庆还记得当时的萨提亚说:“最坏的情况就Miss掉一年,一年之后我们再来做创新!”

从这个故事,我们才能够理解,任何一个影响世界的科技巨人能够有所成就,都不是偶然。今天,我们从萨提亚当初的“移动为先,云为先“策略中,看到了微软的转变,也从这两年的财报中读出了微软智能云快速的成长,但这一前提,是建立在随时随地有“壮士断腕”的决心,驱动着转型的节奏。

微软就是这样的一家公司,优秀的创新基因,培育出了有战略眼光的领导者,那么在智能云的王国,微软又有何独到之处?

“云为先”的独到之处

我认为,微软的发展,有内外部两大引擎。外部的引擎,显然是全球性的数字化转型大潮,这给了微软立足于服务企业上云的土壤,第二则是微软自身在智能云上的成功。

从10月份,微软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看,智能云业务依旧是营收增长的亮点。根据财报显示,微软第一财季智能云部门的营收为63.8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8.92亿美元增长8%,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增长10%。其中,Azure这一微软与亚马逊AWS业务展开竞争的云计算产品,业务的营收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116%。

在Gartner的“魔力象限”报告中,微软已经连续三年在IaaS云服务领域位居全球“领导者”象限。这是该魔力象限中,仅有的两家科技企业之一,另一家则是亚马逊AWS。回顾2015和2016两个财年的财报,微软的云计算业务都成为了驱动微软在企业级业务转型的重要推手。

由此可见,智能云业务对微软的业务转型,以及面向未来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均至关重要。


申元庆告诉笔者,相比于整个行业,微软的主要竞争优势其实可以“七彩云”的几个维度来看。

第一,可信赖的云,微软是可信云,安全、隐私、合规、透明四个方面,确保了微软云在全球运营的核心DNA。“微软有一个奉行的标准叫做‘可信云’,在可信云之下,我们有四个要件:一是安全,我们要确保我们的云是非常安全的;二是重视企业和个人的隐私,微软把隐私的标准拉得非常高;三是合规;四是透明。”申元庆说。

第二,全球化部署的云,毫无疑问,微软在全球覆盖38个数据中心,而且这个数字在不断改变,在部署中,微软的云更贴近客户,客户需要的时候就在其身边。我记得,萨提亚也曾说过,“财富500强”企业中有85%的企业已经采用了微软云服务。

第三,对开源和商用软件彻底包容的云,微软已经加入了Linux Foundations,在GitHub上已经成为贡献最多的组织,微软还开放了.Net、PowerShell,而Xamarin合并进来之后也免费放到了Visual Studio Community里面。

第四,最全面的云,微软智能云提供最全面的解决方案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无论是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架构,还是企业级云服务、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开发工具和移动应用等业务需求都能得到全面满足。尤其在混合云部分,申元庆认为,“这方面是微软引以为傲的部分,微软在企业市场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我们提供了一致的混合云体验。”

第五,合作共赢的云,微软非常重视生态系统,在PC时代微软每收入1块钱生态系统可以赚到16块。而在云上,我们更会看到有国内外很多高质量的合作伙伴、高质量的解决方案在微软的云平台上大放异彩。

最后,最重要的是智能的云。微软有强大的企业DNA,消费和企业级是两种不同的商业模式。微软应该算是全球范围内比较少数兼顾软件、硬件,横跨消费、企业的服务商,这是微软智能云能够在今天有所成就的核心要素。

对数字化转型有何见解

在微软新一季财报发布后,萨提亚说:“我们正在帮助客户进行意义深远的数字化转型,并将智能注入到我们所有的平台和服务体验中。我们将持续致力于创新,促进用户参与,不断释放潜在的市场空间。”

实际上,从两年前开始,微软就提出了重塑生产力与业务流程,微软也在纳德拉的引导下,不断的将自己的发展路线修正到企业市场,包括对LinkedIn,262亿美元的收购。都可以看出微软对数字化转型志在必得。


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微软也有很多的见解。申元庆认为,“首先,企业内部一定要认识到,云计算将给他们带来不可避免的冲击,所以要未雨绸缪,提前制定自己的战略规划。这个战略规划要思考几件事。首先是全球化的脚步是不可避免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强大,中国在海外并购越来越多,会加速更多的全球化方面的运营。”

其次,从全球运营来看,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企业要借助有效的软件和解决方案与客户保持频繁密切的客户沟通;高效的办公软件能够予力赋能员工,提升工作效率;针对不同企业的业务流程,优化业务运营;还有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来助力企业转型产品服务。

以通用电气(GE)的案例为例,GE利用Azure IoT套件打造了Predix工业互联网平台,用来帮助行业客户迅速建立、安全部署和有效管理工业应用。Predix与Azure的结合带来了更多高级功能,如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人工智能、高级数据可视化及企业应用的整合。

申元庆说,“通过这个案例我们想传达的东西更多,微软和GE的合作,我们希望是1+1大于5,而不只是大于2。这是什么概念?过去某个环节出问题,需要工人到中控室去做报修,其中会涉及很多环节,不同的流程、不同的解决方案里有很多不同的环节。而现在,我们希望让各个不同终端部分不仅是彼此之间有连接,更可以把整个流程优化。”

那种感觉,就像是:每一个终端都有它的小脑袋,发现有问题的时候,它自己就可以报修。这就是智能云和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真正颠覆。

从Windows 10和Surface移动终端,到Azure 与Windows Server,从SQL Server和Power BI服务,到Office 365与Dynamics 365,面对数字化转型的大潮,微软提供了最完善的技术创新、平台与服务。

在国内市场,由世纪互联运营的Microsoft Azure已经得到了超过7万家企业用户的支持和认可,并在推动中国用户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混合云将是微软的突破口

其实,相比于AWS和谷歌,微软在云计算这个维度上最大的优势就是微软更懂得企业级市场。

所以,混合云是微软奉行的云计算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会让微软在与亚马逊和谷歌的竞争中,很快可以脱颖而出。微软认为,通过让企业组织可为自己在内部部署系统和云计算系统之间架起桥梁,并充分利用云特有的功能,以改进内部部署的服务,那样它不仅可以留住现有的客户群,同时还可慢慢帮助客户尽可能使用云服务。


微软操作系统与设备全球研发事业部总经理Erin Chapple表示,“对于混合云,微软是有非常明确的定义,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连贯性,它并不仅仅是一个在云端本地或者是公有云之间的连通性,应该有自由度。有一些东西可以在本地,有一些东西放到云端。而一切的一切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连贯性,我们有连贯的API的系统,我们有同样标准的服务,不管是在本地还是在Azure上。

值得注意的是,Erin Chapple强调,“很多人觉得,Azure有的时候的感觉像是Windows  Server的演进,其实并不是。Azure就是Azure,我们会把很多的这种服务放在本地,按照消费者所需要的那样,部署起来非常的简洁。所以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区别于对手的。“


“微软一直是建立一种和企业之间相互信任的关系,更好的安全性、更好的稳定性、可靠性,这些也是我们区别于对手的优势所在,同样体现在混合云的领域,” Erin Chapple说。

从微软在混合云上的布局,我认为核心还在于专注。第一,专注于云,如前文所言,微软的向云转型是全方位,没有余地,这等于将微软全部的创新能力也集中于云端。

第二,专注于企业市场,这是微软相比于全球其他云计算公司的巨大优势,无论是全球性的数字化转型还是中国的互联网+,都需要对企业,对行业有很深的理解。这是微软不可多得的优势所在。

文/郑凯

科技正能量,推动新科技

合作请联系

微信:zhengkai9979;QQ:24401313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