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话说:“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虚,六十足”,说的有道理吗?

 泊木沐 2020-06-25

关于人的岁数这个问题,在古时候是有很多说法的,不像是我们现在是几岁就是几岁,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在古时候刚生下来还未满月的小孩子叫做“襁褓”这是因为这个时候的小孩子还只能呆在被子里裹着,是非常脆弱的,稍微长大一点的小孩子叫做“垂髫”,因为古时候不能管男女都是留长头发,在鬓角垂下来的两缕头发就叫做“髫”,等再长大些有了男女之别,男孩就叫做“弱冠”,女子叫做“及笄”或者“豆蔻”,这些都是根据每个人在不同年龄段所具备的不同特征而产生的叫法,在我们现在看来是非常具有诗意的。

而且在《论语》中也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些都是对人生各个阶段的一种总结,被我们沿用至今,今天我们要说的这句俗语,也是跟“年龄”有关的,“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虚,六十足”,这句话说的又是什么意思呢?

男不三

这“男不三”说的是男人不要过三十岁的生日,这是为什么呢,在我们上文所提到的《论语》中孔子说了男人是“三十而立”,也就是意味着一个男人基本上到了30岁的时候差不多在社会上才能站稳脚跟,事业才算稳定下来,这个时候是要继续低调蓄力的时候,不宜太铺张的打大操大办,这样子是会让运势溜走的,不利于以后更好的发展,所以说30随便对于男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坎”,只要过去了就会一帆风顺,所以这就有了“男不三”的说法。

女不四

“女不四”跟“男不三”相对应,说的是女人不应该过40对的生日,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女人过了三十岁之后美貌就大不如前了,不能再靠着年轻的容颜再吃“青春饭”了,而是应该从30岁开始修炼自己的气质,但是凡事有个过程,成熟女人身上所具备的优雅气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出来的,是要经过人生的磨练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自然而然的散发出来的一种味道,这个时候40岁的女人,还不完全具备成熟女人的气质,也不似年轻少妇的美丽容颜,处于这样的“尴尬”阶段也是不适合大操大办生日的。

五十虚

至于这“五十虚”说的“虚”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虚弱”,二是指“谦虚”,一般人到50岁的时候被称为是处于人生中比较“虚弱”的阶段,因为这个时候上有老下有小,都是需要照顾和扶持的时候,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不管是内心还是身体都处于一个非常紧绷的状态,所以这个时候做人就一定要记住“谦虚”,因为只有保持一颗谦卑的心,才能处理好外界的各种关系,不给家里惹事端,毕竟这个时候家庭是非常脆弱的,经不起什么大风大浪的折腾。

六十足

最后这“六十足”相信就很好理解了,在古代医学技术极其不发达,一个人如果能活到60多岁就已经算是高寿了,经历了30而立、40不惑、50知天命,到了60岁就应该知足了,对人生不应该再抱有什么奢求,只求安享天伦之乐,好好的过完自己剩下的时间,不给晚辈再增添什么负担,圆满自己的一生。

其实放到现在来看,这些话对我们的人生启示也是很强的,面对人生中各个不同的阶段,我们都要学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弄清楚在什么年纪就做什么年纪该做的事,不忽视年龄,也不被年龄这个“数字”给束缚,要明白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趁年轻去追求去拼搏,不要等自己老了之后再后悔年少无知,留下满腔的遗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