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醒:体检发现这种“结节”,最好趁早切掉,别等癌细胞钻空子

 漫说健康 2020-12-24

近些年国人对健康意识都有了明显提升,而体检也成了很多人每年都会做的事情!

但当面对体检报告上各种医学术语时,总会让人感觉头痛不已,甚至和某些恶性病联系在一起。

比如“结节”就是体检报告上的常客,肺结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都是常见问题。

很多人在听到结节的一瞬间,就会想起和它相似,也是在器官上出现赘生物的疾病:癌症!甚至有人玩认为,结节就是癌症到来的象征。

结节,到底是不是癌症的征兆?

但实际上从临床角度来看,结节就是影像学报告对出现异常的描述词语而已,它并不是病灶的性质

结节在临床上也有良性恶性之分,良性结节一般都不会给身体造成生命威胁,且癌变率较低,甚至是患者都不需要进行治疗,只需定期观察就可以了。

通常情况下,大部分体检发现的结节都是良性种类,不过也有部分结节属于恶性质,也就是说后期癌变率较高,又或者是现在就高度怀疑恶变。

若在体检时,发现带有以下几个特征的结节,

就应尽早处理:

1、硬度高、活动性差的结节

在大部分情况下,良性结节都是质地柔软的状态,而且良性结节活动性较高,在对其进行施压时能感受到其活动性,又或者是直接可用手推动结节,比如常见的乳腺纤维结节就是如此。

但结节质地非常坚硬,且用手无法推动,那恶性的可能就相对较高一些。

除此外,如果在生活中突然触摸到结节,比如甲状腺部位、乳腺等部位,摸到异常肿块,且在按压时产生了不适或痛感,这也可能是良性结节。

而相反的,如果其质地坚硬,在按压时也没有疼痛感传来,这就可能是恶性结节的表现。

2、边缘不规则、生长较大的结节

大部分情况下,良性结节都是圆润且规则的状态,它与周围组织边界十分清晰。

但恶性结节则不相同,不仅和周围边界不清、无法区分,且结节形态也不规则,周围可能会出现分支,又或者是卫星灶,这都可能是恶变的信号。

除此外,如果结节在边缘不规则的同时,生长也比较大,那也应该提高警惕。从临床多年的经验来看,小于1cm的结节通常都是良性种类,特别是多发性的小结节,良性可能较高

但如果是单发性结节,且结节生长已经超过了1cm以上或更大,癌变率也相对较高。

3、持续增长的结节

如果在初次体检时发现了结节,但医生并没有建议进行治疗,而是定期进行观察,通常以良性结节为主

而如果在后期动态观察中,结节体积不断生长,短时间内变化较大,且符合癌肿递增的规律,这就可能是癌变信号。

而相反的,如果结节一直都没有发生变化,这就是良性结节,不需要过度警惕。

提醒大家:体检出结节、观察结节的状态,只不过是进行了初步的良性和恶性区分。

如果医生高度怀疑结节是恶性种类,还需进行再一次细致的检查,比如B超筛查、ct、穿刺活检等,如此才能确诊结节的性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