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音乐教育家(3) 沈心工

 闹市孤猴 2020-06-26

沈心工(1870~1947)

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国音乐教育家,江苏上海人。原名沈庆鸿,字叔逵,笔名心工。幼年在家塾受教,1890年底中秀才,1895年执教于上海圣约翰书院,1896年考入南洋公学师范班;1902年4月东渡日本,进东京弘文学院学习。

1903年回国,任职于南洋公学。他从日本学校的音乐教育中得到启发,一生致力于音乐教育,曾在日本留学生中组织了“音乐讲习会”研究乐歌创作,所编歌曲题材广泛、内容浅显易懂,且成为最早使用白话文进行歌词写作的音乐教育家。其代表作有歌曲《体操─兵操》(又名《男儿第一志气高》)、《黄河》等,出版乐歌集《学校唱歌集》等;此外,沈心工还创设唱歌课,并且多处教授、推广。

沈心工是中国近代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初创时期最早的音乐教师,一生作有乐歌180余首,多数是采用外国歌曲的曲调,少数采用中国传统民歌填词或专门作曲,为学堂乐歌运动做出了突出贡献。

人物生平

沈心工1870年2月14日生于上海,名庆鸿,字叔逵。心工是他作歌、作曲时用的笔名。1890年中秀才,1895年应聘约翰书院(后改为圣约翰大学)执教中文。两年后,受“教育救国”思想的感召,毅然放弃了有优厚待遇的教席,考入南洋公学第一届师范班。戊戌变法失败后,一批志士仁人纷纷东渡日本寻找救国图强的办法。沈心工也于1902年4月赴日本,与鲁迅同期进入设在东京的弘文学院。

主要贡献

沈心工

沈心工

沈心工是中国近代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初创时期最早的音乐教师,一生作有乐歌180余首。多数是采用外国歌曲的曲调,少数采用中国传统民歌填词或专门作曲。从1904年起,他先后编辑出版了《学校唱歌集》(3集)、《重编学校唱歌集》(6集,1911)和 《民国唱歌集》(4集,1912)。1937年重新修订,精选出歌82首,汇编出版了《心工唱歌集》。此外,他还翻译编辑出版了《小学唱歌教授法》一书。沈心工的乐歌题材较为广泛:有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黄河》、《从军歌》、《爱国》等;有直接鼓吹国民革命、歌颂共和新政的《革命军》、《美哉中华》等;有提倡男女平权,重视科学的《女学歌》、《电报》、《纺织》等。他作曲的乐歌还有:《黄河》、《革命必先格人心》、《军人的枪弹》、《采莲曲》、《今虞琴社社歌》和《辍悼歌》等6首,以《黄河》一曲影响最大,此曲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的真挚感情,黄自在《〈心工唱歌集〉序》中对此歌作了高度评价,认为此曲“非常的雄沉慷慨,恰切歌词的精神,国人自制学校歌曲有此气魄,实不多观”。

沈心工还创作并导演了话剧《雪玫瑰》、《忠勇之童子》、《神仙布》、《棠棣之花》,并在有的话剧中加上音乐,这在当时也很少见。沈心工还根据《赵氏孤儿》的故事改编和导演了昆剧《双忠墓》,在南洋公学附小创建二十周年纪念会上演出。他在剧中采用了昆曲的三四十首不同曲牌,受到包括昆曲名家在内的观众的高度赞誉。

音乐作品沈心工的音乐作品主要在乐歌方面,其创作乐歌题材较为广泛:有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黄河》、《从军歌》、《爱国》等;有直接鼓吹国民革命、歌颂共和新政的《革命军》、《美哉中华》等,有提倡男女平权,重视科学的《女学歌》、《电报》《纺织》等。他所编乐歌,多数是儿童歌曲。

教育事业

从1900年与南洋公学师范班的同学一起筹办南洋公学附属小学,1903年2月从日本回国后执教于这所小学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子弟一样,严而不厉,谆谆教导,卓有成效,在学校和社会上威望很高。对此,曾是南洋公学附属小学学生的邹韬奋,曾有如下一段回忆:“沈叔逵先生,他是一位很精明干练的教育家,全副精神都用在这个小学里面,所以把学校办得很好。沈心工执教近三十年,桃李满天下。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沈心工受革命军之托,率部光复青浦。可当地军民拥戴他任青浦主事时,却遭到他的婉拒,他仍回到南洋公学附属小学主持校务,1922年又兼任大学部训育主任。

重大意义

沈心工是点燃乐歌运动火炬,开创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先河的启蒙音乐家,被李叔同称为“吾国乐界开幕第一人”。从1903年沈心工在学校创立唱歌课,推动中国近现代新音乐启蒙运动开始,中国的音乐事业跨越了几个时代,有了长足的进步。沈心工发起的“乐歌运动”是继教会与教会学校里的圣咏、军队里的军歌之后,把西式集体歌唱的演唱方式,广泛引入到了中国的学校。乐歌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不仅影响了20世纪20年代大革命时期红色根据地的工农革命歌曲,也为30年代响遍全国的抗日救亡群众歌咏运动的兴起作了准备。沈心工一生为实现民族自强、振兴中华的理想,立足教育,以歌作戈,奋斗了一生。沈心工作为开拓者,以他那中华民族的正气歌声,陶冶和影响了整整一代人,鼓舞了在深重苦难中奋起抗争的民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