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脏不足,肺失所伤

 rongma 2020-06-28

中医有歌诀说,“肝病先调肾,肾病先调肺,肺病先调脾,脾病先调心,心病先调肝”。也就是说,五脏之间,不但在生理上关系紧密,病理也是息息相关的,任何一脏染病,都极有可能“传染”给其他四脏。因为在中医看来,人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之间也是相生相克的,通俗地说,就是它们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所以,研究人体的病症也是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进行,必须关注患病的“人”,而不是只查看和医治患者的“病灶”。否则,就变成传统医学最忌讳的“头痛医头,脚痛灸脚”的庸医了。在很多情况下,人之所以生病,不仅仅是哪个脏腑的问题,而是与另外的脏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咳嗽、咳喘等,都有可能是由于脾胃或是肾不足所致。

就拿脾胃来说,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大多都来源于脾胃。其中脾能运化水湿,如果脾失健运,则液水内停,久积之后酿湿生痰,蔓延至脏腑或是皮肤腠理之中变成水肿;上行犯肺,则变成咳、喘等症,所以中医才有“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之说。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肺的宣发和肃降两大功能都有赖于脾的运化。可见,脾的健康与否对于肺来说显得十分重要。

四脏不足,肺失所伤

中医有言,“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肾是“先天之本”,它又位于其他四脏之下,就像是根一样,包括肺在内的五脏六腑及其他身体组织都离不开它的涵养。肾气不足,肺气又如何充足,没有肾阴的滋养,肺阴又从何而来。所以,如果当自己明明是经常性地伤风感冒,或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中医大夫却说是肾虚时,就不必再大惊小怪了。

四脏不足,肺失所伤

肺主肃降,肝主升发。它们两脏一升一降同共完成人体气机的正常出入。肝就像树枝一样,以疏通条达的方式将人体多余之气或是热量散发出去。如果它的这种功能失调,肝升太过或是肝气抑结不散,都可以导致身体气火上逆出现咳嗽,甚至咯血等“肝火犯肺”或“木火刑金”的病症。

四脏不足,肺失所伤

中医上讲,“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五脏之中,肺主气,心主血。所以心与肺的关系也是天生就捆绑在一起、不可分离的。如果肺气不足,或是其宣发和肃降功能失调,都会影响心主行血的功能,导致胸闷、心率改变,甚至是唇舌青紫等病症的发生。当然,在心气或是心阳不足的情形之下,心脉无力而变得瘀阻,血行不畅,自然也会影响到肺的宣发和肃降,从而引发呼吸急促、咳嗽、气喘,甚至是咳嗽等肺气不降或是上逆等病症。

四脏不足,肺失所伤

总之,肺与其他四脏的生理和病理关系都是十分紧密的。其他四脏任何一个变虚、功能失调,都会累及它,如果它们生病,肺也容易被“传染”。因此,在养肺之时,切不可将其他四脏忽略,反而应该将它们一起养。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地促进肺及身体健康,增强对外界的雾霾、PM2.5及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之邪的抵抗力。 #关注肺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