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摄影|湟水河——西宁人的母亲河

 西宁的表情 2020-06-28


摄影:康生辉 文字:康生辉

揽河瞰湖漫时光,秋日北川好风光。秋水长河映山涧,仙境若如落人间。

历时四年的建设,投资75亿元,在西宁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上在西宁来说绝对是一个大毛笔,前無古人,它带给西宁人的幸福感是满满的喜悦和获得感!这就是西寧北川河湿地公园。周日漫步在秋景中的公园,这里不是江南勝似江南,这里秋景勝似春,令人無限感慨;

秋天的落叶、落花,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落英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他们在积蓄精力,来年将孕育出更绿的叶更美的花,更丰硕的果!

所以这个世上真有一种果实叫《秋实》

果中仙品都以“秋实”相称,可见人们对秋实喜爱至极了。四年建设期种下的树已结出了秋果,红的惹人喜爱,红的让晚秋生辉。

红果在自叹;

红果不是在自我陶醉,而是在想:我是怎样成熟的呢?:

不是雨,我伯早已枯落山沟 ;

不是光,我怕早己暗淡灰黑 ;

不是热,我怕早已憔悴丑陋 。

感谢风吹雨打给了我成熟的筋骨,

感谢光照日射给了我成熟的俊秀。

那不是一首诗么?赞美春花秋实的诗!

人生那也尚且不过如此:草木一秋,人生一世。今天踏入公园之门,看到游人如织,喜悦之情满满地掛在人们的脸上,这种喜悦看出来是喜从心来,人们感受到这份生态大礼的享受来的太快了,西宁人好幸福啊!

六个湖泊组成的湿地公园已完成整体建设的85%,湖面碧波荡漾、鱼儿傲游,鸟儿飞翔,湖边绿树成荫、秋花在蜂飞蝶舞的陪伴下越发婀娜多姿,秋香四溢……西宁市面积最大的湿地公园己完美呈现。湿地公园总面积约173.5公顷,有4个人民公园那么大!

用六个湖、24座桥、28群雕塑打造高原小江南,书写出了青海历史风情长卷画,打造出了高原古城新诗篇。

令人难以忘怀的隋炀帝西巡的铜雕塑群,隋炀帝以征服吐谷浑打通西域通道为目的的一次巡行。大业四年(608年)隋联合铁勒击败吐谷浑后,隋军撤回,吐谷浑主伏允许又恢复其故地。随帝摔軍青海之行。在湖光山水的影衬下一队隨帝兵马威武地行進在湖中沙地上,何等地威武雄壮,以至想起了后朝诗圣杜甫的兵马行中“”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的雄壮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的战争的残苦。随帝西巡,开辟了历代帝王为保边彊平安,为西域繁荣及确保一带一路的畅通而选择的历史性的开创,帝王西巡,前無先河,后者望尘,这在史书上是大书特书的一页纪念篇章。

另一座石雕因一峰神奇的白骆驼,载负着撒拉族沉重历史,自中亚撒马尔罕至此卧泉化为白石而得名。相传,在中亚撒马尔罕有一个小部落,为首的头人是兄弟俩,名叫尕勒莽和阿合莽,在群众中威望很高,因受到当地统治者的忌恨和迫害,于是他们率领同族的18人,牵了一峰白骆驼,驮着故乡的水土和一部《古兰经》离开撒马尔罕向东寻找新的乐土,路上他们经天山,过嘉峪关,绕河西走廊,渡黄河,来到循化境内。石雕谱写了一个民族的传奇。

这二座让人难以忘怀的雕塑是历史的见证和青海人源源流长的历史长河的记忆。

在这173.5公顷的范围内,分布着6个湖泊,湖泊上修建了24座景观桥,湖泊周围设计了28组雕塑,种植了16500余棵苗木。这样的场景不禁让人联想到扬州的二十四桥,这正是来自江南的园林设计师精心设计的,将高原古城打造成江南水乡和塞上江南。

北Ill河湿地公园是展现西宁历史地域文化的怀古园,以湿地为基底、宗教养生为主的养生园,以多民族文化和谐共生为主题的河湟园,以打造现代滨水商业休闲为主的夏都园。

从一号湖走到六号湖,单程需要四个小时,绕公园一圈,走馬观花地欣赏需要六小时走一趟,观光中不时地有高铁穿行在山色湖光中,真正让人感受到就像是穿梭在一条时光隧道里,用眼睛感受青海积淀了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北川河,湟水河——西宁人的母亲河,西宁人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之机给“母亲”穿上了盛世美颜的华丽衣裳。祝福我的祖国,祝福我的家乡西宁,明天更美好!

 四个小时观赏分享了三个湖和沿岸风景及人文景观。好风光留下来慢慢品味,期待明年春来时,赏花观景去踏青。

拍摄了一组片片和朋友们共享。 

2018年10月28日

摄影作者简介 

康生辉,网名高原一品红,青海西宁人,1946年生人。中国银行退休员工,高级经济师,青海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青海省金融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旅游摄影网钻石元老,中国旅游摄影网“建筑文化版”版主。

欢迎广大作者投稿,摄影作品,游记,散文、小小说、诗歌均可。文责自负,自行校对。投稿时请附作者简介与需要配图的照片。西宁表情平台发布的均为原创作品,请勿一稿多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