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2月份,任正非看到了一个让华为脱胎换骨的机会。 那时候的华为正处于野蛮生长的阶段,人才成千上万地如潮水一样涌进来,根本搞不清公司到底有多少人,因为人员随时都在变动,更不用说财务上的规范管理了。任正非一直就愁着如何发工资的问题,基本是各地的“游击队长”说多少就发多少。 1998年,华为开始由农村杀进城市,在华为营收快速增长之际(1995年就达15亿),任正非心里越来越不踏实,华为当时的成功就像一个泡沫,任正非害怕它突然破裂。 因为华为的组织体系太落后了,体系架构必须改革,不然没有办法支撑起华为的飞速发展。 任正非带队去美国考察,最终看中了IBM的管理流程,如果引进到华为,那么华为的研发、市场、供应链和财务部门就能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节约大量的成本。 然而要想引进IBM的集成供应链管理(Integrate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等现代化管理系统,任正非面临两大难题。 一个是内部干部和员工的反对,他们不希望西方公司插手华为的管理系统,特别是市场部门认为西方公司是自己的“手下败将”,不够资格教学,还有原来引进的欧洲管理系统都经过华为内部的“个性化”改造后没有发挥太大作用,很多华为人觉得没有必要。 还有一个就是高额的学费,当时IBM的开价是一个顾问每小时680美金(300到680不等),是看着手表收费啊,50位IBM管理咨询顾问进驻华为,约40亿人民币的学费,几乎是当时华为销售收入的一多半。要知道,当时任正非工资才5000多块一个月。 除了内部,业界、同行也认为任正非被老外忽悠了,别人都是花钱买实实在在的产品、业务和市场,他倒好,竟然花这么大价钱买些“虚的”东西。 要知道中外有别,国情不同,西方的鞋子怎么能穿在中国人的脚上呢? 对此,任正非孤注一掷,“华为自始至终向西方学习”,他在动员会上强硬表示,“削足适履穿美国鞋”,学不好的干部就地除名,靠边站,滚回去做工程师。 当时没有几个人真正明白任正非的苦心,在华为获得“农村包围城市”巨大成功的时候,公司赚到很多钱,任正非却忧心如焚,如果这么多钱都自己消费了,那公司就完蛋了。 华为要想基业长青,任正非认为一个是要进行组织体系改造,“为了明天,华为必须承认别人经验的价值”;一个就是投入研发,把钱都投资到未来上面。 为了让老师用心教,任正非专门腾出一个楼层按照西方人的习惯装修,他还组建了一个300人的管理工程部,以配合IBM顾问的工作。 任正非和华为的热情也感染了IBM的顾问们,他们后来觉得管理咨询在中国应该有很大的市场,直到很久之后他们才意识到错误,“事实上,在IBM,我们有点误读了这种情况,因为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开放,然后华为来找我们,所以我们认为中国将是这种知识的巨大市场。事实是我们错了,只有华为有这种思维方式。” 一杯咖啡吸收宇宙的能量,事实证明不是每个企业家都有任正非那么高瞻远瞩,真正明白知识资本的意义。 彼得·德鲁克曾说过,淘汰自己,否则严酷的竞争将淘汰我们。任正非一直有一种如影随形的危机感和焦虑感,他说自己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华为活下去。 “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也许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 大概因为如此,任正非才敏锐地认识到吸收世界最先进管理思想、知识和经验的重要性,通过拜师IBM的组织体系大变革,在华为走向海外市场后,发挥了巨大作用,因为华为的工作流程是可以与西方同步的。 华为前董事长孙亚芳后来说,“他(任正非)坚定不移地推行,把不适合的人调开,这么巨大的管理工程变革实施历经十四年,才有今天的研发水平和端到端的交付水平,培养了服务于全球客户的能力。” 所以,一个企业的领袖人物,必须要看得长远,明白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要知道在什么阶段做什么事。 一定要洞察投入与回报的关系,在短期利润和长期利益之间,我们应该选择后者。 这就是任正非和华为给我们的一个巨大启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