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对人生的治愈: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

 老方说 2020-06-29

众所周知,苏轼(苏东坡)是一个大文豪。

但实际上呢,文章诗词之类不过是苏轼的微末之技,不只是苏轼,就是历代文人骚客,奉行的也都是治国平天下的大志。

在他们看来,那些才是大事业。

其中的区别大概是,有人只是泛泛之辈,有人却是有真才实学,而苏东坡无疑就是后者。

虽然是政敌,但宰相王安石对苏轼是由衷的欣赏,他赞其为几百年一出的天才,“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政治,军事,民生,天文地理,兵法韬略,琴棋书画,苏东坡可谓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就是养生之道,苏东坡也是知之甚详。

人体养生的根本关键,不过是“动、静”两字。身体的一动一静,得以平衡,则身体康健。

据史料记载,有一次王安石就以“动静”二字问及众人,结果众人的回答让他大失所望,恰好苏轼来访,问之,苏轼回答说:

“精出于动,神守为静,动静即精神也。”

王安石听了,不由大为赞赏。

神气易动,动则耗散,所以《淮南子》里说,“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

而精神宜静,宜以清净为本,但身体这个皮囊呢,要讲究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合乎规律的运动为重。

我们都知道乌龟长寿,你看它是很少动弹,但如果你去学乌龟不动,那你身体直定是会出毛病。

为什么呢,乌龟的骨骼、壳子是在外面的,而人体的骨骼是在里面的,它们的运作规律是极为不一样的,老话说,坐着不动骨头生锈,就是这个道理。

人体必需要有适当的运动才会健康,运动可以让精血健旺,精神焕发,所以少林寺那些天天打坐的和尚也要有经常练习拳法。

精神离不开动静适宜。

清代的郑板桥就深明其中的关窍,我们看他自己在六十大寿时的《六十自寿诗》就知道了: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馀钱,瓮有馀酿,釜有馀粮,取数叶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达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兴要阔,皮要顽”,就是动静之理。

都说文弱书生,但如果身子骨太弱,不说去做官,就是读书都难以大成。

在古代,读书人去参加科考可不像现在啊,一门一门的去考,而古代的读书人进考场是不到交卷时间出不来的。

比如考举人、进士,那都是一人一个号子,一呆就是两三天,在那种封闭、压抑的环境里劳心费神,要是体力跟不上,根本坚持不下来。

除了科考,还有做官也需要你的身子骨硬棒才行

中国疆域大,在古代交通也不方便,皇帝要是一个看你不顺眼,把你贬谪远远的,一路都是荒郊野岭,一个不小心就得废在上任的路上,话说这样的事情是常有发生的。

明代的王守仁(王阳明)因为得罪了皇帝和大宦官刘瑾,从京城被赶到了贵州龙场当驿丞,那时可是一个蛮荒瘴疬之地。

在龙场的时候,王阳明就曾遇到过一个从京城而来带着一子一仆去上任的吏目,结果呢,三人先后病死,还是王阳明埋葬了他们,并写了一篇「瘗(yi,埋葬)旅文」

里面有这样一句话:

夫冲冒雾露,扳援崖壁,行万峰之顶,饥渴劳顿,筋骨疲惫,而又瘴疬侵其外,忧郁攻其中,其能以无死乎?

所以,身体不行,当官都难。

生活寄于风雨,岁月失于道路,命运困于党争。

林语堂这句话说的是苏东坡一生的遭遇。

二十岁的时候,他和父亲及弟弟一起去赶考,苏轼高中第二名,其文章被宋仁宗看到后,认为苏轼有宰相之才。

但是做官以后,虽然苏轼先后在吏部、兵部、礼部任职,但因为才高盖世,被人所嫉,再加上他又先后和王安石、司马光、章惇等当权者政见不合,所以屡遭贬谪流放。

为官四十年,密州、徐州、湖州、登州、杭州、颍州、扬州、定州、黄州、惠州、儋州......都留下了苏轼的足迹。

期间还有下狱之忧患,有贬谪之奔波劳顿,要是一般人,早就给折腾死了。

苏东坡被流放到海南的时候,给友人写信:“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然亦未易悉数,大率皆无耳。”

其饥寒之状,跃然纸上。

在临终之前,他曾作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可以说,苏东坡的仕途,就相当于是他的一部流放史。

而虽然是这样漂泊流离的境遇,苏东坡却身体没有染上大患,直到六十三岁才去世。在古代,五十就算是长寿了,毕竟古人没有现代的物质条件。

论及苏东坡的养生之道,有两个概要。除了他给王安石的那十四字真言,还有他的《记游松风亭》也是养生的真义。

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勾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这是苏东坡在贬谪到广东惠州时的一篇游记。

其时,他的境况非常不妙,自政敌章惇为相后,苏轼先是知定州,后谪知英州,未到任再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

打击接踵而来,凶险万分。可就是这样的打击下,才见苏东坡的真颜色。

不要觉得这很容易,想想就可以做到,你看上面所说的王阳明埋葬的那个吏目就知道贬谪之险。

“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在生死存亡之际,一般人会怎么做?是忧愁叹息,还是机关算计?

苏东坡的做法是玩,去游山玩水,“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说来简单,真临事时,又有几个能够做到的?

“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

说的其实是精神修养的功夫关窍。

是活在当下,是心不为物转,是“此心安处是吾乡”,是为人处事的精要所在。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一切都是效率至上,干什么都是不达目的不罢休,许多年轻人、中年人“过劳死”,就是对性命过度征伐的缘由。

可是,在你忙碌于事物当中而疲惫不堪的时候,想着到达目的就休息,可逆有没有想过“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

此时此刻,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

好好想一想,你像不像一只贪图诱饵的挂勾之鱼,难得解脱?

“动静、精神法”和“熟歇法”,一外一内,养生之道就概况其中了。

至于养生的技术细节,苏东坡也自成体系,如食疗、调理、修炼、医药等皆有很深的造诣。

比如他在最困顿的时候,没有食物果腹,苏轼就曾带着儿子在每天早晨对着朝阳食气、吐故纳新。

还有苏轼在《上皇帝书》中也有介绍自己如何养生:

“人之寿夭在元气……是以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不得已而用药,则择其品之上,性之良,可以服而无害者,则五脏和平而寿命长。”

至于食疗,苏东坡也有“东坡羹”、“芡实粥”等传世。

唯一可惜的是,就是这样一个“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人物,一生的才华和抱负没有多少施展的机会。

至于缘由,苏轼的朋友李方叔为他写的祭文就是答案:

道大难容,才高为累。皇天厚土,鉴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识与不识,谁不尽伤;闻所未闻,吾将安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